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D卡到雜誌 《中國國家地理》為你揭開背後的秘訣

2020-12-11 泡泡網

從SD卡到雜誌 《中國國家地理》為你揭開背後的秘訣

2020年11月11日 12:18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很多網友都曾給我留言問自己的照片為何遲遲不能獲獎或者被雜誌社選用,希望能讓我透露一些其中的門道。說實在的,我在這方面的經驗也並不豐富,遠遠達不到能夠和大家分享經驗的水平。好在朋友多,人脈廣,我借著這個話題和一位朋友聊了一聊。他是國內頂尖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資深圖片編輯、著名攝影師王寧。《中國國家地理》不用多介紹,攝影圈的朋友都知道它的分量。我相信對於很多網友來說,王寧的見解也許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中國國家地理》大拉薩特刊,圖片來源於網絡

王寧以一張入選照片為例,來說明背後的過程,和處理的訣竅。

那張入選照片大約拍攝於四年前。當時《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要做一個關於拉薩的大專輯,專輯前部有一篇文章主要將描寫關於布達拉宮,所以雜誌社也組織前去拍攝。因為所有去拉薩的人都會拍布達拉宮,但大多數攝影師都會在一個比較固定的幾個點位拍攝,拍攝出來的東西也就千篇一律,如果想要拍的出彩,就要找到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創作。攝影師當時花了10天時間在拉薩尋找並拍攝,最終拍了46個不同角度的布達拉宮,雖不能說很多,但儘可能的拍攝到了一些差異化的畫面,這是其中一個。

這張照片最終被放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一篇叫做《凝視布達拉》的主題文章中,意在透過不同人群的生活去看布達拉宮。之所以被選為了雜誌上的第二個跨頁,很大的原因是它的拍攝角度跟我們常見的布達拉宮不一樣,照片的主體也並不是布達拉宮,由於前景是從別的地方的屋頂拍的,所以在畫面中看起來布達拉宮很小,但其實對一張好照片來說,真正要拍攝的對象並不一定要拍的很大,只要在畫面裡即可。

入選照片,攝影師供圖

同時,這張照片有很多細節也值得關注,比如說它的前景是當地的喇嘛,他們應該是剛剛上完早課,需要先洗個手。所以畫面裡能看到兩組人,左側有5個人正在倒水洗手,中間有個人可能剛剛洗完手,正要去到另一個方向,整個畫面這兩組人的關係比較和諧。

畫面中還有兩個門,一扇紅色的,另外一扇門上有一些有趣的圖案,構圖上非常對稱。同時照片中還透露了當地人許多的生活細節,比如前景有很多盆栽,右邊的門前面還有一隻小貓在那邊曬太陽,中間部分很多正在晾曬的鞋襪,這些生活細節往往不太被大家所注意,但都包含在了這一幅富含生活情趣的畫面裡。

在拍攝完成後,攝影師會將RAW格式原片導出到photoshop裡進行調色,基本上也就是一些陰影和高光,對比度這些東西,可能也會做一些局部的亮度調整,但這張照片本身素質很好了,基本不需要做很多的誇張的例如增加飽和度之類的工作。

如果一張原片如果足夠優秀,那麼在後期調整時也不會把一幅畫面用過高的飽和度和對比度去呈現,那樣的話照片會喪失很多的細節。

在後期調整的時候,對電腦的硬體和軟體也還是有一些特定的需求。比如一個大尺寸並且色彩準確顯示效果出色的顯示器,放在當今市場上的話,一塊100% sRGB色域的4K IPS屏可以說是標配。

一般的顯示屏產品在出廠時色溫會偏高,顯示出的色彩不太精準。作為一個合格的職業攝影師,對於自己的電腦也要進行二次調色,蜘蛛校色是行業內比較通用的流程。但由於攝影師的顯示屏色彩和印廠電腦顯示出的色彩不可能達到完全一致,因此最終還是要以印廠的色彩為準。但一塊經過再次色彩校準的屏幕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能給你照片修改效果的呈現和印廠的最終關書都節省非常大的返工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在這裡需要說一句題外話,攝影藝術與科技的激情碰撞不僅限於當前的年代,隨著快速分享時代的到來,影像更多的會以電子版的形式出現在各個平臺上。對攝影師來說,也許在自己的屏幕上看到的是最滿意的結果,但是被分享出去的內容可能會被各種各樣的設備所輸出,那麼到時的結果可能並不像攝影師自己看到的那樣完美,而攝影師所要傳遞的信息也可能因此而改變,這也是在專業攝影師群體中現在已經全面普及出色顯示設備的原因之一。

攝影師對屏幕進行二次校色

而對於經常外出拍攝的攝影師而言,顯然無法做到在影棚中隨拍隨修的暢快,那麼如何在筆記本電腦上快速、及時的產出可供客戶選擇或者使用的照片就變得尤為重要。

由於現在的攝影師經常會帶著筆記本電腦在外拍的時候進行修圖,所以如果選擇筆記本電腦的話,就需要同時考慮便攜性和顯卡配置。對於一般攝影師來說17寸比較合適,17寸的尺寸內如果能包含一塊獨立顯卡就是最好了。很多攝影師在拍攝照片的同時也會兼顧視頻,新上市的相機現在也能拍攝4K甚至8K視頻,普通的筆記本電腦如果想對4K文件進行處理就已經略顯勉強了,8K基本是天方夜譚,所以如果修圖電腦有獨立顯卡的話,其中包含的GPU加速功能會在後期處理和渲染上節省攝影師非常多的時間。

PS、LR等常用修圖軟體均支持GPU加速

內存當然越大越好,16G作為基礎,上不封頂。另外,機身的可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辛辛苦苦拍攝的數十G資料一旦因為機身受損出現丟失或者損壞,對於攝影師來說如同滅頂之災。

對於廣大攝影者來說,如果想要自己的作品獲獎或者被雜誌選中,王寧建議,首先要滿足的第一個條件就是畫面要與眾不同。往往在參與評選或者投稿時,有很多照片雖然精美但畫面雷同感很強,這就很容易落榜。所以不僅要好看要美,還要有不同之處。

第二,照片最好是有信息量的。如果是一個單純的抽象事物,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也很難讓評審或者觀眾理解攝影師的創作意圖。要能從畫面上告訴觀眾這個照片是在哪裡拍的,在什麼季節拍的什麼東西,人和背景什麼關係。

第三,照片的獨家性。就是說你最好是能夠保證這個畫面自己拍到後別人不會有相同的照片,那麼這張照片的價值就會高一些。

最後,是很常說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點,用RAW格式拍照。很多時候攝影師給評委會或者雜誌社一張JPG格式的照片,調的非常好看,豔麗奪目。但是都會問起能不能把RAW格式原片提供給對方,如果用JPG直接調圖的話,它的色彩過度各方面就會有問題,可能色階就會斷層。當然這和自己的顯示器也有一定關係,在一些好的顯示器上是能看出來色彩過度有斷層的。之所以強調顯示器的重要性,就是要規避這種情況,所以說,只要滿足前面幾個拍攝的條件,再有一個好的後期電腦設備的加持,大家的作品也會相對更輕鬆的入圍各路影賽或被雜誌社選用。 

最終在雜誌上的呈現效果

自然,對於一個攝影師來說,滿足上述幾條拍攝原則相對輕鬆,但對於電腦這方面,撓頭的就是大多數了。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定要求並且喜歡一鍵解決所有問題的人,那麼直接下單一款戴爾XPS 17作為你的隨身修圖電腦就是最直接可靠的方案。

戴爾XPS 17是特別針對創作者推出的旗艦機,機身比以前設計師使用的專業筆記本輕巧多了,但是硬體性能反而更令人滿意,最高配搭載i9處理器,64G內存,4T固態硬碟,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2060 maxQ獨立顯卡,GPU加速簡單輕鬆;

93.7%的屏佔比17寸4K IPS窄邊框觸控螢幕採用了DCI-P3色域,比傳統sRGB色域更加廣泛、色彩更為真實;

支持64G內存和4TB固態硬碟,多軟體同時開啟也能穩定流暢運行;

由一整塊6000系航空鋁精密切割而成的鑽石切割機身在保證輕量化和高散熱性的前提下給內部構件提供完整保護,為攝影師的每一張原片保駕護航;

23小時續航能力完全能夠滿足攝影師在不接電源情況下的三天工作;

WIFI6技術讓遠距離傳輸不再是折磨,時刻體驗修完即發的暢快淋漓。

一款優秀的電腦產品能讓我們的後期過程更為輕鬆方便。如今Intel倡導的設計師筆記本理念得到了包括戴爾在內的眾多筆記本廠商的支持,而XPS 17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以更輕薄的機身,高質量的屏顯,強勁的圖形渲染性能,配以其超長的續航,足夠便攜的操作體驗,儼然達到了一個攝影師及圖像內容創作者的工作需求,成為當下設計師及圖像內容創作者的首選。

王寧說,如今,在這個數位化的讀圖時代,攝影藝術作品更多的是通過電腦顯示屏傳遞給更多觀眾,讓攝影藝術得以廣泛的傳播,為藝術創造了更多可能。其實,科技一直圍繞在攝影藝術的周圍,最簡單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拍攝工具——相機,從之前單一的膠片相機到現在的多元化相機,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持。隨著科技的發展,相機並不是攝影人生命中的唯一了,更好的顯示工具也是他們所需要的,比如一臺出色的筆記本。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戴爾方面一直在致力於出色產品的研發,雖然不能讓所有人都擁有出色的設備,但是他們在盡力創造出最優秀的設備,來為藝術創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國際上,XPS也是很多外國攝影師的心頭好,拍攝出了不少獲獎作品。

固然美景終有盡頭,但戴爾以IT力量推動攝影藝術發展的腳步將不會停歇。在科技不斷革新的浪潮下,攝影藝術正在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更好的時代,一個數位化的藝術時代。

誠如上文所述,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定要求並嚮往以更專業的姿態面對自己或客戶的人,戴爾XPS 17就是你現今時代下的當之無愧的終極選擇。

相關焦點

  • 中國60年歷史地理雜誌走向全球 --《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創刊
    創刊儀式圖片:http://www.cngint.com/launchparty/1.jpg (請下載圖片)(Ctrl+單擊打開連結後另存為圖片來下載圖片) 圖片說明:左起分別為《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出版人吳文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成升魁、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港澳臺辦公室主任謝愛偉、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周明偉、香港晨興集團主席陳樂宗、中國宣傳部出版局局長張小影
  • 蜜蜂飛到《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裡啦!
    蜜蜂飛到《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裡啦! 蜜蜂飛舞,驚喜來襲 8月7日 《我的世界》將上刊 《中國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雜誌盛讚中國綠色消費
    在會上泰瑞.賈思雅呼籲在場的數千名網商代表號召成為探險家,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空氣和水的保護,基金樂於提供資助,並盛讚中國綠色消費。泰瑞.賈思雅在會上表示,美國地理雜誌目前有4.5億會員,超過一半來自美國之外,我們將更多的關注中國,探索中國之美,事實上,中國綠色消費大大增強,比如全球最大的低碳出行自行車就在杭州。事實上,中國最大的綠色消費就是在網際網路上。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尋找《地理知識》創刊號
    1950年創刊號 只有8頁 印量不過600份北京晚報訊(記者 王潤)「親愛的讀者,如果您一直珍藏著《地理知識》的創刊號,請與我們聯繫,我們邀請您終生免費享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日前,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面向全國尋找創刊號,並準備了厚禮進行答謝。今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60周年。
  • 《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該雜誌是中國著名的地理刊物,其主要內容...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 走進《國家地理》揭開頂尖雜誌神秘面紗
    本文節選自《兵書十二卷》(趙嘉/著)    美國的《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以下或簡稱NG)雜誌並不是一本純粹的地理雜誌,它雖然也刊登一些有關地形地貌的文章和圖片,但事實上它關注的範圍遠遠超過地理學概念。
  • 活動回顧:探秘《中國國家地理》繁體版雜誌社,跟隨一流攝影師學習...
    說起《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可謂是家喻戶曉。這本擁有70年歷史雜誌,記錄了遼闊祖國的壯美河山、世界各地的人文歷史以及神奇現象的背後故事,融科學性、觀賞性、收藏性、實用性於一體,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那麼,這本內容如此多彩豐富、學術地位如此崇高的雜誌是如何煉成的呢?8月11日,大洋研學就帶著孩子們進入《中國國家地理》繁體版雜誌社一探究竟。《中國國家地理》繁體版總經理陳奕現身為孩子們介紹雜誌製作的秘籍。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繁體版創刊發行受到好評
    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原名《地理知識》),千禧之春,在路甬祥院長為其雜誌題詞「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的指導下,該所邁出了積極推進雜誌國際化的步伐。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讚:青海原來這麼美
    原標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讚:青海原來這麼美 「與青海有緣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來過青海,並被青海的風景和人文所感染的人;另一種是嚮往青海,等待一個去青海的理由的人。最難忘的還是青海那一片伸手就能觸摸到的藍天……」3月22日,一段段美文,加上一張張青海美景圖片出現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微信公眾號上,瞬間震翻了國內網友,引發大量轉發。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是一本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傳媒,其關注未知世界的新發現和新進展,追逐已知現象的再探索和再認識,用精準、精彩、精練的圖文語言為大眾推送祖國大好河山,發行量居中國高檔雜誌之首。
  • 為《國家地理雜誌》當攝影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本很少有人了解圖片的力量,或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雖然在這本內頁精美的黃色邊框雜誌上,一張圖片就勝過千言萬語,卻難以捕捉這鏡頭背後的人。我們有幸採訪到StephenAlvarez,他從1995年起為《國家地理》工作(或者說,在這份工作中倖存至今)。當然了,他的工作經歷能輕而易舉地在任何一個「職業日」(CareerDay,學校舉辦的供學生了解各行各業工作的活動日)的演講中勝出。
  • 《中國國家地理》:傳播地理科學之美
    總編李栓科講述自己從科考人轉變為媒體人的故事李栓科認為,《中國國家地理》應該關注社會的熱點、難點、疑點背後的科學話題,拋棄傳統科普居高臨下的姿態。■雜誌檔案《中國國家地理》一本傳播地理科學前沿最新成就和觀念的優秀刊物,其前身為1950年創刊的《地理知識》,1998年改名為《中國國家地理》。在改版後的六年時間裡,雜誌發行量從1998年第1期的2萬餘冊,上升到每期發行逾30萬冊,並成為國內迄今惟一完整輸出版權的雜誌。
  • 新鄉寶泉景區榮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
    近日,新鄉寶泉景區大峽谷榮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17年11月月刊封面。《中國國家地理》是我國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誌,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
  • 我們的中國國家地理
    這是一本由中國國家地理團隊自述品牌故事的書;你對中國國家地理一切的好奇,比如:中國最美地方排行榜中國人的景觀大道這些定義了「中國之美」的重要策劃是如何面世的?創刊70年,從《地理知識》到《中國國家地理》,「地理「已經成為描述中國的新語言,從地理科學工作者到科學傳媒經營者,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我們一起來回答:今天的中國,為什麼要做科學傳媒?
  • 國家地理雜誌「旅行365」2012人氣圖片展
    說起國家地理雜誌,它絕對是眾多攝影愛好者們最喜愛的讀物之一,尤其是它的NGPod(每日一圖)幾乎人盡皆知。龐大的圖片庫、強烈的視覺效果,都給觀者帶來了非常直觀的視覺衝擊。今年9月份,國家地理雜誌旗下的旅行頻道也推出了類似NGPod的Travel 365欄目。雖然新欄目成立只有4個月的時間,但是它每天都為我們送上了一場場的視覺饗宴。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出版「惠濟專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李嵐 通訊員 徐玉政 文圖12月19日,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委了解到,在新近出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中,專門針對惠濟區的厚重歷史和文化特色,出版了一期惠濟專刊,以此從歷史和旅遊的角度向世界推介惠濟區的發展。
  • 新鄉輝縣風景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一道彎風景 郭宇 攝本報訊 (記者 張延) 新鄉南太行風景以山險水秀聞名於世,但很多人還不知道,這裡還是中國曲流峽谷(簡稱曲峽)密集地帶。剛剛出版的11月份的《中國國家地理》封面選用的就是輝縣寶泉一道彎照片。《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 美國國家地理幼兒版雜誌
    今天分享是National Geographic little kids美國國家地理幼兒版雜誌,雜誌為雙月刊,目前分享的今年的最新5期,每期有36頁,這套雜誌是美國國家地理專門為3~6歲的小寶量身定做的幼兒雜誌,照片依然延續國家地理雜誌的特點,高清實景實物照片,讓人仿佛感到可以觸摸到最真實的動物,並且每期都有小故事,以及前沿的科普知識,還有互動的小遊戲,大大的彩色的圖片
  • 《國家地理》雜誌評選,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在中國甘肅
    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是世界最廣為人知的雜誌之一,也是十分具有權威性的地理讀物。該雜誌曾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評選,就是世界十大神奇地理景觀,其中中國就上榜了兩處。今天為大家介紹兩處其中一處十分夢幻的景觀,甘肅張掖丹霞地貌。一個可以和美國其名,甚至比他還要美的張掖。
  • 中國首屈一指的地理和文化雜誌走向國際
    -- 智睿集團即將推出廣受歡迎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 上海2008年10月15日電 /新華美通/ -- 總部位於香港的知名媒體投資公司智睿集團今天宣布 -- 即將推出廣受歡迎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
  • SD卡受損怎麼修復?SD卡在電腦讀不出來解決方法!
    SD卡受損怎麼修復?SD卡在電腦讀不出來怎麼解決?內存卡是我們使用頻繁的存儲工具,我們應該收藏一些比較實用的內存卡修復工具來為你排除內存卡的各種毛病會錯誤等待問題。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幾款內存卡修復工具。首先大家推薦這款手機sd卡修復工具SDFormatter。這款軟體不僅能夠修復手機卡還能格式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