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暹、疋、慜、甿、翾……」出現在學生名字中
瀏陽日報見習記者陶豔
「暹、燊、疋、慜、甿、翾、垚……」這些字你第一眼就能讀出來嗎?追求標新立異避免重複,或出於五行欠缺考慮,00後的孩子們名字中,越來越多的使用到一些生僻字。當新入學的學生名字中含有一些生僻字時,老師們會如何接招呢?
老師:避免出錯提前查字典
9月初開學後,老師們拿到班級學生名單,總能發現有個別學生的名字不認識或者讀不準。譚老師是黃泥灣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在開學前,她提前拿到花名冊,熟悉學生的名字。「一眼掃過去,就看到一個好複雜的字,從來沒見過的。」譚老師告訴記者,當看到一個學生的名字含有「翾」字時,她第一感覺是讀huan。避免出錯,專門查了《現代漢語詞典》,「幸好查了,要不然就會出洋相了。」原來這個字的正確讀法是xuan(第一聲)。複雜的生僻字確實可以一眼發現,但是有些生僻字卻需要仔細觀察。疋、姮、嫿、茈、甿、堃、媗……這種生僻字就讓老師防不勝防了。「這些字看起來似曾相識,實際上卻又無法讀準。」集裡中學教學處李老師說,這些生僻字,和很多常見字的區別僅在於偏旁部首,不仔細觀察就無法發現其不同。「有些還是多音字,上課時,有些老師臨時用手機查詢,有時甚至要直接問學生。」
以集裡中學和黃泥灣小學新生為例,記者發現學生名字中第一眼不能確定讀音的字有:蕖、暹、彧、燚、垚、嫿、洨、姮、沵、爻。
家長:取名只為追求新穎
「現在孩子的姓名多為3個字,重名的非常少。十幾個班級,重名的也屈指可數。」集裡中學教務主任喻老師表示,兩個字的姓名逐漸減少。除複姓外,四個字的也逐漸出現。
家長劉先生表示,為了給孩子取個新穎、不落俗又有意義的名字,家裡人在網上和書籍上查閱大量的信息。「孩子叫『劉*堃』,有著『一腳定乾坤』的含義,念起來也朗朗上口,字雖生僻,但是不複雜。」劉先生對此頗為滿意。
而家長周先生遵循傳統,請算命先生來給孩子取名。「我們這代人的名字也是這樣來的,所以孩子出生後,也特意請來了算命先生。」周先生笑著說,算命先生說是孩子五行缺火,最好名字中要有火。「不想太普通,炎、焱太過平常,就特意選擇了四個火的燚(yi第四聲)。
建議:取名不要一味追求新奇特
生僻字真的是想用就用的嗎?記者諮詢了市公安局人境大隊相關負責人,「家長取名也不可一味追求新奇特,」負責人表示,每個人的人名必須屬於通用漢字。如果名字輸入進系統無法保存,則表明這個名字不在通用漢字範圍中,也就無法上戶。「遇到此類情況,我們都要求當事人更換漢字,重新辦理出生證明。」
我市文史專家潘信之建議不要用生僻字取名。「中國漢字詞彙豐富,取名時如想與眾不同,許多同音轉義的字已能滿足日常取名所需。」給孩子取名字,既要遵守社會基本用字的規範,又要考慮到交際的方便,選用生僻字作為名字常常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麻煩。
「請算命先生取名字只是一種傳統習俗,給予家長心理暗示,但是不宜太過相信。」潘信之表示,算命先生所謂的五行之說,並無多大意義。孩子未來發展如何,全靠自己努力爭取,名字不能影響一生。要讓孩子未來能夠成才,最主要還是需要父母、學校等多方面的教育。
相關連結
三千生僻字將入中華字庫
生僻字取名帶來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據媒體報導,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已著手「中華字庫」中第17包「當代人名地名用字搜集與整理」工作,將收集人口信息中約3000個未編碼的生僻字。該項目預計在2016年10月完成,可有效解決用生僻字取名無法錄入、顯示的問題。
據了解,「中華字庫」工程於2011年啟動,共分為28個包,近3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參與了研發工作。方正電子負責的第17包,將搜集人口信息中約3000個未編碼的生僻字,將「中華字庫」中的漢字總量擴充到7萬餘個。
眾說紛紜
微瀏陽
@一代宗師:我家孩子的名字就是找算命先生取的,不過沒用生僻字。
@小燙:有些生僻字連字典裡都沒有,真是讓人煩惱,還好手機可以查到。不過,那種特複雜的生僻字,看學生寫起來好艱難的,我真擔心他們什麼時候能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呢?
@大冬瓜:爺爺給我翻字典取了一個當時電腦字庫裡沒有的字,這二十多年,這個名字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的麻煩,但是正因為生僻字,跟我重名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