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分享|日本教育制度和市場環境概覽

2021-02-19 芥末堆看教育

以下是分享實錄,經編輯整理後供參閱。

我來日本已經將近17年了,從本科開始學習社會科教育,畢業後進入神戶大學,碩博都是讀國際文化學研究科,研究計算機學科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學。曾擔任深滬市港島小學教師,教日本小學生學習漢字。2012年至今,在神戶情報大學院大學任助理教授,兼任神戶大學、大班產業大學的兼職講師。(日語裡的「情報」相當於中文的「信息」,「大學院」相當於「研究生院」)我任教的學校是有研究生院的IT方向的獨立大學。

不過,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和我的學術研究關係不大,主要是講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市場的概況。

實際上,中國現代化的教育制度建立很大程度上參考了日本,而日本的學校也是在二戰後由美國人幫助建立的,所以我們看起來會覺得相似。

日本的基礎教育也是小學6年到初中3年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以及3年高中後的大學,或專修學校或專門學校(相當於國內的高職)和短期大學(相當於國內的大專,有兩年的或三年的課程)。有些區別的是高等專門學校,這是一種從高中開始的5年一貫制學校。在所有這些之外,還有研究生院,也就是大學院。而從法人設置來區分,又有國立、公立和私立三種。

在日本,幾乎所有學校都將每年的4月到次年的3月稱為一個學年。夏季假期最長,從7月中下旬到9月上旬,冬季在12月底到1月上旬會有新年假期,在2-3月還會有一個月的春季假期。

日本的人口大概只有1億多,他們的學校數量也與中國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可以從下圖中看出,幼兒園階段,私立學校佔大多數,而小學到初中的義務教育階段多是有地方政府出資的公立學校。高中也以公立學校為主,但因為涉及高考,私立學校的比例就比初中大大增加,名校也多在此間產生。高等教育機構也多數是私立院校,其中又以專門學校居多,因為民間對於職業學校的需求很大,而國家對其要求也不太嚴格,甚至不需要操場或更大的面積,有些只要有一棟樓就可以辦學了。大學往往都帶有研究生院,所以它們兩者的數量是一樣的。

日本最好的、學術上最知名的大學多是國立學校。在國內知名度較高的私立大學,如早稻田大學,在日本的學術界完全無法與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相提並論,在理工科方面甚至無法與大阪大學相比。但因為其培養出的知名政客,在日本的文科界知名度還是很高的。類似的私立大學還有京畿大學、關關同立(關西大學(Kansai University)、關西學院大學( Kwansei Gakuin University)、同志社大學(Doshisha University)、立命館大學(Ritsumeikan University))等很多。

與中國一樣,日本人也在不斷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教育體制。去年受到廣泛關注的是日本文部科學省通過了教育改革,其主要方案如下: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從前這一時間線是五年級,而現在,五年級已經需要正式設立英語科目;

在小學課程中設置編程思維訓練的課程。因為有些學者批判說,不應該讓學生太小開始學習編程本身,所以教改採取了折中的辦法,設置編程思維訓練課程;

在學校教育中全面推行主動學習方式,不再依賴於老師講授的形式;

全面適用新的大學升學統一考試。例如英語科目,除了常規的聽力、閱讀筆試,還加入了口語和寫作,數學和語文則加入了主觀題。目前,很多大學承認經認證的民間機構所提供的證書和考試成績,但例如東京大學前段時間則明確表示不接受民間考試的結果,很多其他名牌大學很可能也會做出類似規定;

以上是官方的改革規定,但就我通過一些教師的了解發現,改革在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由於編程思維訓練課的定義並不明確,以及讓一線教師從零開始設計一門編程課的難度決定了,很多學校可能會使用scratch等圖形編程教學,或者將樂高等硬體用於教學。再比如,全面推行主動學習,在很多日本小學還是依靠一位班主任教授全班20-30名學生的所有課程的情況下,很難要求這位老師再思考如何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另外,老師的知識結構決定了還無法做出這樣的改變。

根據矢野經濟研究所的分類,日本民間的教育產業分為:

補習班,升學輔導機構

外語學習

專業資格培訓

專業資格認證考試

文化中心

幼兒英才教育

面向企業的培訓服務

e-learning(在線學習)

面向幼兒的遠程教育

面向學生的遠程教育

面向成人的遠程教育

面向幼兒的英語教材

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證和人口問題研究所的報告,日本目前的高齡人口已經超過了20%,可以說是完全的老齡化社會了。可以預計在2060年,大約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就要負擔一位無勞動能力的人。而且接受教育的適齡兒童數量也呈現下降趨勢,整個教育市場的人口在降低,需要接受教育的成年人口數也在持續走低。

根據2016年的數據統計,日本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產業市場規模折合人民幣大約是8000多億。其中,升學輔導佔主導地位,比例達到65%,而只佔9%的通信教育(指利用電視、網絡、DVD、郵寄教材等形式進行的遠程教育)中,倍樂生集團就佔據了84%的份額。倍樂生集團的服務有很多,從學前到中學都有涉獵,在日本家喻戶曉,不過在中國還沒有全面鋪開,最為公眾所熟知的也許就是「巧虎」品牌了。

除此之外,倍樂生並不算日本補習班的主流。日本有大量連鎖經營的補習班存在,其經營方式也多種多樣,有投資形式,也有加盟私塾的形式。從前的主流輔導形式,與我們在國內看到的課外輔導無異,而近幾年學生到補習班則多是帶著自己的電腦看視頻或做練習題,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提問。

在日本,小學生的負擔也非常重,成績稍好或者家長對其未來有所要求的孩子,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有鋼琴、空手道、補習班等課後任務。老師們也不反對補習,因為可以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升學壓力,尤其是私立學校的入學考試場景就像打仗,老師帶隊,扛著旗子、幫著頭巾,守在考場外。補習班,尤其是針對升學的補習班,常常以升入名牌私立學校的學生數為評價和宣傳標準。

日本家庭的平均教育花費,幼兒園階段每年在2-3萬人民幣,小學階段私立學校的學費約10萬人民幣,中學也相似,而相對來說,私立學校能比免學費的公立學校提供更好地教育。

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裡會有午餐供應,通常是學校聘請營養師來搭配和烹飪,每班派代表到食堂取餐,回到班裡分發給每個同學。

日本家庭裡小孩上補習班的比例,幼兒園較少,通常只是珠算、芭蕾、遊泳等技能;小學開始就會有30%以上的公立學校學生和65%以上的私立學校學生開始參加補習;到中學,公立學校的這一比例更大地提高到65%,而私立學校的則降為54%,這可能是因為私立學校內已經提供了足夠的學習和練習;到高等教育後,參加補習的學生比例都有所降低。

而家庭對於孩子的補習花費金額也隨孩子年齡逐漸增長。

Net Learning 是日本最大的電子交易提供商,主要提供面向企業員工的成套培訓材料,和面向大學的輔修教養科目等教程。它的官網的設計現在已經顯得很老舊過時,但它所擁有的課程量是日本數一數二的,許多企業還採用其課程進行入職前培訓。

修曼學院。它的每個課程都有明確地目的性,比如獲得一些行政、教師等國家資格證書的培訓。除了低頻次的面授課程,十年前,它還會郵寄DVD、教材等到學員家裡,學員的作業可以郵寄回去獲得批改。現在也加入了更多電子的在線課程。

Schoo 是成立於2014年的在線成人教育平臺,採用免費直播+月度付費錄播課程的模式,提供基於個人興趣的專項培訓。

Quipper 的總部位於倫敦,現在的主要市場是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與很多當地政府合作,提供電子教材和學校教務管理系統、教師考評等服務,幫他們迅速提高當地的教學水平和效果。

dotinstall 是編程類的視頻電子教程,上面的每個視頻都在3分鐘左右,以便學生的碎片式學習。

本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孫一老師的分享、供圖,感謝智囊團成員Penni、豆妹編輯整理。

想要參與分享、參與討論、入群的堆友別忘了點擊閱讀原文申請加入芥末堆| 教育智囊團哦!

相關焦點

  • 【智囊分享】日本教育制度和市場環境概覽
    【智囊分享】日本教育制度和市場環境概覽 作者:penni 發布時間:
  • 日本教育制度和市場環境概覽
    編者註:「芥末堆|教育智囊團」社群邀請了教育行業專家、學者、創始人、老師等人,不定期對當下的熱點話題、細分領域、教育現象進行探討和分享。本期分享嘉賓:孫一以下是分享實錄,經編輯整理後供參閱。我來日本已經將近17年了,從本科開始學習社會科教育,畢業後進入神戶大學,碩博都是讀國際文化學研究科,研究計算機學科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學。曾擔任深滬市港島小學教師,教日本小學生學習漢字。2012年至今,在神戶情報大學院大學任助理教授,兼任神戶大學、大班產業大學的兼職講師。
  • 【智囊分享】認知能力將成為人與人之間最核心的差異
    編者註:「芥末堆|教育智囊團」社群邀請教育行業專家、學者、創始人、老師等人,不定期對當下的熱點話題、細分領域、教育現象進行探討和分享。本期分享嘉賓:李偉剛,資深教育人士,先後在北大青鳥、新東方工作過。09年加盟瑞思學科英語,2017年創立能力橙少兒編程。在少兒英語市場如火如荼的今天,李偉剛為什麼要放棄營業額已達千萬營收的少兒英語,轉做少兒編程?[智囊分享 第11期] 中,李偉剛分享了他選擇少兒編程的理由。他說,在未來,認知能力將會成為人與人之間最核心的一個差異。
  • 日本的教育制度到底多厲害?
    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數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5月1日,在日留學生人數已經超過31萬人, 和去年相比增加了4.4%。日本的教育體制日本戰後教育改革,現在日本實行的是6-3-3-4-5體制。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大學院(研究生院)教育5年。
  • 日本的教育制度
    (一)日本是個近代教育極其發達的國家。日本的學校教育制度,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完整的教育體制  現在日本實行的是6,3,3,4,5體制。除上述學校外,屬於中等教育類的學校,還有專修學校和各種學校;屬於高等教育的還有高等專門學校,短期大學以及專修學校和各種學校。特殊教育也是日本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盲聾啞學校,養護學校等。日本學校教育除全日制之外,還開設了通信制學校,如通信制高中,通信制短大,通信制大學,通信制大學院(研究生院)。
  • 【智囊分享】編程&創客工具及應用分解
    【智囊分享】編程&創客工具及應用分解 作者:豆妹 發布時間:
  • 日本的教育——日本教育制度與中國的區別
    日本和我國一樣,也是分為3個等級,分別是小學校、中學校、高等學校。日本的一年級至九年級的教育是義務教育。每年學年由4月1日開始,下年3月31日結束。
  • 日本教育制度對留學生的吸引力
    日本最為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亞洲國家,在教育教學質量方面也是亞洲第一,雖然日本的生活成本較高,但是還是抵擋不了留學生們的熱情,究竟是什麼樣的教育制度讓學子們對日本留學有這樣的嚮往呢,這種制度對於留學生來講是否全都是優勢呢,天善國際小編現在就為解惑。
  • 日本金融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和適應效率
    政府嚴格保護下的銀行體系促進了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但是,舊金融制度下的制度租金導致了銀行業的貸款擴張衝動,從而助長了經濟成熟期後泡沫的形成和膨脹。當泡沫經濟破滅後,金融制度自身的危機也就在所難免。日本金融制度危機對轉軌經濟的一個重要教訓是,金融制度的設計和變革必須考慮到該制度對未來經濟環境變化的適應效率,而市場競爭程度是決定一國金融制度適應效率的重要因素。
  • 「最強大腦」與「核心智囊」的巔峰對話,TechCrunch國際創新峰會落幕
    主會場「各顯神通」大會的主會場圍繞當下最熱話題展開「最強大腦」與「核心智囊」的巔峰對話,匯集了各個行業的精英人士,給我們帶來了眾多科技行業領域、內容深入的分享與探討。Boss直聘和看準聯合創始人兼華南地區總經理王阿強與我們分享環境孕育和市場平衡帶來的AI人才創新變化。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對人才結構和需求都提出了全新需求,中國作為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中心之一,卻面臨著巨大的AI人才缺口。因此培養高素質的AI專業人才,加大中國教育在AI方面基礎學科的打造力度,將是中國未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不可忽視的一大助力。
  • 日本的教育制度簡介
    入學資格(大學(本科)、短期大學、專門學校)、插班入學資格(高等專門學校)必須具備以下其中一項條件:① 在日本以外的國家、地區修完學校教育12年(11年)課程者。② 在日本以外的國家、地區,通過相當於修完12年(11年)課程水平的學力認定考試,且年滿18歲(17歲)者。③ 在日本修完所指定的相當於外國高中的外國人學校,且年滿18歲(17歲)者。
  • 日本教育制度下的學校現狀
    日本的教育制度是什麼?和中國的教育制度有哪些不同?
  • 朝鮮教育1:殖民奴化教育制度的廢除和民主教育制度的建立
    本號將發表系列文章詳細介紹朝鮮的教育制度及其歷史變革,使大家全面的、真正的了解。資料來源是朝鮮官方編纂的正規書籍。----由於日本帝國主義歷時 40 年的軍事強佔,解放前朝鮮的教育情況十分落後。日本帝國主義者實行野蠻的殖民愚化政策和民族教育扼殺政策,嚴重地壓制朝鮮民族教育的發展,朝鮮變為教育的不毛之地。
  • 圍觀日本的教育制度,去日本留學的時間選擇?
    日本的教育體制大體上跟我們相同,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處和國內稍有不同。今天江戶君就為即將留學或者打算留學的學生們講一講日本的教育體制。在日本,截至當年4月1日滿6歲的兒童即可上小學。
  • 日本的教育制度「獨特」在哪裡?
    關於日本留學的優勢,日本大學院的設置,我在前面的內容裡已經講過了,不過,還是有一些學生和家長,對整個日本的教育體制缺乏整體上的認識。那麼,今天我再來詳細給你講一下擁有高度發達教育水平的日本,它的教育制度有什麼獨特之處。日本的高等教育可以說是形式多樣,體系完善。
  • 日本養老金制度或引發社會分化
    在少子老齡化的日本,養老金制度是全社會關注的最大課題,甚至影響到了日本的政治選舉。今年7月份,日本公布了5年一次的財政研究報告,但由於7月底面臨參議院改選,這份研究報告被拖到最近才終於亮相,結論是未來30年日本國民領取的養老金將持續減少。
  • 唐代:日本,古時候,它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
    反映在奈良、平安時期主要是前兩點,古代日本深受中國特別是唐朝文化的影響,其教育制度基本上照搬唐制,針對這方面的研究著作有高明士《日本古代學制與唐制的比較研究》;王桂《日本教育史》;日本學者高橋俊乘《日本教育史》;梁忠義《日本教育》。這四部書從不同角度對日本教育制度進行清晰的分析與研究,讓讀者對古代日本教育制度有了宏觀把握。
  • 日本留學教育制度你了解了嗎?
    、赴日之前的資料和手續準備、留學生租房問題等等。但是小編發現,在這些眾多乾貨、指南或注意事項中,少有涉及日本教育制度的介紹。日本教育制度決定了留學生在日本求學可報考的教育機構、學年及學期的設置方式、入學資格的確認以及留學生可以取得的學位、稱號以及修學年數,了解日本教育制度,可以更好地根據我們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機構。
  • 分享經濟:一種全新的市場交換經濟
    該模式是雙方通過互相交換使用財產,不向對方支付報酬而形成的分享經濟。比如目前國內所推動的城鄉兒童手拉手體驗成長快樂活動,就是一種典型的對等分享模式。城鄉兒童互換生活環境的手拉手活動,最近幾年已經成為許多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有許多民間公益機構和商業教育機構,專門進行這種模式的運轉和管理。點對點分享不僅僅是雙方對等交換各自的物品和環境,還有雙方情感和文化價值的體驗式交互。
  • 川普,逼得我學會了辨別智囊和陰囊
    小時候聽人說一句話,叫做「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當時不懂,也不敢問,那時候的教育,孩子要「聽話」,聽話就是接受一切灌輸,不懂的話也別問,先背下來就行,問多了,保不齊就挨罵。 謀士這稱謂太古老了,參謀又幾乎屬於軍隊專用,所以,就有了新名詞智囊,智囊們聚一塊堆兒的地方,叫智庫,既有時代感又非常高大上。 在我的印象中,咱家國大人多,有時候難免缺這缺那,但從來沒缺過專家和智囊,但凡有任何事情發生,隨便一個電視臺,找3、5個專家智囊出來解讀、支招兒,跟大便未出小便先行一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