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顱」重疾險理賠記:理賠難路上的是與非

2020-12-20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涵「2019年下半年查出顱內腫瘤,開顱手術後通過線上理賠,最終協議下來賠付70%。」年僅27歲的朱亞告訴記者。

朱亞來自浙江,是一位購買短期重疾險的保險客戶,回顧理賠之路,從申請理賠被拒到保險公司理賠,她表示一波三折,幸虧自己堅持下來。

保險理賠這場沒有硝煙的口水戰似乎沒有匿跡,從盲信保險中介忽悠投保、到惡意退保黑產亂象、到保險理賠與否界定,「博弈」似乎一直發生在險企和投保人之間……

年中期間,近20家壽險公司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年度理財報告展示了保險理賠「那點事兒」。經濟觀察報記者統計發現,人壽、國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太平人壽、泰康人壽等公司公布的獲賠率數據基本超過97%,甚至不少公司獲賠率接近99%(小額),線上化便利程度讓平均理賠時效在1天左右。這就意味著100件理賠中,至少有97件能夠獲得賠付。

完美數字背後真的存在無法賠付的原因何在,保險公司在條例下「應賠盡賠」了嗎?那麼剩餘3%的投保人拒賠、公眾存在理賠難的認知來源於哪?

網際網路保險投顧蝸牛保險CEO尚萌萌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出現理賠難的絕大多數是在投保時未作出嚴格健康告知,其次是銷售人員誇大功能和理賠範圍、因產品複雜性導致的條款理解偏差等原因。」

朱亞「開顱」保險維權路

維權路上,保險鏈條上的重要一關就是理賠門檻。

2020年上半年壽險公司理賠報告出爐,30家排名靠前的壽險保司中,中國人壽理賠最多,金額210億,理賠件數670萬,客戶獲賠率達到99.5%。平安人壽上半年賠付總額在151億元,賠付件數為169萬件。太平洋人壽總賠付金額為72.3億元,賠付件數為112萬件,理賠獲賠率為99.9%(小額),太平人壽、人壽分別為34億、30.49億元;泰康人壽總賠付金額26.3億元,總賠付件數33.2萬件。在重疾險理賠案例中,惡性腫瘤佔比最高在65%左右。

朱亞是一名在杭州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平時大多「混跡」網絡。在一次網際網路保險廣告營銷中,她購買了由微保推送的泰康短期重疾險「微醫保·重疾險」,年費不高,僅300元出頭,保額有50萬。彼時的朱亞覺得保費不貴,保重疾類目多,就以「可有可無」的心態為自己購買首份重疾保單。

但是在保單生效的多個月後,朱亞在理髮師提醒下發現自己顱骨側邊有一個不大的凸起,引起了她的警覺,後確診為顱骨良性腫瘤。在醫院進行開顱手術後記起了這份重疾險並提交相關理賠資料。

朱亞對記者說:「理賠之路挺坎坷的,首先保險公司以疾病編碼不符,稱是顱骨腫瘤,且不是腦內也非惡性腫瘤拒賠了。期間我向12378(銀行保險消費投資維權熱線)反映過兩次,第一次投訴是因為保險公司超時沒有反饋結果,第二次是在醫療險認定為重疾情況下再進行投訴,幸虧我並沒放棄對權益的維護。」

讓朱亞如此堅持維權的是,她看到重疾險條款規定「因外傷而實施的顱腦手術是免責,只有疾病導致的開顱手術,才是重疾險保障範圍。」

在朱亞多次奔走維權中,最終對方險企向權利人支付理賠額35萬元(70%保額),並在協議理賠款到帳2日內撤銷銀保監投訴的理賠協議書中落幕。

相比起來,朱亞是幸運的。

記者從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公布的數據發現,2019年涉及人身保險公司投訴中,理賠糾紛佔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20.6%,疾病保險、醫療保險首當其衝。另據2019年約1.6萬份涉及保險理賠的裁判文書統計,通過訴訟解決糾紛的案件中,法院全部或部分支持的僅佔38%,撤回起訴佔21.7%,大部分用戶難以順利獲得賠償。

若將數據放大,據2019年43家保司年報顯示,平均賠付率達98.78%,在剩下的1.22%比率背後是58.38萬單拒賠的案例。其實更不為人知的事,98%順利理賠基本為小額賠付,大額賠付才是拒賠的高發地。

此外,一位曾在保險圈從業多年後離職的人士告訴記者:「在我從事保險期間,獲賠率看似客觀但指標實際參考意義不大。據我所知不符合理賠標準的案件,很多可能都沒進入正式理賠流程,也就不會拉低獲賠率。所以真實獲賠率也許難以估計。」

但記者了解到,從保險公司的賠付率(賠付支出/保費收入)等指標也能粗略可見整體壽險的賠付情況。據統計數據顯示,在2010年健康險保費收入只有677.47億元,但到2019年就增長至7066餘億元,近10倍的增幅是所有險種中保費增速「王者」。其健康險賠付率10年平均值為0.35,比總保費0.31高一點。

「雖然賠付率指標並不能完全真實反映理賠支出,主要是長期險的賠付支出可能花費前些年的保費收入,但以逐年對比也能看出近些年壽險的賠付在上升並有很大進步空間。」上述人士坦言。

保險理賠是與非的「蹺蹺板」

8月10日,銀保監會披露,2020年上半年保險業賠款與給付支出6308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產險業務賠款支出2983.83億元,增加65.78億元,增長2.25%;壽險業務給付金額2024.03億元,減少128.22億元,下降5.96%;健康險業務賠款與給付支出1155.06億元,增加135.51億元,增長13.29%;意外險業務賠款支出145.22億元,增加2.61億元,增長1.83%。

逐年上升的保險理賠支出是行業向好趨勢,但保險理賠問題成為保險保障售後一大困擾問題仍未完全改善。以尚萌萌執掌的蝸牛保險為例,用戶多達600萬,處理疑難投保案件超過100萬件,回答用戶保險諮詢超過2億條。

可見在中國當下,保險產品資料庫、用戶報告庫、保險知識市場極度火熱並緊缺。

在保險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今,被忽略的健康告知為未來理賠積聚了眾多風險,尚萌萌認為:在「理賠最為關鍵的健康告知環節,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協助,用戶自身理解偏差、被誤導不用告知、部分平臺投保頁面可以迴避等問題,可能使得未來集中出現批量拒賠風險。」

以蝸牛為例,在行業解決方案上巧用金融科技創新力量,以業內首創推出破解理賠難的解決方案,並承諾省心買、放心賠。尚萌萌告訴記者,從8月1日起,用戶通過蝸牛保險諮詢購買,如實做好健康告知,出現拒賠情況,蝸牛除了協助申訴和法律援助外,再提供上限為50萬元補償,該額度將在後續逐漸放開。

「行業加速發展中非常需要一些創新方式保障用戶權益,提升用戶體驗。」南方科技大學金融系教授王赫向記者表示,這是一種創新性的金融實驗,破解了困擾行業的多年頑疾。

此外,在面對當下「惡意退保」的現實困境面前,保險公司和保戶之間的「博弈」似乎間歇性達到白熱化程度,暴利是退保黑產日益活躍的重要原因。據調查,退保代理抽取的服務費高達保費的30%至50%。記者單以「全額退保」為關鍵字在閒魚上搜索就能跳出上百條連結,直指惡意退保黑產,其中最高的諮詢量在50多人以上,並標明「針對全國範圍保單」。

一位華東地區的中小型保險公司經理告訴記者,黑產中介甚至明目張胆的在保險公司樓下蹲點攬客,發退保代理的小卡片,現場唆使我們的客戶退保,嚴重幹擾市場經營。

尚萌萌也表示,「部分保險公司在人員、業務流程、糾紛管理等過程肯定是不完美的;銷售誤導這一大頑疾難以消除,消費者的宣傳教育、對非法行為的認知都存在不足。」

在保險售後的天平上,一端是惡意退保沉渣泛起,對保險行業帶來負面衝擊。另一端也存在真實客戶存在理賠難的實質問題。太平洋壽險也曾表示,保險公司應該合力共同暢通消費者的維權渠道,充分借力行業糾紛調處機制,引導消費者通過正當途徑表達合理訴求,確保消費者有人可找,有理可講,讓黑產沒有可乘之機。

以朱亞維權為引,她坦言:「最終的70%理賠方案也是自己提的,當時就想趕緊把理賠程序走完」,朱亞坦言「保險意識非常重要,最重要的還是保障,我是幸運的,不管最終是能賠付到七成還是全部都值了。」

(受訪人朱亞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蝸牛保險CEO尚萌萌:理賠難多數因未如實告知
    來源:經濟觀察報記者:王涵「2019年下半年查出顱內腫瘤,開顱手術後通過線上理賠,最終協議下來賠付70%」,年僅27歲的朱亞告訴記者。朱亞來自浙江,是一位購買短期重疾險的保險客戶,回顧理賠之路,從申請理賠被拒到保險公司理賠,她表示一波三折,幸虧自己堅持下來。
  • 重疾險理賠知多少?不是所有「癌症」都可以理賠
    隨之而來的,市場和消費者對此類保險的理賠也更加關注。重疾險理賠和醫療險理賠不同,醫療險通常需等到治療結束出院後方能申請,而重疾險通常是一旦確診大病即可理賠保險金,所以客戶是否可獲得理賠的關鍵在於病種的界定和保險的理賠範圍。以惡性腫瘤(癌症)為例,通常人們認知的癌症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疾病,理所當然認為全部應該得到重疾理賠。
  • 買保險容易理賠難?理賠的所有坑都在這了,建議收藏
    一對一定製諮詢 公眾號:梧桐保那麼在擺脫了對保險公司和理賠的「偏見」後,又有哪些原因可能成為我們理賠路上的「發放理賠款項:在審核完畢確認無誤後,保險公司會發給客戶發送理賠通知,一般收到通知後1-3個工作日內理賠款就會到帳,理賠完成。
  • 首例「擇優理賠」案件公布!這些公司理賠更寬鬆
    今年 11 月 5 日,重疾險《新定義》正式發布,舊版重疾險全部在明年 2 月 1 日前下架。2020 年 12 月 9 日:申請腦中風後遺症的理賠,按照舊定義是不滿足理賠條件的,但是當天下午卻收到 30 萬重疾理賠金。
  • 投保了重疾險罹患癌症後被拒絕?怎樣做才能防止理賠被拒?
    隨後保險公司立刻對曾某(化名)病情展開調查,通過調查發現,曾某(化名)分別在十幾家保險公司購買了重疾險,保額累計起來有800多萬。對於曾某(化名)在多家保險公司投保的行為,保險公司疑似騙保,隨後聯合公安局辦案人員和醫務人員,經過一番調查之後,發現曾某(化名)曾經用假名字在另外一家醫院有甲狀腺癌的檢查記錄。
  • 重疾險新規倒計時產品交接 舊版重疾險推擇優理賠方案收官
    針對於舊版重疾產品,保險機構正在主打「擇優理賠」方案,幫助消費者在新舊重疾定義規範中選擇利好方案進行理賠,同時也形成重疾險銷售的窗口期。應對重疾新規過渡,30餘家保險機構推「擇優理賠」方案自11月5日,中保協、中國醫師協會發布重疾新規後,已經月餘,而距離1月31日「重疾新規」的過渡期期限也僅有40天時間,在此期間,各保險機構為應對重疾險進行過渡,分別在產品精算、設計、理賠、宣傳等方面下功夫。
  • 男子患腎病身亡,30萬重疾險理賠卻遭拒,法院:別找藉口拒賠
    一提到買保險,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重疾險,重大疾病給家庭造成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重疾險已經成為保險的標配。買保險就是為了以防萬一,當風險來臨的時候誰都希望越快越簡單的拿到理賠款,但是也有不少因一些細節問題在理賠時產生糾紛。
  • 治療心臟病,為什麼一定要開胸才能進行重疾險理賠?
    我們先來看看重疾險中,關於冠狀動脈搭橋術的合同條款:「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是指:為治療嚴重的冠心病,通過開胸進行的冠狀動脈血管旁路移植的手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心導管球囊擴張術、雷射射頻技術及其它非開胸的介入手術、腔鏡手術不在保障範圍內。
  • 慧擇公布小馬理賠年度數據,近4成理賠額不足30萬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1年1月7日,「全球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HUIZ.US)公布了2020年全年理賠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慧擇累計協助理賠案件數達4.1萬件,協助理賠結案金額達2.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近4成用戶重疾險理賠額不足30萬元,21~40歲的中青年患病比例最高,40歲以後心腦血管引發的重疾及身故案件不容小視。
  • 重疾險新規舊規的「擇優理賠」是什麼?第二款新規產品合眾壹號值得...
    它是一款返還型重疾險,今天保爺會帶大家看下這款產品保障怎麼樣,值不值得買。 第二個是最近有些保險公司推出了一個「擇優理賠」的服務,這個今天我也會詳細講下。 下面我們先來看下新規後的第二款產品——合眾壹號2021。
  • 女子患病,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不符合合同約定,法院:依法賠付
    01真實案例在2018年5月份,周某(化名)因其公司為自己購買了重疾險,並且為全體員工普及了重疾險的科普知識,在2018年6月份,周某想到自己已經56歲的母親比自己更需要保障,於是給母親在同一家保險公司也投保了一份重疾險,總保額為10萬元。
  • 最新網際網路保險理賠數據公布,理賠最多的疾病竟然是它?!
    整體的理賠數據樣本還是足夠多的,因此公布的大數據對於我們的保險挑選還是有不小的參考作用的。 話不多說,直接開嘮。 一、重疾險應該怎麼買? 1、保額 首先,有個比較有意思數據。
  • 遇到理賠糾紛怎麼辦?三個方法解決理賠糾紛
    有一個案例:在2015李先生為自己買了一份重疾險,3年之後在一次體檢中發現肝癌,拿著保單去保險公司要求理賠,保險公司受理調查後,拒絕了該申請,原因是投保時健康告知未如實告知。原來在投保前李先生就已經是B肝患者,但李先生在投保時未如實告知。
  • 太平人壽雲南分公司完成開業以來最高金額重疾險理賠
    11月4日,太平人壽雲南分公司賠付了自2007年開業以來最大的重疾理賠案件,一次性給付重疾保險金201.5萬餘元,並豁免部分保單後續全部保費67.5萬元。客戶收悉公司理賠結論後,對公司理賠專業、到位、快捷、貼心的理賠服務連連點讚。
  • 什麼是擇優理賠政策
    什麼是擇優理賠?它是指如果投保的是老版重疾險(25種),在特定時間段內(比如11月5日之後)首次確診重大疾病,申請理賠時可以可擇優選擇2007版重疾(25種)定義、2020版重疾定義(28種)之一作為賠付依據。
  • 重疾險新規來了,這家保險公司推出「重疾理賠擇優方案」
    重大疾病定義新規範三大特點據了解,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2020 年修訂版)》,從 2021年2月1日起,投保人籤訂重大疾病保險(重疾險)合同均使用新規。
  • 理賠實例:被貓抓傷打狂犬疫苗,60元意外險理賠460.4元
    沒記錯的話,文文大保貝兒這裡所有的小朋友,意外險買的都是平安的小頑童意外險。 因為保障確實是好,理賠也實在是舒心。 如果說寫重疾險理賠,我都特別難受的話,說實話,寫小朋友的意外險理賠,我的心情還是比較輕鬆的。
  • 重疾險新規來了,平安人壽以客為尊推出「重疾理賠擇優方案」
    重大疾病定義新規範三大特點據了解,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了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2020 年修訂版) 》,從 2021 年 2 月 1 日起,投保人籤訂重大疾病保險(重疾險)合同均使用新規。
  • 嬰兒患病身亡,理賠被拒,保險公司:沒達到理賠標準,法院:得賠
    嬰兒患病身亡,理賠被拒,保險公司:沒達到理賠標準,法院:得賠在張某處理完樂樂的後事之後,便整理資料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以樂樂未達到重疾險的賠付標準,樂樂所患疾病是由於染色體異常所致拒賠了張某。張某不服,將保險公司告到法院,要求保險公司賠付40萬元保險金。
  • 老人保險如何理賠?小泰律師:記住這四大注意
    確實需要在非指定醫院就診時,及時與保險公司取得聯繫。3、就診的同時請妥善保存病歷、原始收費憑證、處方、診斷證明、檢查化驗報告、住院證明等就醫相關材料,以便向保險公司辦理索賠申請。二、理賠材料老人保險種類眾多,包括意外險、重疾險以及醫療險等,申請理賠時,建議投保者根據保險條款內容準備好相關材料,如意外險出險時,意外身故以及意外傷殘所需材料存在本質的區別,因此要清楚明了,並且注意不要遺失保險材料,防止理賠造成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