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湧入!常住人口增量4年增2倍,他們為何選擇中山?

2020-12-25 南方新聞網

  日前,南方日報記者從廣東省統計局獲悉,2018年廣東省常住人口增加177萬,連續第四年達到百萬級,超蘇、魯、浙之和。而從中山的人口數據來看,去年中山常住人口增加5萬人,是2016、2017兩年增量之和,人口增長的速度正在加快。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美麗宜居的中山創新創業環境不斷優化,加快了人才集聚。

  2018年,中山市共受理人才入戶13871人,隨遷16159人,佔全市入戶總量的一半以上;並且新增高層次人才認定641人,其中第七層次450人,創歷史新高。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支撐了中山的傳統製造業快速發展,而如今,來自灣區、全國乃至全球的人才正成為支撐中山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

  數字裡的人口流動密碼

  梳理中山市統計局歷年發布的統計公報,數字中隱藏著中山市人口流動與集聚的解讀密碼。

  從2014年年末至2018年年末,中山市常住人口分別為319.27萬人、320.96萬人、323.00萬人、326萬人、331.00萬人,2015年至2018年的人口增量分別為1.69萬、2.04萬、3萬、5萬。

  從增量上可以看出,在人口基數不大、初始增量較低的前提下,中山人口增量在4年內翻了近三倍,表明中山市聚才、引才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人才吸引政策正在取得成效。未來數年,仍是中山人才擴容的黃金時期。

  從各項統計數字來看,中山人口結構還在進一步優化。2018年年末,中山市人口自然增長率9.62‰,高於全省的8.24‰。更高於全國3.81‰的增長率水平。

  這一數據說明,中山市在教育、醫療等方面所做出的民生改善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常住人口在中山「落地生根」,在校學生人數同樣可以印證這一結論。2014年年末,中山從幼兒園到大學各級學生在校人數總數為60.37萬人,而到了2018年年末,這一數字提高到了69.49萬人,增加9.12萬人。

  在校學生數量,是衡量城市年輕化與活力值的重要指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山市未來勞動人口的整體素質。從 2014年末到2018年末,中山市大學在校生人數從4萬人提高到了5.7萬人,增速42.5%,高等教育擴容成績不俗。2019年,香山大學、中山科技大學等項目將進一步推進,高等教育擴容所帶來的人才聚集效應將進一步提升。

  去年相中這裡,今年還要來

  去年3月,「80後」博士易峰參加了一個名為「博士中山行」的活動,帶著妻兒首次走進中山,訪產業基地、遊金鐘湖公園、看孫中山故居……中山的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就基本定下來要到中山來了。」今年見到易峰時,他已經啟動了與電子科大中山學院、火炬開發區一家光刻企業的合作,目前正參與該企業的高精密印刷電路板(PCB)雷射直寫(LDI)設備項目和無人值守智慧工廠項目的研發。

  易鋒是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博士,2018年畢業,主要關注大數據挖掘領域的技術研究。在進入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前,他曾在遼寧省一所高校內從事教學工作長達8年。

  「在高校和研究所裡更多注重研究,但與實際的產業發展結合度不高。」隨著教學和研究工作深入,易鋒愈發想將理論和技術與產業進行對接,實現研發成果轉化。

  「博士中山行」是「中山人才節」的重頭戲之一,去年包括易鋒在內的25名博士分別與中山企事業單位籤訂了協議,洽談商定了多個合作項目。今年,易峰打算再次報名,以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對接企業技術需求。

  他也正動員著自己的導師和博士生朋友,到中山「看一看」,尋找研究成果轉化的機會。

  人才節將凸顯「灣區」要素

  下周,「中山人才節」又將在春天裡如約而至,這項中山的招才引智品牌活動今年已經是第六年舉辦。過去5年的「中山人才節」共籤訂人才合作項目264個,吸引15.8萬名海內外人才參與。據了解,今年人才節將以「灣區時代·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中山發展論壇」等12項活動,重點招攬灣區高端人才及團隊,搭建創新創業平臺,以有效對接港澳科研成果轉化,引進一批創新項目。

  人才節是中山與海內外人才對接的平臺,此外中山也通過搭建各類型的重大創新平臺和產學研合作基地,不斷加快融入大灣區「人才圈」。去年中山就成功引進中科院大學創新中心、中科院藥物研究所華南分院、哈工大無人裝備與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德國VDE測試認證院等,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雷海泉 廖瀚 孫嘉琳

  【實習生】 鍾婷

  【通訊員】 李思宇

相關焦點

  • 2017年中山常住人口326萬 新增戶籍人口9.22萬(附圖表)
    中商情報網訊:2017年末中山常住人口326萬人,比上年增加3萬人。據悉,2015年以前,中山常住人口增量一直維持在1.8萬左右,2016年突破2萬,2017年再創新高,達到3萬。常住人口增加,中山城鎮化率也不斷攀升。2017年中山城鎮常住人口287.7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8.28%。
  • 長沙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超27萬 居全國前列 究竟憑什麼
    這是2017年長沙常住人口新增人數該增量超過武漢、成都、南昌等眾多城市增長率甚至超過廣州、杭州等城市兩項數據排在全國城市前列近日,2017年長沙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後,「長沙常住人口增長快」
  • 中山5年新增近19萬人!將迎人才擴容黃金期!教育、交通等基建提速
    近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5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萬人,連續5年年均新增人口超百萬。從廣東各市常住人口來看,廣州、深圳依舊高居第一梯隊,人口在千萬級別,而中山在全省21市中排位較為靠後,僅338萬人,遠低於廣深。
  • 2019年廣州各區常住人口排行榜:白雲增量最大 荔灣突破百萬(圖)
    中商情報網訊:近幾年,廣州市常住人口穩步增加,人口增量保持在40萬以上。2019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1530.59萬人,比上年增加40.15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市常住人口增量呈現回落的趨勢。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從各區來看,荔灣區常住人口突破百萬,目前常住人口超百萬的行政區有9個。其中,白雲區常住人口最多,共計277.96萬人番禺區、天河區排名第二和第三,常住人口分別為182.78萬人、178.85萬人。從增量來看,白雲區常住人口增量最多達6.53萬人。
  • 2018年浙江人口大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量67萬 男性比女性多138萬
    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137.8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4.99,男女比例失調情況有所緩解。浙江常住人口增長67萬 比深圳多5萬2017年浙江常住人口為5657萬人,同比2016年增加了67萬,比2013年增加159萬人,增長3.3%。近五年,浙江常住人口每年平均增量36萬人。
  • 2019深圳人口總數多少?深圳戶籍人口+常住人口統計
    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來增加41.22萬人,該數值和上一年度的增量49.8萬相比,有小幅下滑。據悉,深圳連續兩年全國常住人口增量桂冠,2019年深圳被杭州(人口增量55.4萬人)取代,人口淨增量排名第二。  近幾年,深圳不斷放寬落戶門檻,出臺優惠政策吸引人才。今年深圳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2019年深圳新引進人才28萬。
  • 深圳奇蹟:40年人口增65倍、GDP增1.2萬倍,小學數量僅增0.5倍
    40年來,深圳奇蹟是這樣演繹的:*人口:從1979年的31萬增加到現在的2000多萬,增65倍。深圳實際人口到底是2000萬還是2500萬,一直沒有官方定論,深圳發展太快以至於從來沒有搞清楚真實人數。如果按照統計局公布的1302萬人,增42倍,同樣驚人。
  • |浙江|常住人口|杭州|浙江省統計局|喬治·齊夫
    浙江省統計局官方微信日前發布消息:截至2019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萬,人口達1036萬人,與2018年相比,增加了55.4萬人。杭州常住人口破千萬,意味著什麼?千萬,這個數字為何如此重要?關於杭州人口破千萬,朋友圈已經傳過好幾次了。
  • 2019年內蒙古人口發展現狀分析!常住人口達2539.56萬人
    2539.56萬人,比上年增加5.58萬人,增長0.2%,全區常住人口自「六人普」以來持續平穩增長,自然增長人口為6.52萬人,比上年增加0.44萬人。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308.32萬人,佔總人口51.5%,女性人口1231.24萬人,佔總人口的48.5%,常住人口性別比為106.26(以女性人口為100.00)。
  • 兩年新增常住人口相當於一個象山 寧波成人才眼中新晉的「網紅城市」
    人口規模,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截至到2019年年末,寧波擁有常住人口為854.2萬人,與前一年相比,2019寧波全年新增常住人口34萬,在國內位居前列,僅次於杭州(55.4萬)、深圳(41.22萬)和廣州(40.15萬)。
  • 解讀丨2019年常住人口數據出爐 人口流動與房企布局「步伐一致」
    來源:和訊房產近日,31省份均公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常住人口數據出爐。數據顯示,廣東、山東兩省2019年常住人口均過億。廣東以1.1521億常住人口位居全國首位,山東1.007億常住人口緊隨其後,河南以9640萬常住人口名列第三。
  • 2019年人口淨流出量最大省份為山東
    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人口吸引力強,是人口淨流入熱點地區。2019年,廣東常住人口總量11521萬人,較上年增加175萬人,連續五年增量超百萬人,位列全國第一。從人口構成來看,廣東去年人口自然增長92.39萬人,是人口大省河南的2.05倍、生育大省山東的2.15倍。常住人口總量和增量保持全國第一,與廣東經濟活力相關。
  • 廣東連續4年新增常住人口超百萬!哪些省份人最愛來廣東?
    其實,廣東的人口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346.00萬人,新增常住人口連續4年超百萬,依然有較強的人口活力。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本期醫線觀察帶你分析廣東的人口發展情況,並且一起探討年輕人婚育觀背後的社會原因。  非珠三角地區人口加速向珠三角聚集  廣東人口情況如何?
  • 2020年各省常住人口數量排名,看看每個省到底有多少人
    文:浩然哥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公報2020年各省常住人口數量排名題記: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排名,新鮮出爐!上一年相差的數據是115萬,看來今年常住人口上各省統計還是放水了,精確度下降了!基於歷年的統計基礎,增量上的數據也都比較清晰。
  • 2019年各省常住人口數量排名,看看每個省到底有多少人!
    2019年最新常住人口排名,新鮮出爐!因為有了之前的統計基礎,增量上的數據也更加清晰:以往文章可以參考:2018年各省常住人口數量排名,看看每個省到底有多少人!2017年各省常住人口數量排名,看看每個省到底有多少人!去年的圖表:對比去年可以看到,整個榜單的變化如下:一整體排名穩定去年新疆超越上海,浩然哥預測2018年不會有什麼新變,確實沒什麼變化。目測明年的排名也不會有什麼變化,但兩年之後排名絕對會變動的,此消彼長滄海桑田!
  • 2019年年底最新消息!國家發文:珠海、中山、惠州、深圳將放開落戶...
    自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20多萬人申請粵港澳大灣區居住證。之後,廣州、深圳,惠州相繼放鬆人才落戶。  承接外溢廣州居住需求的佛山今年也將力推戶籍制度改革。
  • 2019廣東省各市GDP:常住人口持續增長之後,哪些問題值得警惕?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1%。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增長26.8%,民間投資增長6.4%,港澳臺、外商經濟投資下降0.6%。分地區看,珠三角核心區增長12.3%,東翼增長12.7%,西翼下降1.3%,北部生態發展區增長10.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664.46億元,比上年增長8.0%。
  • 2019廣東人口總數有多少 廣東常住人口數量統計
    廣東常住人口穩步增長。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521.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萬人。自2016年以來長東常住人口增量均保持在150萬以上。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按城鄉分,城鎮常住人口8225.9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1.4%,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
  • 特大城市卡位戰:濟青城區人口3年百萬增量背後的城市競爭
    濟青城區人口3年百萬增量背後,牽動的是新一輪城市洗牌。為什麼他們都想建成特大城市?為什麼住建部的中心城區人口數量和各城市公布的中心城區人口數量有差異?和2018年《年鑑》數據對比,能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一是,3年間,幾個超大城市中,上海的城區人口只增加了8萬,而北京減少了14萬,深圳增加了165萬,重慶增加了170萬;特大城市中,成都以310.7萬的城區人口增量排第一,其次武漢277.3萬、杭州126.7萬,東莞99.7萬,而鄭州只增加了34.9萬,南京增加了39.4萬,新晉的兩個城市西安和青島,3年間城區人口增量都在百萬級,其中西安增加了162.8
  • 廣東出臺人口發展規劃 中山被劃為11座大城市之一
    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日前,《廣東省人口發展規劃(2017—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新鮮出爐,將中山劃為2020年全省規模等級為100—500萬人的11座大城市之一。「大城市」概念瞬間顛覆了中山面積全省倒數第二的「小城」印象。根據中山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末,中山市常住人口數在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8,數量超過3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