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隊
來源:畫啦啦少兒美術 (ID:hualala61)
大家好,我是偶爾溫柔經常崩潰的跺腳媽媽。
學會撒謊的孩子,真的就開始變壞了嗎?
昨晚,跺腳媽到朋友小秋家做客時,竟目睹了一場家庭大戰:
「你到底有沒有寫數學作業?」
「我寫了!早就寫好了!」
「你還敢撒謊?!劉老師今天都打電話告訴我了,全班就你一個人沒交數學習題!」
「我……我寫了,真的寫了……」
「啪」的一聲,小秋終於忍無可忍,打了兒子一巴掌:
「小小年紀就學會撒謊,以後還得了?你怎麼好的不學盡學壞,是不是想氣死我!」
眼看事態失控了,我趕緊把孩子帶回房間安慰,之後便跟小秋聊了起來。
原來,在兒子三歲多時就開始說謊了。
那次孩子在客廳玩球砸壞了花瓶,卻騙大人說是大風颳倒的,氣得小秋指責了他。
本以為之後孩子就不敢再犯,可沒想到他卻變本加厲,就算被當場拆穿還是睜眼說瞎話。
其實,反觀我們的身邊,孩子愛撒謊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儘管父母從小就教育孩子:「小孩子不能撒謊,這是不對的。」
可無奈到最後都會發現,孩子終究還是學會了撒謊。
「小孩子不會撒謊」
是天大的笑話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孩子是純潔的小天使,不會說謊。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微博上,就有不少網友分享了親身經歷。
貝殼的貝:
我兒子三歲多了,這兩天老是說謊啊,我都急死了!明明自己爬凳子去架子上拿了零食吃,我問他有沒有吃,他說沒有,因為他是自己偷偷躲著我吃的,而我就躲在一旁看著這一切
她世紀:
一年級期末考試56分怕挨揍,將那個56摳了,回家說收到就是這樣的。爸爸和姐姐一起將整張卷子算了下,56分……接著就是一頓暴打。
樹洞在這裡:
最近四歲的女兒說謊了,那天一家三口躺在被窩裡,明明就聽到躺中間的她放了個屁,卻死活不認還推鍋是爸爸放的,後面逼急了居然還哭了。
此外,多倫多大學發展心理學家李康教授和他的團隊,針對兒童說謊時生理上的變化,進行了長達20年的研究,得出結論:
無論性別、國籍、宗教信仰,
2歲的孩子中,有30%撒謊了;
3歲的孩子中,撒謊人數達到了50%;
4歲的孩子中,撒謊人數甚至超過了80%。
由此可見,孩子撒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謊會越撒越多。
甚至有研究表明,一個成年人每天至少撒7次謊。
在孩子尚未行為正確的是非觀前,他們為了取得對自己有利的結果,就會「耍小聰明」去虛構出一些東西,從而導致謊言的產生。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費爾德曼說:「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向別人撒謊,而且很多時候連想也不想,謊言就隨口而出了。」
由此可見,撒謊是每個人成長中都會經歷的,是正常的,孩子開始撒謊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變壞」了。
孩子會撒謊
是害怕受到責罰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你是如何學會撒謊的?」
其中,獲得高贊的一個回答是:
當你犯了錯,父母希望你誠實。
然而,在你誠實之後,換來的不是對誠實的嘉獎,而依舊是責備和打罵的時候。
有位網友說,小時候有次貪玩到天都黑了才回家。父親很生氣,質問他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
他內心自責又害怕受罰,就頭腦一熱,說自己在同學家做作業,忘了時間。
父親根本不信,鐵青著臉威脅:「說實話,不然揍你!」
他害怕挨揍,便說了實話。
結果,還是被狠狠胖揍了一頓。
從那以後,他認定既然說實話也是要挨揍的,不如直接賭一把撒謊算了,反正謊言並非每次都會被戳穿。
漸漸地,這種僥倖的心理一直影響著他。即便現在他已經長大了,不用擔心會挨揍了,但還是不自覺選擇撒謊。
因為謊言的背後,是對實話的恐懼。
說謊,就是孩子幼小心靈中,躲避曾經遭受過懲罰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機制。
試問如果是你,為了少挨罵挨打,難道不會忍不住說謊嗎?
父母總是會站在道德的角度,去審視孩子撒謊,給他們貼上「壞孩子」、「說謊精」的標籤。
可換個角度,孩子也許只想出去放肆地耍一次,或者少挨一次罵罷了,這難道不正是人的一種天性使然嗎?
孩子會撒謊
是想獲得他人的關注
在《媽媽是超人3》的節目中,有一幕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賈靜雯在教倆女兒咘咘和波妞唱歌時,沒想到咘咘卻突然一把將妹妹波妞推倒在地。
當時賈靜雯立馬沉下臉,追問咘咘為什麼要推倒妹妹,小傢伙卻說謊道:「我想抱抱她。」
聽到這裡,不少網友都氣炸了,直指3歲的咘咘「心機重」,這麼小就狡辯?
然而,當我們聯繫完前因後果就不難發現,其實咘咘之所以會推妹妹、撒謊,是「小醋罈」打翻了。
咘咘看到媽媽都在跟妹妹互動,而自己被冷落,才會做出反常行為,想引起媽媽的關注。
記得小時候,有次我吃壞東西上吐下瀉,連續兩天整個人都病懨懨的。
父母為了照顧我,特意輪流請假在家。
看著他們忙前忙後的樣子,雖然身體很難受,但我心裡卻莫名暖暖的。
從那時起,我就喜歡變著花樣裝病,隨便說個謊,就能成為全家人的焦點,這樣的「甜頭」讓我上癮。
因為相比起得到更多的關愛,撒個無關緊要的謊又如何呢?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句話:
孩子有多渴望被愛,對立面就有多麼被無視。
一旦孩子從謊言中獲利,人性的陰暗面便會催使著他們,不斷說謊。
如果孩子缺乏愛,就會想盡辦法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來贏得更多的愛。但若是父母用愛將孩子緊緊包圍,謊言就將無處遁形。
孩子分不清現實和想像
搞不懂是否在說謊
前幾年,有網友在微博爆出猛料:河南一名12歲女童,遭到兩個老師性侵高達十幾次。
一時間,這個消息成了全網的焦點,大家都在痛斥這兩個禽獸般的老師,甚至人肉出了他們的私人信息。
可隨著警方的深入調查,真相卻令人大跌眼鏡:
女孩終於承認,兩個老師根本沒有性侵過自己,所有事都是自己編出來的!
「床褥上有血,血是我來例假了,還有,我尿床了……」
「叔叔說要為我做主,我只是一直順著他的意思說下去。」
「我當時心裡非常緊張,擔心姑姑和叔叔會被抓起來。」
……
原來,女童是留守兒童,長期受叔叔姑姑的照顧。某天,叔叔看到床褥的狼藉後,懷疑孩子被強姦了。為此,還去學校查看監控,發現有男老師從女生寢室出來,更加篤定了猜測。
而年幼的女童,還沒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麼,就在叔叔一步步誘導下,說出了這個彌天大謊。
或許,你會以為這只是極個別的案例,可其實不然。
心理學家證實,對於尚未成年的孩子而言,很容易受到大人的影響而分不清現實和想像,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大人是權威的象徵,是不容許輕易否定的。
因此,即使不確定事情的真假,孩子也會在大人有意識的引導下,不自覺就撒了謊。
譬如,當孩子想挑大蘋果時,大人卻不停慫恿「挑小的才是好孩子」,這時孩子就容易感到焦慮、迷茫,最後為了迎合大人的偏好,只能違心地選擇小蘋果。
與其說「孩子在撒謊」,不如說孩子是受到外界的影響,在「保護自己」,他們對於自己是否說了謊全然不知。
雖然,面對孩子說謊要多思考背後的原因,不能如臨大敵,但放任下去,孩子就會變得「滿嘴跑火車」,不被他人信任和接受。
那麼,父母到底該怎么正確引導孩子呢?
1、從源頭上,樹立正確意識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撒謊是他們還不知道撒謊是錯誤的。
所以,不妨試試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先讓孩子對說謊形成正確的認知,明白其中的危害。
比如可以講講《狼來了》、《金斧子與銀斧子》的故事,然後告訴孩子,撒謊是一種欺騙的方式,當謊言被拆穿時,會失去他人對自己的信任,終將作繭自縛。
2、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從事兒童教育的朋友告訴我,如果孩子說謊了,父母不要急於拆穿、指責。
應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整件事情。切忌給孩子貼上「說謊精」、「騙子」這樣的負面標籤,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更不利於後續的教育。
最後,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出正確應對問題的方式。
3、知錯能改,就還是好孩子
當我們發現孩子撒謊時,要先保持冷靜,並向孩子強調:說真話是好孩子,爸爸媽媽不會怪你。
倘若他們肯改正錯誤,說出真相,我們就要給予合理的獎勵,親吻、擁抱或者物質獎勵,都不失為好辦法。
但如果孩子還是繼續撒謊,就要及時糾正,並進行小懲罰,例如洗碗、倒垃圾等等。
總而言之,為孩子提供一個敢說真話的家庭氛圍,他們才能從源頭上少說謊。
有句話說得好:「撒謊的孩子更需要愛,更需要父母的尊重。」
一味地譴責孩子撒謊,只會逼他們下次撒一個更完美的謊,不能從根本上杜絕這個問題,反而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畢竟,就算孩子有些小毛病又如何,我們始終不會放棄愛他們,願意陪著他們一步步變好。
謊言,只不過是人生必經的一個階段,是一個特別的小插曲。
我們當父母最關心的是,不論孩子經歷過什麼,最終還是能積極向上,成為一顆溫暖的小太陽,閃閃發光。
你們說,是不是呢?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推送啦!
本文轉自畫啦啦少兒美術 (ID:hualala61):①免費兒童繪畫課 ②實用幼兒園手工攻略 ③每天分享藝術啟蒙乾貨,寶媽的育兒神器。
點個在看,讓孩子成為閃閃發光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