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又是暖冬,農民可不好過了!儘早做好這些準備減少損失!

2020-12-20 神鳥知訊視界

進入十月下旬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冷了,很多人開始準備購買過冬的棉衣。但是最近幾年天氣變化實在莫測,到底是買薄羽絨服還是厚棉衣?2017年很多人說今年又會像往常一樣是個暖冬,但是沒想到真正進入冬天以後,卻出奇的寒冷,很多人準備的過暖物資都不足以抵擋冬天的寒冷。那這暖冬寒冬到底是怎麼確定的呢?

剛剛進入十月中下旬內蒙和東北等地就開始下雪,華北黃淮等地更是直降4-6℃,2018年的冬天到底是冷是暖還有沒有個準信兒了?許多人對去年出現的寒冬還是心有餘悸,不過今年就大可放心了,因為去年那種寒冬現象根據氣象專家的預測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出現的概率基本為零。寒冬現象也叫作「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而拉尼娜的反相就是我們熟悉的老朋友「厄爾尼諾現象」也就是暖冬天氣,出現的概率卻有70%,因此很大一部分的概率今天的冬天可以省下來點過冬費!

但是對於農民們來說,暖冬卻是一件讓他們發愁的事兒。

在河南的一個小村莊,我們見到了正在地裡幹活的李大爺,李大爺是一個地地道道農民,雖然現在農民也是靠天吃飯。但是先進的科學手段,可以提早的預測天氣,可以讓李大爺這樣千千萬萬的農民提前得知天氣的變化,從而提早應對,這不李大爺就是看天氣預報說今年是暖冬,所以就來地裡瞧瞧。

天氣變暖農作物不是應該生長更快嗎,怎麼反而是個壞處了呢?李大爺為我們解答了疑惑:「天氣變暖的話,土壤裡的水分蒸發速度也會加大。」對於本就乾旱的北方冬天而言 ,水分蒸發無疑是致命,最好的情況就是能夠下一場大雪,把麥苗給蓋住,這樣既能保存住水分,雪水融化以後也能給饑渴了一冬的麥苗及時補充水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瑞雪兆豐年。

李大爺接著說:「天氣如果變暖,土壤裡的病蟲害就受益了,很多本來能在冬天凍死的蟲卵,就因為這一度兩度的溫差得以存活,開春以後就開始大量繁殖,影響麥苗的生長。」看來這因為暖冬更開心的不只是城市裡的人,還有這地下的害蟲們,真是不得不感慨,幾家歡喜幾哀愁啊!

其實不只是這些直接的影響,氣候專家也表示在北方地區,暖冬天氣過後,有非常大的機率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對正在快速成長期的冬小麥造成凍傷,影響收成。

看來這暖冬天氣,對農民來說真是百害無利,在這裡也提醒各位農民朋友們,在今年這樣的暖冬天氣裡,一定要及時的做好防護措施,保證土壤的水分充足,做好病蟲害的防護措施,及時的追加肥料,才能不受天氣的影響保證收成!

相關焦點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做出預測,農民朋友要及時做好準備!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做出預測,農民朋友要及時做好準備!轉眼又到冬天了,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冬天是非常難熬的,因為這與一些作物的生長有關,如果樹如果不安全的話越冬,那麼下一年的收穫將大大減少,收入自然就會降低,生活將是艱難的。
  • 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早做準備!
    但是農村裡「靠天吃飯」的本質還是沒有改變,氣候對於農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現在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今年的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已經給出了答案,農民早做準備才能不吃虧。近期我國的氣象局就專門召開了發布會,預測了今年冬季的氣溫,根據專家的得出的結論,今年是冷冬的機率比較大。
  • 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專家給出答案,早做準備不吃虧
    實際上,每年的這個時候,農民都非常的關心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寒冬,因為這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 到了年底,面對寒冷的氣候,農民要做好相關的準備才不吃虧,避免來年造成較大的損失。
  • 通知大家: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專家給出預測,農民早做準備不吃虧!
    而這些年輕人還吃得津津有味。一起來看看吧。液晶顯示屏的設計也是有所加強。流暢的腰線讓這款車看起來也是非常的漂亮。這是和面時的最佳比例。只要掌握不好其中的步驟。中筋麵粉做出來的包子嚼勁會更筋道一些。到了年底,面對寒冷的氣候,農民要做好相關的準備才不吃虧,避免來年造成較大的損失。所以大家一定要先放醋再放糖。。峰值扭矩220牛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所以我一般是做成泥鰍湯的形式。一旦選錯沒準命都沒了。開車的時候車子出故障並不是我們想遇到的。一定要先放醋再放糖。百公裡綜合油耗在5.4升左右。底盤懸架方面。好玩。往裡面加入少許的豬油和白糖。去掉內臟等。拿出姜。
  • 最強冷空氣來了,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專家提醒農民早做準備
    很多農民都很關心。和農民的關心相比,還有一些人顯然對農村更加的「關心」。最近一則「甘肅瑪曲縣老師『格桑加』為貧困孩子募捐衣物」的信息頻繁出現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裡。這則募捐信息其實是個老梗了,2年前就已經被公安機關闢謠過。
  • 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面對寒冬農民要注意啥?農民要早做準備了
    近日我國發布了下半年首個暴雪預警,此次暴雪涉及的區域有內蒙古中部偏北地區和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積雪深度最高將達到20釐米以上,伴隨著降雪還有部分地區將會出現降溫,現在已經接近10月的尾聲了,整體氣溫整體還是比較高的,那現在的高溫是不是就預示著今年是暖冬呢?對於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
  • 暖冬咋就不好呢?
    作為秋冬交替的重要節氣,立冬自然有許多相關農諺俗語,大多都是歷代農民通過立冬這一天天氣如何,來預測整個冬季,乃至來年春天天氣變化走勢的,就像「立冬晴,一冬凌」,是說立冬晴天,整個冬季就會很冷,冷冬出現的可能性大。除了反應冬天冷的外,也有表示冬天比較暖和出現暖冬的,比如,「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說得就是如此。
  • 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早做準備!
    準備不是損失。且態度一個比一個強硬。第三代殘疾人證。他們應該給她更多的陪伴和傾聽。但是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女人。就像是一個小公主一樣。連麵湯都忍不住要喝光!加在饅頭裡一口下去。魯班魯班是射手中不多的前期也很強勢的英雄。他確實是個適合作為老公的人選。好夢!」都會讓她覺得特別溫暖。這款扇貝產地來自山東煙臺。讓男人遠遠望去。會使得風水被擾亂的。。但是看到這一成績單。邂逅前任。
  • 厄爾尼諾70%將至,今年會是暖冬?看完明白了
    眼下已經到了2018年的冬季,今天也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做好保暖工作呢?說到冬天,大家都會想到火爐、暖氣這些保暖的設施,也會想到棉襖、棉被這些物品。對於冬季的定義,很多地方都有不同。北方人認為只要下了雪,那就是冬季到來了。
  • 告知: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早做準備!
    對農民來說,這是不一樣的,雖然高科技 已經在農業生產中使用了很長時間。 但是,農村「靠天吃飯」的性質沒有改變,氣候對農業的影響仍然很大。比如,農民最關心的是這個冬天是冷是暖?專家給出了答案,農民早做 即使要求如此嚴苛也有著許多車型可供選擇。在傳動系統上所匹配的是5Mt和CVT變速箱。但其醇質當是不落下風。
  • 2018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寒露有哪些說法呢?
    自秋分後,相信各地農村都是一片秋意濃濃,部分地區秋分後皆是陰雨綿綿不間斷,我的家鄉就是這樣,秋風秋雨愁斷腸,可苦了農民百姓,眼看田裡金黃的稻穀被雨水斷了收穫的最佳時機。一季作物為何老天賞食,農民的不容易不單是汗與血,還有淚!
  • 農民朋友早作準備!
    距離2008的拉尼娜現象已經過去了12年,上一次的拉尼娜現場給我國南方地區造成了很嚴重的損失,而今年的拉尼娜現象正在形成,儘管目前還沒有權威的預測,但可想而知的是,今年的冬天,也許會非常的冷。如果說放在以前,冬天冷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現在在北方地區有很多的溫室大棚,裡面種著蔬菜,如果到時候氣溫驟降,那麼這些蔬菜作物也會受到影響,到時候減產,不僅農民朋友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菜價上漲,消費者也會跟著遭罪。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不見霜,春來凍死秧」,今年是暖冬嗎?
    今年的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立冬到來,萬物收藏,很多冬眠的小動物也早早進入洞穴,準備著度過冬季。立冬到來,太陽已經到達了225°,今年立冬節氣到來是2020年11月7日,也就是農曆的九月廿二,甲寅日。立冬到來以後,我們開始逐漸遠離乾燥的季節,而逐漸的開始渡過到陰雨寒冷的冬季。而每年立冬農村地區都會通過經驗判斷後期天氣變化情況。
  • 2018暖冬義賣
    ♥ 「暖冬義賣」是學校傳統德育活動之一,活動不僅豐富了校園生活,也讓更多的學生關注社會,擔當起社會責任,將愛心以善款的形式用於幫助弱勢群體,讓他們更好地度過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季。12月18日中午,團委、少先隊、學生處、學生會組織的「2018暖冬義賣」拉開帷幕。經過前期精心組織,提前制定活動方案、班主任老師和家長積極配合、同學們開動腦筋,集思廣益,積極籌集義賣物品,設計攤位宣傳展板,合理分工,設立崗位,利用課餘時間做了充分準備。
  • 基本確定,今年是「暖冬」,常會伴隨倒春寒,農民朋友注意下
    ,但是氣候變化可能才是主導暖冬形成的注意。過後,根據IPCC在2007年的時候,正式確定了暖冬是由全球氣候變暖造成,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毫無爭議」的事實,所以說暖冬就是這樣來得。 暖冬的影響有什麼? 暖冬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溫度高,肯定沒有那麼冷,但是暖冬對農作物的影響還是不小,所以農民朋友多多注意下。
  • 石獅永寧邊防派出所為農場農民做好防寒抗凍準備
    了解到該情況後,3月9日,永寧邊防派出所的官兵帶著鐵鏟、鐵鍬,主動成立「護農小分隊」,來到果園幫助農場農民做好防寒抗凍準備,最大限度幫助果農減少經濟損失。  期間,官兵和農場農民一起為農田挖排水渠,用繩索對果蔬大棚進行初步加固,並對棚內鋼結構支架和遮陽膜進行修補、更換,加噴防鏽蝕塗料,使大棚整體更加穩固,確保了棚內植物能夠應對此次寒潮。
  • 如何減少果農的損失,避免果樹變死樹
    在所有的行業當中,最辛苦的無非農業,在農業所有的農民當中,最不好做的無非果農,果農收益雖然可觀,但是投入也大,而且種植風險也比較高,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果樹變死樹,那麼怎麼才能減少果農的損失,避免這種情況呢?
  • 權威專家:恐失靈,大概率是暖冬
    每年的秋季關於冷冬還是暖冬的討論都會格外引起大家的關注,尤其是農民朋友,在農村沒有暖氣,空調也比較少,如果是冷冬那就要提前做好防凍的準備。2019年就是個典型的暖冬,各地冬季氣溫接近常年,有的地區甚至比常年還偏高一些,現在已經是2020年的10月了,那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呢?
  • 科學家發出忠告,農民要做好準備!
    很多人可能還對2008年的拉尼娜心有餘悸,那個時候我國南方所遭受的災害,面臨的損失可是非常多了。到了冬天,我國很多城市都種植大棚蔬菜,如果氣溫突然驟降,那麼這些大棚中的農作物也會受到影響,養殖大戶們也會面臨著嚴重的經濟損失。
  • 鼠年迎雙春又閏月,20年氣候變化大,農業人要做好哪些準備?
    對於農民來說在雙春年是非常適合結婚的,這一年的陽氣足,因此在結婚時感情更順利,夫妻之間也能夠生個雙胞胎。不過也有一些人卻認為,在這一年結婚,可能就會導致結婚兩次,並不是太好。其實在上個俗語下面還有一句話,那就是「農家喜宴把肚撐」,說的就是莊稼的收穫比較好,到時候農民都能夠吃上飽飯,因而也會把肚子給衝破,不過筆者並不這麼認為,可能2020年的天氣情況並不是太好。農業人要做好哪些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