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提倡素質教育,結果依然走的是應試教育路線。依然會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來劃分好學生和壞學生。然而長大後才發現,好學生大多為壞學生打工了。
但日本呢?一直走的是素質教育路線。無論大小考試成績從來不會公布,即使在一班的孩子們,彼此也不會知道對方的成績。當然也不會逢年過節時親戚一見面了就會直接問孩子:"考得怎麼樣?都多少分?"因此在日本沒有用成績來劃分優劣生的情況下,那日本是如何劃分好與不好呢?以平日表現、出勤率、個人能力及學習成績等綜合方面來判定一個學生的。
對於學習方面,中國非常注重文化課。從小學就開始數學、語文、英語基本上都報課外補習班了吧!對自己班主任開的課更是要拉關係參加。就算政府再三下令禁止在職老師開補習班,但各位長也是不辭辛力、財力懇求老師辦班。為了孩子學習好,家長們也是咬著牙勒緊褲腰帶也要花錢讓孩子補課。所以倒置一些無德老師在學校上課時不認真授課,專掙補習課時費。私下各種賄賂老師,希望在校期間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更是筆筆皆是,反而成為促成這種不良風氣的始作俑者了。什麼老師生日、結婚、生孩子、教師節都變成公開送禮的好機會了。
日本這方面和中國一比真的簡直是太遜色了。小學期間基本上孩子們都不太補習,就算有想補課的都會去社會上開的私塾(私人開設補習班)去。日本課本沒有中國課本難。更不會有更多的家庭作業,留給孩子大部分課餘時間來玩耍。家長對於老師偶爾會送點吃的點心略表心意而已,絕對不會像中國家長那麼誇張。如果送錢就等於把老師往監獄裡送。所以人際關係處理起來也會非常簡單。每學期老師都會去每一個家庭裡做訪問,關注每一個學生家庭情況。偏差值也相對中國低了很多。而且日本的所有進學考試都有一項面試,如果面試沒過,無論多少分學校也一概不入取。這一點和中國也是本質的區別。而且日本注重全面發展培養人才,絕對不會因為期中期末考試而把體育、音樂、美術等看起來不重要的科目全部換成乏味的文化課。
在中國家長眼裡只要學習好,將來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供自己孩子補習,才藝班也是要跟上,鋼琴、舞蹈、吉他、主持、圍棋全學上。只要孩子有空絕對不能浪費。因此基本上除了學習以外,家長並不太在乎孩子獨立與自理能力。什麼家務都不會教孩子。洗衣做飯這些都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好。說心裡話那麼小的孩子學這麼多,壓力會小嗎?我也實在搞不懂才藝本是根據孩子的天賦興趣來自行選擇的,而家長們卻盲目地跟風。最後帶來的結果不就是兩敗具傷嗎?家長白花花的銀子買來的卻是孩子一肚子的委屈與報怨。
在日本,家長也會根據孩子的喜好來報些才藝班的。但主要更偏向於強身健體類如柔道、劍道、空手道等。因為日本全民比較注重運動。其次家長會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慢慢教孩子使用電器,基本上上了小學了以後很多孩子可以獨立淘米做飯,做簡單料理。在大人眼裡,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獨立生存能力的人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學霸來得更有意義些吧!
以上就是我穿梭於兩國間的個人薄見,感覺日本孩子的童年比中國孩子過得似乎更輕鬆、更陽光、更充滿無限可能。中國的孩子們真的太辛苦了,請適當的還給孩子一點純淨的藍天和白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