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才真的什麼都敢吃

2020-12-22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浪潮工作室

ID|WelleStudio163

作者|劉派

提到中國食物鏈頂端的人,不少人都說是廣東人。

傳統印象裡,廣東菜的食材往往包羅萬象,無所不食。「天上的除了飛機、地上的除了汽車、四條腿的除了桌子」都是廣東人的菜。

不過,如果僅憑這些就認定廣東人最「能吃」,恐怕有人就不服了。

同在南部邊境的雲南人,不僅吃花、吃草和各種飛蟲,而且善於烹飪,有的雲南美食廣東人也未必敢嘗試。

恐怕,雲南人才是中國真正的食物鏈王者。

雲南人,食物鏈頂端的真王者

提起雲南菜,大多數人只能想到過橋米線、汽鍋雞和鮮花餅。但這些顯然還不足以代表雲南的飲食文化。

昆明的小鍋米線 /「早餐中國2」截圖

首先,雲南人對各種野生菌的狂熱無人能及,即使中毒野在所不惜。

比如雲南人愛吃的黃蘑菇、黃羅傘、滿天星等。一旦吃錯了輕則腹瀉重則肝壞死、呼吸衰竭,當場去世不是玩笑[1]。

還有一種見手青,學名「小美牛肝菌」。雖然味道鮮美,但卻含有能引發幻覺的毒素LSD。有人吃了之後表示「好像進入小人國,看見五彩小人在身邊跳動」,其實是LSD中毒症狀[2]。

2006年11月4日,雲南,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中的野生蘑菇 / 視覺中國

據統計,2018年雲南就有20起野生菌中毒事件,112人中毒[3]。但沒聽說哪個雲南人因此不吃菌了。

除了五彩斑斕的毒蘑菇,雲南人也喜歡吃蔬菜。不過別誤解雲南人對蔬菜的定義。對於他們來說,「綠色的就是菜」[6]。

有的菜因為等級過高,別說吃,光聽名字都讓人後退。

2019年3月7日,昆明。民眾挑選市場內售賣的臭菜。雖然名字不好聽,但云南人對它可謂情有獨鍾 / 視覺中國

魚腥草都只能靠邊站,雲南人還有更高階的食物,比如臭菜,一種散發著奇怪味道的蔬菜。雲南人不僅可以涼拌著吃,還用來煎雞蛋、燉魚等等。

在雲南人眼裡,沒有什麼植物不能吃,連苔蘚都也可以熬湯。

所以,如果看到雲南人把鮮花當菜吃千萬不要驚訝。鮮花餅什麼的只是基本操作,真正的雲南人對於這類加工過的花是不屑一顧的。

根據調查,雲南人常吃的鮮花達到160多種,這也就意味著,公園花壇在雲南人眼裡就是一個菜市場[4]。

韭菜花、南瓜花、金針花自然不在話下,外地人看來本應送給女朋友的花,雲南人也照吃不誤,比如玫瑰。

2012年12月25日,北京一家麗江主題餐館裡的雲南菜。茉莉花炒雞蛋 / 視覺中國

像荷花、金銀花、紫藤花這類公園裡才有的花,也是雲南人桌上的佳餚[4]。點火、炒個雞蛋杜鵑花吃,在雲南人看來再正常不過。

還有含有毒性的芋頭花,芋頭花含有大量生物鹼,稍微吃多就會感覺舌頭髮麻,每年都有雲南人因為芋頭花中毒就醫。

所以,如果雲南人對著炒杜鵑花面露不滿,別以為他不吃花,大概只是想「用豆豉炒就好了」。

當然雲南人不是吃素的,吃葷上也從沒怕過誰。不過外地人看到雲南人口中的「肉」時,往往又會對「肉」的定義產生質疑,比如昆蟲。

2017年4月2日,雲南建水古城燒烤攤的昆蟲燒烤——竹蟲 / 視覺中國

吃蟲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油炸螞蚱在北方也很常見,而法餐中更有蝸牛等餐品。但和雲南人比吃蟲,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可以嚇哭北方大漢的手指粗竹蟲,在雲南人看來,簡直就是豐富的蛋白質來源,用低溫油炸後,酥鬆爽口,「嘎嘣脆,雞肉味」。

此外,蜂蛹、蟬、蝌蚪、蚯蚓,屎殼郎等也是雲南人餐桌上的常客[12]。無論生食還是油炸,絕不會有人對昆蟲表示拒絕。雲南人的餐桌堪稱自然博物館。

除此之外,雲南人吃肉還很注重鮮味。保留鮮味最好的方法,就是生吃。在雲南人的眼裡,沒有什麼不能生吃的。

魚肉生吃當然是基本操作,像牛肉、豬肉、馬肉,鹿肉甚至蛙肉,只要剁成肉泥,配上蘸料就是雲南人的刺身[6]。

雲南人這麼野,也是被迫的

雲南人之所以什麼都吃,還是生活環境所迫。

雲南地處低熱河谷地帶,長期受西南季風影響,因此四季常青[6]。這麼一來,雲南人愛吃的花花草草可以不間斷生長,而不用和北方人一樣,冬天要囤大白菜。

2004年03月10日,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梯田 / 視覺中國

不過雖然植被豐富,但低熱河谷地帶的大型脊椎動物如大熊貓般稀少,沒有肉吃意味著缺乏優質蛋白質和脂肪來源[6]。

這可難不倒雲南人,俗話說「靠林吃蟲」,因為熱帶雨林的生態系統保護相對完善[6]。在樹林安家的昆蟲,給雲南人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來源。

儘管現在很多人無法接受吃昆蟲,不過從人的類的祖先到現在,就從沒少吃過蟲子。

昆蟲是優質的蛋白質提供源。比如每100克非洲白蟻含有610卡熱量,46克脂肪和38克蛋白質。100克蛾蛹含有375克熱量、46克蛋白質和10克脂肪[11]。

而相等份量的漢堡包只有245卡熱量、21克蛋白質和17克脂肪,幾乎每項營養成分都被昆蟲完爆[11]。

2016年12月10日,雲南西雙版納空中走廊。熱帶雨林給了昆蟲安家的地方 / 視覺中國

雖說採集到100克昆蟲其實並不容易,但由於大型脊椎動物的缺乏,吃蟲在很多時候變成了為數不多的選擇。

這麼看吃蟲是祖先留給雲南人最寶貴的遺產。

雲南人吃的這麼野,另一個原因就和雲南的民族文化有關。雲南省有超過6000人的民族就有26個,人口33%都是少數民族,共有1500多萬人[5]。

每個少數民族居住地的自然環境、地理條件都不盡相同。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美食,當然也包括那些外地人看來很野,但本地人很香的吃法。

比如,雲南東北地區因為與四川、貴州接壤,這裡的苗族、布依族飲食文化受川菜影響較大。代表菜包括雲腿、湯爆肚、羅漢筍等等[5]。

2018年5月26日,雲南麗江,雲南美食土雞火鍋 / 視覺中國

滇南常年降水量充足、氣候溫和,是雲南漢族聚居地。所以過橋米線、汽鍋雞、石屏豆腐之類的漢族菜都起源在這裡[5]。

而真正原汁原味的雲南味道,要數德宏、西雙版納為代表的滇西和西南地區。早在宋代,西雙版納就建立了以傣族為主體的政權,這裡的少數民族如傣族、布朗族也常年跨境而居[9],真正保留了原教旨民族風味。

除了吃酸、辣,他們還喜歡生食、涼食。野菜昆蟲什麼的都不在話下。像油炸花蜘蛛、火燒豬、豬膘、天麻,狗肉什麼的都起源於這裡,簡直比廣東還要廣東[9][14]。

6月25日,雲南。吃油炸昆蟲贏黃金大賽 / 視覺中國

不過,雲南人吃的這麼野,根本原因還是生活所迫,也就是窮。

只有雲南才有的靈魂組合

近代雲南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數都數不過來,不過雲南人並沒有因此被餓死,反而在吃野味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1925年大理地震,「生久、小邑、才村等村災情最重,成為廢墟;民居大多倒塌」。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鹽津大水,「居民一千多戶連縣政府都被洪水衝沒...災民失去住所,衣食都沒有著落...」[7]

1939年,被日軍轟炸後的昆明。近代雲南不僅常遭受自然災害,戰火帶來的損失也不小 / 視覺中國

不僅突發災害多、像乾旱、霜災等也不少。而由於分布廣、持續久,人們往往毫無對策。

民國十四年,滇東的巨大霜災波及37個縣,受災田達到總額的60.3%[7]。很多地方顆粒無收,此種情形下,吃樹皮、草根就成了人們的唯一選擇。

據記載,農民佃戶「糠坯都撿不到,只能找樹皮草根吃」,而極貧人家就「把仙人掌、山洋芋,火把果等煮著吃[7]。」

2019年1月24日,雲南麗江舉辦昆蟲宴,邀請遊客免費品嘗蝗蟲、竹蟲、水蜻蜓、螞蚱、蠶蛹、蜈蚣、蜂蛹等昆蟲 / 視覺中國

在這種情況下,雲南人沒被大量餓死,反而「get」了快速辨識野花、野草、樹皮是否有毒的基本技能。

在滇西南地區,人們常吃的野花野草達50餘種[7]。不僅避免了餓肚子,還創造了不少美食,比如鮮花餅。

雖然,生食往往被認為是日本料理的傳統,不過歷史記載雲南人民很早也有生食傳統。據元代「雲南志略.諸夷風俗」,白族人「以生食為貴,豬牛雞都剁為肉醬,拌著蒜泥吃」[10]。

2013年2月6日,雲南昆明,彝族「肝生」。取新鮮的生豬肝,剔去筋後剁成泥狀 / 視覺中國

外國人馬可波羅也體驗過這種文化。他記載德宏傣族「不論什麼肉,不管生熟,都像吃熟肉一樣陪米飯吃」[10]。

另外,雲南人吃雜食的特點也有歷史記錄。明代徐霞客在遊記中就寫到「土人以鼠肉供,麾卻之,易以小鳥如鵪鶉,乃風乾者,炒以供飯」[13]。

可見雲南人當時就開始吃老鼠,也不用找「老鼠中暑了,要把它紅燒了」之類的藉口。

2018年11月18日,江西贛州,B站網紅「華農兄弟」在檢查竹鼠懷孕情況。「ze個竹鼠好像zong暑了,zi好把它紅sao了。」 / 視覺中國

儘管這種烹飪方法大多是環境所迫,但云南人民還是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不少有想像力的搭配。

漆樹在很多地方都被視為有害物種,因為它會散發出有毒氣體。不過遇到雲南人才是他們真正的伯樂。

2013年08月13日,雲南省麗江市,文海風光 / 視覺中國

怒江地區就流行一種叫漆油雞的美食。要取漆樹的汁液,然後提煉出漆油和雞湯一同燉煮。味道十分鮮美。

比如,人人都愛油炸食品,傣族也不例外,它們的傳統美食「炸牛皮」就是一例。把煮得熟透的水牛皮先用冷油炸一遍,再過熱油。炸得酥香梆脆的牛皮蘸著番茄喃咪,仿佛麥當勞薯條配番茄醬[6]。

雲南白族的生皮,一定要搭配蘸水 /「風味人間」截圖

但生吃就不能配番茄喃咪了,需要搭配點別的。比如雲南白族的「生皮」。

他們把豬殺死後刮洗乾淨,再用火烤焦,這可以殺死表面細菌。然後把半生不熟的豬皮切細,搭配椒鹽或用蔥、姜、蒜、辣椒和酸梅調成的蘸水,吃得就是最本真的味道[8]。

德宏人還喜歡吃「撒撇」。這是一種堪比日料中生拌牛肉的美食,不過製作還更複雜。

用牛的苦膽和消化液做成的「撒撇」,是德宏人魂牽夢繞的味道 /「味道雲南」截圖

要把牛小腸中段,經過胃消化的,與膽汁和消化液攪拌過的積存物取出,擠壓出其中的綠色液體。再與生牛肉碎、蔥姜蒜、辣椒等拌勻食用[6]。

當然,雖然雲南菜看起來野,但卻是無數雲南人在離開雲南時魂牽夢繞的味道。

「一代美食博主」汪曾祺,也曾這樣評價:「中國人吃雞之法有多種...而我以為應數昆明汽鍋雞為第一」、「我一輩子沒有吃過昆明那樣好的牛肉」。

參考文獻:

[1]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雲南野生蘑菇中毒防治手冊

[2及曉, 馬徵, 朱輝, & 潘軼竹. (2014). 小美牛肝菌所致精神障礙 2 例.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24(4), 240-240.

[3]雲南不到一月25人吃菌中毒,7人死亡,最小的才4歲——澎湃新聞

[4]張斌. (2009). 鮮花:雲南人飯桌上的特色菜. 醫食參考(4), 51-51.

[5]黃繼元. (2005). 挖掘民族飲食文化,豐富雲南旅遊資源. 昆明大學學報, 16(2), 28-32.

[6]雲南省烹飪協會. (2008). 滇菜文化: 滇人食俗與飲食百味. 雲南大學出版社.

[7]殷守剛, & 崔廣義. (2017). 從民國時期雲南自然災害看雲南飲食. 食品安全導刊(03), 59-60.

[8]袁國友. (2018). 明清時期雲南農村居民的飲食風俗. 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v.35;No.176(01), 152-162.

[9]方鐵. (0). 雲南飲食文化與雲南歷史發展. 飲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

[10]方鐵. (2013). 13世紀中期至17世紀中期的雲南社會經濟與飲食習俗. 文山學院學報, 26(1), 10-18.

[11]馬文, 哈裡斯, & 葉舒憲. (2000). 好吃: 食物與文化之謎. 民俗研究, 3, 005.

[12]童紹玉. (2000). 淺議雲南省德宏州傣族飲食文化特徵. 楚雄師專學報(3), 114-116.

[13]丁智才, & DingZhicai. (2013). 「徐霞客遊記」與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發展. 廣西民族研究(3), 154-160.

[14]寧德煌. (2003). 雲南民族飲食文化研究. 東方美食:學術版(2), 77-84.

如果覺得不錯又懶得留言

你可以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雲南人太野了,蟲子毒蘑菇什麼都吃
    不過,如果僅憑這些就認定廣東人最「能吃」,恐怕有人就不服了。同在南部邊境的雲南人,不僅吃花、吃草和各種飛蟲,而且善於烹飪,有的雲南美食廣東人也未必敢嘗試。恐怕,雲南人才是中國真正的食物鏈王者。雲南人,食物鏈頂端的真王者提起雲南菜,大多數人只能想到過橋米線、汽鍋雞和鮮花餅。
  • 有種奇葩叫雲南人吃水果,李子木瓜拌辣椒,看到芒果,誰還敢吃?
    都說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相信水果大家在平時都是非常喜歡吃的。因為我們在從小的時候,長輩們就一直在告訴我們多吃水果身體好。但是如果當你們看到了雲南人吃水果之後,是否還會覺得多事水果真的好呢?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網上流傳出了,一種雲南人吃李子的方法,看上去非常的奇特,那就是將李子用刀拍碎之後,撒上適量的辣椒麵。儘管看他們吃的的時候很享受,但是一般人還是沒有勇氣能夠嘗試這個的。第二種,辣椒木瓜這裡的木瓜並不是我們平時吃的木瓜,而是吃起來並不甜的酸木瓜。從很早的時候它就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最愛。
  • 為了吃菌子,雲南人真的拼了
    作者:王小哼雲南人到底有多喜歡吃菌子?這兩天,老王無意中在百度上看到了一則熱搜,大概內容是這樣的:雲南一女子吃菌子後中毒送醫,朋友拍下匪夷所思一幕,右手不停比劃,想要抓住什麼東西。據介紹,他們把菌子分為好幾類,包括沒有毒的雞樅、松茸,和「有點毒但是煮熟了也能吃」的見手青,以及最好別吃的劇毒類。拿命吃菌,是雲南人獨有的特點。甚至有網友表示,如果身邊沒有朋友吃菌子中過毒,那肯定是個假雲南人。
  • 雲南黑暗料理前10曝光,本地人:我們都不敢吃!
    雲南黑暗料理前10曝光,本地人:我們都不敢吃!世界上的美食有很多種,有些讓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有些也讓人唯恐避之不及。這類讓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食物我們將它們稱為「黑暗料理」,今天就帶大家去看看雲南的10大最讓人接受不了的10大黑暗料理。這些本地人都吃不下的食物如果你能心平氣和地看下去,那我敬你是條漢子!
  • 韓國大胃王直播吃「透明膠帶」,網友:真的什麼都敢吃啊
    韓國大胃王直播吃「透明膠帶」,網友:真的什麼都敢吃啊相信大家對美食一定有一些很特殊的情感,對很多人來說,什麼都可以抗拒,唯有美食是不能抗拒的。如今的網際網路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因為對美食的喜愛,不少人也是選擇在網上做起了直播,中國的密子君就是所有吃播中比較出名的一位,而除了密子君之外,國外也同樣有很多的大胃王。如今網上的大胃王可真是越來越多了,而吃播這個行業的競爭也是越來越大,因此不少的吃播也是想方設法的贏得觀眾,而這其中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播吃一些非常稀奇古怪的食物,亦或者是成為一名大胃王。
  • 雲南人賭命吃的野生菌有多好吃?別的地方叫蘑菇,在雲南才是吃菌
    吃菌中毒對於雲南人來說真不是玩笑近年來雲南人吃菌子中毒的新聞屢見不鮮,尤其現在雨季到了,又是一年野生菌瘋狂生長的季節,什麼「女子吃野生菌後中毒,躺在醫院的床上手舞足蹈,說自己看到小精靈」,「男子吃菌中毒後在公路上不停地轉圈圈」之類的新聞微博上一搜一大把,還有知乎上常年掛著「雲南人吃菌中毒是什麼樣的體驗?」
  • 雲南人吃蘑菇什麼梗
    「雲南人吃蘑菇」這一個梗是不是感覺非常是奇怪?這一個時節正是吃蘑菇的好時候,那麼為什麼吃蘑菇也會成為一個梗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雲南人吃蘑菇什麼梗,有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這一個時節正是吃蘑菇的好時候,那麼為什麼吃蘑菇也會成為一個梗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雲南人吃蘑菇什麼梗,有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 勇氣測試,雲南這些毛骨悚然的美食你敢吃嗎?
    雲南是動植物王國,本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則,很多動物植物在雲南人眼裡,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在雲南十八怪中就有三個螞蟻一盤菜的說法,除了大家基本能夠接受的蠶蛹和螞蚱以外,雲南常吃的還有蜈蚣、螻蛄、蠍子、螞蟻等,柴蟲、蜻蜓、黑甲蟲、蜘蛛、臭甲蟲、葛蟲等,其中甲殼蟲是人們比較青睞的美味之一
  • 雲南最好吃的4種美食,讓人吃了讚不絕口,這才是正宗的雲南味!
    小編和朋友都是路痴,不認識路,所以都是跟團走的,雲南的旅遊餐味道真的好,蔬菜新鮮,水果便宜,大米吃起也非常的有彈性,每次都會吃得飽飽的。雲南的美食太多了,讓人根本吃不過來。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美食小吃,而對於雲南人來說,那就是家鄉的味道。
  • 小哥嘗試吃一顆雲南「涮涮辣椒」,這辣度讓人猝不及防!
    小哥嘗試吃一顆雲南「涮涮辣椒」,這辣度讓人猝不及防!現在的辣味美食是超級多的,對於能吃辣的人來說,這辣味美食就是一種超級美味,吃起來非常爽,但是對於不愛吃辣,或者是不能吃辣的人來說,辣味美食就是一個不敢嘗試的東西了。
  • 雲南文山三七粉長期吃對身體真的有好處嗎?
    在注重保養這一塊上面不光是指要有合理支配自己的時間,還有一點就是需要吃一些具有溫補的食物來滋養自身,在冬季更是要如此,那麼雲南文山三七粉長期吃對身體真的有好處嗎? 雲南文山滿澤三七粉 雲南文山三七粉的作用 三七在中藥領域當中並不是什麼特別貴重的藥材,但是卻有著金不換的名頭
  • 去雲南吃什麼才不虛此行?除了過橋米線,還有這些特色美食!
    雲南作為中國的旅遊勝地,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去,但卻又不知道那裡到底有什麼美食,所以今天小編特地給大家整理了一切去雲南不得不吃的美食~首先肯定就是雲南過橋米線啦,這可是遠近聞名的美食之一,雲南本地的過橋米線當然是最正宗的啦,不像我們平時在店裡吃的一個砂鍋裝一起,而是會用各種小碗將顧客選的食材放在一旁,要吃的時候在下鍋,真的是十分的美味~
  • 雲南這些喪心病狂的食物,外省人看了不敢吃!
    都說美食是沒有國界的 但有的美食卻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像比較出名的韓國生吃章魚 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咬下去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雲南這些喪心病狂的食物
  • 我們雲南人不是什麼花都吃、我們只吃玫瑰花、菊花、南瓜花、石榴...
    我在貴州上大學的時候,一個重慶的女生問我:你們雲南人是不是什麼花都吃阿?然後我驚呆了,原來在你們眼裡面我們雲南人是什麼花都吃的啊。然後我認真的告訴她:我們雲南人並不是什麼花都吃,我們只吃玫瑰花,菊花,南瓜花,石榴花,茉莉花,海菜花,三七花,棠梨花,芭蕉花,芋頭花……
  • 吃毒蘑菇致幻的雲南人,到底看見了啥?
    01 野生菌的美味在雲南,蘑菇是相當冒犯和外行的稱呼。什麼平菇香菇杏鮑菇,在雲南人的美食世界觀裡,統一稱為「人工菌」,處於菌菇鄙視鏈的最底端。只有那些長在大山深處,樹根上,巖石下的「野生菌」,才是真正的鮮奇美味。
  • 醃草莓、芒果蘸辣椒……你敢試試雲南人的水果泡菜嗎?
    在雲南,往往水果做的泡菜才是每個泡菜攤上的主角。這種泡水果,是把「泡」的普遍原理與雲南四季的水果相結合而誕生的新奇品種。路邊小棚,擺著幾大盆用鹽巴、辣椒或拌或醃漬的酸果子,買幾塊錢的拎著吃,是雲南人揮之不去的味蕾記憶。
  • 這5道雲南黑暗料理,外地人吃了瑟瑟發抖,99%的吃貨都沒吃過!
    鍾愛旅行的人美食和美景都不會辜負無論在什麼地方旅行尋找旅行地特色美食也是每個人旅行的意義很多人嚮往雲南那裡不僅有雪山有柔情的的古城有靜謐的瀘沽湖需要拿出第一次吃螃蟹的勇氣在雲南省景谷縣傣族地區牛撒撇是傣族人宴請賓客的傳世美食因為烹製方法和作料都比較特殊傣族人只有在逢年過節才會製作不是每個去雲南旅行的人都能吃到的美食從牛胃裡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和胃液混合在一起但還未消化的食物
  • 雲南這道特色美食只用來招待貴賓,一般人見了都不敢下口
    雲南這道特色美食只用來招待貴賓,一般人見了都不敢下口,網友:貴賓也不好當,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不少人都喜歡上了旅行,到處遊山玩水,一覽祖國大好河山的風光也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不過對於吃貨來說,這每次去到一個地方旅遊,自然就要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美食小吃了。
  • 別以為日本人不敢吃內臟,其實他們什麼部位都敢吃,魚白最經典!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在日本曾經聽過櫻花鍋、紅葉鍋、牡丹鍋的說法,不明就裡的人或許以為日本人頗為風雅,有以花入饌的情趣。真相卻令人大跌眼鏡,櫻花肉指的是馬肉、紅葉肉是鹿肉,而牡丹肉則是野豬肉。別以為日本人不敢吃內臟,其實他們什麼部位都敢吃,魚白才最經典!今天大叔下廚房帶你領略一下日本料理,這有你了解和你不知道的!
  • 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吃菌中毒的朋友……
    菌(屆兒),這是雲南人一個獨特的發音,也可以叫「菌子」,外地人稱它為蘑菇。在雲南人的觀念裡,菌子和蘑菇可是兩回事。若要跟他們一直念叨蘑菇,他們只會認定你是一個不懂吃的外地人,因為蘑菇他們大抵不屑於吃,唯有從大山深處尋來的菌子才是人間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