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患癌醫生手術前交萬元黨費,「死後捐獻遺體,骨灰撒入大海」

2020-12-23 益美傳媒

「生就站著生,要清醒,要自理,要工作。

死就快些死,不做無價值的搶救,捐獻器官,骨灰撒入大海……」

這是一位77歲的醫生在自己被送上手術臺之前說的話。

中國醫生,一個特殊的群體,2020年1月20日,年輕的眼科主任醫師陶勇被患者砍傷,左手骨折,再也做不了手術。

但是幾個月後,陶勇醫生又活躍在公眾面前,從1天最多86場手術到1天3場科普直播,他說,「治病救人不一定要在手術臺上」,他又找到了他的道路。

這,就是中國醫生,他們的時間永遠屬於病人,他們的舞臺永遠是在奉獻。

而範力華,就是這樣一位中國醫生。

從青春年華到古稀老人,她把生命奉獻給了醫生這份職業

1956年捷克政府贈送給中國一套可以耕種10萬畝土地的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不久,國家用這套機械設備在河北省滄州市籌建了一個國營農場。

為了紀念中捷兩國人的友誼,周總理親自將它命名為「中捷友誼農場」。

而這裡就是故事開始的地方。

1962年,作為滄州衛校12名優秀畢業生之一的範力華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在學校深造,二是去滄州地方醫院工作。

在那個火紅的年代,像無數心懷熱血的年輕人一樣,範力華選擇了去工作崗位上鍛鍊自己。

60年代,正是農場的建設時期,範力華知道,這裡缺少醫生,於是便在這裡留了下來。

沒想到,這一留便是36年。

從青春少女到耄耋老人,她在這裡揮灑著青春和熱血。這36年裡,她的生活中只有工作和病人。

為了搶救患有肺心病的患者,她曾經口對口為滿是鼻涕、黏液的病人進行人工呼吸;

有一次一個新生兒因為髒物把鼻腔堵住,生命危在旦夕,範力華二話不說就把管子一頭含在自己嘴裡,另一頭查入孩子的口腔,把髒東西全部吸出來。

有的病人患有偏癱,排便不暢,她就跪在地上一點點用手摳,

有時候醫院缺乏血源,病人需要輸血,範力也總是第一個站出來;

在中捷農場醫院的36年,由她搶救成功的危重病人數以千計,更是中捷老百姓口中有口皆碑的「白衣天使」。

一張泛黃的老照片,牽扯出四十年醫患情

1962年,剛剛參加工作,這是範力華第一次在外過年。

本來家人拖了人帶話讓她回家過年,可是一想到醫院還有病人不能回家,沒人照顧,範力華就忍住沒有回家。

她不知道在此後從醫的五十多年,她過年再也沒回過家。

「這張照片有四十年了吧?」彼時已經步入老年的範力華看見面前人高馬大、鬢角已有些灰白的劉擁軍感嘆。

1979年,年僅12歲的劉擁軍患上了敗血症。

那時正是農場建設的關鍵時期,劉擁軍的父親是農場四分場11隊的書記,日夜奮戰在農場上,母親也因為忙於農場的工作無暇照顧他,導致他的敗血症越來越嚴重,最後他全身從小腿到胸部全都長滿了膿包,最後住進了中捷農場醫院。

即便住了院,當時劉擁軍的父母也不能時時刻刻在身邊照顧他。於是,一向把病人當家人的範力華便主動擔起了照顧劉擁軍的責任。

一次因為下雨,生產隊放了半天假,劉擁軍的父親劉維芳便提前下班去醫院看兒子,當他感到病房時,正好看到範力華在給孩子換藥。

那時候劉擁軍腿上的傷口有鵝蛋大小,每一塊都需要仔細清洗,再上藥。他看著素昧平生的範力華那麼細心地照顧兒子,當場感動得落下淚來。

後來,因為劉擁軍的腿不便於走路,範力華乾脆搬到病房,和小擁軍同吃同住,給她洗衣服、換藥做飯,而這樣的日子不是三天兩天,而是整整三年!

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敗血症幾乎就是不治之真,但是在範力華的悉心照顧下,小擁軍的病情逐漸好轉。

1980年春節,大年三十晚上,正當劉擁軍一家人準備要吃年夜飯時,13歲的小擁軍吵著非要範醫生來家裡吃年夜飯,不然他就不肯吃。

向往常一樣,此時的範力華正在醫院值班。拗不過兒子,劉維芳只得去醫院接範力華,整整9公裡的土路,劉維芳騎自行車帶著她,一路顛顛簸簸回了家。吃晚飯之後,範力華又執意要立馬回醫院,因為醫院裡還有病人需要照顧。

劉擁軍在醫院住了三年,範力華就照顧了他三年,四十年之後,當年的病弱少年已經成了鬢角斑白的中年人,而當年的範醫生已經步入老年,談起那段往事,劉擁軍心裡依然是滿滿的感激。

罹患癌症依然堅守崗位,上手術臺前她交給黨1萬元錢

1999年,57歲的範力華從中捷農場醫院退休,可是她依然不想從熱愛的醫生崗位上離開,於是返聘到黃驊市骨科醫院。

她常說,醫生的時間就是屬於病人,只要她還能站著,她就要回到更需要她的病人身邊。

沒想到,2017年,範力華不幸患上肺癌,這時她已經是75歲的老人了,但她還是堅持工作了一年,依然住在醫院,堅持值班。

直到2018年底,範力華癌症惡化,疼得再也站不住,黃驊市骨科醫院為她請來了專家會診堅持讓她進行手術。

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最後決定進行脊柱手術。

2019年,1月12日,古稀之年的她被推上了手術臺,身為醫生的她知道這場手術有多兇險,手術之前,她怕自己再也醒不過來,於是委託侄女向黨組織繳納了1萬元的特殊黨費,並立下遺囑:死後捐獻器官,骨灰灑向大海。

幸運的是範力華的手術非常成功,手術後她去看同樣身患癌症的老同事劉洪波,兩個人進行了這樣一場關於生死的對話。

範力華:「我想把骨灰撒到大海。」

劉洪波:「蓋上黨旗吧!」

範力華:「我夠格嗎?」

劉洪波:「夠格。咱倆說好了,誰先走,誰就發送誰。你要先走了,我來蓋黨旗。」

這是震顫人心的對話,更是老一輩對初心的堅守。

手術完成後躺在病床上,有記者來採訪範力華,她說:「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站起來,再為患者治病,因為工作就是我的命根子」。

1962年那個剛到中捷農場醫院的小姑娘,到如今的古稀老人,已經整整58年了,

從1963年1月獲得第一個縣級以上表彰獎勵至今,已獲得省部級表彰15次、地市級表彰28次,縣級表彰43次。

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醫生這個職業,她無兒無女,病人就是她的家人;從救死扶傷,到自己成為躺在病床上的那個人,她都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一名醫生的誓言。

或許,這,就是中國醫生吧。

他們本是平凡人,可是一份不平凡的職業把他們推向了前方,他們想守護更弱小的人,可是偶爾自己也會受傷,但即便如此也不曾磨滅他們的信念。

他們,就是中國醫生,向範力華致敬,向中國醫生致敬!

相關焦點

  • 女子患病去世捐獻遺體 三年之後死者父親面臨骨灰送還之惑
    楊正貴懷抱女兒的身份證和捐獻證書接收單位:捐獻者骨灰只能親屬自行領取記者調查:各地遺體捐贈條例對善後事宜無統一規定省紅十字會:若確實不方便自行領取,可幫忙協調三年前,四川宜賓筠連縣鎮舟鎮雲嶺村村民楊家珊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
  • 虐文,她親手摘掉孕妻心臟,人死後骨灰撒入大海,只為博小三一笑
    虐文,她親手摘掉孕妻心臟,人死後骨灰撒入大海,只為博小三一笑虐文,她親手摘掉孕妻心臟,人死後骨灰撒入大海,只為博小三一笑大家好,小編為大家推薦三本虐文《惹愛成愛:總裁幫我虐渣渣》她親手摘掉孕妻心臟,人死後骨灰撒入大海,只為博小三一笑,如果喜歡小編給你們推薦的這三本小說那就多多支持小編一下哦
  • 女子去世捐獻遺體,3年後爸爸想要骨灰,只能是自行...
    女子去世捐獻遺體,3年後爸爸想要骨灰,只能是自行...,3年後爸爸想要骨灰,只能是自行領取 | 最新回應來了》三年前,四川宜賓女孩楊家珊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
  • 深圳患癌女大學生捐獻遺體
    【18歲女大學生捐獻遺體,母親:她比我們要堅強,為她感到驕傲】近日,深圳18歲患癌女大學生曹依婷捐獻器官和遺體,引發關注。母親說孩子從小獨立樂觀,因放心不下他們,還讓同學加了自己微信,拜託同學在自己走後幫忙多安慰,她比大家都要堅強,她的這種做法能讓更多人得到生的希望,「我們為她感到驕傲」。
  • 立遺囑捐遺體的18歲深圳患癌女孩離世
    原標題:立囑捐遺體患癌女孩走了10月21日晚,剛滿18歲的深圳患癌女孩曹依婷不治離世,其遺體被送往深圳大學醫學院,成為深圳第515位「無語體師」。2019年初,曹依婷確診脂肪肉瘤。兩年來,多次的手術和化療、放療手段沒能阻擋癌細胞瘋狂擴張的速度。病痛之下,她決心捐出遺體和眼角膜,開啟「第二次」人生。此後,曹依婷的遺體將成為醫學研究的重要樣本,她的眼角膜也將為他人帶來新生。「孩子,媽媽為你驕傲,願天堂再也沒有病痛。」10月22日凌晨,曹依婷母親胡鳳在朋友圈寫下了短短的一句話。
  • 苦命女孩患白血病去世捐獻遺體 3年後魂歸故裡卻面臨尷尬
    三年前,四川宜賓筠連縣鎮舟鎮雲嶺村村民楊家珊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生前,家庭貧困的楊家珊得到熱心人士資助治病,感恩於此又無以為報,這位山區女子臨終前決定死後捐獻自己的遺體用於醫學研究。成都醫學院接收了楊家珊的遺體用於教學,此後火化成骨灰。
  • 78歲退休老師捐獻角膜遺體,成為「大體老師」繼續傳道授業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潘愛華 楊麗紅)「我媽曾經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早在2013年,她就籤訂了遺體捐獻申請書。她告訴我們,百年之後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繼續為學生傳道授業,像蠟燭一樣燃儘自己,貢獻最後一絲光輝,是老師最光榮和無悔的事情。」
  • 青島1歲大孩子捐獻遺體:願你化為天使(組圖)
    昨天上午,即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即墨西元莊新城小區,為王永坤1歲2個月的兒子皓皓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皓皓10歲的姐姐拿起手機為弟弟拍下了最後一張相片。王永坤說,兒子去年5月出生後,就發現有腦癱和先天性腸破裂等疾病,為給孩子治病花去了16萬元。
  • 火化後的骨灰怎麼處理?撒入大海環保嗎?專家給出解釋
    我們在生活中,有親朋好友如果因為意外死去了,家人朋友都會非常悲痛欲絕,悲痛之餘他們也會用一些方式去紀念死者,有些人會對死者進行土葬,把屍體放入棺材後埋葬,也有的會對屍體進行火葬,而後將骨灰放入一個罐頭裡面。
  • 她陪伴著他老去,他死前卻要與原配骨灰共撒大海,她卻照做了
    她陪伴著他老去,他死前卻要與原配骨灰共撒大海,她卻照做了很多人如果有2段婚姻,都會以第2段婚姻為重,都希望去世後是和現任的妻子一起合葬的,但是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大學者,80歲再婚,在去世前卻留下遺囑要和前妻合葬。
  • 18歲患癌女孩離世捐獻遺體,母親高考當天發文緬懷 曾輕鬆籌上求助...
    來源:中國網科技2020年5月14日,病魔還是殘忍地奪去了那位漂亮的18歲女孩的生命。在她最後的時間裡,她委託父母在她去世後將她的遺體捐獻出去,而她帶著人們的愛,帶著輕鬆籌上近7千位愛心人士的愛永遠離開了我們。
  • 親自撒骨灰感受全過程!前TVB女星感受良多:能和先人有更多溝通
    現年47歲前TVB著名女星葉蘊儀(Gloria Yip),曾是80年代末崛起的玉女明星,當年以清純可愛形象出道之後,葉蘊儀迷倒萬千宅男粉絲火速爆紅,風靡一時。不過,後來她離巢轉戰電影圈發展,結婚後更是減少幕前演出。
  • 成都醫學院回應「親屬需自取遺體捐獻者骨灰」:會妥善處理
    生前,家庭貧困的楊家珊得到熱心人士資助治病,感恩於此又無以為報,決定死後捐獻自己的遺體用於醫學研究。成都醫學院接收了楊家珊的遺體用於教學,此後火化成骨灰。近期,楊家珊的父親楊正貴與成都醫學院取得聯繫,希望楊家珊入土為安讓接收單位送回骨灰。但楊正貴得到的答覆是「遺體捐獻者的骨灰只能是親屬自行領取」。楊正貴懷抱女兒的身份證和捐獻證書。
  • 周恩來留囑咐死後火化 揭秘骨灰撒四處有何寓意?
    不僅如此,周恩來還在生前留下囑咐:死後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國的山山水水。  周恩來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處?每一處都有些什麼含義?似乎該告訴人們了。我因為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工作的關係,曾先後數次接觸和拜訪過參與撒周恩來骨灰的3人:時任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的羅青長;時任西花廳黨支部委員、周恩來生前衛士高振普;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郭玉峰,多次聆聽他們關於撒周恩來骨灰的情況和撒在每一處的含義。
  • 讓生命再度綻放,北京遺體捐獻發展歷程
    他們向醫藥衛生戰線的工作者發出了捐獻遺體的倡議:「既然我們在生前能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祖國醫學科學的進步,為什麼不能在死後將遺體捐獻給人民衛生事業的發展呢?」「我們在此首先公開立下遺言,自願在死後將本人遺體整個捐獻給祖國,供燒傷修補、臟器移植、教學觀察以及醫學科學研究之用。」
  •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6月13日晚,高平市神農鎮邱村42歲的孟永剛因腦出血醫治無效離開了人世,突如其來的噩耗,讓親人悲痛欲絕。強忍悲傷,孟永剛的父親孟紅義主動提出,將自己親生兒子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醫學教學研究和有需要的患者。
  • 95歲老教師捐獻遺體
    王金容老人的捐獻證書。家屬供圖18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剛過完95歲生日的王金容老人,安靜地閉上了眼睛。離開前,她決定捐獻自己的遺體。老人當了一輩子教師,她說,如果不能讓自己的一部分彌補他人的遺憾,那就讓學生們看看我的身體幾十年後變成了什麼樣子……她的決定讓兒女感動王金容老人的女兒王小容告訴重慶晨報記者,母親退休前是重慶29中的教師,她很有主見,思維清晰。但聽說她做出捐獻遺體的決定時,幾個子女還是很驚訝。「媽媽說,她已經95歲了,捐獻器官可能已經不行了。
  • 徐素珍:152萬元「臨終黨費」表達赤子之心
    徐素珍:152萬元「臨終黨費」表達赤子之心 ,在臨終之前立下遺囑,將自己79萬餘元的畢生積蓄和一套價值73萬元的房屋作為「臨終黨費」上交黨組織,表達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與赤子之心。
  • 這是愛的延續,18歲少女陳薇薇捐獻遺體回報社會
    18歲的陳薇薇,江華縣沱江鎮顧院村人、江華二中高三學生,彌留之際,委託父母捐獻遺體。5月15日凌晨,陳薇薇的母親顫抖著在女兒的遺體捐獻單上按上了手印。隨後,陳薇薇的遺體運往永州職業技術學校,她完成了傳承大愛,回報社會遺願。
  • 45歲護士患癌不幸離世,遺言希望捐獻器官,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45歲護士患癌不幸離世,遺言希望捐獻器官,遺體用於醫學研究導讀:"等我走了以後,把我的器官捐了。"這是徐美紅護士留給家人們的遺言中的話語。在45歲的年齡離世本就讓人十分悲傷,而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選擇將自己的遺體進行捐贈,更顯現出她崇高的精神和品格。徐美紅因為癌症不幸去世,她希望自己的遺體能夠為醫學事業再多做一份貢獻,希望醫學能夠早日攻克癌症,讓更多的家庭能夠遠離家人離世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