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最強歷史風雲榜」,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梁武帝的統治,被視為南朝的頂點,所謂『江左建國,莫斯為盛』(引自《北史》卷八三《文苑傳》,許善心《粱典序》。
如果是按文化論,南朝當然首推蕭衍在位的時期,全國宗教文化是相當繁榮的,不然也不會誕生《昭明文選》這一類的文學著作,而基於蕭衍的推廣,南方地區才形成了與北方匹敵的佛教大發展,廟宇曾率人口的迅速增加。更何況,圍棋這門運動的推廣也是始自蕭衍,所以,談南朝鼎盛,不可忽略梁初這一時期。
文|王世東
南梁(502年-557年),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四個朝代中的第三個朝代,由南齊宗室蕭衍取代齊朝稱帝,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國號為梁。因為皇帝姓蕭,又稱蕭梁。
建立南梁
公元502年,南朝齊代的最後一個皇帝和帝蕭寶融將齊朝的統治權轉交給他的同族梁王蕭衍,蕭衍正式在建康稱帝,將國號定為大梁。蕭衍是在齊東昏候蕭寶卷當政時由荊州起兵反抗蕭寶卷的統治的,經過兩年的戰爭,蕭衍的軍隊攻入建康,殺掉蕭寶卷,改立蕭寶融為帝。當然,立蕭寶融只是蕭衍在代齊稱帝前的一個必要的緩衝階段。沒過一年,蕭衍就建立了梁朝。自從西晉永嘉大亂以來,漢族政權偏安江南,在與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的軍事鬥爭中一直處在被動的態勢。但在經濟文化上卻強於北方政權,而南朝從東吳開始在江南建立政權以來,南朝經濟文化最盛的時期就是梁朝。這與蕭衍本人的文化素質是分不開的,蕭衍的文化水準在南朝皇帝中可以說是成就最高的。他當皇帝以來,在國內是實行一種溫和的政策,以發展經濟為重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重視文化的發展。
時,與蕭梁政權對峙的北魏卻自從孝文帝元宏死後,一反元宏的漢化政策,加上貴族的貪汙腐敗,北魏的國力急轉直下。在蕭衍建立梁朝的同時,北魏內部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內亂和農民起義,直至北魏分裂。這期間一直沒有實力和精力對蕭梁實行進攻態勢,使蕭梁可以趁著軍事壓力的減弱大力發展國內的經濟和文化。蕭衍對文化的重視也使得舉國上下充滿了文化氣息,文化氛圍十分濃厚。上至皇帝,下至王公貴族,都以儒雅為榮,都在努力提高著自己的文化素質。所以,蕭梁一朝在統治時間不算太長的五十五年裡卻湧現了一大批有重大成就的文學家和詩人。比如《昭明文選》的作者蕭統、《宋書》的作者沈約、《南齊書》的作者蕭子顯、《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詩品》的作者鍾嶸,以及文學名士如江淹、謝出、到溉、到洽、丘遲、吳均、瘐信、劉昭、劉峻、陶弘景,當然還有後來成為皇帝的蕭衍的兩個兒子--簡文帝蕭綱和元帝蕭繹。除以上所提到的之外還有許多在歷史上不太知名的文學名人。
總之,蕭梁一朝的文學之盛,在中國歷史上可能只有盛唐和北宋可與之相比肩了。
當蕭梁的統治已經穩固,國力開始成上升勢頭之後,蕭衍已經漸漸變了好大喜功起來,喜諛恨諫起來。最後竟發展成為一個極為虔誠的佛教徒,他開始相信佞佛起來。不僅他一個人喜歡佛教,他還在統治區域內極力營造佛教氣氛,鼓動周圍的王公貴族也信佛。搞的舉國上下一片烏煙瘴氣,隨之而來的是政治上的腐敗。政治上的腐敗也必然導致軍事上的無能,加上當時北方政權雖然已經分裂,可從東西魏分裂出來的北齊和北周經過各方面改革和整頓實力得到相當發展。先是由蕭衍容納的東魏叛臣侯景在江南作亂,北齊和北周政權通過蕭梁王朝對鎮壓侯景的過程中看到梁的政治已經腐敗到了極點,軍事上也不堪一擊。北齊趁亂奪取了蕭梁的江北大片土地,使梁朝江北淮河兩岸之地盡失。同時,北周(當時還是西魏)也趁亂奪取了蕭梁的巴蜀及荊襄等地。使得梁朝的國土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丟掉了三分之二,只有沿長江下遊一帶還在梁的控制範圍之內。
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是在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東魏降將侯景勾結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侯景以騎數百人聯合步兵八千人飛渡長江,侯景軍至朱雀桁,攻入建康,蕭正德開宣陽門迎接侯景軍入城。10月24日,當時正值南朝梁政弛防懈之際,侯景軍隊很快包圍了臺城,羊侃指揮臺城保衛戰。侯景以「造諸攻具及飛樓、橦車、登城車、鉤堞車、階道車、火車,並高數丈,一車至二十輪,陳於闕前,百道攻城並用焉」等輪番攻城,均被擊退。由於臺城被圍,無法聯繫,羊侃以風箏傳達音訊。
侯景又引玄武湖水灌城,城內水漲。十一月,羊侃積勞成疾卒,材官吳景有巧思,能築樓,接替守城。侯景立蕭正德為帝。侯景兵不過八千,建康城外有援軍二三十萬人,共推司州刺史柳仲禮為大都督,協調諸軍行動。柳仲禮每天只知飲酒尋樂,將領請求出戰,柳仲禮一律不準。柳仲禮之父柳津要求出戰,柳仲禮不理。援軍無統一指揮,多持觀望態度。韋粲守青塘(玄武湖水南下注入秦淮河處,在建康城東南)被攻,柳仲禮正在吃飯,一聽到韋粲危急,立即出兵青塘,結果出師不利,柳仲禮肩上被砍一刀,韋粲戰死青塘,仲禮心膽俱裂。
清三年三月十二日,臺城因兵盡糧絕,瘟病流行,終於為侯景攻陷,柳仲禮等出降。侯景軍久攻臺城不下,石頭倉、常平倉食盡,乃掠人而食。迨至城破,縱兵大掠,原有十二萬人的建康活人僅二餘千人,長江下遊地區「千裡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柳仲禮等人入臺城,先拜侯景,柳津見到柳仲禮,慟哭大罵:「汝非吾子,何勞相見!」。侯景矯詔解散援軍,城外援軍一鬨而散,留柳仲禮之弟柳敬禮、羊鴉仁於內。五月,梁武帝躺在淨居殿,多病口苦,最後被軟禁餓死.。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