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照護證政策福利成中介「黑利」?12345市民熱線協調多部門開...

2020-12-19 新民晚報

養老服務業的醫療照護證由誰發放?人保部門?衛健委?一位考試合格者竟遭遇了拿證難。日前,經市民服務熱線協調有關部門,發證主體終於明確為:上海社區衛生協會。新民晚報記者在「四力」教育實踐中採訪了解到,發證主體的明確,將有助於改變政策福利變成中介「黑利」情況。

個案:培訓後難拿證

近期,市民胡阿姨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稱,她2個多月前就通過了醫療照護證的考試,但是,證書卻遲遲沒有下來。「我問培訓機構,培訓機構一直說『上面』沒有下來」。「上面」是哪裡?胡阿姨一頭霧水。她只知道這個證是具備專業養老服務技能的一個證明,持證上崗的薪資一般要高於無證上崗者。但是,由於拿不到證,胡阿姨不但不便於找如意工作,當初向家政公司交的500元押金也沒有退到。

急胡阿姨之所急的是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到胡阿姨投訴後,熱線派單給了人保部門。但是,接下來的情況出乎意料——人保部門稱,醫療照護證由市衛生健康部門下屬的上海社區衛生協會發放,建議改派;然而,改派至市衛健委,上海社區衛生協會認為其只受市人保局委託負責考試業務,建議「轉人保部門處理」。

如此「建議」之時,市衛健委沒有按《市民服務熱線工作管理辦法》規定,提供法律、政策相關條文依據。經12345市民熱線管理辦督辦,該投訴工單才被退回處理,胡阿姨才拿到醫療照護證,並退到500元押金。

政策:培訓有補貼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4000萬失能老人,600萬人有養老護理員需求,但目前實際從業人員只有30多萬。作為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上海戶籍老年人口在2018年底就已達503.28萬,佔戶籍總人口的34.4%——預計2040-2050年,上海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達到44.5%。而2017年出版的《上海藍皮書》記載,上海失能失智和半失能失智老人就已約41萬名,約佔滬籍老年人口的6.7%。

面對社會需求,上海推出了養老護理補貼培訓的政策。根據今年7月31日的《關於規範本市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補貼培訓實施工作的通知》,有意從事養老護理的60歲以下人員,都可參加養老理(醫療照護)培訓。評價合格後四個月內,通過醫保部門長護險護理服務人員信息系統或民政部門養老護理員信息系統等核實為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系統未能核實的由市行業主管部門確定),獲得的市級補貼可達到培訓費用的80%。而各區,還可結合實際情況,在市級培訓補貼的基礎上進一步補貼。

調查:中介「兩頭吃」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參加養護護理的人員,並不知曉相關政策。從事養老護理業務的一些家政中介公司,就在信息不對稱中「兩頭吃」——一頭「吃」國家補貼,另一頭「吃」從業者的各種費用。

如前述胡阿姨,參加養老護理培訓前,不但向家政公司交了500元押金,還交了350元「報名費」、100元「書本費」、10元「工本費」。她說,報名其實就是填寫一個表格,報名領到的兩本「書」,「很薄很薄,估計成本一共也只有10元左右」。

「如果你不知道國家的補貼政策,如果你碰到的是『耍花頭』的家政公司,你要交的,除了『培訓費』外,還有『服裝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醫學院路上某知名的全國家政連鎖公司工作人員張女士就稱,不少養老護理人員,就是通過家政中介公司報名培訓,如果不知道其中的「道道」,即使培訓合格後的四個月內還在從事養老護理工作,也不一定能拿到國家補貼。

就在斜土路1674弄某號,一個以窗為「門」,需通過臨時臺階「爬」進去的「助幫家政」裡,一塊「皇家特工」授權「匾牌」邊,戴眼鏡的中年男子稱,參加醫療照護證培訓者,除交350元「報名費」、800元『培訓費』外,還要交500元押金——如果考試未通過不予退還。但是,當記者詢問是否有國家補貼時,該男子轉著眼珠稱「沒有」的同時,甚至「提醒」:這裡聯繫的培訓機構都是正規的,外面不少培訓機構是「野路子」——不能去的呀。

對策:協會應發證

業內人士分析,如此操作後,有關利益方就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培訓機構以「上面」沒有發放為由,讓養老護理人員不能及時拿到「醫療照護證」,並進一步以養老護理人員沒有拿到該證為由不退押金;另一方面,有關方又以已委託培訓機構發放為由,讓培訓者找培訓機構要證。

如此,想參加養老護理培訓的人,可能在各種費用面前望而卻步;「咬牙」參加培訓者,即使合格,也可能要為拿證跑斷腿,磨破嘴。

所幸的是,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及時協調市人保局、市衛健委相關業務部門和上海社區衛生協會,在解決個案的同時,進一步明確職責,推進訴求協商解決機制。會議明確醫療照護證的發證主體為上海社區衛生協會,考試合格者可以到培訓機構列印證件,中介代理無權扣押,也不得剋扣國家補貼,相關訴求由市人保局協調社區衛生協會負責處理。

有關方面認為,醫療照護證發放工作主體責任的進一步明確,將有利於改變一些中介「兩頭吃」現象,有助於改變政策福利變成中介「黑利」情況。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

相關焦點

  • 巴中12345市民服務熱線有序運行
    自今年1月1日開通以來,我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運行情況如何?作用發揮得怎樣?群眾是否認可?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12345,一探究竟。  市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曾做過一個統計,全市僅社保、環保等「國字號」熱線就有30多條,加上各職能部門自設的諮詢投訴舉報熱線多達70餘條。眾多的熱線電話,不僅難記,還時常讓群眾弄不清楚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能,遇到實際問題時,不知道應該打給誰。
  • 12345市民熱線:搭建「連心橋」 服務「零距離」
    12345市民熱線樹牢「群眾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理念,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在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上見行動、見成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事就打12345」的口碑在市民中逐漸形成。在12345市民熱線電話受理中心,每一個來電都被認真記錄、耐心解答,及時轉至相關單位辦理,並按時回訪來電人,最大限度推進問題的解決。  近日,東昌府區梁水鎮鎮王辛村一位村民來電反映:村內天然氣改造基本結束,但自己家中的天然氣還差一根管道未接通,希望有關部門予以解決。
  • 北京12345企業熱線將提供8種外語服務
    來源:新京報2019年12月30日,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值班班長為接線員解答疑難問題。開網店需要哪些手續?小微企業怎樣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員工積分落戶有哪些加分條件?企業稅務註銷如何辦理?8個機構專人派駐 熱線知識庫每日更新除了一成多的訴求類問題需要派單給各部門、各區解決,九成的諮詢類來電,都需要接線員來回答。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在企業專席,話務員獲得了多重支持。
  • 市民身邊看變化|「12345」:一條熱線溫潤一座城市
    今年1—11月份,這個耳熟能詳的熱線共受理市民訴求105萬餘件,日均受話3200餘件,其中按照政策當場答覆63萬餘件,熱線直辦率達到61%,按期辦結率達到98.17%。2018年7月1日平臺統一整合,承擔了原淄博12345民生服務熱線及21條分散在有關部門「123」開頭的政務類服務熱線受話任務,實現了一個路徑、一個號碼、一個渠道受理群眾訴求,真正實現「12345為群眾代言」。一條簡單卻不平凡的熱線堅守如一,交出的是一份既有速度、力度,又有溫度的答卷。
  • 外語為橋 連線解憂 北二外承接12345市民熱線外語服務工作
    這句12345市民熱線接通後的簡單問候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副院長龍雲教授在三月份已經重複過N次。3月初,她參加了學校的抗疫外語服務團隊。  3月初以來,海外疫情日趨嚴重,對外做好首都防疫政策闡釋成了迫切需求。
  • 北京12345市民熱線增加企業服務功能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杜燕)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水平,暢通企業訴求上達、回應、辦理渠道,建立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北京12345市民熱線今天正式開通企業服務功能,提供每天早6時到晚24時的每周7×18小時工作制,365天全年不間斷為企業服務。
  • 12345市民服務熱線開通 韓正察看首日運行情況
    12345市民服務熱線開通 韓正察看首日運行情況 2012年10月8日   東方網10月8日消息:12345市民服務熱線今天上午8時開通試運行,上海原有的230多條各類政務服務熱線集中到一個平臺
  • 西安市多條熱線電話已併入12345市民熱線
    去年年底,西安開通12345市民熱線,以往分屬不同部門的多條熱線電話被整合進來。被整合的熱線電話具體都有哪些,目前不少群眾並不了解。  2月23日,58歲的王女士陪老伴去交大二附院看病,看完病乘地鐵1號線回家時,王女士把一個手提袋落在了地鐵上,等回到家她才發現。
  • 市民撥打12345市民熱線要求相關部門表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懷磊 通訊員 劉志嶺說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在大家的印象中,主要是接聽市民「投訴」「意見建議」的服務熱線,相關部門接到「12345」工單第一反應肯定是「沒什麼好事」。
  • 北京社保、稅務、交通等多部門熱線併入12345平臺
    【#北京多個部門熱線將併入12345平臺#】一個電話全搞定!社保、稅務、交通等多部門熱線將併入12345。7月29日,北京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內井然有序,社保、稅務、交通熱線將成為12345分平臺。
  • 濟南12345市民熱線官方平臺 --「愛城市網」APP上線
    中國濟南2016年11月7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10月24日,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與浪潮集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宣布12345 熱線的官方線上平臺 -- 「愛城市網」APP上線。
  • 聊城12345市民熱線重組後,市民可以通過這些渠道反映問題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6日訊 4月16日,聊城市政府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聊城市12345市民熱線受理中心副主任楊潔出席並介紹了聊城市12345市民熱線重組後的運行情況。如今,市民除了撥打電話外,還可通過微信、APP、網站等渠道反映問題。
  • 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聽幾近「秒接」 能提供滬語服務
    韓正說,12345市民服務熱線是一個服務平臺,更是對各級政府部門的監督。要讓廣大市民知曉這個熱線,通過熱線的接聽、辦理、回復工作,更好地服務市民,同時促進政府把各項工作做得更高效更實在。  12345呼叫中心試運行期間共設有200個坐席,有460名受理員輪流上崗,這些受理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由於是試運行階段,全市17個委辦局還派出精通各部門政策法規的專家現場坐鎮。
  • 12345市民熱線快速反應解決市民「溫暖」問題
    12345市民熱線第一時間將工單轉派給高陵區政府,並督促儘快辦理,高陵區住建局馬上聯繫該小區物業了解情況,組織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排查。原來是因供熱管道發生腐蝕、滲漏導致無法正常供熱,對此情況,高陵區住建局立即組織管道搶修,15日中午,高先生所住的小區就開閥正常供暖了。「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暖氣熱不熱』不僅是市民關心的熱門話題,也是政府最關心的問題。」
  • 北京12345熱線:疫情防控的「連心橋」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題:北京12345熱線:疫情防控的「連心橋」  新華社記者王君璐、邰思聰、魯暢  深受北京市民青睞信賴的熱線電話12345,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再次發力,日均接聽疫情相關來電近萬個,成為市民與黨委政府的「連心橋」、疫情防控「又一哨
  • 一根熱線繡花針 穿起民生萬根線——12345市民熱線嚴陣以待保障...
    西安發布訊 從11月我市正式開始供暖開始,暖氣有了溫度的同時,12345市民熱線也迎來了供暖期間「溫度」的高峰。「喂,12345嗎,從15日開始供暖我家就一直不暖和,冰冰涼涼的,咋回事嘛?」11月20日,12345市民熱線接到居住在蓮湖區大慶路棗園街道億潤花園小區的市民張大媽打來的電話,第一時間將工單轉派至西安市燃氣供熱服務中心,並督促儘快處理。西安市燃氣供熱服務中心在核實該市民的小區為秦華熱力公司集中供暖後,將工單轉派給秦華熱力公司。秦華熱力公司接到工單後,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查處理。
  • 12345熱線今年受理訴求1524萬件,同比升60%
    針對企業關注度高的穩就業補貼、高層次人才優惠補貼政策、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等熱點政策,12345熱線中心協調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復工復產政策制定和實施單位建立24小時內製定應答口徑的信息報送機制,確保各項政策解讀及時、指引到位、便於知曉。各部門共提供相關知識點138條,熱線在線解答超9.16萬件,一次性解答率超90.14%。
  • 北二外承接12345市民熱線外語服務
    日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組建了一支涵蓋20個語種的抗「疫」外語服務團隊,承接12345市民熱線外語服務工作,對外籍人士進行疫情防控政策的解釋說明。3月29日一大早,北二外英語學院教師馬輝匆忙趕往學校。當天正值周日,她作為北二外抗「疫」外語服務團隊的成員,要到辦公室接聽12345市民服務熱線,開展外語服務工作。在馬輝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部手機,一旁還擺放著《北二外疫情防控外語服務工作方案》及相關材料。「外籍人士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大多是諮詢是否需要隔離,以及隔離的具體要求、流程等問題。我根據北京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逐一進行了說明。」馬輝說。
  • 淄博市文旅局局長周茂松接聽12345熱線 解答市民疑惑
    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茂松正在接聽12345政務服務熱線電話。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23日訊(記者 張琦 見習記者 王曉藝)9月23日上午9時,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茂松帶領相關科室負責人上線12345政務服務熱線,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解答市民反映問題。1小時的接話時間,周茂松現場接聽電話7個,涉及旅遊景點優惠、圖書館閉館時間等方面問題。
  • 平谷衛健委建立12345市民熱線接待站 主要領導親自值守
    走進北京友誼醫院平谷醫院門診大廳,所有來就診的患者一眼就能看到大廳服務臺前一塊醒目的大牌子12345市民熱線接待站,值班人員會第一時間處理解決患者在就醫看病時的訴求,受到了群眾的歡迎。為了進一步做好接訴即辦工作,及時響應、處理解決12345群眾投訴,平谷區衛生健康委以友誼醫院平谷醫院為試點建立12345市民熱線接待站,同時門診大廳和各層設立接待點。為確保接待站的正常運行,區衛生健康委決定每周至少半天到接待站值守,傾聽百姓的訴求,解決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