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吃菌中毒的朋友……

2020-12-13 雲小南美食記

菌(屆兒),這是雲南人一個獨特的發音,也可以叫「菌子」,外地人稱它為蘑菇。

在雲南人的觀念裡,菌子和蘑菇可是兩回事。若要跟他們一直念叨蘑菇,他們只會認定你是一個不懂吃的外地人,因為蘑菇他們大抵不屑於吃,唯有從大山深處尋來的菌子才是人間至味。

然而美味卻也伴隨著「危險」,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吃菌中毒的朋友。所以在雲南吃菌中毒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來感受一下:

雖然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勸大家也不要輕易嘗試放縱吃菌的滋味啊!一定要分清哪些菌可食用,哪些菌不可食用,而且要用正確的烹飪方法,如果不小心吃菌中毒了,趕緊去醫院,切勿享受幻覺好嗎!!!

靈魂拷問1:為什麼中毒還吃?

外地人看雲南人吃菌中毒的經歷後,內心都會有一萬個為什麼:為什麼中毒還吃?為什麼不怕死?為什麼看到菌子就挪不動腳?

雲南朋友總擺擺手,說外地人無法完全理解菌子的美味。他們前赴後繼,在吃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至於中毒,大家就當無事發生過。一般雲南人吃菌子中毒後,可能確實不會再吃這個品種的菌子了,但要他放棄菌子,那是不可能的。

靈魂拷問2:菌子到底有多好吃?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雲南人拼了命都要去吃的菌子,到底有多好吃?雲南人親切的把各類真菌蘑菇稱為「蔬菜牛排」,這個名稱,就包含了菌子的所有美味。而且菌子是新鮮的野味,山珍海味裡的「山珍」,烹飪好了口感豐厚,層次豐富;再者,菌子下飯,柔軟又清脆的神奇感包裹著飯粒,一口下去讓人慾罷不能。

忽然想起汪曾祺的一句話:「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了四十年,不忘昆明的菌子。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

汪老不虧是在雲南生活過多年的人,開口就很正宗。說吃蘑菇的絕對是外鄉人,你得說「吃菌子」,否則就是對菌子的褻瀆。不僅自己忘不了,只要有朋友去雲南,汪曾祺也會強烈推薦野生菌。

《昆明菜·諸菌》中寫道:「有朋友到昆明開會,我告訴他到昆明一定要吃吃菌子。他住在一舊交家裡,把所有的菌子都吃了。回北京見到我,說:『真是好!』」。

在《昆明的雨》一文中,汪曾祺寫乾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乾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裡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

隨後他筆鋒一轉,「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淨,撕成蟹腿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麼好吃?!」。

靈魂拷問3:雲南到底有多少種菌?

據統計,雲南野生菌現約250種,佔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還多。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被譽為「真菌王國」。

雲南為什麼有這麼多菌?雲南人可能會見慣不怪地回答你:不知道啊,老天給的。

雲南複雜的地形地貌,多種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有美景,又有美食,老天也太偏心了吧!

而且,菌子也是有鄙視鏈的。在雲南人的美食世界觀裡,野生的才是菌子。菌子與菌子之間,還有一套完整的「尊卑體系」。

雲南有兩種菌:一種叫「菌子」,一種叫「人工菌」。那些可以被人工養殖的菌類,在當地人眼裡,根本都不能算菌子。

外地人平常吃得津津有味,並細分命名為平菇、草菇、鳳尾菇的各種「菇」,雲南人都不屑於去辨識它們,簡單粗暴地統稱為「人工菌」後,就結束了……

靈魂拷問4:菌子是怎麼來的?

上山"撿"菌才是正經事。雲南人在吃菌子這件事情上,有著異於常人的追求和創新,這也是為什麼雲南人吃菌種類如此之多。

為了吃到最新鮮的菌子,雲南人起早貪黑,連夜上山採菌。菌子大多生長於針葉林和混交林地帶,樹根部和松針葉下面多半都能發現菌子的蹤影。而且,野生菌群都會生長在往年固定的地方,經驗豐富的雲南人總能滿載而歸。

當採到新鮮完整的菌群,山上便會傳來一陣陣雲南人的歡呼聲,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菌子的喜愛。不過,上山採菌並不是件容易事。夏天不僅蚊蟲多,菌群生長的地方也多在陰冷潮溼的地方,經常會有蛇出現。雲南人不僅是在拼命吃菌,也是在拼命採菌!

《舌尖上的中國》就有一期講雲南菌子,就以挖菌人卓瑪一家為視角,講述他們連夜上山採菌、賣菌、吃菌的故事。除了讓人感受到了雲南人對吃菌付出的努力,更是讓人對新鮮的菌子味道垂涎不已。

採菌人是最幸福的,他們離野味最近。當新鮮的菌子被採下來,拿回家清洗乾淨,用油煎一煎,這就是最簡單、最美味的吃法了。新鮮的菌子與熱烈的油相碰撞,菌子裡的味道被完全釋放,不需要太多的調料,吃的就是這原始的味道。

即使沒機會上山撿菌,也可以去野生菌市場逛一逛,也能滿足你對野菌世界的好奇心。昆明木水花野菌市場,被稱為「全國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或者你也可以叫它「宇宙中心的菌子遊樂園」。

就算土生土長的雲南人,也沒有幾個能正確叫出所有菌子的名字,所以儘管開口問,攤主一般會帶著得意的表情回答你的小白問題,有人關注的菌子才值得驕傲。

逛市場時只需留意,興奮拍照時別把菌子踩壞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哪一種菌是你賠不起的。

謝霆鋒在錄製《鋒味》的時候,帶著學員去雲南菜市場買食材。在這裡,一顆超大的松茸才賣一百塊,而在香港甚至日本,要一千以上。當地的雲南人,可以吃到最新鮮且免費的松茸,這是外人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美味。

還有種菌比松茸更珍稀的野生菌——黑松露,被譽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歐洲,松露和魚子醬、鵝肝,並列「世界三大珍餚」。松露之於美食,正像勞斯萊斯之於汽車,範思哲之於時裝,香奈爾5號之於香水一樣,代表著這世上最昂貴的奢侈。

松露一般出現在高級西餐廳,一般是薄片或者小塊碎屑來灑在菜餚上,因為松露稀缺且價格高昂,所以用量極少。而在雲南的野生菌市場,每公斤1500元的天價松露,在野生菌市場也一樣扔在地上賣。

曾經當地的村民因為不習慣松露的味道,都用來餵豬了!也太太太奢侈了吧!

靈魂拷問5:菌子怎麼吃?

雲南菌子種類奇多,但當地人烹調菌的方法比較單一。對待菌子,他們講究給味覺做減法:菌本身的鮮味比其他調味料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所以很多名貴的菌子做法都很簡單。

1、以素當葷

超級名貴的菌子最好素吃,像是松茸刺身、松露刺身等,切片之後蘸著料就可以吃了。

在雲南,你要誇一家人闊氣可以說:「這家人吃菌子,一點肉都看不見!」

2、炒

來到雲南,一定要嘗試一盤炒乾巴菌。 乾巴菌比上等真牛肉乾巴還要貴得多,卻仍然受到雲南人的熱愛,因為它除了有類似牛乾巴的口感,還有松針的清香。

炒菌調料不用多,辣椒、皺皮青椒和鹽就足夠。炒出的菌子肉香和山野氣息一起嚼,越嚼越香。

3、煮

有些菌子炒吃破壞鮮味,用雞、排骨等肉類一起煮,能彌補菌子本身的清淡。

煮湯能將菌子的鮮味激發出來,輕輕一口,口中的鮮味隱約而來,幾秒鐘之後 這種鮮味淹沒味蕾,使人似乎要飄起來,但卻又扎紮實實地遊走在身體裡。這或許就是雲南人上癮的緣由吧。

相關焦點

  • 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菌中毒的朋友,很榮幸,我也有一位
    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菌中毒的朋友,很榮幸,我也有一位冬天的寒意還未褪盡,春天帶著綠色的氣息向我們走來,三月春風又是一年踏春好時節。雲南是個旅遊的好地方,風景美,美食多,食材也非常豐富。作為我國野生蘑菇種類最為豐富的省份,雲南蘑菇市場可謂魚龍混雜。而最讓雲南人為之上癮的,是強調季節性的野生蘑菇。在雲南,事情的開始總是這樣,先是野生菌大上市,雲南人民好開心。然後,猝不及防地你就中毒了!!!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菌中毒的朋友,很榮幸,我也有一位。但是即使是中毒這也阻擋不了雲南人民對菌子的熱愛!
  • 雲南人吃野生菌中毒後各種「搞笑」症狀合集……
    雲南的野生菌≠蘑菇,全國人工種植的蘑菇品種幾百種,但是呢,我們雲南野生的總能夠幹翻家養的,你非說他倆是一樣的....雲南人不想和你做朋友,你沒覺得蘑菇好吃,那就對啦,因為你沒吃過真正好吃的
  • 吃菌中毒後看到的小人究竟長什麼樣?看看雲南人獨特的可怕體驗
    吃菌中毒後看到的小人究竟長什麼樣?看看雲南人獨特的可怕體驗
  • 雲南吃野生菌中毒致死超過新冠,誇大其詞?數據說話:確實如此!
    雲南人愛吃菌是出了名的。雲南多山多林,擁有著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以種類多、產量大、分布廣而名揚四海,被稱為「真菌王國」。在雲南生長的野生菌就超過了200種,佔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超過了我國的2/3。
  • 這個7月,笑點被吃菌子的雲南人承包了!
    (一家人最緊要是整整齊齊)01哪個雲南人身邊,沒幾個吃菌中毒的朋友?!年年中毒年年吃!在雲南,吃菌中毒這種事,都算不上新聞了。有不明所以的朋友在網上問:吃野生菌中毒後,真的會出現幻覺嗎?底下眾多雲南人現身說法,簡直在描繪一個千奇百怪的世界。
  • 雲南人在吃菌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原創
    雲南當地有句玩笑話,他們吃菌有三熟:一是菌子種類要熟;二是菌子要做熟;三是去醫院的路要熟。每個雲南人身邊都有個曾經吃菌中過毒的朋友。△雲南人吃菌中毒,這一定是鍋要背的鍋/微博截圖知乎微博常年熱帖「雲南人吃菌中毒是什麼樣的體驗?」
  • 雲南吃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數超新冠,別再聽信土辦法鑑別有毒蘑菇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雲南人民對野生菌情有獨鍾,每年為了吃菌,不惜跋山涉水,野生菌更是招待客人的美味佳餚,但美味的背後卻暗藏殺機。 其實2020年上半年,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已經超過雲南患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每年雲南省衛健委發布公告還發送簡訊勸告,還是無法阻擋人們對美食的追求。
  • 為菌「滇狂」,雲南人吃菌欲望究竟有多強?
    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只要有朋友去雲南汪曾祺也會強烈推薦野生菌《昆明菜·諸菌》中寫道:「有朋友到昆明開會,我告訴他到昆明一定要吃吃菌子。他住在一舊交家裡,把所有的菌子都吃了。回北京見到我,說:『真是好!』」。在《昆明的雨》一文中,汪曾祺寫乾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乾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裡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
  • 雲南女記者吃菌中毒引關注 醫學專家快手直播普及如何正確吃菌
    雲南女記者吃菌中毒引關注 醫學專家快手直播普及如何正確吃菌 每年夏天,關於雲南人吃菌子中毒的熱搜,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 雲南人賭命吃的野生菌有多好吃?別的地方叫蘑菇,在雲南才是吃菌
    吃菌中毒對於雲南人來說真不是玩笑近年來雲南人吃菌子中毒的新聞屢見不鮮,尤其現在雨季到了,又是一年野生菌瘋狂生長的季節,什麼「女子吃野生菌後中毒,躺在醫院的床上手舞足蹈,說自己看到小精靈」,「男子吃菌中毒後在公路上不停地轉圈圈」之類的新聞微博上一搜一大把,還有知乎上常年掛著「雲南人吃菌中毒是什麼樣的體驗?」
  • 未解之謎之吃菌中毒後看到的小人長啥樣?
    春天來了,整個雲南又到了吃菌的季節,一年一度的「試毒大會」又開始了。網上流傳著各種菌中毒的魔幻經歷,有直接在自家牆上看電視機連續劇的,有進入海洋世界看見水母的,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看到周圍有小人跳舞了。還有人看到小人圍成一圈在房間裡辦舞會,手拉手跳舞,非常開心。據說吃菌中毒的幻覺還有「流行趨勢」,去年流行看海底世界,前年流行各種白衣小人飄來飄去。
  • 雲南吃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數超新冠,有人圖刺激「以身試毒」
    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根據云南省衛健委發布的數據,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
  • 吃菌要小心!雲南衛健委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附毒蘑菇圖片)
    每經編輯:張楊運夏季來臨,雲南省到了野生菌採摘上市季節,同時也進入了野生菌中毒高發季節。四、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做好預防野生菌中毒宣傳、監測報告和應急救治各項準備工作,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那麼加工食用野生菌具體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來聽聽雲南省疾控中心專家的建議吧。1.頭上戴帽(菌蓋)、腰間系裙(菌環)、腳上穿鞋(菌託)的菌子多有毒,儘量不吃!
  • 2020年雲南省野生菌中毒已致12人死亡
    摘要:據云南省衛健委透露,截至7月20日,全省已有12人因誤食野生菌中毒身亡,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累計273起。   7月25日,記者從雲南省衛生健康委獲悉,從今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與去年同期相比,中毒起數下降了33.90%,發病人數下降了35.64%,死亡人數減少了17人。並累計成功救治中毒患者2000餘人。
  • 又到了一年一度雲南人自己毒自己的時候了,為「看小人跳舞」吃毒...
    每逢菌子季,雲南的各種野生菌便成了必吃的美味,但吃毒菌子中毒的新聞也隨之刷屏。近日,一段「女記者吃菌中毒自己成新聞」的視頻成為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7月27日早上,雲南昆明日報一名記者因吃菌中毒,向領導請假。這名記者說:對不起領導,我吃菌幹翻了,在救護車上,不能去採訪了。
  • 吃毒蘑菇致幻的雲南人,到底看見了啥?
    吃菌千萬朵,安全第一條,別老想著見小精靈我有個朋友是雲南人……是的,你沒猜錯,她吃野生菌中過毒。那天,她一家人吃了一盤炒牛肝菌。晚餐後,她坐在書桌前,看見巨大的紅細胞排著隊一扭一扭得從面前走過。圖源《舌尖上的中國》在全世界已知的2166種野生菌中,雲南有978種,佔全世界的45%,佔全中國的91%。雲南省2476萬公頃的林地就像是一個探索永無止境的菌子庫。雲南人不願吃人工菌的原因也在於此:目前,實現人工栽培的菌類只有70餘種,遠遠無法滿足人們的食用需求。沒親自品嘗過,也許真的很難理解雲南人的執著。
  • 雲南野生菌中毒事件屢屢發生!請收好這份波密毒蘑菇圖鑑
    對於生活在波密的人來說,這段時間除了夢幻的風景,自然也離不開野生菌帶來的舌尖和唇齒間的享受—— 作為同樣是野生菌高產之地的雲南,最近屢屢發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據人民網統計,僅2020年,雲南野生菌中毒事件就高達273起,一時間,「雲南野生菌中毒」已上到微博熱搜,閱讀量已高達2億。
  • 雲南人,才真的什麼都敢吃
    但沒聽說哪個雲南人因此不吃菌了。 除了五彩斑斕的毒蘑菇,雲南人也喜歡吃蔬菜。不過別誤解雲南人對蔬菜的定義。對於他們來說,「綠色的就是菜」[6]。 有的菜因為等級過高,別說吃,光聽名字都讓人後退。
  • 雲南千人赴宴5人嘔吐腹瀉 疑炒黃牛肝菌是元兇
    地點 官渡區矣六街道辦宏仁居民小組  6日晚,官渡區矣六街道辦宏仁居民小組居民王某到朋友家吃宴席,飯後兩小時陸續出現嘔吐、腹瀉、乏力等症狀。當晚,包括王某在內,有5名賓客飯後出現類似症狀,被送到醫院救治。  他們的親屬懷疑,是宴席上的一道佳餚「炒野生牛肝菌」把他們撂倒了。然而宴席主人表示:上千人吃過這道菜,為啥只有他們5人有事?昨天,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 據說,每個九江人都有個潯陽區的朋友!
    九江生活是九江最大的自媒體矩陣,擁有60萬本地粉絲,關注500萬九江人的吃喝玩樂九江有一個超大社區,它叫潯陽區。據說,九江佬們最起碼都有幾個認識的朋友住在潯陽區。就算沒有,也有個遠方親戚住在那裡。是的,潯陽區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