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VS日本教育

2020-12-11 日視角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提倡素質教育,結果依然走的是應試教育路線。依然會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來劃分好學生和壞學生。然而長大後才發現,好學生大多為壞學生打工了。

但日本呢?一直走的是素質教育路線。無論大小考試成績從來不會公布,即使在一班的孩子們,彼此也不會知道對方的成績。當然也不會逢年過節時親戚一見面了就會直接問孩子:"考得怎麼樣?都多少分?"因此在日本沒有用成績來劃分優劣生的情況下,那日本是如何劃分好與不好呢?以平日表現、出勤率、個人能力及學習成績等綜合方面來判定一個學生的。

對於學習方面,中國非常注重文化課。從小學就開始數學、語文、英語基本上都報課外補習班了吧!對自己班主任開的課更是要拉關係參加。就算政府再三下令禁止在職老師開補習班,但各位長也是不辭辛力、財力懇求老師辦班。為了孩子學習好,家長們也是咬著牙勒緊褲腰帶也要花錢讓孩子補課。所以倒置一些無德老師在學校上課時不認真授課,專掙補習課時費。私下各種賄賂老師,希望在校期間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更是筆筆皆是,反而成為促成這種不良風氣的始作俑者了。什麼老師生日、結婚、生孩子、教師節都變成公開送禮的好機會了。

日本這方面和中國一比真的簡直是太遜色了。小學期間基本上孩子們都不太補習,就算有想補課的都會去社會上開的私塾(私人開設補習班)去。日本課本沒有中國課本難。更不會有更多的家庭作業,留給孩子大部分課餘時間來玩耍。家長對於老師偶爾會送點吃的點心略表心意而已,絕對不會像中國家長那麼誇張。如果送錢就等於把老師往監獄裡送。所以人際關係處理起來也會非常簡單。每學期老師都會去每一個家庭裡做訪問,關注每一個學生家庭情況。偏差值也相對中國低了很多。而且日本的所有進學考試都有一項面試,如果面試沒過,無論多少分學校也一概不入取。這一點和中國也是本質的區別。而且日本注重全面發展培養人才,絕對不會因為期中期末考試而把體育、音樂、美術等看起來不重要的科目全部換成乏味的文化課。

在中國家長眼裡只要學習好,將來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供自己孩子補習,才藝班也是要跟上,鋼琴、舞蹈、吉他、主持、圍棋全學上。只要孩子有空絕對不能浪費。因此基本上除了學習以外,家長並不太在乎孩子獨立與自理能力。什麼家務都不會教孩子。洗衣做飯這些都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好。說心裡話那麼小的孩子學這麼多,壓力會小嗎?我也實在搞不懂才藝本是根據孩子的天賦興趣來自行選擇的,而家長們卻盲目地跟風。最後帶來的結果不就是兩敗具傷嗎?家長白花花的銀子買來的卻是孩子一肚子的委屈與報怨。

在日本,家長也會根據孩子的喜好來報些才藝班的。但主要更偏向於強身健體類如柔道、劍道、空手道等。因為日本全民比較注重運動。其次家長會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慢慢教孩子使用電器,基本上上了小學了以後很多孩子可以獨立淘米做飯,做簡單料理。在大人眼裡,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獨立生存能力的人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學霸來得更有意義些吧!

以上就是我穿梭於兩國間的個人薄見,感覺日本孩子的童年比中國孩子過得似乎更輕鬆、更陽光、更充滿無限可能。中國的孩子們真的太辛苦了,請適當的還給孩子一點純淨的藍天和白雲吧!

相關焦點

  • 韓國教育 vs. 日本教育,誰更勝一籌?
    芥末堆全球教育考察團,我們看到了美國矽谷的創業精神,看到了全民創新的以色列,以及正在傳統歐洲大陸上盛開的科技之花。就在我們身邊,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和韓國,同樣的事情正在發生。由於地緣和文化上的接近,日韓在教育上的創新對中國創業者來說更「接地氣」。
  • 中國VS日本:體育教育,我們真的那麼差嗎?
    在不遠的彼岸,說起我們的鄰國日本的體育教育,曾經刷爆朋友圈的日本小學生「冬季耐寒訓練」,「冬季持久走大會」,讓我們不禁感嘆日本人對體育課的重視度超乎想像。日本體育教育也常常作為亞洲地區優秀代表,出現在各大公眾號文章中作為示範,一番口誅筆伐過後,國內的體育教育被襯託得體無完膚。然而,日本人為什麼對體育這麼鍾情呢?
  • 應試教育 KPI vs 素質教育 OKR
    2、每個課文後都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vs 每篇課文後不設限制地寫出你的感悟語文老師總要概括段落大意,教案中寫著每段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如果發現某個學生跟作者想表達的不一樣,就判斷為錯。從來不去過問學生:你為什麼這麼想?每段文字都要有一個標準的意思嗎?
  • 中國蒙養院與日本教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教學日記>正文中國蒙養院與日本教育 2011-10-18 15:02 來源:web
  • 日本的教育——日本教育制度與中國的區別
    日本和我國一樣,也是分為3個等級,分別是小學校、中學校、高等學校。日本的一年級至九年級的教育是義務教育。每年學年由4月1日開始,下年3月31日結束。
  • 【陽光家長學院】中國VS日本:體育教育,我們真的那麼差嗎?
    在不遠的彼岸,說起我們的鄰國日本的體育教育,曾經刷爆朋友圈的日本小學生「冬季耐寒訓練」,「冬季持久走大會」,讓我們不禁感嘆日本人對體育課的重視度超乎想像。日本體育教育也常常作為亞洲地區優秀代表,出現在各大公眾號文章中作為示範,一番口誅筆伐過後,國內的體育教育被襯託得體無完膚。然而,日本人為什麼對體育這麼鍾情呢?
  • 日本教育為什麼好?看看日本的小學教育,很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而再看看我們鄰近的國家:日本,可以說從1901年開始日本就幾乎年年都有人得獎。對於國人來說,很多人不喜歡日本這個國家,但是不吹不捧的說,日本能獲得現在的成就,跟他們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在日本的小學教育,值得很多人學習。
  • 中國教育與日本教育有哪些不同點
    在1910年的時候,中國還是清朝的時候,日本就實現了六年小學的義務教育。那時候的日本亂七八糟各種費用,加到一塊就算兩億三千萬吧,折合三億多日元,當時日元是很值錢的,這是相當於日本四年的財政收入,在這三億多日元財政收入裡面80%多被日本拿來擴充軍備,10+%被用來改善教育。
  • 教育無國界,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為何中國卻複製不了?
    教育無國界,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為何中國卻複製不了?說到教育,沒有什麼國家之分,哪個國家教育先進,我們就可以去借鑑和學習,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很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也是其中之一,可是,中國卻難以複製日本的教育,這是為什麼呢?
  • 蘭迪少兒英語:日本寬鬆教育給中國素質教育的啟發
    近年來,我國開展了一系列「減負」運動,推行素質教育,引發了公眾的熱議。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也進行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推行的「寬鬆教育」,和減負運動相似,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借鑑。
  • 中國教育VS外國教育,差別在哪?
    中國式教育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籤,很多人對於國內和國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很大的歧義。中國是人口大國,卻不是人才大國,很多人把這個現狀歸結於中國式教育的不良影響,那麼中外的教育都有哪些差別?從廣義上來說,中國式教育是傳統的,崇尚儒家思想文化,以教育為目的傳播正能量為主要目的。
  • 日本NHK電視臺專訪博識教育 中國素質教育引世界關注
    中國教育改革風起雲湧,素質教育進程備受世界矚目。
  • 《日本經濟新聞》:中國教育科技引領全球,VIPKID變革教育未來
    近日,日本權威媒體《日本經濟新聞》針對中國教育科技產業發展刊發重點報導,文章稱中國在教育科技領域的投入已經遠遠超過美國,湧現了以VIPKID為代表的教育科技獨角獸企業,為中國孩子連接全球優質教育資源,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為中國教育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
  • 中國教育VS歐美教育,哪家強?
    01中國教育VS歐美教育前一陣子因為留學生回國及部分留學生辱國事件,網友展開了一場關於中西方教育的大討論。有人認為我們中國不僅地大物博還有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還怕培養不出人才?非要千裡迢迢跑到國外去撒錢。也有人認為國內過分注重應試教育,教學方式死板教條,根本無法培養出高素質人才。雙方觀點不一但都各有道理。我個人認為國內教育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但國外的教育也不見得最好。
  • 日本的「填鴨式教育」與「寬鬆教育」
    [摘要]「填鴨式教育」固然是不可取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寬鬆教育」就值得提倡讚美,否則,英國人也不會想到要找中國老師取經,探討中國模式教育了。但我家小朋友、一個從小在日本出生成長、並接受日本教育的中學二年級學生,卻對「中式教育」表示了深切的理解:因為她現在日本的私立學校所接受的教學方式,除了沒有愛國升旗之類的政治思想教育,其他許多地方,與5名中國老師的中國式教學大同小異。甚至在禮節禮貌、體能訓練、規矩紀律方面,日式教育比起中式教育,完全有過之而無不及。
  • 日媒:日本英語教育為何落後於中國?
    日本「東洋經濟在線」 7月7日文章,原題:日中「英語學習環境」的決定性差異今年對日本的英語教育來說是邁向全面改革的開始——從小學5年級開始,英語教育義務化。而中國規定小學英語教育義務化是在19年前。為什麼日本英語教育落後,而中國卻領先呢?
  • 改造教育:近代中國的日本教科書翻譯浪潮
    兩位譯者翻譯此書的初衷,是針對當時中國教育的諸多弊端而發,寄託了期望中國教育制度向美國學習、改造學制的意圖。當初日本政府虛心學習傳回日本的西方文教制度,推動了日本的近代化,他們認為這值得中國政府和知識階層效仿。森有禮所編的這部小書中,所謂「文學」,正是文化教育之意。他把不同於傳統的近代「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理念加以介紹,強調文化教育對國家強盛所具有的作用,這對中國教育改造和新式教育的興起意義重大。
  • 郎鹹平:中國教育綜合了美國與日本的缺點
    中國的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政府胡亂出法令,我想通過《郎鹹平說:改革如何再出發》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教育有關單位,你搞懂了教育制度的本質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好嗎?美國教育的「拼爹模式」美國教育體系是什麼樣的?我把它叫作「拼爹模式」。各位千萬不要對美國有太多的幻想,美國的教育制度是全世界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它不是看你的學習能力,而是看你的爸爸媽媽有沒有錢。
  • 日本的教育制度
    (一)日本是個近代教育極其發達的國家。日本的學校教育制度,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完整的教育體制  現在日本實行的是6,3,3,4,5體制。特殊教育也是日本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盲聾啞學校,養護學校等。日本學校教育除全日制之外,還開設了通信制學校,如通信制高中,通信制短大,通信制大學,通信制大學院(研究生院)。總而言之,日本的學校教育,既有全日制學校,又有通信制學校;既有普通學校,又有以盲聾啞人為對象的特殊學校。   3,國立學校,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並舉。
  • 昆明初中男孩VS 52名日本小學生:中日教育的最大差距,在於危機應急教育
    作者笑笑:從公立轉入國際學校,後赴英本碩攻讀布裡斯託大學教育學專業,熟悉公立體系和國際教育,用靠譜的筆桿書寫國際教育經驗。1月22日,「春城」昆明迎來了自該市新冠疫情受控以來最黑暗的一天。當天是雲南師大實驗中學本學期期末考試結束的日子,孩子們好不容易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