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無國界,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為何中國卻複製不了?

2020-12-11 高校這些事兒

教育無國界,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為何中國卻複製不了?

說到教育,沒有什麼國家之分,哪個國家教育先進,我們就可以去借鑑和學習,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很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也是其中之一,可是,中國卻難以複製日本的教育,這是為什麼呢?

1.家長的「無情」

日本的教育在大多國人看來都是很殘忍,有一點更是中國家長所不能接受,那就是日本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為了鍛鍊孩子身體和培養孩子意志,在寒冷的冬天,會讓幼兒園孩子不穿上衣在室外鍛鍊,這樣的行為在中國家長看來很殘忍,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孩子身上,日本的這項教育也就很難去複製,其實,中國孩子也可以接受這樣的教育,並不會傷害到孩子健康,只是大家很難去接受,也就難以執行。

2.教育資源的儘可能公平

日本的教育資源相對很公平,各地教育資源相差並沒有很大,基本實現了均衡,這時候教育也就能很快進步和發展,整體很容易提上去,可是,國內的教育卻很難做到這樣,各地教育資源相差還是比較大,很難做到統一發展,這時候教育進步和發展起來也就比較慢。

就比如在日本,教師資源在大部分地方都是實行流動制度,優質教師資源並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優秀教師會在一個地方教學一段時間,然後會去另一個地方,學校基本都能享受到優秀教師資源,這樣學生接受教育就能更公平,教育發展也就很快,可是,國內人口眾多,這時候實行起來會很麻煩,因此,這又是一個複製不了的教育行為。

3.孩子獨立上下學

在日本這個國家,在孩子3歲時,父母就會要求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大多家長都會要求孩子獨立上下學,家長很少去接送,孩子從小就開始獨立,長大後就很容易融入社會,這在中國是很難去完成,很多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會持續到十幾歲,上幼兒園根本不可能讓孩子獨立去上下學,考慮到孩子安全問題,家長不想出現任何問題,這又是一個無法複製的行為。

日本的教育雖然很是先進,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可是,日本的教育方式卻很難複製,只有個別國家可以適應,中國顯然是排除在外,其實,每個國家教育方式都有值得借鑑的地方,想要去複製是不行的,需要根據國內情況去進行改良,這樣才能更好服務國內學生,國家的制度不同,教育方式也不一樣,可以借鑑,但是,不能完全複製。

日本的教育總體來說很不錯,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尤其是在孩子獨立這一塊,中國家長值得借鑑,要學會放手和捨得,很多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愛,過度保護孩子,反而是會耽誤了孩子。大家怎麼看待日本教育呢?你能接受日本的教育嗎?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為何遭受「冷遇」?科學無國界,是信念還是謊言
    導讀: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為何遭受「冷遇」?科學無國界,是信念還是謊言?曾經網絡上颳起了「科學無國界」的風氣,而且也受到了一些人盲目的支持。不知道那些學術無國界的人,如今是何感想?無疑,該校的行為讓這些學生的學業被迫中斷,讓曾經鼓吹「學術無國界」的言論蒙羞。而曾經盲目相信這些言論的人,終於醒悟了過來。
  • 芬蘭副議長:芬蘭的教育為何能位居世界前列
    芬蘭教育有何特點?為何芬蘭的教育能夠位居世界前列?全球熱議的芬蘭最新教育改革改什麼?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專訪了芬蘭副議長阿爾託·薩託南(Arto Satonen)和芬蘭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席桑娜·勞斯拉赫蒂(Sanna Lauslahti)。
  • 日本的教育為何被各國所稱讚?三種教育方式,人們知道卻做不到
    日本的教育為何被各國所稱讚?三種教育方式,人們知道卻做不到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更是被各國所稱讚,很多國家都在模仿和學習,為什麼日本的教育會如此優秀呢?這和日本的這三種教育方式離不開,大部分人都知道卻是很難做到。
  • 鄭強教授的靈魂發問:誰說科學無國界?真是可笑!
    錢學森要回國被關了三年,你現在跟我這說無國界。 是中國的老百姓把你培養了,培養完了你們出國了,那中國誰建設呢! 在有些人看來,鄭強教授的言辭或許有些過激了。
  • 中國教育向外走:巴川中學「全球教育聯盟」的世界地圖
    目前,巴川量子國際精英班學子已收到九所世界top30的名校拋來的橄欖枝: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約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巴川中學的國際精英班學子再一次實現了「巴川國際精英班100%上全球30強大學」的「100%巴川「承諾。   當前,中國教育正在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鑑、互容、互通,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
  • 從歐洲倒數到世界前列,這裡為何成了教育聖地?
    編者按:今天是「周周說教育」問答專欄的第4期,要探討的是全歐洲遙遙領先的芬蘭教育水平。從歐洲倒數到世界前列,芬蘭是如何教育改革的?我們又能從芬蘭的教育中學到什麼?如果問起當下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教育話題,那一定是芬蘭的教育改革。
  • 千年一回的百家爭鳴發生在民國時期,為何中國教育能排世界前列?
    與之矛盾的是,同一時期的中國 教育卻排在了世界前列,學者們、文人墨客以及學子們的思想在這裡有著極大的放飛空間,形成了一種權勢與學術的詭異融合。翻閱書籍資料,我發現在民國時期教育之所以達到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地步,主要歸功於以下幾點。1、對教育的重視。
  • 「走在前列」系列報導③政德教育,山東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習總書記提出,山東要把握主題主線和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銳意改革,敢闖新路,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的攻堅戰,切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這篇大文章,他希望山東努力在推動科學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中走在前列。三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統領改革發展各項任務,建設經濟文化強省,齊魯大地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應該有祖國
    包括很多專家學者,都把我國培養不出世界頂級科學家的責任怪到我國的高考制度上,就如知名教育專家朱永新教授,就希望取消高考分數,向美國學習。但其實我國並不是培養不出世界頂級科學家,在全球排名前10的納米材料科學家中,有6個來自中國,其中5個來自中科大,但遺憾的是他們全都在美國生活、工作,甚至加入了美國國籍。
  • 教育無國界,ClassIn與微軟開啟國際化合作
    (原標題:教育無國界,ClassIn與微軟開啟國際化合作)
  • 知識無國界,學習無圍牆
    、停課不停學」。以「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為特徵,「慕課」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僅可以容納更多人同時學習一門課程,而且使終身學習變得更加簡單而方便。 知識無國界,學習無圍牆。作為「網際網路+教育」的產物,「慕課」的最大優勢在於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以共享、共建的姿態,向更多人傳遞知識的力量。對於學習者來說,在線教育模式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課程資源,以及更為便捷的參與形式。
  • 11歲日本學生一天,讓中國家長明白,原來教育不分國界只分方法
    中國的孩子早晨起床一般是這樣的:家長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孩子才好不容易從被窩裡爬起來,爬起來之後家長把吃的、喝的都早已經給孩子準備好,就差再往孩子嘴裡餵了。所以在中國一般早晨家長是最忙碌的,因為自己也要上班,但是還要照顧孩子上學,所以有的家長早晨4-5點就得起來開始忙碌。
  • 寧波市教育大會:優先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努力做到「兩個走在前列」
    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在會上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拉高標杆、揚長補短,深化改革、激發活力,把優先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努力做到「兩個走在前列」。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主持會議,寧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餘紅藝、寧波市政協主席楊戌標、寧波市委副書記宋越舜等出席會議。
  • 日本人是如何把教育公平做到世界前列的?
    在世界經濟合作組織的一項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的教育系統,居然是最公平的教育系統之一!日本幾乎能給「窮孩子」和「富孩子」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在日本,孩子的學術表現僅有9%受到家庭經濟背景的影響。和美國學校不同,日本學校不提供「天賦兒童」的項目。所有學生分享同樣的教室,老師會要求好學生去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
  • 10個細節告訴你,日本的幼兒教育為什麼排世界前列
    10個細節告訴你,日本的幼兒教育為什麼排世界前列國家的強大離不開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少年強則國家強,隨著世界的不斷發展,世界格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世界國家間的競爭已經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科學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教育的競爭。我國教育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對落後,特別是幼兒園的發展相差較大。本文借鑑日本幼兒園教育的細節,共同分享。
  • 中國教育VS日本教育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提倡素質教育,結果依然走的是應試教育路線。依然會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來劃分好學生和壞學生。然而長大後才發現,好學生大多為壞學生打工了。但日本呢?一直走的是素質教育路線。所以倒置一些無德老師在學校上課時不認真授課,專掙補習課時費。私下各種賄賂老師,希望在校期間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更是筆筆皆是,反而成為促成這種不良風氣的始作俑者了。什麼老師生日、結婚、生孩子、教師節都變成公開送禮的好機會了。日本這方面和中國一比真的簡直是太遜色了。小學期間基本上孩子們都不太補習,就算有想補課的都會去社會上開的私塾(私人開設補習班)去。
  • 吹完西方教育,再吹日本,我們對自己的教育為何如此不自信?
    可是他們不是消失了,而是「轉向」了,他們鼓吹的目標成為了我們的鄰國日本。02、中日夏令營,一個編造的故事,被延用了近30年最近看手機,總能無意間看到「秀」日本教育優越性的文章,什麼「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刺痛了多少中國家庭」啊,什麼「看到日本小學生的這一幕,才知道為何日本如此強大」啊之類的。
  • 踏上新徵程,走在最前列!
    「時代大潮奔騰向前,極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翻過最後一頁!」辭舊迎新之際,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校長許寧生共同發表2021年新年賀詞,回顧2020年學校事業發展成就,並發出「以高質量發展迎接建黨百年,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謀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的號召,發出了全體復旦人為邁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新徵程接力奮鬥的動員令。
  • 從無大同世界區塊鏈去中央化不是無國界
    現在,以區塊鏈為核心組成部分的各種電子貨幣形式分發多樣,而比特幣可以稱為是他們的先行軍,贏得了萬千寵愛,單個比特幣交易價值超過1000美元,但儘管如此,在筆者看來,比特幣等無監管的電子貨幣無法成為全球通用的國際貨幣。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區塊鏈去中心化不是無國界,現實對無監管數字貨幣說不」的論點,筆者首先要對區塊鏈的概念進行一個解釋。
  • 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中村彰憲做客完美世界教育
    1月23日至24日,完美世界教育研究院邀請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日本電子遊戲研究協會主席中村彰憲(著有《中國遊戲產業史》、《遊戲性是什麼:如何更好地創作與體驗遊戲》等)出席完美世界教育2019年首場高端學術沙龍,並訪問完美世界控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