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眼中的雲南和雲南人,是怎麼樣一個地方?是怎樣的一群人?

2020-12-16 字遊人觀世界

字遊人年少時,總覺得生活在他鄉,一心向外把未來找,在飄蕩中,在歲月流逝中,漸漸地感受到,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寄託不了靈魂,最終回到彩雲之南。

繞一個大圈,回頭來看,作為一個雲南人,對雲南,對雲南人,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雲南人熱情好客,忠直憨厚。一個最好的例證,在雲南的129個縣,大多生意人,在行業中出類拔萃的都是外地人。歡迎外地人來本地做生意,歡迎外地人來雲南買房,歡迎外地人來雲南投資置業,這一切,都在佐證著雲南人的熱情好客。

雖然近年來,網上會爆出一些雲南旅遊業的負面消息,但是,大都旅遊公司,或者購物城,真正的幕後大老闆大多不是雲南人。當然,林子大了,啥鳥都有,也確實有些不地道的雲南人,但總體來說,雲南所有民族的一個共性,熱情好客。

雲南人吃苦耐勞,知命樂觀!雲南人吃苦耐勞,可能看著這個特質,和雲南大多數生意人都是外地人有些矛盾,因為用經濟學常識來看,吃苦耐勞的人,一般都會從工作變到事業,這和雲南的經濟現狀是不匹配的。

其實,我們不說吃苦,但說說耐勞吧。

雲南資源得天獨厚,但大多處於半開發或者待開發狀態,經濟上,雲南是有些掉隊,雲南的農村,除了這些年大棚蔬菜的興起,一般還延續著古老的耕作方式,高山丘陵,氣候多樣,在農業經濟的現代化方面,還有些欠缺,工業也不發達,這就導致了,在雲南,就業的環境和待遇相對較差,但是,雲南人就是這麼耐受下來。

因為享受了上天賦予的四季如春,所以雲南人忍受了地理環境帶來的邊窮落後。

在東部地區,字遊人遇到一個開川菜的四川老闆,交流起對雲南人的看法,在他的店裡的食客中,他比較喜歡雲南人。

原來,他的餐館附近,有幾家皮革廠和木材廠,雲南人到店裡吃飯,基本都有人提前支付飯錢,當有兩桌雲南人一起吃飯時,往往會為鄰桌買單。有時候,菜上齊了,但是雲南人都還不動筷,聽他們談論起來,原來是等某位加班的女子。

有時候,該老闆會抹個零頭,處於老鄉的角度,在節慶日打個折扣,但是,雲南人常常會說,出門千裡為求財,好意心領,該付多少還得是多少。

雲南很大,老闆也不知道具體是哪個地方的雲南人,但是聽老闆總的評價:義氣,愛鄉黨,耿直,尊重女人,好酒愛煙,愛吃洋芋和唱山歌,作為雲南人的我,心裏面猜想,應該是滇西滇南的可能性多一些。

因為這些雲南人,黑瘦矮小,吃苦耐勞,愛加班,愛喝酒,一桌菜有時候趕不過酒錢,尊重女人,女人也喝酒,大家喝高了不會亂事,只愛唱山歌。

其實,熱情好客,吃苦耐勞,愛酒好煙,只是這群高原之子的表象,骨子裡的雲南人,是最會生活的一群人。在外地人眼中,雲南那麼多資源,為什麼不開發利用,經濟條件不好,還喝得下酒跳得了舞唱得動歌嗎?

但是,雲南人自己都自嘲自己是「家鄉寶」,不愛走出去,散淡,做生意太費腦子太累,所以種種烤菸,種種地,得空出去打打工就好,在花開不敗的地方,靠山吃山,山上拾些菌子,摘點果子,泡上一壺好酒,陪著親朋好友,一起吃吃喝喝,一起快快樂樂,豈不美哉。

萬丈紅塵三杯酒,一曲山歌忘煩憂,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快活地生活下去,所以,雲南人是最懂生活的。

慵懶的生活節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在字遊人作為一個雲南人看來,全國那麼多人,總要有一些人,一些地方是不一樣的,這個社會才會更有味和有趣。

雲嶺大地上,飽受紫外線的雲南人,從內到外都是陽光,窮則窮吧,反正不影響雲南人的快樂。

相關焦點

  • 雲南旅遊印象:一個遊客眼中的雲南
    大理洱海雲南一直是個旅遊大省,雲南的旅遊收入也一直排在全國前列,作為一個去過雲南幾次的外地遊客,說說我對雲南的印象。香格裡拉普達措很多時候,聽到那些沒有去過雲南的人在那誇誇其談雲南的旅遊怎麼樣怎麼樣,我就覺得非常可笑。作為飯後談資,說說笑笑也就罷了,有些還一副言之鑿鑿確信無疑的腔調,聽眾們也還真相信了,坐井觀天的青蛙怎能知道天地有多廣闊!
  • 在臺灣也唱雲南歌說雲南話——走近在臺雲南人
    走進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所在地,「兩岸一家親」五個大字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展示櫃裡的孔雀雕塑、雲南民族娃娃,扎染的桌布和門帘,還有牆上一幅寫著「滇人風範」的書法作品,無一不在訴說著在臺雲南鄉親的思鄉情愫。諸正莉是祖籍雲南臨滄的臺灣人,從小離開家鄉漂泊緬甸,20歲為了生存和發展來到臺灣。
  • 我覺得對雲南人最準確的定義還有一個——愛吃的雲南人
    提起雲南,大家的第一印象是美景,是氣候,是物種多樣性,是少數名族風情。這些都沒錯,這也是我愛雲南的每個部分,各個地方的飲食當然也和民族、物種、氣候等有關,但我想單獨聊的還是雲南人的飲食。只是對這一話題我從小是沒有概念的,我沒有覺得我們這邊的東西多好吃,也沒有覺得外地的東西比不上,上初高中時僅有個印象:爸爸跟著學校活動去北京旅遊,一個星期後回來就叫苦連天,「吃不飽,吃不好,要泡泡麵吃才能吃飽」,我當時當然無法理解,直到長大後,去外地讀了大學,也在外地工作了幾年,對「吃」才有了更深的感觸。
  • 5個關鍵詞,告訴你雲南是怎樣一個養人的地方!你服嗎?
    這句話不僅成為了周星馳的世間經典臺詞也成了當今最讓人感動的話語其實咱們大雲南也有這麼強的「男友力」!「來雲南,我養你啊!」這話真的不是說說而已不信,你看▼▼▼【養 眼】山地公園省,七彩雲南。雲南的美,美在山水,美在民族風情。
  • 面對一個「高級」的食材!雲南人:油炸比較好吃,遊客:手下留情
    對於吃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著極強的追求和執著,中國人在吃上面具有極高的天賦和造詣,而正是中國人的執著,將中華的美食文化發揮的淋漓盡致。不同的地區對於食材的處理和烹飪方式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見解,於是每一個地方都有著屬於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在食材,在烹飪方式,在口味上面大多都是不同的。於是,這也就形成了中國關於美食地域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 為什麼雲南人「又懶又傻」?只有當地人才會懂,這是大自然的偏愛
    如果你沒去過雲南,雲南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無非是知道有幾個著名的地方:昆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有很多少數民族佩戴漂亮的銀飾,會唱歌跳舞;有好吃的米粉;有許多壯麗的山河!近年來,隨著麗江和大理成為網絡名人城市,外國人對雲南的印象似乎等同於這兩個城市。然而,雲南真的不止如此。雲南自然資源豐富,上帝非常愛這片土地、土壤、水和山中到處都可以生長東西,在雲南,過橋米線只是一種常見的小吃。這裡有太多美食了!雲南的生活很有味道!雲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的高原水系是全世界罕見的。
  • 雲南人眼中牛肝菌與蘑菇的距離遠隔千山萬水
    我曾問過朋友,雲南人眼中菌子和蘑菇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朋友瞪我,說,怎麼會有可比性?一個是大自然饋贈的恩物,一個是人工培育的商品,在我們雲南人眼裡,它們的差距,大概有火星到地球那麼遠吧!沒有菌子的夏天就是不完整的。回想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一行人正熱火朝天地在雲南當地朋友的帶領之下,體驗著雲南人撿菌子的快樂。
  • 雲南哪裡人喝酒最厲害?盤點下雲南的酒俗!
    雲南人對美食的痴迷程度那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但是雲南人對酒的熱愛那也是絕對不含糊。今天給大家盤點下雲南的酒俗,看看哪裡人最能喝!小編建議你可以趁著小長假親自來雲南「水水水水水」!第一名迪慶地處雲南最高的地區,氣候惡劣,當地人藏族人從小就愛喝酒,喝酒那就是家常便飯。
  • 30個雲南之「最」,99%的雲南人頂多知道5個!
    瀘沽湖是位於四川和雲南交界處的一個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是一個天然淡水湖泊,屬金沙江水 系。 雲南最早通向國外的橋——滇越鐵路人字橋
  • 隱秘而珍貴的雲南音樂地圖,近人可讀(一)
    地處雲貴川三地交接處,偏安雲南東北角一隅毫不起眼。其實,這裡坐擁三座水電站,碳和硫產量全雲南第一,顆粒物含量略高的空氣孕育過不少家裡有礦的富家子。但該城某些區域的貧窮和野蠻風氣,一提起來仍讓本省人聞風喪膽。和無數個其它18線小城一樣,這是一個一心努力想變得有錢,但也難免迷失於油膩的小城。直到腰樂隊(如今的「寸鐵」)橫空出世,昭通才讓人刮目相看。
  • 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菌中毒的朋友,很榮幸,我也有一位
    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菌中毒的朋友,很榮幸,我也有一位冬天的寒意還未褪盡,春天帶著綠色的氣息向我們走來,三月春風又是一年踏春好時節。雲南是個旅遊的好地方,風景美,美食多,食材也非常豐富。作為我國野生蘑菇種類最為豐富的省份,雲南蘑菇市場可謂魚龍混雜。而最讓雲南人為之上癮的,是強調季節性的野生蘑菇。在雲南,事情的開始總是這樣,先是野生菌大上市,雲南人民好開心。然後,猝不及防地你就中毒了!!!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菌中毒的朋友,很榮幸,我也有一位。但是即使是中毒這也阻擋不了雲南人民對菌子的熱愛!
  • 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吃菌中毒的朋友……
    菌(屆兒),這是雲南人一個獨特的發音,也可以叫「菌子」,外地人稱它為蘑菇。在雲南人的觀念裡,菌子和蘑菇可是兩回事。若要跟他們一直念叨蘑菇,他們只會認定你是一個不懂吃的外地人,因為蘑菇他們大抵不屑於吃,唯有從大山深處尋來的菌子才是人間至味。
  • 第一次做了雲南小鍋米線 很好吃 雲南人自己的情懷
    來雲南久住六年了 硬是把當地的米線吃順嘴了 相比之前北京吃的雲南過橋米線 更喜歡當地都米線。入鄉隨俗也是一種融入吧 這裡的米線潔白 光滑 加一點水。稍微煮一下 放點配料 軟軟的就可以吃了 不同的方法煮出來不同的口味 再配上雲南獨有的辣子 真是讓人流口水。
  • 小鍋米線,雲南人的鄉愁
    走~甩碗米線克~ 雲南人元氣滿滿的一天,是從甩一碗米線開始的。在雲南,吃被稱作「甩」。 煮的、燙的、涼的、滷的、炒的;燜肉、炸醬、鮮肉、三鮮、腸旺、鱔魚、牛肉、豆花兒…… 擁有一碗米線,雲南人就擁有了全世界! 戒不掉的米線情節,雲南人胃知的鄉愁。
  • 李紀恆:我永遠是雲南人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李紀恆:我永遠是雲南人&nbsp&nbsp&nbsp&nbsp28日,雲南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幹部會議,宣布中共中央關於雲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陳豪同志任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同志不再擔任雲南省委書記
  • 雲南的美食文化,你一定得知道,雲南人對菌子的感情
    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吃,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當然這也就發展出了許多的吃的文化。今天我以一個本地人的身份帶你們了解一下我們地方的的飲食文化。雲南的野生菌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吧,雲南的菌子是真的不得不好好說一下的。
  • 雲南的一個小城,擁有近半緬甸人,稱為緬甸人的第二故鄉
    說到雲南這一個省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哪怕你是沒有親身來到過雲南,沒有學過或是了解過雲南文化,也一定聽說過雲南這一個地方。它可是我國一個非常出名的旅遊地區,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精緻絕美的自然景觀,來到過雲南的小夥伴都會被這裡的美景和特殊的人文文化所吸引。
  • 雲南人為什麼如此熱愛「蘸水」?
    網絡上流傳過一個段子,四川人的眼中只有兩種食材——可以用來涮火鍋的食物、處理之後能用來涮火鍋的食物。怎麼個打法倒真沒有規定,有時候,舀一勺油辣子,擱一小撮翠綠的蔥花兒,再撒上些食鹽和雞精,淋上醬油,一碗簡單美味的蘸水就成了。 有人會問,「蘸水」在雲貴川地區都挺常見,雲南人餐桌上這樣一小碟子調味料和四川、貴州有什麼不同嗎?別說,還真有人研究過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倒也簡單,那就是在雲南,啥都能往裡「蘸」。
  • 潤滇米線,來源於雲南人靈魂深處
    「民以食為天」,這句中國流傳已久的古話在雲南人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哪怕是網絡熱傳的野生毒蘑菇,在雲南人巧手下,也會變得無害且美味。聰慧的雲南人創造的美味可不止各式各樣的蘑菇,更有名的是另外一種令人慾罷不能的家常美味——米線。
  • 為了吃菌子,雲南人真的拼了
    據介紹,他們把菌子分為好幾類,包括沒有毒的雞樅、松茸,和「有點毒但是煮熟了也能吃」的見手青,以及最好別吃的劇毒類。拿命吃菌,是雲南人獨有的特點。甚至有網友表示,如果身邊沒有朋友吃菌子中過毒,那肯定是個假雲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