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漫畫想必不少朋友並不陌生,作為知名漫畫,其中誕生了許多的知名角色。人們在看英雄的同時也會注意到反派,那麼作為DC家族中知名的大反派小丑也就必須佔有一席之地。joker的角色可以說非常經典而且富有特徵,自從誕生以來,常年佔據外媒漫畫反派角色第一名,自然也是很有人氣。作為擴展DC的延伸電影作品,選擇這位反派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不僅和選材的獨到相關,還和電影的拍攝手法相關。男主的精湛演技並不用再提,作為優秀的電影當然也有優秀的拍攝手法。影片中大量使用了對比的手法,讓電影的氛圍和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了。雖然joker在笑,但是觀眾卻笑不出來,這就是電影的魅力,讓漫畫中的角色更加豐富,也讓joker的角色躍然於紙上,更加清楚和明晰。
首先是顏色的對比。作為一部壓抑的、陰鬱的電影,畫面整體的色調是冷色,顯得很蕭條。這樣的處理效果為影片奠定了基礎——壓抑。無論是否是黑暗,燈光總是那麼昏暗或者是沒有亮色的燈。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色調中,男主卻穿著黃色的衣服。在暗色的畫面中只有男主一個人是明亮的,不僅能讓人快速進入角色,也能產生鮮明的反差。
在後續,小丑的紅色逐漸佔據了男主的大部分著裝,從紅色的鼻子,到紅色的西裝,黃色也從外套變成最後衣服的內搭。這一變化就表示男主的精神狀態逐步發生了改變,最終joker誕生。顏色的變化運用更加讓電影充滿重點和亮點。
其次是人物的對比。早期當男主還是亞瑟的時候,他有著積極的一面。雖然本身患有精神疾病,但是仍然向光善良。他認為自己照顧好母親很棒,認為自己做一個小丑很快樂,認為自己能成功逗笑大家。然而男主和他敬仰的主持人莫裡相比,並不能逗笑大家,和其他人相比卻是卑微的底層生活。即便是被欺負了,也是被人嘲笑。儘管早期的男主的確是有心理問題,但是整體上也在積極生活。
然而男主卻被所謂的精英毆打,被其他人欺負,這樣的對比是非常強烈的。相信大家在看電影時也一定感覺早期的男主很可憐很慘,但是就是這樣的反差,才讓小丑這個角色充滿魅力。
一個有精神疾病的人,加上在哥譚市生活的壓力下,自然就墮落成joker——一個不折不扣的反派。他作惡,就是在放縱自己。既然無法選擇光,那就成為黑暗,不被束縛,不被壓抑,這就是成為小丑的原因。
最後要說的就是幻想和現實的對比,也就是打垮亞瑟的最後一關。他認為的生活和他所想的完全不一樣。早期還因為幻想安慰自己。然而當真相被揭開後,他的生活都是虛假的,都是被迫裝的,他無法歡笑也無法快樂。就是在這樣的對比中,joker誕生。幻想和現實被打破的時候,也就是男主徹底改變的時候。
小丑就是反派,是壞人,應該被制裁,但是人氣居高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人物的特點鮮明。在電影中強化了小丑的背後故事和小丑的特點。這樣讓人物更加豐滿,也補充了一些劇情。然而小丑的誕生太巧合了,也只能在哥譚市這樣的特殊地點的特殊人物才能轉化為小丑。無論是親情、感情還是外界的評價,缺一不可。你喜歡這部電影麼?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