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綠道 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長江為帶,東湖為心,百公裡生態綠道串接成網——

東湖綠道 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

東湖綠道秋景一角。樊祥敘攝(中經視覺)

湖中道是東湖綠道的7段主題景觀道之一,橫穿東湖中心,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李曉笛攝(中經視覺)

3月的武漢東湖,藍天白雲下,碧波蕩漾,水鳥翩躚。人們在湖邊的綠道上散步、騎行或小憩。不時有歡快的笑聲迴蕩在湖畔,令人陶醉。

日前,東湖綠道三期「顏值」提升工程完工,101.98公裡東湖綠道串接成網,國內最長5A級景區城市環湖綠道驚豔亮相,帶動了一座城市近400公裡的綠道網絡體系建設,進行了一次將城市生態、人文、功能融於一體的生動實踐。東湖邊上這一條路,讓湖北、武漢成為「美麗中國」的典範,贏得社會各界讚譽。

水岸同治,美麗東湖蕩碧波

江城武漢,百湖之市,城中山水人文,尤以東湖為第一形勝。

「綠道建設之初,東湖邊的搖蚊黑壓壓一片,一天工作下來,衣服褲子上全都是。」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黎東輝回憶說。

隨著綠道建設的推進,原先搖蚊滋生的環境變樣了。漫步東湖綠道沿線,生態礁石、杉木樁構成的生態駁岸取代了過去的硬質垂直擋牆,水岸邊,雨水花園、生態草溝、水生植物營造出多層淨化雨水系統,避免汙染入湖。「有了這些生態修復,搖蚊就少了容身之地。」專家說。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東湖,「生態優先」成為武漢人的共識。近10年來,武漢市圍繞構建「大東湖」生態水網,持續不懈治水,還東湖一汪碧波。數據顯示,東湖水質持續向好,近年來東湖整體水質基本穩定在Ⅲ至Ⅳ類。

工程治水。通過布局一系列截汙工程,實現景區內生活汙水截汙近萬噸,並相繼完成了東湖沿岸的市政主要排汙口的截汙。通過東湖綠道重大工程建設,實現建設、環境雙贏局面。

管理治水。嚴格落實湖長制,湖泊最高層級的湖長是第一責任人,組織制定「一湖一策」方案,按職責分工組織實施湖泊管理保護工作。充分發揮「民間湖長」作用,共同維護東湖水環境,使湖泊保護成為全體市民的自覺行為。

沿著東湖綠道行走,最先親密接觸的是綠道邊的湖塘。記者來到已完成治理的水域,只見湖水清澈見底,湖底水草隨波輕輕搖擺,不時有魚兒嬉戲。「我們對東湖的8個小湖和湖邊塘通過排乾湖水、晾曬底質殺菌,並清除湖底垃圾、種植水生植物和放養水生動物,構建健康生態鏈,恢復了湖泊自淨能力。」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康玉輝博士說。

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治水不能只在水上做文章,汙染的根源還是在岸上。截至2018年底,全市主城區建成12座汙水處理廠,2200公裡汙水管網,汙水提升泵站71座,形成12片汙水收集系統。在東湖及周邊匯水區域,形成一張有效保護網。

城市環保,有顏值也有內涵

萬頃碧波之上,綠道蜿蜒向前,湖光山色移步換景,時而山丘、林地,時而島嶼、溼地,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是廣州遊客曹悅在「朋友圈」中的分享。

據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江南分中心部長亢德芝介紹,東湖綠道分為聽濤道、湖中道、白馬道、郊野道、森林道、磨山道、湖山道7段主題景觀,它充分依託東湖山、林、澤、園、島、堤、田、灣8種自然風貌,將東湖打造成武漢市民親近自然的城市生態「綠心」。

2015年12月份,東湖綠道一期開工,建設之初,就打上了綠色環保的標籤:少些人工雕琢,多些自然野趣。

如何減少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幹擾?亢德芝說,不僅讓市民實現「世界級慢生活」,也規劃了13條生物通道,以保護百種野生脊椎動物的生存。比如為野兔、松鼠等小型動物設計可以穿行的管狀涵洞和箱形涵洞,管涵設低水路和步道,便於小動物通行。

工程承建方中建三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公司東湖綠道項目經理秦明珉告訴記者,東湖綠道秉持「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等多種生態措施,改良生態系統;並通過植被規劃、人工溼地等方式,有針對性地淨化東湖水體,促進東湖生態系統的修復。

2017年底,東湖綠道二期建成。山攬翠,水涵青,湖光山色與人文融合的美麗畫卷讓人們真切感到,「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綠道也很有「內涵」。桃花島上,包含荷蘭藝術家亨克·霍夫斯特拉在內的17位國內外藝術家藝術作品撐起東湖國際公共藝術園。「100多公裡長,環繞著大湖,岸線蜿蜒曲折,形態層次豐富,還能讓市民欣賞到這麼多世界當代藝術精髓,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亨克·霍夫斯特拉說。

在東湖綠道森林公園南門驛站旁,近40首歷代名人吟誦東湖的詩詞被雕刻於奇石上,傳承楚風漢韻;在綠道二期54景命名中,部分名字取自《詩經》《楚辭》。

日前,東湖綠道三期工程完工。三期工程並不增加綠道裡程,而是對二期提升內涵、增強顏值,於去年8月開始按照「一塘一景一品」的原則動工改造。一顆城湖共生、山水相依的世界級城市生態「綠心」,正逐步展現在人們眼前。

綠色時尚,最好的生態福祉

3月4日下午,家住武漢光谷的市民陳杰騎著一輛共享單車,沿新建的綠道足足騎行了2小時。「過去也常來森林公園騎行,但很多地方沒有單獨的騎行道和步行道,現在一輛自行車就能實現連續騎行百公裡。我今後會經常來騎行散心。」陳杰說。

市民胡才瓊帶著年逾九旬的母親遊覽綠道後由衷點讚:「人文和生態在這裡完美結合。」胡才瓊告訴記者,今年93歲的母親黃素珍已在東湖邊居住了73年,見證了這片土地從零稀草棚到成排磚房,再到如今合理規劃綠道呈現的發展變遷。談及東湖綠道,她飽含深情地說:「現在的東湖太美了,綠道是我們沿湖居民最好的生態福祉。」

宜居的環境不僅吸引人,也引來了鳥。喻家湖畔,攝影師劉曙松和友人帶著專業攝影裝備來拍鳥。「我們今天看到了紅嘴鷗、白鷺。它們對氣候和環境非常挑剔,環境不宜居是不會來的」。

2016年6月,東湖綠道入選「聯合國人居署中國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示範項目」。聯合國人居署高級官員布魯諾·德肯參觀後感嘆不已。「這一大手筆是世界罕見的。」布魯諾·德肯認為,與倫敦、荷蘭、日本等地的世界知名綠道相比,東湖綠道有獨特之處。「在國外,綠道通常建在郊野,人們必須開車前往遊玩。而東湖綠道就在城市中心地帶,人們遊玩非常方便,出門不遠即可享受綠色生活。」

隨著綠道建設不斷完善,武漢市提出了創新「大湖+」模式,東湖綠道著手打造國際、科創、休閒、體育文化功能區及生態體驗區等主題功能區。

「百公裡綠道成網,有利於策劃大型水上賽事和項目。」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介紹,作為今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主賽場之一,東湖將承辦馬拉松、自行車賽、帆船等賽事。其中,馬拉松賽道42.195公裡、自行車賽道17公裡,共涉及綠道約40公裡。

「我們要讓生產生活與生態實現完美融合,建設城湖相融、山水相依、文景相生的濱水生態綠城,讓世界遇到最美的武漢,讓武漢望見最好的未來。」馬國強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鄭明橋 柳潔)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關注|《中國日報》英文全媒體推介詩畫東湖: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
    連續兩天,《中國日報》三次英文報導武漢東湖,圖文並茂,加上兩段唯美視頻《夜色東湖》《詩畫東湖》,以全媒體方式向世界呈現大美東湖城市「綠心」,展示武漢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全球期均發行90餘萬份,其中,海外期均發行60餘萬份。
  • 720°全景看武漢|東湖綠道二期
    東綠湖道「藏身」於武漢東湖風景區,它依託於東湖秀麗的風景和人文歷史。屈原、楚莊王、劉備、李白、毛澤東等歷代名人都曾在東湖留下足跡。當代作家陳運和也誇讚東湖「曾消化過多少歷史故事,也健壯了一座城市肌體」。
  • 世界級綠道造福千萬武漢市民,東湖綠道二期最全攻略一手掌握
    世界上最貴的一條「翡翠項鍊」竟然是「武漢製造」!這條項鍊,天生絕美容顏,品質高貴武漢萬名能工巧匠,耗時一年,精雕細琢12月28日,這件「傳世之作」即將令世界驚豔!對的,你沒有猜錯!它是屬於千萬武漢市民的共享財富世界級綠道扣環成網武漢開啟「東湖綠心」時代
  • 8家央媒邀請世界遊客來東湖綠道享受詩和遠方
    近年來,從東湖綠道一期到東湖綠道二期,東湖的逐漸開放,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讓習慣快節奏都市生活的人們,擁有了一片靜謐的精神家園;從之前各個景點的獨立呈現,到今日扣環成網;從「東湖會晤」到即將召開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東湖,正在向世界展開一幅全新的城市景觀畫卷。
  • 武漢東湖綠道二期開放在即 工程進入「美顏」模式
    原標題:武漢東湖綠道二期開放在即 工程進入「美顏」模式長江雲報導 三分長相七分打扮,路基全線貫通後,武漢東湖綠道二期工程正在進行緊張的「裝扮」工作。路燈立起來 綠道即將「亮」了東湖綠道二期於6月中旬正式啟動建設,但受徵地拆遷等因素影響,於9月底展開大規模建設。10月15日,經過第一階段「拼搏六十天,攻堅保目標」勞動競賽,東湖綠道二期實現綠道全線路基基本貫通。10月16日,地產集團召開第二階段「再拼六十天,決勝大東湖」誓師大會,籤訂目標責任狀,實行24小時晝夜施工。
  • 阿瑪施眼科•2019武漢東湖綠道大學生櫻花半馬獎牌新鮮出爐!
    ☝點擊上圖,立即報名☝距離阿瑪施眼科•2019武漢東湖綠道大學生櫻花半程馬拉松暨東湖運動嘉年華開賽只剩下4天的時間!半程完賽獎牌阿瑪施眼科•2019武漢東湖綠道大學生櫻花半程馬拉松的半程完賽獎牌整體風格青春活潑,在綠道中奔跑的大學生賦予了整塊獎牌生命力——同享運動的快樂,放飛青春的夢想。
  • 陰雲密布無損賞景熱情 武漢市民冒雨來東湖綠道二期「打卡」
    19日天氣陰沉,東湖綠道依然吸引了眾多遊客 記者何曉剛 攝  長江日報訊(見習記者劉帥 通訊員武旅)19日儘管天氣陰沉,但為飽覽東湖綠道二期的秀美景致
  • 武漢東湖綠道二期藏著一片油菜花海 人少景美速去
    武漢東湖綠道二期藏著一片油菜花海 人少景美速去發布時間:2018年03月12日 10:39 來源:長江日報東湖綠道二期萬國風情園的油菜花綻放。這個雙休,東湖綠道萬國風情園的大片油菜花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賞拍照。
  • 五一小長假去武漢東湖綠道騎行,在百花與山水間探秘江城綺麗之春
    在很多武漢人心中,她是特別的存在;在很多來武漢旅遊過的遊客心中,她的湖光山色與碧波蕩漾,讓人印象深刻,甚至是流連忘返。她有一個很別致的名字——武漢東湖綠道。武漢東湖綠道隨著疫情逐步好轉,武漢迎來春暖花開。東湖綠道,也基本從冷冷清清走向了絡繹不絕。是啊,英雄城市的生氣與活力又回來了。
  • 武漢東湖綠道美食攻略再也不怕郊遊找不到好吃的了
    小編為你們匯總了一份東湖綠道沿線美食收下這份攻略你的小長假要帶小姐姐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下次去綠道遊玩還會再來的!要帶上妹子才是主要的哈哈哈。地址: 武漢大道紡織大學東湖校區後門(東湖路東湖綠道楚風園停車場正對面)雙喜鐵板燒菜好不怕巷子深。襄陽美女掌店,位置難找,跟著導航去吧。牛肉、雞脆骨、金針菇、墨魚丸、蟹柳,「店裡的醬鋪在白米飯上,真是太好吃了」。
  • 東湖綠道驚豔亮相,軍事體育宣傳片《致敬》熱血出爐
    在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倒計時50天之際,軍事體育宣傳片《致敬》熱血出爐。3分37秒的影片中,呈現出軍人運動員的榮耀與溫情,武漢東湖綠道也在片中驚豔亮相。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宣傳片製作方北京名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得知,東湖綠道上的這一幕是在武漢今年6月的大雨天中拍攝而成。
  • 東湖綠道租車最強攻略
    春節剛過,氣溫回暖,不少人走出家門踏青,剛開通不久的東湖綠道成為武漢市民踏青的首選,東湖綠道也提供了許多公共自行車供遊客使用,自行車如何租呢?首先關注東湖綠道公眾號,點擊綠道服務裡面的租賃自行車,填寫好身份註冊信息,選擇租賃的站點,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需要租的車輛類型,交付800元押金,系統會自動生成對應的二維碼,去取對應的車,給工作人員掃描一下二維碼和車上的條碼,就租車成功了。
  • 環東湖綠道樣板段驚豔亮相 串起東湖3個景區
    為實現市民「漫步湖邊、暢遊湖中、走進森林、登上山頂」的美好願景,環東湖綠道正緊盯今年12月28日建成開放的目標,倒計時全線推進建設。昨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市長萬勇實地調研環東湖綠道建設情況。阮成發要求,一定要按照「千年之作、傳世經典」的理念,精益求精,精雕細刻,高水準建好東湖綠道這項民心工程。
  • 2018東湖綠道迎新徒步挑戰賽揭幕 2018名選手激情開賽
    2018年1月1日,「活力東湖」2018東湖綠道國際迎新徒步挑戰賽在武漢市東湖綠道正式開賽,2018名參賽選手跨江越湖,以奮力前行的姿態領跑2018。東湖綠道,是武漢的「黃金海岸」,全長突破100公裡,是在延綿不覺的長衫綠堤中走著走著能遇上動物、植物和詩意的環湖綠鏈。常年300多天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非常適合徒步等戶外運動。
  • 東湖綠道又成為了全國的焦點,看一眼就「醉」了!
    在湖北武漢,榮膺「聯合國人居署中國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示範項目」的東湖綠道,正在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張新「名片」。正值全國兩會,綠道建設這一話題,受到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與熱議。 水是湖北的標籤。
  • 東湖綠道二期工程正式開工 陳一新萬勇胡曙光等現場植綠
    製圖 職文勝本報訊(記者鄭汝可)為江城添綠,為武漢添彩。昨日上午,備受關注的東湖綠道二期工程正式開工,聽濤景區湖城段工程將先期啟動建設。東湖綠道二期總長約68.8公裡,將「深入湖邊,走向山林」,環抱後湖和湯菱湖、串接馬鞍山森林公園和白馬景區,連接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其中綠道主線約44.7公裡,支線約24.1公裡。配套設置6個一級驛站,6個二級驛站。建成後,將與前期建成的28.7公裡東湖綠道一期連接,使綠道成環、成網。
  • 武漢城區少有的自然村莊:接壤東湖綠道,原生環境讓人以為在鄉下
    然而,在城區三環線以內,卻有一處(或者說多處)自然村莊,它「蝸居」在東湖之畔,接壤東湖綠道,村子裡遍布矮小民房,泥濘鄉道,原生環境讓人完全看不到城市痕跡,很容易誤以為是在鄉下,它就是在青王路邊上的胡楊村。
  • 東湖綠道二期70公裡全線貫通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吳婷 通訊員 田立平 高欣 李一丹)8月底貫通41公裡、9月15日提前突破50公裡、10月15日全線貫通……昨日下午,記者從武漢地產集團召開的「再拼六十天,決勝大東湖」誓師大會上獲悉,東湖綠道二期工程70公裡已實現全線貫通,這也標誌著東湖綠道二期工程進入最後攻堅的關鍵階段。下午3時,秋雨紛紛。
  • 如何擦亮「世界東湖」名片,代表委員有話說
    「長江經濟帶2018年最美河流(湖泊)」,成為唯一入選的城中湖,東湖水質穩定在Ⅲ類至Ⅳ類之間。去年11月,在水利部公布的全國首批建設17個示範河湖名單中,武漢東湖入選,今年將進行創建驗收。「世界東湖」生態治水全國樣板,如何從「有名」到「有實」,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 東湖綠道二期開放 10大精華亮點各具匠心
    >今日,東湖城市生態綠心的標誌性工程——東湖綠道二期建成開放。至此,東湖綠道一期、二期扣環成網,串聯合併為7條主題綠道,全長達101.98公裡,宛如一條「綠鏈」,盡展大東湖之美。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多次探訪東湖綠道二期,冬日暖陽下,萬頃碧波上,一條優美的綠道蜿蜒向前,在湖光山色間移步換景,或鬱鬱蔥蔥,或山丘小島,或溼地田間……盡享「怡然東湖畔、行吟山水間」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