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古代城址國際研討會在吉林大學召開

2020-12-14 吉大新聞網

【消息來源:考古學院】9月21-22日,由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辦,吉林大學高句麗渤海研究中心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協辦的東北亞古代城址國際研討會在吉林大學召開,吉林大學副校長趙宏偉,韓國高句麗渤海學會會長、韓拔大學孔錫龜教授,考古學院負責人以及來自中國、俄羅斯、韓國、日本2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0餘名專家學者,和來自吉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學等國內科研機構的研究生代表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上,趙宏偉和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分别致辭,他們對各國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並期待此次東北亞地區歷史考古研究領域的盛會取得成功。孔錫龜教授在致辭中表達了對會議研討交流的期待。

會議為期兩天,共有19名學者進行了會議發言。吉林大學魏存成教授作了題為「漢唐時期中原地區都城的規劃布局及其與周鄰地區的關係」的會議主題報告。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新全研究員、高麗大學崔鍾澤教授圍繞高句麗、百濟、新羅時期的歷史與文化,介紹了中國和韓國境內近年來的考古新材料。孔錫龜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餘昊奎教授從歷史學視角對朝鮮半島古代城址進行了學術解讀。淑明女子大學樸雅琳教授以圖像學為視角對高句麗壁畫墓體現的城郭概念進行了分析。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格爾曼研究員、伊夫裡耶夫研究員和韓國高句麗渤海學會金恩國研究員圍繞渤海時期的歷史與文化介紹了近年來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考古發掘成果,首爾大學宋基豪教授、金澤學院大學小島芳孝教授、吉林大學王培新教授以上京城火炕設施、克拉斯基諾城牆等為對象闡釋了各自的學術觀點。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的阿爾傑米耶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董新林研究員、黑龍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趙永軍研究員圍繞遼金時期的歷史與文化介紹了相關考古新發現。日本奈良文化財小田裕樹研究員介紹了日本平城京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錢國祥、龔國強、石自社研究員分別介紹了漢魏洛陽城、隋唐長安城、隋唐洛陽城等中原地區都城考古的現狀。9月22日下午,東北亞四國學者開展了學術互動。

9月21日晚,會議舉辦了題為「漢唐時期都城考古的理論、方法與實踐」的都城考古學術沙龍。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2013)」學術會議在京召開
    11月30日,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2013)學術會議在北京大學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東北亞格局與和平機制」,出席會議的學者主要就國家領導人換屆與東北亞局勢、朝鮮半島局勢變化、美國主導的TPP與中日韓FTA以及島爭與大國關係等當前的熱點議題進行討論。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蔡莉率代表團參加。
  • 吉林大學•北京大學東北亞論壇(2011)——「朝鮮半島和平發展與...
    近日,由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和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共同主辦、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協辦的「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2011)——『朝鮮半島和平發展與周邊大國關係』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陳守仁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國內知名高校、政府部門與科研機構的近4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吉大·北大 東北亞論壇(2014)在吉林大學舉行
    記者日前獲悉,吉大•北大東北亞論壇(2014)於7月19日在吉林大學舉行。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蔡莉、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韓國高等教育財團總長樸仁國先生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據了解,這是2009年吉大東北亞研究院和北大亞太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以來舉行的第五次學術研討會,來自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行政學院、公共外交學院和北大亞太研究院、國際關係學院、外國語學院的2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東北亞地區安全與合作」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論壇共設四個議題,包括「朝鮮半島變局與國際應對」、「中日關係變化與東北亞地區安全」、「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的挑戰」和「東北亞地區形勢發展走向
  • 東北亞區域合作研討會在長春舉行
    本報訊 「吉林大學·北京大學東北亞論壇(2010)——東北亞區域合作與長吉圖開發開放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在長春舉行。國內外高校、政府部門與科研機構百餘名專家學者圍繞東北亞區域合作與長吉圖開發開放這一主題交流研討,建言獻策。
  • 吉林大學成立東北亞五國國別研究機構
    為了貫徹劉延東國務委員的指示,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2011—2020年)》和全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國別問題研究,為國家外交戰略提供諮詢和服務,12月17日,「吉林大學國別研究機構成立大會暨國際問題研究名家論壇」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召開,吉林大學日本研究所、朝鮮研究所、韓國研究所、俄羅斯研究所、蒙古研究所等五個國別研究所正式成立
  • 吉林大學東北亞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與協同單位共同在京舉辦國際...
    11月1日,由吉林大學東北亞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和俄羅斯聯邦薩哈林國立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俄羅斯地區合作:走向共同繁榮」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吉林大學、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交部、新華社、中國中央財經大學、黑龍江大學、四川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俄羅斯薩哈林國立大學等研究單位和高校的8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第三屆東北亞形勢發展研討會在山東大學(威海)舉行
    第三屆東北亞形勢發展研討會在山東大學(威海)舉行 2017年12月12日 10:3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清俐 畢穎達 字號 內容摘要:與會學者圍繞「當前的東北亞局勢」、
  • 7月5日,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直播諮詢...
    歡迎大家收看~  關於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  吉林大學在東北亞研究方面具有較長的歷史。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吉林大學成立了日本問題研究室和朝鮮問題研究室。20世紀70年代以來,吉林大學先後成立了日本研究所、朝鮮研究所(後更名為:朝鮮韓國研究所)、蘇聯研究所(後更名為:俄羅斯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圖們江地區開發研究所,對東北亞地區的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蒙古開展研究。  1994年4月,吉林大學將日本研究所、朝鮮韓國研究所、俄羅斯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圖們江國際開發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合併,成立了東北亞研究院。
  • 「隨機偏微分方程數值計算研討會」在吉林大學召開
    9月14日—9月15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學天元基金和吉林大學共同資助,天元數學東北中心和吉林大學數學學院聯合承辦的「隨機偏微分方程數值計算研討會
  • 吉林大學-愛丁堡大學國際獸醫教育與動物福利研討會在吉林大學舉行
    【消息來源 國際處】6月30日-7月1日,吉林大學-愛丁堡大學國際獸醫教育與動物福利研討會在吉林大學舉行。英國愛丁堡大學助理校長傑裡米-布拉德肖教授率代表團一行7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吉林大學副校長孫友宏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全國高校相關專業20餘名專家學者和吉大動物醫學學院約200名師生參加了研討會。
  • 「第一屆東亞日本學研究國際研討會」在魯東大學圓滿召開
    本屆大會由魯東大學東北亞研究院與東亞日本學研究學會主辦,由明治大學大學院教養設計研究科、新瀉縣立大學、韓國日語日文學會、朝鮮族研究學會協辦,並得到魯東大學文學院、魯東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與魯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大力支持與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卡西歐(中國)貿易有限公司的熱情贊助。
  • ...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人大召開 編制808字「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
    10月23日至24日,中日韓共用常見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老校長紀寶成教授,副校長楊慧林教授,京都大學阿辻哲次教授,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山崎信夫、高木純夫,韓國仁濟大學碩座教授、國際漢字振興協議會會長陳泰夏教授,韓國漢字教育研究會理事長、韓文教師中央研修院李權宰教授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共用常見漢字課題組成員耿幼壯教授、申淑子副教授、趙彤副教授、吳永煥副教授等參加會議。中國新華社、日本經濟新聞社、韓國中央日報社有關人員列席會議。
  • 東北亞研究院代表團赴韓參加學術會議
    應韓國慶熙大學、東國大學的邀請,4月24日至28日,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代表團訪問了慶熙大學及東國大學,並參加了學術會議。在由韓國東國大學北韓研究所舉辦的「金正恩體制出臺與朝鮮的對外關係」國際學術會議上,與會代表就朝鮮半島局勢、南北關係、朝鮮與周邊國家關係、中國對朝鮮半島問題的作用等展開研討。
  • 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新網遼寧新聞11月17日電 (楊毅 王雪菲 曾慧)11月14日,「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大連召開。研討會由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和大連工業大學聯合主辦,由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南安普頓國際學院承辦。大連工業大學副校長任文東教授、國家民委原研究室副主任李紅傑、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副司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吳金光、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色音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一帶一路」與「歐亞倡議」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原標題:「一帶一路」與「歐亞倡議」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7月14日,「一帶一路」與「歐亞倡議」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孔鉉佑在「一帶一路」與「歐亞倡議」國際研討會上表示。   14日下午,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和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與「歐亞倡議」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中韓兩國各界專家共聚一堂,探討「一帶一路」和「歐亞倡議」間對接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具體合作方案。
  • 吉林新發掘日本侵華檔案整理與研究研討會在吉大舉行
    5月23日下午,由吉林大學日本侵華史研究中心、吉林省檔案局(館)、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吉林新發掘日本侵華檔案整理與研究研討會」在吉大匡亞明樓舉行。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張東剛,吉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勝今、副校長吳振武,吉林省檔案局(館)局長尹懷以及來自省檔案局(館)、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語學院的相關領導、專家出席會議。
  • 吉林舉行消夏避暑全民休閒季暨東北亞國際文化旅遊推介周發布會
    原標題:2018吉林省消夏避暑全民休閒季暨東北亞(中國•延邊)國際文化旅遊推介周 新聞發布會  6月12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消夏避暑全民休閒季暨東北亞(中國•延邊)國際文化旅遊推介周新聞發布會,吉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陳守君、吉林省延邊州副州長韓先吉、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市場開發處處長賈鑫、吉林省延邊州旅發委主任樸峰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2011年考研經歷
    自已打算從事日本史方面的研究,於是就在學校選擇方面有所側重,專門日本史方向的學校比較少,大致有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東師日本研究所,東師歷史學院的周頌倫老師的專門史,還有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世界史方向中有中日關係史方向,復旦大學不屬於史院,故不算在內。其次,看歷年的考取難度。
  •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朱顯平在論壇上演講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朱顯平在論壇上演講 記者馬浩宇攝
  • 加強東北亞青銅文化研究國際交流
    2019年12月14—16日,由日本巖手大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日本中國出土資料學會聯合主辦的「東北亞青銅文化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巖手大學召開。韓國嶺南大學教授李清圭(鄭鉉承代為發言)指出,東北亞地區的多紐青銅鏡,其性質是作為誇耀墓主身份地位的威勢品和保佑死者身體或靈魂的咒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楊文勝研究員認為,東北亞的武器形青銅器脫離了原來的功用,更多體現了禮器神器的屬性。青銅器的考古發現為青銅文化和史學研究帶來了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