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育——日本教育制度與中國的區別

2021-03-01 日本商務考察Gl
日本和我國一樣,也是分為3個等級,分別是小學校、中學校、高等學校。日本的一年級至九年級的教育是義務教育。每年學年由4月1日開始,下年3月31日結束。每個學期之間會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課,星期六上半日課。不過,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師仍在周末上班,他們亦必須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根據法律規定,每個學年最少有210日為上課日,但是大多數公立學校會撥出大約三十日,作為學校節日、運動會和非學術上的儀式(特別是一些鼓勵合作和學校精神的儀式)。扣除這些活動和星期六半日上課的日數後,上課教學的時間每年約有195日。日本人對教育抱有幾個重要信念,他們認為所有學生有能力學習知識,學生的努力、堅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學術上的能力決定了學生的學業成就。這些學習及行為習慣是能夠通過講課及訓練而學回來的。所以,小學及初中學生不是根據他們的能力而編班授課,也不是適應各學生的差異。日本全國性的學習範圍讓學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強制教育讓學生得到一個同等學習的機會,而各學校的財政分配是相對性相同的。不過,這種制度被評為缺乏彈性、缺乏理解學生的特別需要和興趣。雖然非日本籍的父母(例如移民勞工)的兒子可享有接受強制教育的豁免權,但是他們可以上學。不過,教育這些學生的責任通常由公立學校執行,這些公立學校無法提供這些學生的語言需要。

除此之外,由於教育並不能令成績有所差別的學生有所適應,這些移民勞工的兒子除了有語言問題外,亦難以在日本學校中獲得較佳成績,一些說得一口流利日文的學生亦遭歧視。

和我國想比,日本教育制度有什麼優勢:

教育和體育設備是最先進的,差不多所有小學都有一個室外操場,大約90%學校有健身室,75%學校有戶外遊泳池。不過大多數課室並沒有電腦和投影機。在授課及學生的習作中很少會使用科技。作為資源工具的網際網路亦不會被老師和學生使用。一方面,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擁有完備的法律保障體系和政策指導,並且強調政府行為,文部省擁有較大的權限。另一方面,教育發達,體系完備,普及程度高。

JAPANESE BUSINESS SURVEY ▼

國內旅行業務處理主管

東京都知事註冊旅遊業編號3-7594 Churenkyo

指定ID:1510-1001

公司介紹(中文版)

微信ID:mimitsubo

郵箱地址:seki.globalibaraki@gmail.com

相關焦點

  • 日本的教育制度
    (一)日本是個近代教育極其發達的國家。日本的學校教育制度,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完整的教育體制  現在日本實行的是6,3,3,4,5體制。  5,與眾不同的每年3月畢業和4月始業的學校運行制度。  (二)日本教育情況   據日本文部最新統計,日本現共有全日制各級各類學校(包括幼兒園)63600所,在學人數21942875人,教員數1732269人,職員數447251人。
  • 日本教育制度對留學生的吸引力
    日本最為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亞洲國家,在教育教學質量方面也是亞洲第一,雖然日本的生活成本較高,但是還是抵擋不了留學生們的熱情,究竟是什麼樣的教育制度讓學子們對日本留學有這樣的嚮往呢,這種制度對於留學生來講是否全都是優勢呢,天善國際小編現在就為解惑。
  • 同樣都是應試教育,日本高中生與中國高中生有區別嗎?
    同樣都是應試教育,日本高中生與中國高中生有區別嗎?高考,不僅僅對於我國學生來說是一個大坎,像一些其它亞洲國家,比如說韓國日本學生來說,高考一樣很重要,甚至相對中國高考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與中國一樣都是採用應試教育,他們的高中生學習生活與我們的高中生有區別嗎?其實,區別也是大大的,主要存在以下5點。
  • 日本的教育制度到底多厲害?
    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數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5月1日,在日留學生人數已經超過31萬人, 和去年相比增加了4.4%。日本的教育體制日本戰後教育改革,現在日本實行的是6-3-3-4-5體制。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大學院(研究生院)教育5年。
  • 唐代:日本,古時候,它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
    日本的外來文學葉渭渠先生總結為四點:「一是大陸(中國、印度)佛教文學思想;二是中國儒、道文學思想(朱子學、老莊哲學);三是西方基督教人本主義;四是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反映在奈良、平安時期主要是前兩點,古代日本深受中國特別是唐朝文化的影響,其教育制度基本上照搬唐制,針對這方面的研究著作有高明士《日本古代學制與唐制的比較研究》;王桂《日本教育史》;日本學者高橋俊乘《日本教育史》;梁忠義《日本教育》。這四部書從不同角度對日本教育制度進行清晰的分析與研究,讓讀者對古代日本教育制度有了宏觀把握。
  • 日本教育制度下的學校現狀
    日本的教育制度是什麼?和中國的教育制度有哪些不同?
  • 我的日本文化課 | 準備去日本留學?先來了解一下日本教育制度
    隨著日本留學政策放寬,越來越多的人在考慮深造時會選擇日本。
  • 日本教育制度和市場環境概覽
    不過,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和我的學術研究關係不大,主要是講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市場的概況。日本的教育制度實際上,中國現代化的教育制度建立很大程度上參考了日本,而日本的學校也是在二戰後由美國人幫助建立的,所以我們看起來會覺得相似。
  • 日本的教育制度簡介
    入學資格(大學(本科)、短期大學、專門學校)、插班入學資格(高等專門學校)必須具備以下其中一項條件:① 在日本以外的國家、地區修完學校教育12年(11年)課程者。② 在日本以外的國家、地區,通過相當於修完12年(11年)課程水平的學力認定考試,且年滿18歲(17歲)者。③ 在日本修完所指定的相當於外國高中的外國人學校,且年滿18歲(17歲)者。
  • 日本留學教育制度你了解了嗎?
    但是小編發現,在這些眾多乾貨、指南或注意事項中,少有涉及日本教育制度的介紹。日本教育制度決定了留學生在日本求學可報考的教育機構、學年及學期的設置方式、入學資格的確認以及留學生可以取得的學位、稱號以及修學年數,了解日本教育制度,可以更好地根據我們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機構。
  • 日本的教育制度「獨特」在哪裡?
    關於日本留學的優勢,日本大學院的設置,我在前面的內容裡已經講過了,不過,還是有一些學生和家長,對整個日本的教育體制缺乏整體上的認識。那麼,今天我再來詳細給你講一下擁有高度發達教育水平的日本,它的教育制度有什麼獨特之處。日本的高等教育可以說是形式多樣,體系完善。
  • 【智囊分享】日本教育制度和市場環境概覽
    【智囊分享】日本教育制度和市場環境概覽 作者:penni 發布時間:
  • 中國教育VS日本教育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提倡素質教育,結果依然走的是應試教育路線。依然會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來劃分好學生和壞學生。然而長大後才發現,好學生大多為壞學生打工了。但日本呢?一直走的是素質教育路線。"因此在日本沒有用成績來劃分優劣生的情況下,那日本是如何劃分好與不好呢?以平日表現、出勤率、個人能力及學習成績等綜合方面來判定一個學生的。對於學習方面,中國非常注重文化課。從小學就開始數學、語文、英語基本上都報課外補習班了吧!對自己班主任開的課更是要拉關係參加。就算政府再三下令禁止在職老師開補習班,但各位長也是不辭辛力、財力懇求老師辦班。
  • 智囊分享|日本教育制度和市場環境概覽
    不過,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和我的學術研究關係不大,主要是講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市場的概況。實際上,中國現代化的教育制度建立很大程度上參考了日本,而日本的學校也是在二戰後由美國人幫助建立的,所以我們看起來會覺得相似。
  • 祁佔勇等:日本職業教育制度的發展演變及其基本特徵
    內容提要:職業教育制度既是確保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日本職業教育制度的發展歷經了開端建制期、改革發展期和豐富完善期,體現著致力於打通職業學校教育制度體系內流通渠道、發揮私立學校在職業教育制度下的獨特作用、重視企業內職業教育制度體制構建等特點。
  • 郎鹹平:中國教育綜合了美國與日本的缺點
    中國的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政府胡亂出法令,我想通過《郎鹹平說:改革如何再出發》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教育有關單位,你搞懂了教育制度的本質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好嗎?美國教育的「拼爹模式」美國教育體系是什麼樣的?我把它叫作「拼爹模式」。各位千萬不要對美國有太多的幻想,美國的教育制度是全世界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它不是看你的學習能力,而是看你的爸爸媽媽有沒有錢。
  • 圍觀日本的教育制度,去日本留學的時間選擇?
    日本的教育體制大體上跟我們相同,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處和國內稍有不同。今天江戶君就為即將留學或者打算留學的學生們講一講日本的教育體制。在日本,截至當年4月1日滿6歲的兒童即可上小學。
  • 日本留學移民必看|一文讀懂日本教育
    日本教育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和日本特色的教育體系是息息相關的。那麼,今天我就來詳細給你講一下擁有高度發達教育水平的日本,它的教育制度有什麼獨特之處。一、日本學制從學制上看,日本和中國相同。在完成3年的學前教育後。
  • 明治維新後日本教育改革與教科書審定製度
    季我努學社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制定了「殖產興業」、「富國強兵」、「文明開化」的基本國策,「文明開化」不僅要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科技,還要引入西方的教育體制1872年日本頒布《學制》,普及初等教育,1879年廢除《學制》,代之以《教育令》。1886年頒布《小學校令》和《師範學校令》,以立法的形式普及了義務教育。但是,日本雖然效仿西方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卻在思想上加強了「忠君愛國」的教育。
  • 日本高中教育決定能否進入精英行列?
    但是1977年重新恢復的大學招生考試又把中國教育帶到了另一個極端:千軍萬馬過高考獨木橋,雖然這些年來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大專院校的高升學率使得「上大學」本身不成問題,但是擠掉泡沫之後的實際情況,和三十年前並沒有多大區別。高考競爭並沒有得到緩和,學生和家長的負擔都在不斷增加,這幾乎成了一種公害。正是這樣的社會現實,使得對所謂「應試教育」的批判成了中國的「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