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無國界,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為何中國卻複製不了?
說到教育,沒有什麼國家之分,哪個國家教育先進,我們就可以去借鑑和學習,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很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也是其中之一,可是,中國卻難以複製日本的教育,這是為什麼呢?
1.家長的「無情」
日本的教育在大多國人看來都是很殘忍,有一點更是中國家長所不能接受,那就是日本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為了鍛鍊孩子身體和培養孩子意志,在寒冷的冬天,會讓幼兒園孩子不穿上衣在室外鍛鍊,這樣的行為在中國家長看來很殘忍,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孩子身上,日本的這項教育也就很難去複製,其實,中國孩子也可以接受這樣的教育,並不會傷害到孩子健康,只是大家很難去接受,也就難以執行。
2.教育資源的儘可能公平
日本的教育資源相對很公平,各地教育資源相差並沒有很大,基本實現了均衡,這時候教育也就能很快進步和發展,整體很容易提上去,可是,國內的教育卻很難做到這樣,各地教育資源相差還是比較大,很難做到統一發展,這時候教育進步和發展起來也就比較慢。
就比如在日本,教師資源在大部分地方都是實行流動制度,優質教師資源並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優秀教師會在一個地方教學一段時間,然後會去另一個地方,學校基本都能享受到優秀教師資源,這樣學生接受教育就能更公平,教育發展也就很快,可是,國內人口眾多,這時候實行起來會很麻煩,因此,這又是一個複製不了的教育行為。
3.孩子獨立上下學
在日本這個國家,在孩子3歲時,父母就會要求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大多家長都會要求孩子獨立上下學,家長很少去接送,孩子從小就開始獨立,長大後就很容易融入社會,這在中國是很難去完成,很多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會持續到十幾歲,上幼兒園根本不可能讓孩子獨立去上下學,考慮到孩子安全問題,家長不想出現任何問題,這又是一個無法複製的行為。
日本的教育雖然很是先進,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可是,日本的教育方式卻很難複製,只有個別國家可以適應,中國顯然是排除在外,其實,每個國家教育方式都有值得借鑑的地方,想要去複製是不行的,需要根據國內情況去進行改良,這樣才能更好服務國內學生,國家的制度不同,教育方式也不一樣,可以借鑑,但是,不能完全複製。
日本的教育總體來說很不錯,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尤其是在孩子獨立這一塊,中國家長值得借鑑,要學會放手和捨得,很多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愛,過度保護孩子,反而是會耽誤了孩子。大家怎麼看待日本教育呢?你能接受日本的教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