「非常時期,科學家、醫務人員、警察、軍人挺立前線為我們阻擋病毒,帶給我們希望和力量......」開學一周以來,這樣的話語在印江校園裡隨處可聞。
日前,記者走進思源實驗中學階梯教室,旁聽了一場新學期的主題班會。教室裡學生們戴著口罩,隔空而坐,認真聆聽。教學內容分為幾個部分,教師運用PPT展示疫情下的中國力量、社會環境、戰疫情況,特別呈現了疫情下娛樂生活百態,將之與抗疫前線科學家、醫生、警察、軍人進行了對比。
「通過學科教學、主題班會和校園文化,正確引導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崇尚科學,把科學家作為人生的目標和榜樣。」思源中學教師闕園力表示,樹立起科學家的權威,讓學生學習他們刻苦鑽研的精神,讓青少年成長為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棟梁。
思源實驗中學是一所初級中學,有28個教學班,1500名師生。目前九年級8個班378名學生全部入學上課。學校把德育放在首位,以感恩教育為載體,全方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課上,九年級學生張小微聽得特別專注,課後她說:「沒有娛樂明星我們的生活依然繼續,並不會缺少些什麼,可是如果缺少了科技人才,我們的生命安全、醫療、出行、吃穿等方面都不會得到保障」。
多難興邦,科教興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戰鬥,社會達成了一種共識:科技人才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青少年是民族振興的希望。奠定基石、孕育希望關鍵在於教育。
印江教育始終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斷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愛好,持續開好「講好抗疫故事,立德樹人」等「三講好、三做好」課程。
「不可否認娛樂明星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從國家的發展來看,科技人才是民族脊梁,是核心力量,在教育中我們要更加側重引導學生把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作為崇拜對象,並不斷學習。」沙子坡中學校長呂勝幫介紹,學校的文化牆上掛有科學名人的畫像,配備了功能齊全的自然學科實驗室,要求教師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據了解,印江自治縣23所中學的九年級、高三年級已全部開學,其中包括20個初級中學、2個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涉及教職工704人、學生10565人,防疫、教育教學工作井井有條地進行著。
印江自治縣教育局副局長代華強介紹,各學校以多種形式開展學生思想價值觀教育,通過聯合政法、衛健、疾控部門深入學校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法制講座和新冠肺炎健康科普知識講座,引發學生共鳴,利用英雄事跡、英雄人物來激勵學生樹立遠大人生志向。
同時,廣泛徵集抗擊疫情美術作品、文學作品,調動師生參與宣傳學習英雄,歌頌偉大的祖國,歌頌中國共產黨。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科學家、技術人才等身上來,促進學風、教風和社會風氣持續向好轉變。
印江思源中學九年級學生王卓表示,自己不會盲目追星,今後要刻苦學習,把鄧稼先、鍾南山一樣的科學家、專家當做偶像、當榜樣,爭取成為一個能夠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
轉載自銅仁市印江縣微信公眾號「微印江」,若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