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博物館闢邪系列文創產品萌翻中國博博會

2020-12-25 大豫網

2016年9月16日,第七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在成都新會展中心開幕,洛陽博物館的闢邪系列文創產品在開幕當天首次亮相,驚豔全場,吸引了許多觀眾和參展商的眼球。

讓觀眾「將文物帶回家」,「讓文物保護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這是洛陽博物館的文創目標。

近年來,洛陽博物館依託豐富的館藏資源,通過3D列印技術、三維數字掃描技術等,在保護好文物的前提下,開發了各類文化創意產品,多渠道地拓展和延伸洛陽博物館的文化影響力。

面對中國博博會如此一場文化創意產業盛宴,洛陽博物館十分重視,因為它不僅是一個展示文創產品和文化實力的平臺,也是一個學習借鑑的機會。據了解,博博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自200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六屆。它在展示我國博物館領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構建博物館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科研機構溝通交流平臺,促進文博相關技術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推動國內外博物館務實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博博會」是自2004年創辦以來參展規模最大的一屆。展區總面積40000平米,比上屆新增五分之一展出面積,參展博物館和相關企業491個,包括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264家博物館及200多家企業參展。

圖片說明:展位現場圖

為參加本屆中國博博會,洛陽博物館經過兩個月的醞釀,根據洛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東漢石闢邪的形象進行文創產品開發。闢邪是我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形似獅,頭有角,身有翅,也叫做貔貅,有鎮宅闢邪、招財納福的作用。洛陽博物館文創團隊將闢邪形象進行卡通化設計,保留了闢邪威嚴正義、守護平安的傳統文化寓意,又增加了闢邪可愛、呆萌、貼近生活的現代價值,在洛陽博物館文創團隊的精心培育下,有創意、有品位、有實用價值、價格親民的闢邪系列文創產品終於面世,其中包括闢邪牛角梳、闢邪優盤、闢邪焦下雙面傘、闢邪紅包、闢邪漢服、闢邪腳踏墊、闢邪抽紙帶、闢邪抱枕、闢水神獸杯、闢邪T恤、闢邪布藝包、闢邪茶具等。

圖片說明:展臺

博博會開幕當天,闢邪系列文創產品的銷量證明了它的受歡迎程度有多高。觀眾們購買闢邪牛角梳,一拿就是拿四五個,說要送親人、送朋友,因為它不僅有保健功效,還蘊含避邪迎福瑞的美好寓意;僅半天時間,闢下清涼傘的展示樣品都賣掉了,因為它設計簡約大方,功用齊全,不僅能遮陽,還能作為雨傘使用;避邪文玩優盤,買回家後不僅是一個辦公產品,使用得時間長了,還能「包漿掛瓷」,這樣的設計理念,當然讓人愛不釋手。

一位外國帥小夥兒看到我們的文玩優盤後,拿起包裝木盒左看右看,問這個優盤多大容量?外面的盒子是做什麼用的?每個優盤的顏色為什麼都不太一樣?通過翻譯,洛陽博物館文創工作人員告訴他,這個16G的優盤是用桃木材質做的,桃木跟闢邪形象一樣,寓意美好,有驅邪消災的作用;優盤外面的包裝盒不僅可以盛放優盤,還可以當做首飾盒來使用;由於是實木製作成的,所以每個優盤都是獨一無二的紋路和顏色。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這位外國朋友還明白了「包漿掛瓷」是什麼意思,立刻把買來的闢邪優盤握在手心搓了起來。

圖片說明:外國小夥在買U盤

圖片說明:桃木闢邪閃盤

而作為下次展會的試推產品:藍釉白斑馬系列皮雕工藝品,更是賺足了著眼球,三彩馬造型豐滿圓潤,是唐代精湛雕塑技藝的典型代表,這樣一件按照一比一比例仿製的文物精品,通過創意設計,「好馬配好鞍」,加配精美的皮雕鞍具後,更是錦上添花,吸引了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姝的駐足觀看。

洛陽博物館將文創產品定位為:有洛陽特色、有創意創新、有實用價值、有藝術品位、有親民價格。所有的文創產品,價格最低有一元以下的,最高為幾百元,還有個別定位高端的藝術精品,可滿足不同人群的購買需求。

洛陽博物館不僅要做大家都能買得起的文創產品,更要做大家都喜歡的文創產品。每一樣產品的開發都從實用性角度去考慮。比如闢邪親子圍裙,它的設計初衷就是希望父母能多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穿著萌萌的闢邪親子圍裙,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種植植物、做家務、繪畫創作等,不僅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驗。

闢邪系列抱枕為棉麻材質,設計簡約時尚,分為AB兩面,實用性極強,萌萌的一面適合現代簡歐式裝飾風格,文字底紋的一面適合傳統中式裝修風格,顧客買一套闢邪抱枕放在家裡「鎮宅」,相當於有了兩個選擇去搭配不同風格的家具。

圖片說明:闢邪系列抱枕

闢邪牛角梳也是根據東漢石闢邪的形象進行設計的文創產品,它將石闢邪的卡通形象融於梳子的外形,造型可愛,手感舒適,隨身攜帶此梳子,避邪消災,迎福納瑞保平安;牛角梳清熱涼血,不傷頭皮不傷發,經常使用,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舒緩神經,改善發質,有益身體健康。這件文創產品將闢邪的美好寓意與牛角的保健功效進行了完美結合。

其他的如闢邪迎門踏墊、闢邪抽紙袋、闢下清涼雙用傘、闢邪T恤等產品,設計師們從一開始就明確了一點:做我們自己願意買的東西。所以,它們即使沒有被賦予闢邪的可愛形象和美好寓意,也是一件設計感十足、實用性很強的商品。

圖片說明:闢邪系列文創

洛陽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不僅可以在紀念品商店中買得到,還可以通過網絡渠道進行購買,「一起文創吧」淘寶網購平臺現已搭建完畢,處於調試狀態;洛陽博物館微信購物平臺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洛陽博物館通過文創產品開發,讓只可遠觀而不可觸碰的高大上文物,變成百姓摸得著、用得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文化創意讓博物館更有溫度,更具親和力,在不久的將來,博物館文創商店將成為博物館最後一個展廳,成為人們讀懂歷史、借鑑歷史、使用歷史的橋梁。(宋蕊蕊)

相關焦點

  • 跟博物館學如何運營IP 文創產業「商業化」的N個正確示範
    第八屆博博會 「博物館:新時代·新徵程」11月26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簡稱「博博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閉幕。本屆博博會,有613家博物館及企業集中亮相,參展博物館涵蓋眾多學科類型,企業涉及博物館展陳、照明、數位化、文創開發、網絡技術等九個專門領域,展示相關領域的新技術、新項目、新產品。在「網際網路+」背景下,各大博物館除了文創IP,3D、VR、AR、雲計算、大數據外,工業4.0、人工智慧、導航定位等也給人們帶來新的體驗方式。
  • 泰州「芭比娃娃」驚豔亮相「博博會」
    近日,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博博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共有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內的600餘家博物館及相關企業參展,展示各自在博物館領域的新發展、新成就。泰州博物館帶著40餘件極具泰州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亮相,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 積木易搭亮相2018「博博會」,刷屏級人流,3D博物館大受好評
    如果看慣了二維靜態、冰冷的博物館和文物藏品,猛地來到2018年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博博會(以下簡稱「博博會」),一定會由衷地感嘆:文博行業越來越好玩了。在「博博會」8號館B282-B284的「積木易搭」展區,工作人員向客戶介紹積木易搭文物3D數位化解決方案,包括文物工藝品高保真3D建模、實景博物館技術、Web端/H5端/小程序/PAD端3D數字博物館、AR的現場演示,這無疑像是為往後的文博館3D數位化公布了標準答案。
  • 文物3D建模、3D博物館、戰略合作分公司…積木易搭2018博博會的...
    在國務院特色小鎮安仁古鎮、中國惠安雕博會、尼泊爾國家文物3D數字館等一系列大型項目上,憑藉高效虛擬文博館的建設、文物修復、3D雕刻建模等服務展示,吸引著各相關行業人士的焦點關注。  洛陽實景復刻博物館  近三年從技術、研發到產品的全方位布局,讓積木易搭坐穩了國內3D數位化技術服務商頭把交椅,產品和服務覆蓋三維掃描儀、3D工程建模服務、家裝3D雲設計工具、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好物│這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小眾又好玩
    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中,眾多博物館有序開放,讓很多「博物館迷」的樂趣回歸。而除了逛博物館,「打卡」知名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也讓很多「博物館迷」同時擁有「博物館文創迷」的「身份」,看看這些等你「翻牌子」的文創產品,是不是小眾又好玩?
  • 博物館裡這些文創好物 你種草了嗎?
    今年春節期間,從成都博物館到四川博物院,從武侯祠到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每一座博物館都人流如織、少長鹹集,而記者走訪發現,成都多家博物館推出的文創產品也圈粉無數:金沙遺址博物館推出200餘款文創產品,截至2月13日,文創總收入超過百萬元,總體銷售額更是同比增長超10%;成都博物館推出系列文創甜品,來成博的吃貨們有口福了……戴
  • 中國十大博物館文創產品走進泰國大型商場
    中泰嘉賓為活動剪彩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敏):27日,「今日中國」國慶70周年大型綜藝展演活動在泰國曼谷西康商城開幕。這是首次由泰國大型商場發起的以中國國慶為主題的綜合展演活動,是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與當地機構合作舉辦的國慶系列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展覽邀請了10家中國頂級博物館攜最新文化創意產品來泰國展出。泰國文化部部長助理巴拉梅、中國駐泰國使館文化參贊常禹萌、曼谷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顧洪興、中國駐曼谷旅遊辦事處主任張新紅、西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經理達迪亞等出席了開幕式。
  • 洛陽:拖拉機家族推明信片 新形象「萌」翻網友
    [現場]拖拉機家族新形象,看起來「萌萌噠」「我是來自中國洛陽的東方紅54拖拉機,雖然我是大個頭,但總覺得自己萌萌噠……」聽到這樣的「自我介紹」,是不是感覺「萌萌噠」?17日中午,張智磊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首次公布了這9個卡通形象,立刻受到全國各地朋友的關注,紛紛感嘆被「萌翻了」。[故事]「服役」38年沒大修,進博物館前還能開據了解,上世紀50年代,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在洛陽誕生,從此開啟了中國「耕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的時代。
  • 舟山博物館文創產品參展「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
    12月1日,「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隆重開幕,此展由浙江省博物館牽頭的長三角三省一市博物館文創聯盟攜手浙江省文瀾閣博物館商店聯盟聯合舉辦。舟山博物館選送的文創產品「龍茗·陶瓷馬克杯」「溢香·檀木薰香器」「清音·墨竹傘」等參展。
  • 博物館文創相繼爆紅
    2017年年初,國博館主動攜手阿里巴巴搭建「文創中國」平臺,號召全國文博單位對外開放館藏IP資源,授權給國內外優秀設計師,齊齊開發新文創產品,豐富文物文創產品種類,後續交由阿里系銷售平臺進行價值轉化。2018年,富含國博文物、品牌元素的產品形成的市場總銷售規模為7.92億元。2018年,「國博衍藝」推出90多款文創產品, IP授權70多款。
  • 藏在文具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為何深受消費者追捧?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伴隨著博物館文創熱潮,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文創產品跨界融合於一體。根據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數據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整體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盤點這些博物館性質文具店,給文創周邊產品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 博物館IP文創產品要敢於突破
    大家既不太關注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也不太關心博物館IP的問題。而文創產品屬於產業,產業的市場屬性決定了文創產品要符合市場的需求。公共文化事業的博物館如何發展符合市場產業下的文創產品,一時間眾說紛紜。對博物館IP和博物館IP文創產品的誤解也隨之產生。誤解一:博物館IP等於博物館卡通形象。
  • 各大博物館文創產品網上大賣
    疫情在全球蔓延,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各大博物館悉數暫停對公眾開放,除了把展覽轉移到線上之外,各大博物館各具風格的文創產品在線上的銷售仍然在進行中。以入駐天貓平臺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例,最近又有包括梵谷頭像鑰匙圈掛件、日月系列鏈條書籤行李牌等8件上新。
  •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產品博覽浙江省博物館舉辦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產品博覽近日在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舉辦。活動由浙江省博物館主辦,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等十多家單位支持,展出文創產品共計五百餘件,涵蓋了生活家居、文房用品、服裝飾品、數碼3c、工藝陶瓷類、絲織刺繡類、飲品類等,種類豐富,設計新穎巧妙,堪稱是一場江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語境下的展示盛宴。
  • 建行重慶市分行舉行故宮瑞獸系列貴金屬文創產品新聞發布會
    9月8日,建行重慶市分行舉行故宮瑞獸系列貴金屬文創產品新聞發布會,標誌著建行與故宮博物院聯合開發的「故宮瑞獸」系列文創產品在重慶地區正式發布,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裴煥祿先生來到現場,講述600年故宮文化及故宮瑞獸背後的故事。
  • 多家博物館文創產品亮相合肥文博會
    作為北京魯迅博物館的參展代表,劉欣在4天的博覽會上,不僅向參觀者們介紹了依託館藏文物打造的系列文創產品,還從中獲得許多創意啟發。「北京魯迅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擁有魯迅手稿、藏書、藏畫等文物。其中,博物館利用魯迅先生頭像、魯迅手繪外文書籍圖等館藏文物資源,原創開發出學習用具、生活用品等多品類文創產品。」
  • 攜七大炫酷「黑科技」玩轉博物館,華藝博展第八屆博博會蓄勢待發
    帶來七大炫酷「黑科技」運用前沿技術玩轉博物館全方位打造「多元、跨界、整合」「大文化」產品——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談智慧博物館簡而言之,智慧博物館,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網際網路技術來對實體博物館進行改造升級,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展示互動等的博物館
  • 變身多姿多彩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國寶就這樣華麗轉身
    文創產品是可移動的博物館,也是讓文物「活」起來的獨特載體。「價格親民、經濟實用的文創產品深受歡迎,這也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說,今後國家還將加大對文博創意的獎勵,持續鼓勵文創產品收入反哺博物館發展。作為「大文化」的一部分,文物工作要對經濟社會作出貢獻,文創產品開發將作為日後博物館評價體系的標準之一。
  • 川版文創萌起來:青銅面具餅乾 Q版杜甫很忙
    3月20日正式實施的《博物館條例》,明確博物館可以從事商業經營活動,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品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8月12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四川不少博物館已開發出了好玩有趣的文創產品。此外,博物館還培養了一批腦洞大開的設計師,他們大多是80後,將天馬行空的創意變成了萌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