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瑞財僅用半年時間背下牛津英漢字典,成為亞洲首位「世界記憶大師」
葉瑞財在黑板上將文字變成圖形,教學生們形象記憶
核心提示
日前,在泉州五中體育館內,人頭攢動。臺上,一位風趣、幽默的中年人正在為初一年的學生講授如何快速背誦古文。按照他的方法,學生們在一分鐘內流利地背下了一段此前從未接觸過的古文。這位中年人便是亞洲首位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的葉瑞財。他與記者面對面交流,講解如何成為「最強大腦」。
□記者 李凱龍 實習生 黃奕群/文 陳曉東/圖
酒館打工
接觸記憶學
葉瑞財祖籍廣東,家境貧寒。多方籌資,其父千辛萬苦把他送到美國維吉利亞工業學院讀書,希望他能出人頭地。
求學期間,葉瑞財在離學校不遠的一個叫ELLM的小酒館裡打雜。1976年秋季的一個周末午夜,一個胖胖的、留著兩撇鬍子的美國人在酒館裡表演「撲克秀」,一副撲克牌任憑你怎麼分、怎麼洗,他只要看上一會兒就能說出每張牌的準確位置。葉瑞財覺得不可思議,以為這是魔術,直到自己驗證後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一門科學:記憶研究。
從此,他對記憶研究像著了魔似的。他打聽到,美國有一個「頭腦研究學院」,專門培養人的記憶方法和技巧。不過,學費很貴,一期要4000美元。為了湊齊學費,他開始拼命打工掙錢,一頭扎進「頭腦研究學院」的學習。
僅用半年
背下英漢字典
學習之後,他越發覺得記憶的奇妙。在總結一些常用的記憶方法時,他也自己琢磨出了一些新方法,有了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記憶實踐,他背起東西來更有自己的心得。
有一次到朋友家做客,葉瑞財發現桌子上放著一本《牛津高階英漢字典》。朋友開玩笑地問:「你能在3年裡背完整本字典嗎?」「給我1年的時間,我就可以背完整本字典」,結果不到半年,他不僅把所有單詞都記住了,還包括其註解。
記憶串聯
記住圓周率6萬個數字
回憶自己傳奇的經歷,葉瑞財說,大家都知道記憶有規律,但很少人知道記憶也有技巧。只要掌握了記憶的方法,就可輕鬆記下大量看似雜亂、毫無關聯的東西。記憶方法有串聯法、代碼法、地點法和部位法等,當時他輕鬆啃下圓周率小數點後的6萬個數字,靠的就是串聯法。
他說,背單詞時,不少學生在看到一大堆單詞後便產生害怕心理,其實背單詞有一個原則,就是「記少少,常常記」,每次只記一部分,將要記的東西記在卡片上,可以不限時間地點拿出來看,這樣記起來感覺便會相對輕鬆。再者,記憶並不是永久性記憶,運用任何記憶方法來記東西都需要反覆練習,但複習的時間段可以隨時間慢慢間隔更長。比如你背完一篇文章,剛開始你需要一個小時後就複習一遍,慢慢的到後來你可以2天、10天、3個月再回顧一遍,這樣記的東西就會牢固。
首選泉州
特訓學生參加國際賽
說起與泉州的淵源,葉瑞財說,他的妻子是安溪人,與嶽母對話時也都是講閩南話,所以這次雖然是第一次來泉州,但感覺十分親切,「我會曉得聽」,他當場秀了幾句地道的閩南話。
今年年底將在海南舉行世界腦力錦標賽,全世界將有近50個國家的300多名記憶高手參加競爭。為向全世界展示華人的記憶能力,葉瑞財再次承擔負責訓練中國隊參加世界比賽的重任。泉州作為他挑選隊員的首站,他將在這裡選拔人才。他表示,在泉州教學的這幾天中,泉州學子的熱情很高,也很聰明,對於自己傳授的記憶技巧能夠很快掌握。他很有信心培養出好的苗子,並對其進行特訓,帶著泉州的學子去參加國際大賽。
【傳奇葉瑞財】
1998年7月——成功記憶6萬個圓周率號碼,打破世界紀錄。
1999年8月——參加英國倫敦奧林匹克記憶錦標賽,贏得「記憶榮譽大師獎」。
2000年2月——成功記憶1774頁的《牛津高階英漢字典》,被馬來西亞政府納入國家紀錄大全,被國際譽為「活字典」。
2000年2月——參加英國倫敦第五屆奧林匹克思維運動大賽,成功贏得全場總冠軍。
2002年8月——參加英國倫敦第十一屆世界記憶錦標賽,成功摘取二金一銅,贏得十項全能記憶大師獎,刷新在一小時內記憶最多號碼的世界紀錄。
2006年——世界記憶錦標賽金牌得主。
2007年4月——被委任為2008年世界記憶錦標賽中國隊總教練。
2007年9月——帶領中國隊參加第十六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7名隊員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獎。
相關連結
神奇記憶法 成就「最強大腦」
一、串聯法
就是將所要記憶的幾項內容根據其各自的特徵和互相聯繫串起來記憶。如用此法記老舍的大部分作品:《駱駝祥子》騎著二匹馬(《二馬》)去《趕集》,買了豬肝(《貧血集》)去給《小坡的生日》慶生,然後坐著《火車》去《離婚》,來到了《龍鬚溝》的一間《茶館》,叫做《貓城記》,裡面住著《四世同堂》,坐在《正紅旗下》。
二、代碼法
指將表音的字母活化為具有形象、具有意義的符號,藉助這種人為賦予的意義進行聯想,從而牢固地記住一些單憑聲音很難記得的單詞。如用此法記三十六計,以1—10的數字為例——此處你必須將數字轉化為具體的想像,如,1=衣、2=鵝、3=山、4=屍、5=舞、6=牛、7=漆、8=耙、9=酒、10=石。第一計瞞天過海對應數字「1」,我們可以這樣記:一件衣服很大,達到可以遮住天,勾出「瞞天」的記憶線索;第二計圍魏救趙對應數字「2」,可以想像成一隻鵝跑過來圍住你;第三計借刀殺人對應數字「3」,可以想像成在山(3)頭上面借刀殺人;第四計以逸待勞對應數字「4」,我們浮現出「屍」的圖像,像屍體一樣不動,就可以聯想到「以逸待勞」;第五計趁火打劫對應數字「5」,可以想像成在火堆旁邊跳舞(5);第六計聲東擊西對應數字「6」,想像成牛發出聲音;第七計無中生有對應數字「7」,想像成漆,牆壁上本來沒有顏色,刷上去就有了……
三、 定樁法
就是事先找到一些事物或者地點作為樁子,然後將需要記憶的信息,通過聯想,使其有一定邏輯聯繫,然後在回憶的時候只需要從事先熟知的樁子,進而聯想到要記憶的信息。比如要記一篇文章,你可以將文章中各句的關鍵詞語找出來,利用我們的奇特聯想法將這些詞語按次序固定到自己的地點定位上,隨著文章內容的發展,自己則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依次將這些房間用文章的內容重新布置一遍,當你在背誦文章的時候,只需順著自己建立的地點定位系統走就是了,走到一個地點就會看到一個物品(詞語)放在那兒,於是你只需將它豐滿就可以背出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