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中。很多媽媽為了寶寶的頭型,也是操碎了心,擔心寶寶的睡姿會造成頭型成偏頭、扁頭等等。
其實,幫寶寶選一個合適的枕頭,不僅能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還能睡出「漂亮頭型」。
寶寶何時需要枕頭?
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新生兒不需要枕頭!
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還沒有形成生理彎曲,所以平躺時的背和後腦勺處於同一平面上,頸背部的肌肉都很放鬆,不會造成肌肉緊繃或落枕。而且新生兒的頭很大,幾乎與肩膀同寬,這樣在側睡時也很平坦自然。所以,新生兒並不需要枕頭。
Tips:這裡重點提醒的是,不要讓新生兒枕有高度的枕頭,而市面上針對新生兒設計的枕頭,是0高度,主要是為了糾正寶寶睡姿問題的。
3個月的寶寶,可以開始使用枕頭。
寶寶到3個月後,俯臥位時已經能自主抬頭,脊柱頸段出現向前的生理彎曲。此時平躺,頸椎就會有一定懸空,因此,為了維持生理彎曲,保持體位舒適,在3個月大的時候,可以開始使用嬰兒枕。
當然,嬰兒枕的高度要儘量在1~2釐米,寬度與寶寶的頭同寬,長度要與寶寶的肩部同長。
7個月的寶寶,枕頭高度需要增加。
一般情況下,寶寶到7~8個月的時候,已經開始會坐,胸椎開始向後彎曲,肩部也開始增寬,這時應將寶寶的枕頭高度調至3~4釐米。等到1歲以後,大多數寶寶身體發育差異較大,這時候就要根據寶寶的身材體型,選擇不同高度的枕頭。
如何挑選合適的枕頭?
1、要有支撐頸部的基本構造
枕頭主要的功能是支撐頸椎,這樣才有利於寶寶頭部血液循環,有較好的睡眠質量,促進生長發育。所以,寶媽可以選擇具有凹槽形狀的小枕頭,由於枕頭與寶寶頭部接觸區與頭顱後部形狀相近,可以對寶寶的頭部起到很好的承託力,同時也可以塑造寶寶漂亮的頭型。
2、選擇合適的高度
寶寶的枕頭高度一定不要超過4釐米,具體選擇的標準主要是看寶寶的頸椎和身體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寶媽要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逐漸調整枕頭高度,因為有的寶寶長得胖,有的寶寶長得瘦,具體情況還要自己來判斷。
3、軟硬度也很重要
質地過硬的枕頭,容易使寶寶頸部軟組織牽拉受傷,造成落枕。而且,新生寶寶的顱骨較軟,囟門還未完全閉合,過硬的枕頭可能會使寶寶睡成扁頭偏臉,影響外形美觀。而過於鬆軟的枕頭,不僅無法做到很好的支撐,而且會因為與頭皮接觸面積過大,不利於血液循環,透氣性差,甚至影響呼吸。
4、良好的填充材料
枕芯內的填充材料一定要綠色、健康、安全,而且透氣性、吸溼性都要良好。最常見的填充材料有:木棉、草籽、燈芯草、薄絨、珍珠棉等,民間也有用蕎麥皮或泡過茶後曬乾的茶葉,這些都是可以用的。
5、枕套材質要好,易清洗
寶寶新陳代謝快,頭部出汗較多,如果汗液和皮屑混合長期得不到清洗,就會使一些病原微生物、蟎蟲、灰塵等粘附在枕套上,誘發寶寶皮膚感染的現象。所以,枕套必須透氣性好,容易清洗,最好是純棉或蠶絲等製作。
好物推薦:英國科巢嬰兒定型枕,專門設計用於在睡眠和休息期間,將壓力均勻分布在嬰兒柔軟頭骨區域,安全護頸、科學定型,讓寶寶睡出漂亮頭型。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