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人年少時,總覺得生活在他鄉,一心向外把未來找,在飄蕩中,在歲月流逝中,漸漸地感受到,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寄託不了靈魂,最終回到彩雲之南。
繞一個大圈,回頭來看,作為一個雲南人,對雲南,對雲南人,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雲南人熱情好客,忠直憨厚。一個最好的例證,在雲南的129個縣,大多生意人,在行業中出類拔萃的都是外地人。歡迎外地人來本地做生意,歡迎外地人來雲南買房,歡迎外地人來雲南投資置業,這一切,都在佐證著雲南人的熱情好客。
雖然近年來,網上會爆出一些雲南旅遊業的負面消息,但是,大都旅遊公司,或者購物城,真正的幕後大老闆大多不是雲南人。當然,林子大了,啥鳥都有,也確實有些不地道的雲南人,但總體來說,雲南所有民族的一個共性,熱情好客。
雲南人吃苦耐勞,知命樂觀!雲南人吃苦耐勞,可能看著這個特質,和雲南大多數生意人都是外地人有些矛盾,因為用經濟學常識來看,吃苦耐勞的人,一般都會從工作變到事業,這和雲南的經濟現狀是不匹配的。
其實,我們不說吃苦,但說說耐勞吧。
雲南資源得天獨厚,但大多處於半開發或者待開發狀態,經濟上,雲南是有些掉隊,雲南的農村,除了這些年大棚蔬菜的興起,一般還延續著古老的耕作方式,高山丘陵,氣候多樣,在農業經濟的現代化方面,還有些欠缺,工業也不發達,這就導致了,在雲南,就業的環境和待遇相對較差,但是,雲南人就是這麼耐受下來。
因為享受了上天賦予的四季如春,所以雲南人忍受了地理環境帶來的邊窮落後。
在東部地區,字遊人遇到一個開川菜的四川老闆,交流起對雲南人的看法,在他的店裡的食客中,他比較喜歡雲南人。
原來,他的餐館附近,有幾家皮革廠和木材廠,雲南人到店裡吃飯,基本都有人提前支付飯錢,當有兩桌雲南人一起吃飯時,往往會為鄰桌買單。有時候,菜上齊了,但是雲南人都還不動筷,聽他們談論起來,原來是等某位加班的女子。
有時候,該老闆會抹個零頭,處於老鄉的角度,在節慶日打個折扣,但是,雲南人常常會說,出門千裡為求財,好意心領,該付多少還得是多少。
雲南很大,老闆也不知道具體是哪個地方的雲南人,但是聽老闆總的評價:義氣,愛鄉黨,耿直,尊重女人,好酒愛煙,愛吃洋芋和唱山歌,作為雲南人的我,心裏面猜想,應該是滇西滇南的可能性多一些。
因為這些雲南人,黑瘦矮小,吃苦耐勞,愛加班,愛喝酒,一桌菜有時候趕不過酒錢,尊重女人,女人也喝酒,大家喝高了不會亂事,只愛唱山歌。
其實,熱情好客,吃苦耐勞,愛酒好煙,只是這群高原之子的表象,骨子裡的雲南人,是最會生活的一群人。在外地人眼中,雲南那麼多資源,為什麼不開發利用,經濟條件不好,還喝得下酒跳得了舞唱得動歌嗎?
但是,雲南人自己都自嘲自己是「家鄉寶」,不愛走出去,散淡,做生意太費腦子太累,所以種種烤菸,種種地,得空出去打打工就好,在花開不敗的地方,靠山吃山,山上拾些菌子,摘點果子,泡上一壺好酒,陪著親朋好友,一起吃吃喝喝,一起快快樂樂,豈不美哉。
萬丈紅塵三杯酒,一曲山歌忘煩憂,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快活地生活下去,所以,雲南人是最懂生活的。
慵懶的生活節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在字遊人作為一個雲南人看來,全國那麼多人,總要有一些人,一些地方是不一樣的,這個社會才會更有味和有趣。
雲嶺大地上,飽受紫外線的雲南人,從內到外都是陽光,窮則窮吧,反正不影響雲南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