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慣了二維靜態、冰冷的博物館和文物藏品,猛地來到2018年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博博會(以下簡稱「博博會」),一定會由衷地感嘆:文博行業越來越好玩了。
在「博博會」8號館B282-B284的「積木易搭」展區,工作人員向客戶介紹積木易搭文物3D數位化解決方案,包括文物工藝品高保真3D建模、實景博物館技術、Web端/H5端/小程序/PAD端3D數字博物館、AR的現場演示,這無疑像是為往後的文博館3D數位化公布了標準答案。
據悉,這是積木易搭——這家深耕文博3D技術多年的服務商,在兩年一屆的「博博會」上的首次亮相。在長達4天的時間,3D數位技術將「智能變體」,賦能當下文博館和文創產業。
馬未都說過,只有人感受到了具體的物,才會讓觀者接收到藏品背後的文化和歷史。以往大眾在線上獲取博物館的信息是二維的、平面的,如果這些博物館裡的展品都是三維立體呢?
積木易搭文博3D數位化的基石是三維掃描技術,在演示區,積木易搭拿出了可攜式手持掃描儀、MagicBox箱式三維掃描儀和最新的MagicScan拍照式三維掃描儀做迎,單純地展示技術已經毫無意義,關鍵在於文物掃描效率和質量的應用轉化。
MagicBox可能是積木易搭旗下最能夠滿足高質量文物3D數位化的自研發產品,稍微深究才知道魔盒的中文名更是「大有乾坤」之意,軟硬體一體化處理集成了儘可能多的算力,足以撐起文博建模這杆大旗。據了解,掃描模型的精度達到μm級,單個文物模型生成時間只需要5分鐘。
非接觸式無需貼點、自帶紋理採集,掃描建模文物1:1高保真還原,使這些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瑰寶得以永久保存下去,發揮3D數位技術在文物保護、研究、展示、教育、傳播價值。
從現場我們了解到,積木易搭3D數字博物館為每一件展品均配有熱點,同時還配有專業的文字介紹、配樂等,每個博物館展廳都是定製化開發,均有著很強的獨立特色。
近年來,隨著故宮文創的大熱,各地博物館的精品IP化已成為趨勢,和文物藏品不再是靜態的、冷冰冰的。
在文物掃描建模之外,積木易搭的文博3D數位化服務內容總體由以下幾方面構成:
1、文物數位化建設,挖掘文物保護利用的潛力,目前已開發文物3D資料庫
2、 藉助網際網路技術,讓展現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已開發3D數字博物館、全景博物館、3D文博展廳等;
3、 藉助AR/VR/全息/虛擬互動等技術,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例如沉浸式展覽,已開發AR/VR等應用,提升感官和認知體驗;
目前,積木易搭分別與洛陽博物館、安仁古鎮華公館、尼泊爾國家文物機構、惠安雕藝文創園等單位合作,
積木易搭相關負責人表示,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3D數位技術與傳統文化、公眾需求契合度的不斷融合,期望博物館在展覽形式、內容、宣傳上更為豐富有趣,文博館的下一個十年,線上逛文博將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