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亡後,南北朝既亂也是挺有意思的,我想再多寫一點,
展開寫,畢竟,這方面的內容以前課本上幾乎沒有。
南朝宋
就是一部泯滅人性的殺親史:
遙望建康城
小江逆流縈
前見子殺父
後見弟殺兄
宋武帝劉裕的第三個兒子劉義隆代劉義符稱帝後,除權臣,興國力。役寬務簡,氓庶蕃息,至餘糧棲畝,戶不夜扃(jiong)。
劉義隆殺了他弟弟劉義康
劉義隆大兒子太子劉劭殺了劉義隆
劉義隆三兒子劉駿殺了大哥劉劭
劉駿的兒子劉子業當上皇帝後殺了7歲弟弟劉子鸞
劉義隆的第十一個兒子宋明帝劉彧殺了他的侄子劉子業。哥哥劉瑋,弟弟劉休祐,劉休仁都殺光。
劉彧的兒子劉昱被將軍蕭道成廢了,第三個兒子劉淮公元479年禪讓皇位給蕭道成,被關起來後來被看守殺了。
手握重兵的將軍蕭道成順理成章創建了齊,稱齊高帝。
宋的皇帝們殺了那麼多手足,依然沒有穩固自己的皇權。自公元420年劉裕即位,宋存續59年。
齊
南朝,齊
感覺整個南朝這亂,不是兄弟互殺,就是輔政大臣篡位,還有那時候感覺人命簡直不如螻蟻,殺人就像玩的樣,另外可能是醫學不發達,能超過50歲的就算長壽了。
蕭道成是西漢蕭何的後代,第24代孫。從14歲開始隨父蕭承之徵戰,屢建戰功後升至南兗州刺史。
宋明帝劉彧統治末年大屠殺兄弟及其權臣,蕭道成用挑釁北魏計謀造成邊境不平假象得以繼續在南兗州執政,逃過一死,劉彧死前還封他為輔政大臣。
劉彧的兒子劉昱窮兇極惡,亂殺人,他想殺了蕭道成,後來被蕭道成廢了。
公元479年,蕭道成改國號為齊。
公元482年齊高祖蕭道成病重,他吸取了宋朝骨肉相殘的教訓,告誡兒子牢記。
齊武帝蕭賾(ZE)是蕭道成的長子,繼位後牢記父親的教訓兄弟宗族和睦,經濟文化恢復發展,人民生活難得的安穩了十年左右。因為長子蕭長懋病死,蕭賾493年病重後傳位給長孫子蕭昭業
蕭道成的侄子,也就是蕭賾的堂兄叫蕭鸞,蕭鸞幼年喪父,他大爺蕭道成把他撫養成人。蕭賾臨死前讓他輔佐蕭昭業,他後來殺死蕭昭業,又逼迫蕭昭業的15歲弟弟蕭昭文退位,然後毒死了他,稱齊明帝。
498年蕭鸞病死,他兒子蕭寶卷不喜歡讀書,酷愛雜技。當上皇帝後喜歡殺人,幾乎每個月都要殺大臣,搞得人心離散朝野怨憤。
500年,因害怕被殺,晉冀州刺史裴叔業投降北魏,平西將軍崔慧景造反,蕭寶卷急招豫州刺史蕭懿平定崔慧景叛亂,有功之臣卻被蕭寶卷毒殺。
蕭懿的弟弟,名叫蕭衍,為報殺兄之仇舉兵進攻。殺死蕭寶卷以及蕭鸞所有的兒子後代,蕭鸞的第八兒子蕭寶融作為傀儡後來被逼禪位,後來被殺死時年15歲。
502年蕭衍登帝,改國號為梁。
南齊僅僅存續23年。
梁
南朝,梁
502年蕭衍改國號梁,稱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最長壽的皇帝,他活了86歲,在位46年。
梁朝也是南北朝裡面時間最長的了。
初期的蕭衍有點像雍正帝,是個工作狂每天五更天就起床辦公,手都凍裂了,注重納諫,衣用簡樸一冠三載,一被二年。
有兩件事對他刺激很大:
1、蕭衍對他的弟弟蕭宏縱容,封官加職。蕭宏不知感恩,變本加厲,不僅和蕭衍的大女兒也就是他侄女通姦,而且密謀篡奪皇位,刺殺蕭衍。被發現後,公主自殺,蕭宏憂懼而死。
2、蕭綜是蕭衍的次子,他母親吳淑媛原來是蕭寶卷的妃子,跟了蕭衍後七個月就生下蕭綜,所以有肯能蕭綜並不是蕭衍的親兒子。但蕭衍沒有歧視他仍然封他為王並鎮右將軍。吳淑媛失寵後,出於怨恨就告訴了蕭綜實情。525年梁魏交兵蕭衍派蕭綜出戰,蕭綜卻投奔北魏,蕭衍非常生氣把吳淑媛貶為庶人。
這兩件事的刺激讓蕭衍看破紅塵潛心向佛,編撰佛教著作,廣建寺院,在蕭衍的推崇下,梁代佛教達到南朝佛教的鼎盛。
小杜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根據清朝劉世琦所作《南朝寺考·序》:"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餘寺。"
惜歷經戰亂,迄今所存已百不得一。後人搜集諸書,得知南朝佛寺之確切可稽者凡二百餘所,然其他失名、不見記載者則不計其數。南朝寺院建築,除採前塔後殿之一貫形制外,其最大特徵為雙塔(設東西雙塔)及舍利之安置(置於中心柱下,而不在相輪之下,與印度截然不同)。其中以同泰寺、瓦官寺、棲霞寺較為著名。而棲霞寺中有千佛巖石刻造像與明徵君碑等石碑、石塔,其風格之秀美典雅,異於北朝雲岡石窟造像,為南朝僅見之石刻造像藝術,亦為中國重要之佛教史跡。
社會上掀起佞佛之風,大量人口出家為僧,各地大興寺剎,進一步導致國家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削弱。總之,梁武帝在位後期,梁朝政治腐敗,風氣萎靡,社會貧富懸殊,國力外強中乾。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梁朝國內的矛盾如此尖銳,也為侯景之亂準備了充分的條件。
侯景之亂,又稱太清之難 ,是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侯景發動的武裝叛亂事件。侯景本為東魏叛將,被梁武帝蕭衍所收留,因對梁朝與東魏通好心懷不滿,遂於548年以清君側為名義在壽陽(今安徽壽縣)起兵叛亂,549年攻佔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將梁武帝活活餓死,掌控梁朝軍政大權。侯景起兵後相繼擁立又廢黜蕭正德、蕭綱(簡文帝)和蕭棟三個傀儡皇帝,最後於551年自立為帝,國號漢。梁元帝蕭繹在肅清其他宗室勢力後,派徐文盛、王僧辯討伐侯景,戰局逐漸扭轉;駐守嶺南的陳霸先北上與王僧辯會師,於552年收復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殺死,叛亂終於平息。
文帝蕭綱雖然是廢帝,但是文學造詣頗深,寫了大量宮體豔詩,形成了蕭綱文學體裁:宮體。著有文集100卷,其他著作600卷,明朝人編有《梁簡文帝集》
後來侯景告臺城士民書中提到:"梁自近歲以來,權幸用事,割剝齊民,以供嗜欲。如曰不然,公等試觀:今日國家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及在位庶僚,姬姜百室,僕從數千,不耕不織,錦衣玉食;不奪百姓,從何得之!"正是梁朝的矛盾叢生給侯景作亂以可乘之機的真實註腳
侯景之亂後,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加劇了南弱北強的形勢。士族門閥在侯景之亂中不僅充分暴露了腐朽無能,而且受到了極其沉重的打擊,從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北朝的兩國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亂的機會吞併大片南朝土地,國力陡增。
出身江南寒人的陳霸先趁勢崛起,在亂後5年取代梁朝,557年建立陳朝。
梁朝延續55年,基本是長壽的梁武帝蕭衍的舞臺。
4
陳
南朝,陳
陳霸先出身寒微,因鎮壓交州農民起義,徵討侯景等功勞升官至梁朝大都督,迎立蕭方智為帝後,陳霸先大權在握,平定各地叛亂,打退北齊兩次大規模進攻。
557年,陳霸先廢掉蕭方智,國號為陳。
陳霸先徵伐叛逆的同時,任賢使能,寬政廉平。
559年陳霸先57歲病死,他的兒子陳昌因為被西魏俘虜,於是他的侄子陳蒨(QIAN)即位,對外以和為貴,對內堅決打擊,穩定了國內的局勢。勵精圖治注重農桑。政治清明百姓富裕。情況一派大好,但是天有不測風雲,566年陳蒨舊病復發而死。
陳蒨14歲的兒子陳伯宗即位,他仁厚懦弱加上腦子不太精明,造成權臣互相爭鬥。陳伯宗的叔叔陳頊(XU)勝利後即位成陳宣帝。
582年宣帝病死,你看以前的皇帝大多是病死。
宣帝的兒子,也就是著名的陳後主:陳叔寶
他有個貴妃:張麗華
張麗華出身兵家,幼時入宮為龔貴嬪侍女,後來因貌美做了是南朝陳後主的貴妃,她長相上最大的特點是髮長七尺,光可鑑人,眉目如畫。此外,更具有敏銳才辯及過人的記憶力,所謂"人間有一言一事,輒先知之。"她在做龔貴嬪的侍兒時,陳後主一見鍾情,封為貴妃,和孔貴嬪一起寵冠後宮,以至於陳後主臨朝之際,百官啟奏國事,都常常將張麗華放在膝上,同決天下大事。
陳叔寶熱衷詩文醉生夢死,他有一首著名的《玉樹後庭花》
"後庭花"本是一種花的名,這種花生長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中栽培,故稱"後庭花"。後庭花花朵有紅白兩色,其中開白花的,盛開之時使樹冠如玉一樣美麗,故又有"玉樹後庭花"之稱。《後庭花》又叫《玉樹後庭花》,以花為曲名,本來是樂府民歌中一種情歌的曲子。
陳叔寶填上了新詞
麗宇芳林對高閣
新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
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
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
落紅滿地歸寂中
唐朝小杜又來了,
小杜夜泊秦淮,聞岸上酒家女子還在月下高歌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歌聲悽婉,兼蘊南朝幽怨氣韻,良夜寧靜,益增遐思,於是作《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581年,楊堅建立隋朝,
587年命韓擒虎南伐陳國。
589年攻破建康:
擒虎戈矛滿六宮,春花無樹不秋風;
倉皇益見多情處,同穴甘心赴井中。
韓擒虎當時並沒有為難陳後主,等到賀若弼人城,聽說韓擒虎已抓到陳後主,趕來相見,對他說:"小國之君,入大國之朝,不失作歸命侯,無勞恐懼!"
陳後主一再拜謝,惶恐戰慄不已。
諸事停當,各路軍馬業已次第攻略陳國各州郡,統帥晉王楊廣派遣高穎先行入城,收圖籍、封府庫,高穎-一照辦,後來晉王楊廣令人在清溪旁將張麗華處斬。
唐代魏徵在陳後主本紀中評論說:"生深宮之中,長婦人之手,不知稼穡艱難,復溺淫侈之風。賓禮諸公,惟寄情於文酒,眼近小人,皆委之以衡軸,遂無骨鯁之臣,莫非侵漁之吏。政刑日紊,屍素盈庭,臨機不寤,冀以苟生,為天下笑,可不痛乎!"
陳朝存續32年,陳霸先開創的陳朝在他以及後面幾位君主的帶領下,在戰亂紛紛的年代頑強的守住了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為隋唐大統一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筆者後記:
我靠,接近4000字相當牛逼了,所以這篇就不再寫關於交易和其他話題了,免得你們讀起來時間長,別累著了。
這些文字都是下午3點以後9點之前,或者中午休盤,或者晚上11點半之後抽空碼出來的,弄了有快一個星期。
寫一寫這些既是對那段湮滅歷史的尊重,也是為了總結加深自己的印象和知識。
不當之處,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