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的命運糾葛,折射出一個民族六十年興衰

2020-12-12 大楊茶話社

《穆斯林的葬禮》開篇就介紹了梁亦清,稱讚他是一位技藝高超的玉器大師,平時只專心雕刻精品玉器,而韓子奇則是他的徒弟,弄一些小玩意,小配飾,薄利多銷,養家。

有一天有一個英國人請梁亦清依畫雕玉,那畫是一副《鄭和航海圖》,丹青妙筆絕倫,但若想讓它轉換成玉雕,談何容易。

雖困難,但幾經思索後,梁亦清還是答應了,對這,他向徒弟韓子奇解釋道:應下這活,一不是為了保住奇珍齋的招牌,二不是為了貪圖他的價錢,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是因為鄭和也是個穆斯林,是個回回。

宗教信仰,真的是個很神奇的東西,遇上同種宗教的人,也真的很容易產生親切感。

但這場工程實在是太浩大了,為此,梁玉清搭進了自己的一條命,玉和人,一塊去了。

01:韓子奇臥薪嘗膽,重振「奇珍齋」

師父的離開,讓全家都陷入在了沉重的悲傷裡,然而更讓人糟糕的是,中間人蒲壽昌利益薰心,乘機吞噬了他們的鋪子。

玉,是師父一生的心之所系,為了有一天能重振玉器鋪,徒弟韓子奇決定背上「背叛師父」的罵名,潛伏到敵人身邊,臥薪嘗膽。

三年過去後,韓子奇找到了當年的那個洋人,說明了真相,並與之合作,「奇珍齋」終於在韓子奇的手中很快就重建起來了。

此時此刻月兒也在自己的堅持下通過高考,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大學,並在第一天把自己的老師楚雁潮誤認為是和自己一樣的學生。

02:新月邂逅了自己的愛情,天星卻被迫娶了不愛的人

在大學裡,新月認識了不同性格的室友,期間雖有摩擦,有委屈,但好在楚雁潮會為她一一開解,月兒的不開心很快就釋懷了。

而他倆經常一起聊天,談人生,談理想,在交談中,慢慢發現彼此是那樣的合拍,有著很多相似的興趣愛好,不由得對彼此更進一步,互生好感。

除了新月和楚雁潮這對自由戀愛的情侶外,文中還有一對,是黃天星和他的同事,只可惜韓太太不同意。

放假時新月回家,韓太太利用了新月的單純善良,攪黃了天星和他喜歡的同事的戀情,並盡力地撮合他和陳彥淑,因為陳彥淑是她相中的兒媳婦。

縱使天星盡力爭取,但最後還是與那個女同事有緣無分,最終娶了陳彥淑。

而整本書的最高潮點就在韓子奇生病住院,新月連忙來看她,因情緒激動,不幸引發了自己的病:風溼性心臟瓣膜病,急診入院。

03: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明月不再升起

新月住院了,註定命不長久,而楚雁潮卻選擇在看新月時表達了自己的愛意,愛情在他們之間悄然滋長。

可惜,有情人不得眷屬,縱使情投意合,卻也抵不過陰陽相隔,生死無情,縱使再喜歡,也只能是喜歡了。

記得新月臨死前奄奄一息時,不停地問「天亮了嗎?」是的,她在等天亮,因為天亮了,楚老師便來了,然而最終她還是沒有等到。

楚老師來的時候,她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雖然相識短暫,雖然相處甚少,但我知道楚雁潮是真的愛她。

穆斯林葬禮有「試坑」的習俗,記得當時有人喊「試坑」時,楚雁潮毫不猶豫地就跳下去了,跪在坑底,用手掌抹平坑底與周圍。

他的淚水忍不住一滴滴地流,灑在黃土上,最終悲傷過度,難以自持地倒下,躺在新月終將長眠的地方,再沒有力氣站起來。

「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明月不再升起。」

04:韓子奇抱憾離世,生命中很多執著的東西都是無望的

新月死後,韓子奇的狀況也好不了多少,他的情況越來越糟糕,他想見梁冰玉,於是拜託天星寄一封信給她,但是天星轉身撕了信,他最後的希冀也沒了。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沒有再見到梁冰玉。

最終,新月沒了,梁冰玉也沒來,自己畢生珍藏的玉也被打劫的一乾二淨,人生中似乎再也沒有值得留戀的了,最終,他抱著蠟燭閉上了眼,韓子奇的一生,就此結束。

亨特·沙蒙,就是那個曾經拜託他師傅依畫入玉的商人,曾給韓子奇講述過自己外祖父噬玉如命的故事。

外祖父一生愛玉,但臨死前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鍾愛的玉璧摔碎,萬般絕望,仿佛頃刻間自己的希望瞬間沒了寄託一樣。

韓子奇這一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曾經為了保護心頭之愛,甚至不惜遠赴英國,遭受八年離鄉之苦,最終還是被別人搶了畢生珍藏。也許直到生命的盡頭,才會發現生命中很多執著的東西是無望的,生難帶來,死難帶去吧。

05:三代人的命運沉浮,心願糾葛,折射出一個民族的興衰史

在這整篇文中,天星是苦的,韓太太是苦的,楚雁潮曾經甜過,但最終也是苦的,唯有新月是唯一一個曾經如願以償的人吧,堅持自己的信仰,即使韓太太不願意,也拼盡全力為自己爭取了讀書的機會,並邂逅了自己的愛情,遇見了曾經深愛自己的人。

可惜她的生命實在是太短暫,還沒有好好享受這一切,便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或許是作者不想要讓她經歷後來的動亂吧,不想讓她在動蕩的時局裡失去了初心,失去了那份最可貴的勇敢。

新月,是韓子奇的遺憾,是楚雁潮的不圓滿,又何嘗不是那個時代的悲傷呢?

而一直感覺很固執保守的韓太太,又何嘗不是那個時代普遍的通病?

即使是現代,也有很多像韓太太那樣的人,所以她的出現,也許在文中眾多人物的烘託下顯得很低俗,市儈,自私,惡毒,充滿心機,但她也是值得被同情的。

06:過去的永遠不會回來,不如珍惜當下,活得自在些

韓太太其實並不是新月的親生母親,新月真正的母親其實是她的妹妹。

是的,即使韓子奇在玉器上有多大的成就,都不能掩蓋他背叛婚姻,出軌梁冰玉的事實,韓太太,其實也只是一個可憐人罷了。

一家玉器鋪述說著幾代人的糾葛,人生苦短,生命無常,如今,終於都落幕了。好的,壞的,善與惡,似乎也都不那麼重要了。

世事變遷,誰又能保證明天會發生什麼呢?

惟願我們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身邊的人,因為誰也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個會先到來,疾病和健康,誰又能一直站在上簷?

相關焦點

  •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雖如史詩般盪氣迴腸,卻是在奔赴葬禮的路上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代表作,該書講述了北京一個回族家庭六十餘年間的興衰歷史,小說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齋升沉起伏為主線,在歷史的背景下描寫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變遷,書中人物個個性格特別鮮明,展現了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勇於追求夢想,打破常規,彰顯人性的故事。
  • 穆斯林的葬禮:一個家族,三代人的命運沉浮,新月愛情的葬禮
    看完穆斯林的葬禮,總有一種沉重悲壯的氣息環繞著你,一個家族,三代人的命運沉浮,60年的興衰恩怨。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底層的琢玉藝人,他有兩個女兒,長女君壁長於心計,次女冰玉嬌小任性。
  • 一周壹書|《穆斯林的葬禮》多元衝突下的沉重悲劇
    上了近20年的學,讀了不少類型的小說,在我看來,能觸動人心,給人啟迪的就是好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在近年來毀譽參半,網上批評聲音不絕於耳,覺得它配不上茅盾文學獎的榮譽。這讓我再次認真地品讀了此書,並思考此書的意義與價值——《穆斯林的葬禮》講述的是一個穆斯林家族在歷史長河下,在社會環境、文化衝突、心理衝突、倫理衝突下的具體寫照,變遷興衰,命運沉浮,每一個人物在歷史巨輪、宗教信仰、東方文化、西方文化及自我追求影響下做出選擇,承受屬於自己的苦難與悲劇。
  • 《穆斯林的葬禮》一部飽受爭議的文學名著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長篇小說,它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代人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本書向人們展示了穆斯林的生活習俗與習慣,也塑造了許多悲劇人物,讓人們深陷其中,被各種人物的悲慘命運所打動。
  • 《穆斯林的葬禮》:開篇僅20個字就讓人嘆為觀止
    ——《穆斯林的葬禮》開篇《穆斯林的葬禮》是霍達的一部長篇小說,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是一本完美的愛情傑作,自問世以來,暢銷不衰,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霍達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以自己的視角,情感,內涵,展示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
  • 《穆斯林的葬禮》:愛上姐夫的冰玉,卻用女兒生命向姐姐還了債
    導讀:《穆斯林的葬禮》的作者霍達是近現代著名的女作家,它以「玉」為引子串聯起了三代人的命運與生活的沉浮,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並用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並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恪守禮節,以及在宗教氛圍中對於愛情的追逐以及人性的深層探討
  • 穆斯林的葬禮:他們可悲的愛情,民族與信仰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
    明天就是2020年的國際情人節了,你是選擇在家約會?還是在家約會?還是在家約會?今年是庚子鼠年,十二輪迴的開始,果然開始的第一年都不會有什麼好事情發生。疫情當前,我們無法到達前線幫忙,而在家好好呆著,就是最好的幫助。情人節是不少情侶約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很特別,可是如今國家有難,我們就不要給國家添亂了,乖乖在家休息才是正道。
  • 最悲情的美,評《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先生所著《穆斯林的葬禮》,以一代穆斯林家族史來影射時代變遷,世事滄桑難掩人生無奈,時代的洶湧波濤讓人身不由己,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以玉、月為代表,具有濃厚的民族特性。這個不近俗世煙火,空靈蘊秀的少數民族,太孤芳的人命運多舛,韓新月,梁冰玉同為情所困,同為愛所難。
  • 《穆斯林的葬禮》:開頭僅20字俘獲人心,經典永不褪色!
    ——《穆斯林的葬禮》開篇《穆斯林的葬禮》一書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一些偉大巨著一樣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被稱為「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其憑藉文壇名家如冰心先生的點評推薦與其充滿了異域風情的書名又裹挾著充滿神秘色彩的伊斯蘭文化與玉文化,幾十年來廣為流傳、久負盛名。冰心先生說「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
  • 《穆斯林的葬禮》:比愛而不得更好的選擇是活在當下
    《穆斯林的葬禮》中的韓天星就是這樣一位看似痛苦,實則結局在所有人中最完美的角色,身上閃現著最樸素的人生智慧。《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上世紀九十年代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60年的興衰。韓天星在書中是一位沒有主角光環,卻是本書中最關鍵、最令人心疼的人物。
  • 《穆斯林的葬禮》:那個被老公和妹妹同時背叛的女人,值得同情嗎
    22歲的韓子奇不知道什麼是愛情,但他很感激師傅和師妹,因為他們給了他一個家,所以他答應了這門婚事。結婚十年,璧兒生下了他們唯一的兒子韓天星。隨著戰亂的爆發,為了保護玉器,韓子奇獨自登上了去英國的船,但沒想到20歲的梁冰玉為了逃避情傷也登上了那條船,與姐夫一起去了英國。
  • 《穆斯林的葬禮》:現實還欠新月一個解釋
    《穆斯林的葬禮》可以堪稱一個奇作,它不僅讓中國人認識了回回,也讓世界認識了回回。書中的描寫得也是淋漓盡致,讓人回味無窮,故事也是豐富多彩,它不僅表現出了一個回回民族在中國當時的生存場地以及經歷,還表現出了他們與漢族的交往過程中的尊敬與謙讓。
  • 《穆斯林的葬禮》從信仰、責任、愛情中淺析人生的圓滿和殘缺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以「玉」和「月」兩條主線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悲歡離合。以玉的長河來表現父輩、祖輩、以及祖祖輩輩玉的歷史文化。以月的形象來表達純潔、美好的愛情追求。最後兩條線合二為一,展現出梁家三代人在時代背景下不同的命運變遷,表現出主人公為追求理想和事業,為完善自身素質所發出的蓬勃不息的命運意識。
  • 《穆斯林的葬禮》:宗教壁壘是韓新月與楚雁潮戀情悲劇的根本原因
    在《穆斯林的葬禮》中,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戀情,也以悲劇而告終。回族女作家霍達這部作品自1988年出版以來,頗受關注和爭議。楚雁潮才華橫溢,韓新月美麗聰慧,他們彼此深深吸引,跨越了師生之限去相愛,最後韓新月心臟病加重,帶著悲傷而離世,獨留楚雁潮一人,空懷滿腔厚愛情深。
  • 近日重溫經典《穆斯林的葬禮》
    前幾天,在海澱圖書館借了《穆斯林的葬禮》,快速讀完了。上一次閱讀此書,還是2000年剛上大一時。
  • 穆斯林的葬禮--西海固穿越之旅 (4)
    回回的葬禮  同心縣預旺鄉。美國記者愛德加·斯諾曾經到過這裡。  斯諾在他著名的《西行漫記》中寫道:「五小時以後,我們到達了預旺縣城。這是一個古老的回民城市,居民約有四五百戶,城牆用磚石砌成,頗為雄偉。域外有個清真寺,有自己的圍牆,釉磚精美,絲毫無損。
  •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應該是不分民族彼此平等
    這本書我花了一天不到就讀完了,全書完全就是一個悲劇,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是邊讀邊哭,哭的稀裡譁啦的。這本書的作者是霍達,回族,國家一級作家,第七、八界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穆斯林的葬禮》獲得中國文學最高獎——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以及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學獎等。
  • 《穆斯林的葬禮》我對愛情的一點理解
    《穆斯林的葬禮》裡面講了幾段愛情故事,有韓子奇和梁君璧的,有韓天星和陳淑彥的,有韓子奇和梁冰玉的,還有韓新月和楚雁潮的。一個是原配,一個是真愛,可她們還是姐妹,能怎麼辦?梁冰玉選擇離開,離開不屬於她的地方,但把她的女兒新月留下來了,雖然她也捨不得。他們的愛情讓我知道,不是真愛就可以一直在一起的,不是不愛就不能走到最後的。說不上是好結果,可也不是很壞。可能是現實有點殘酷,可能是命運喜歡作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