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談育兒心得:什麼是精英教育?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0-10-10 快樂成長聯盟

樂爸寄語

Hi,大家好,我是樂爸,育兒路上我們結伴同行~

有心的父母都明白,真正的精英教育,不是靠錢砸。


最近,鄧亞萍在微博上傳了一段視頻。


鄧亞萍以主持人的身份,對郭晶晶進行了一次訪談。


提到郭晶晶,永遠避不開的話題就是曾經的「跳水女王」,和如今的「豪門媳婦」。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從臉上就能看出來。


採訪中,郭晶晶一如既往的大方、從容,還有無需修飾的模樣。


她們聊了郭晶晶的退役原因、家庭、婚姻、育兒等等。


之前有看到消息說,吳佩慈的小公主擁有自己的城堡;


黃聖依的兒子喜歡遊樂場,就擁有了專屬於自己的遊樂場,喜歡滑雪,就有了自己的滑雪場......


所以,我想像中的豪門教育,一直是奢侈精緻的錦衣玉食,是一擲千金的絕對富養。


但看了郭晶晶式育兒才發現,原來真正的精英教育,不是靠錢砸。



霍啟剛工作忙,但只要沒有應酬,都會回家吃飯。


就算有應酬,如果中間有1個小時,他也會回家看孩子,只因為太晚回來,孩子就會睡覺了。



周末的時候,他們就會陪著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


一有機會,還會帶孩子一起去參加公益活動,或者戶外活動。



今年2月霍啟剛在廣州南沙出席活動時,被問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他說:

雖然工作很忙,但時間是自己安排的。


每天我都堅持早起,一定陪兒子吃早餐。我今天也是陪他吃完早餐,送他上學之後才來南沙。如果不珍惜這些時間,小孩子很快就長大了。


所以,我覺得學什麼還是不要緊,一定不要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自己就沒責任了。



生活中,總有人以工作忙、沒為,把年幼的孩子,全權扔給老一輩或保姆,自己一點都不管。


等孩子大了,又開始孩子和自己不親近。


很明顯,他們把親子關係,當成了天生的、不需要培養的。


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之前看過一個心理學實驗:恆河猴實驗。


心理學家把一隻剛出生的小猴,放進一個籠子中養育,並用兩個代理媽媽替代真母猴。


這兩個代理媽媽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的,鐵絲媽媽胸前有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裝置。


絨布媽媽摸起來類似猴毛比較舒適和柔軟,但沒有安裝奶瓶。


按理說,能提供奶水的鐵絲媽媽應該更受小猴的青睞。


但實驗發現:小猴除了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媽媽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都是與絨布媽媽呆在一起。


在看到嚇人的玩具時,小猴會立馬跑到絨布媽媽身邊,並緊緊抱住她。


實驗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僅僅提供食物並不能和孩子建立母愛關係,建立強烈的母愛還需要撫摸和擁抱。


你看,好的感情都是靠「陪」出來的。


所以真正懂教育的父母,再忙也會擠時間來陪孩子。


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女兒出生後「失蹤」兩個月,全天24小時專心照顧妻子和女兒。


他包攬換尿布、哄睡、洗澡、遊泳、打疫苗等工作,甚至健身都捨不得放下孩子。



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說:


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在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被足夠的愛滋養,生活會更從容淡定。


對父母來說,陪伴可能只是一個形式,可對孩子來說,那就是愛和重視。


給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其實是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培養好習慣


鄧亞萍在採訪中提到,郭晶晶的公公霍震霆曾評價她,管孩子「很嚴格」。



對此,郭晶晶是這樣回應的:


因為孩子的爺爺有時會過來跟他們玩,爺爺過來的時候,他在做功課。


我會讓他把功課做完再去跟爺爺玩。我是想讓他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每天規劃自己的時間做事,而不是隨心所欲。



不得不說,郭晶晶管孩子真的很有一套。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習慣的差距。


其實,大多數人都明白習慣的重要,但真正重視習慣養成,並認真實行的人,少之又少。


我就見過一個親戚,常把培養孩子的習慣,掛在嘴邊。


比如,他要求孩子每天放學要先寫作業才能玩。但是,他自己卻經常主動破壞這個習慣。


有時是有客人到訪,他會縱容孩子和客人玩;有時他被其他瑣事纏身,沒法輔導功課,也會讓孩子先玩;有時是被外出就餐等事耽擱......


總之,孩子不僅沒養成放學先寫作業的習慣,反而成性。


每當父母要求他做功課,他就會開始尋找各種理由,以達到拖延的目的。


輕易的中斷、妥協,是習慣養成中最為忌諱的事,這一點恐怕也是郭晶晶「嚴格」的原因。


很多人會認為孩子還小,可以先放鬆一些,等年齡大了再來好好管。


但俗語都說:「好變壞一刻鐘,壞變好需一年。」


一旦壞習慣扎了根,再去糾正只會難上加難。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意思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


可見,給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習慣,真的可以受益終身。


捨得讓孩子吃苦


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郭晶晶和霍啟剛,雖是頂級豪門,卻從來不嬌慣孩子。


霍啟剛曾在微博發了一組圖文,引發熱議。


照片中,霍啟剛和郭晶晶,挽起褲腿在泥濘的田地裡插秧。



而一旁小小的兒子也有樣學樣,蹲在稻田裡賣力地勞作,即使雙腿布滿了泥點,仍繼續堅持下去。


一番辛苦的農田體驗之後,一家三口還在村民家吃起了農家飯菜。



即使是粗茶淡飯,小孩子臉上仍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霍啟剛配文說:


「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幸福的時代,沒餓過肚子,挑食和浪費變成了習慣。


他們更需要知道食物從哪兒來,學會珍惜,學會知足!」


而且,讓孩子適當吃苦,不是他們偶爾的活動,而是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


他們會在地攤和打折店給孩子買衣物;



和孩子一起參加馬拉松家庭跑;



帶孩子去地鐵站,讓他身上掛著公益籌款告示牌,幫婦聯義賣籌款。



郭晶晶夫妻的育兒方式,讓網友不禁感慨:「他讓我們學會了分辨貴族和土豪。」


確實,如今不說豪門,就是普通的中產、小康家庭,輕易都不會讓孩子吃苦。


就算在農村,也少有家長會讓孩子頂著烈日、沾滿泥巴、流著汗水,親身體驗農作的不易和艱苦。


每個人都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


但真正有遠見的父母,應該捨得讓孩子吃苦。


電影《靈魂歌王》講述了美國爵士樂以及搖滾樂人物雷·查爾斯一生的輝煌與傳奇。



查爾斯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美國小鎮上,七歲時,他因青光眼而雙目失明。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眼睛看不見的小查爾斯在家裡到處撞,跑,不停地跌倒、摔跤。


痛得實在受不了,他邊哭邊大聲叫著:


「媽媽,媽媽,help me !help me !help me!」



鏡頭一轉,媽媽正站在房間的一個角落裡,沉默地看著兒子,滿臉都是淚水。


看著查爾斯艱難的摔倒站起,沒有人比媽媽更痛。


但她知道小查爾斯不可能永遠得到幫助,他必須學會在黑暗當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所以哪怕再難受,再心疼,她也狠心讓查爾斯吃苦。


讓孩子吃苦,不是不愛,而是一種更負責任的愛。


因為這個世界不可能總是甜的,終有一天,孩子要獨自面對人生的苦。


記得之前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位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有了工作。


可是,他總是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於是,兒子開始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媽媽指責他,他卻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一句話,刺痛了多少負重前行的父母。


但現實就是如此,如果父母留給孩子的都是歲月靜好,那孩子將來可能不僅不會,甚至還會反過來責怪父母。


所以啊,讓孩子學會吃苦,越早越好。


就像作者沐心所說:唯苦過,方知甜。越早學會吃苦,往後越能體會人生的甜。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當你想到父母時,你的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到溫暖。


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有心的父母都明白,真正的精英教育,不是靠錢砸。


窮人和富人的教育之間,差的不是錢,而是思維。


和你共勉。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處理,我們只做分享之用,不用於商業。】

相關焦點

  • 郭晶晶式育兒獲贊,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才是永不過時的奢侈品
    作為家長,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創造幸福的生活,很多家長就總以物質培養為重,但教育真的只能依靠"砸錢"來支撐嗎?現實生活的確有父母為孩子一擲千金,這樣的教育值得推崇嗎?這可能是豪門家庭才能效仿的行為。
  • 郭晶晶式育兒:最好的教育方式,並非給孩子提供奢侈的生活
    一直以來,郭晶晶、霍啟剛教育孩子的方式多次在各大網絡引發網友關注。前段時間,郭晶晶穿著一身運動服,和老公孩子一起去鄉下,下地幹農活。但看了郭晶晶式育兒方式,讓我們看懂一件事: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無關金錢,更無關背景。那麼到底應如何培養孩子呢?
  • 郭晶晶式育兒和李湘式育兒,選擇窮養還是富養,先看孩子再說
    作為不同的育兒觀念代表人,李湘和郭晶晶就經常被拿出來作比較。作為富養的代表人物,李湘對於女兒王詩齡可以說很花錢,穿的用的都是大牌子,王詩齡的衣櫃不亞於成年人的。對於王詩齡用的東西,李湘也是給買的最好的。可以說王詩齡是一個從物質上富養長大的孩子。
  • 郭晶晶談兒子天價幼兒園,網友:「一年14萬都教什麼?」
    然而在節目中郭晶晶無意中提到兒子的幼兒園,卻讓一眾網友驚呼:用最便宜的頭繩,上最貴的幼兒園!霍中曦(Lawrence)上的幼兒園是香港寶山幼兒園,被稱為幼兒園中的哈佛,據說一年學費高達14萬,熊黛林郭富城等明星都把孩子送到了這裡。大家一定很好奇,這所天價幼兒園都教些什麼,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 李湘的「豪氣」育兒,和郭晶晶的「豪門」育兒,相差不是一點點
    如今很多父母都秉持著「男窮養,女富養」的育兒觀念,導致女孩的地位直線上升,很多人都把女兒養成了傲嬌的小公主。可父母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對孩子來說不一定是最適合的。娛樂圈富養女兒的第一名當屬李湘,王詩齡的衣食住行處處彰顯著「壕氣」,小小年紀就身穿上萬的服飾,住著豪華的公主套房。據說,她每月的花費都要數萬元。
  • 「媽媽,為什麼要我做家務?」這寶媽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文|西紅柿媽媽前幾天,和婆婆鬧了些不愉快,起因是我開始鍛鍊女兒,讓她幫我一起打掃衛生掃掃地,被婆婆看見了。在婆婆看來,孩子還小,能幹什麼活?不說幫忙,不搗亂就好不錯了,而且要是累著孩子了怎麼辦?可我卻不這麼想,因為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步而就的,如果不給孩子鍛鍊機會,那他永遠也不會真正的成長起來。而我也不能陪她一輩子,照顧她一生。
  •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郭晶晶式育兒:對孩子嚴厲又摳門,被低估的豪門育兒方式
    跳水皇后郭晶晶的育兒方式郭晶晶的豪門生活可謂是幸福美滿的,在跟丈夫結婚後生下三個孩子,大家本以為這幾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肯定會被各種金錢上的富養,但是在郭晶晶曬出的照片來看,卻讓網友覺得這富家孩子怎麼日子過得比普通家庭的孩子還要「艱苦」?
  • 富養VS窮養,看郭晶晶的育兒之道
    這句話用在育兒當中,十分貼切,想要培養出&34;,不能拘泥於物質,重視精神世界的培養才是重中之重。而郭晶晶和霍啟剛教育孩子付出勞動換取價值,買到的東西更珍貴。另外,他們也會教育孩子心存善心,帶著孩子一起參加公益活動,用自身典範影響孩子,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性格。郭晶晶勤儉吃儉是圈內出名的,自己有事行動派,以身作則,杜絕孩子&34;。
  • 體操公主的「鐵血育兒」,兒子5歲沒吃過「鹽」,比郭晶晶更狠
    但她的育兒卻讓很多寶媽指責,這是為什麼呢?但這一點很多城市的媽媽能夠理解,因為城市的競爭真的很大,一不留神孩子就變成了「尾巴」,所以在孩子教育上嚴苛一點,很多媽媽能夠接受。的育兒相比劉璇的「鐵血育兒」,郭晶晶的育兒好像更接地氣,更被媽媽群體所接受。
  • 「媽媽,我要買玩具,我就要買」:好的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
    我想,朋友的孩子之所以要玩具,那是因為不知道錢的重要性。因此,好的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仔細分析這句話,覺得薩提亞說的不無道理。當孩子做錯事時,由於慣性我們往往會先指責孩子,然後冷靜下來才有可能問孩子做錯的原因。卻常常沒有想過,是不是從一開始我們教育就出了問題。
  • 幸福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孩子的幸福是什麼?如今,出國留學不再是少數精英家庭的選擇,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世界經濟文化的不斷融合,國際教育資源的持續開放,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提高,越來越多的平民孩子加入到了出國留學的大軍中。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其中自費留學59.63萬人。2019年,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已成為留學群體的「主力軍」,佔比達到43%。
  • 我的育兒心得
    這篇心得我在網上也是查了資料,但大都是空泛的大道理,如同雞肋食之無味,雖然不舍,但也不用。框架下的心得都可以抄襲和借鑑,我的心得從孩子最基本的「吃喝玩樂」,從最簡單的生活中進入,拋磚引玉,讓老師和家長們不僅僅是看,更多的是思考。 關於「吃」,我的孩子確實是一個不怎麼挑食的孩子,而且還特別能吃,在四歲之前經常吃的太多導致「食火」。
  • 小布溜爸育兒學習分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書心得
    分享這篇育兒學習心得時,已經聽了樊登老師演講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音頻17遍。樊老師說「這本書是我覺得特別幸運能夠遇到的一本書。」我覺得這本書真是一本優秀的育兒SOP手冊。實操性很強。聽了13遍後,也在公司讀書會上分享了這本好書。和樊老師一樣,我也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到更多的父母和準父母。
  • 什麼是真正的「富養」?郭晶晶帶5毛頭繩,卻送孩子上天價幼兒園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沒有錯,把這兩種方式結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跳水皇后」郭晶晶做到了這一點,她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和挑水一樣精彩,值得大多數父母學習借鑑。郭晶晶和丈夫霍啟剛在孩子教育方面達到了高度一致,出生就是豪門貴公子哥,但卻沒有享受到豪門的待遇,被爸媽帶著下地幹農活,擦車掙零花錢,跑馬拉松比賽等等,這一些一般家庭孩子都不會做的事,郭晶晶霍啟剛兒子卻全都體驗了。
  • 三十而已直戳精英媽媽的心,精英媽媽育兒經
    導語:熱播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堪稱精英媽媽中的典範。她正如名字一樣「顧家」,雖然她雙商很高,但她對小孩教育、對家、對老公事業盡心盡力。每天累得像陀螺一樣,為了讓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顧佳勇闖太太圈,一個學霸甘願給文盲暴發戶低聲下氣。為了孩子顧佳做起了全職媽媽,只為了能親自輔導孩子,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三十而已》顧佳:育兒焦慮這件事,精英媽媽也不會例外
    我沒有機會接觸過其他的「精英媽媽」,不知道她們都在做什麼?我原本以為那些「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不論從任何人的角度來看,都非同尋常。但是,電視劇裡的顧佳的育兒生活,讓我發現:不論貧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大家焦慮的事情卻是一樣的。
  • 郭晶晶曬三個孩子吃早餐,獲無數網友點讚,這才是豪門的教育方式
    育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任務,許多父母都在盡最大努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生活。一些父母會通過物質手段來豐富孩子的生活,但是這種方式不一定會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反而會使孩子變得物質。現實教育應充分利用家庭的經濟優勢,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
  • 霍啟剛曬3個孩子吃早餐的照片:真正精英的教育,可不單追求物質
    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父母都很關心、很頭疼的一個問題,因為很多時候,夫妻倆的教育觀念會不同。在很多父母的認知中如果生活條件變好了,那就應該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當經濟條件變好了,就該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意思也就是孩子就應該富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