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最成功的倒戈將軍:一生8次倒戈,最後親自終結了蔣家王朝

2021-02-07 說天下史

''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求闊'',馮玉祥其人行事卻與他所作詩文毫不相同,他慣於見風使舵、投機取巧,而在他的行伍生涯之中,帶領的將士或多或少也沾染上了他這一習性,其中有一個更是八次倒戈,一度被稱為''最成功的倒戈將軍'',最後甚至親自終結了蔣家王朝,此人名為吳化文。

吳化文的前半生

吳化文被稱為''民國最成功的倒戈將軍'',在他的一生中雖立下赫赫戰功,但世人記住的大多數是他八次倒戈的經歷,那麼這八次倒戈究竟是如何發生?又是由哪方倒向哪方呢?

吳化文1904年出生在山東掖縣一個普通家庭之中,自幼心思活絡,為人務實,深知''跟誰不是吃飯''、''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又懂得審時度勢,尤善看人臉色,情面、場面、白面,這三碗面數他吃得最體面。

1920年,吳化文應召參加西北軍,當時不過16歲,放在當下就是個未知人事的毛頭小子。但在西北軍中,他卻遇到了人生中的啟蒙導師,民國著名的''倒戈大戶''馮玉祥,受到了他深刻的影響。

很快,吳化文由於善於經營、作戰勇猛,一路官運亨通,青雲直上。在得到馮玉祥的賞識之後,他很快便官至參謀長,與石友三、韓復渠兩人同被引為馮玉祥的心腹大臣。

短短幾年間,吳化文跟隨馮玉祥三番幾次倒戈,耳暈目染之下,在中原大戰時,便跟隨自己的連襟韓復渠一起投了蔣先生,背叛了馮玉祥。

可憐馮玉祥,向來只有他倒戈的份,這回被自己的心腹手下背叛,正是應了那句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此後,馮玉祥被迫下野,吳化文卻官至濟南警備司令,這可是個肥缺,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吳化文就憑藉自己的權力在山東境內搜刮民脂民膏超過百萬銀元。

數次倒戈為哪般

1938年,由於新老闆韓復榘不給力,因''違抗命令''而被蔣先生處決,吳化文臨場倒戈,迅速致電蔣先生希望為他效勞,隨後他所率部隊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師,吳化文也從老二搖身一變成了老大,就任師長一職。

到了抗戰時期,吳化文身為雜牌軍,作戰十分勇猛,但始終無法進入中央軍的麾下,處處受制,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在周佛海等人的慫恿之下,吳化文再次選擇倒戈,他投靠了汪精衛,被封為''第三方面軍''司令,成了漢奸部隊。

這恐怕是他倒戈生涯中最大的汙點,但是吳化文其人心思活絡,尤善審時度勢,很快,他便發現汪偽部隊也並非好歸處。

1945年,眼見汪偽部隊已是日薄西山,再走下去恐怕就成了窮途末路,吳化文便暗中與戴笠聯繫,短短時間內就領著自己七萬人馬轉投國民政府,這次他的職位已是國民政府第五路軍的總指揮,同時還兼任山東省接收大員一職。

這次倒戈事發突然,汪精衛措手不及,大發雷霆,事後怒罵吳化文毫無誠信可言。但是在這次棄暗投明之後,吳化文親自率領部隊衝上抗日一線,奮勇殺敵,他的勇猛無畏為人稱道,也從人人喊打的漢奸搖身一變,成了深明大義的回頭浪子,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幾乎是名利雙收。

但是這個''民族英雄''隨後的日子並不好過,到了解放戰爭期間,吳化文的部隊在與解放軍作戰的過程中屢屢受創,不僅如此,他跟自己的頂頭上司王耀武關係並不好,對方身為山東省主席,官大一級壓死人,在濟南開會時多次嘗試懲治吳化文,吳化文不勝其擾,心下怨憤,暗生倒戈之意,便偷偷多次秘密聯繫解放軍。很快,他便迎來了最後一次,也是最為人所知的一次倒戈。

親手終結蔣家王朝

在吳化文的第八次倒戈之中,他背棄國民政府,投向了我黨,這一舉動幾乎親手終結了蔣家王朝,瓦解了蔣先生部系在中國大陸的布局。

當時是1948年,吳化文受王耀武授命困戰濟南。不久之後,解放大軍來襲,短短三天,駐守當地的國軍便被打得落花流水、不成樣子,眼見取勝無望,國民政府大勢已去。

吳化文便召集了自己麾下的96軍全體軍官,他告訴自己的下屬們,為了保全性命,大家應當正視現在的局面,不要再做中華民族的罪人了,因此,他決定在此起義,投奔我黨。隨後,幾乎96軍全體軍官都跟著吳化文揭竿而起,兩萬多人的部隊連夜撤離。

同年10月,吳化文率領的部隊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35師,先後參加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等多場關鍵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正是這支由吳化文率領的軍隊搶先攻入南京,佔領總統府,並將紅旗代替青天白日旗插在了總統府之上,正式宣布蔣家王朝走到了盡頭。

在此之後,吳化文決心退出軍界,走入政壇,他前後擔任浙江省交通廳長和政協副主席等要職,更在西湖邊買下了一座大房子,與自己的七個老婆在此安享晚年。

在吳化文一生八次倒戈之中,由於每次變更''衣食父母''之後,他對上級皆是盡心盡力,為人處世頗為周到,所以儘管屢屢倒戈,但仍然受到同輩人的稱道,並且最後得以善終,而他的師傅馮玉祥,卻死於一場火車爆炸事件之中,連屍身都尋不回來。

1962年,吳化文因病去世,享年58歲。在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人生之中,跌宕起伏,有人說他是''三姓家奴'',有人嘲笑他是''隨風倒的牆頭草'',但是在其去世之後,即便是因其背叛損失慘重、敗走臺灣的蔣先生,聽聞他的死訊,也連連感慨''痛惜國之柱石''。

相關焦點

  • 反覆無常小人石友三,不斷倒戈的一生,最終給結拜兄弟活埋
    中國歷史長河中,有不少倒戈將軍,很多大家都太知道,距離的年代也比較久遠,一定要說大家比較熟知的倒戈將軍,也只能說到近代史上的馮玉祥,石友三,韓復渠等人,我們來說個罪大惡極的倒戈將軍-——石友三。
  • 蔣家王朝在臺灣是因為什麼被終結的?
    蔣介石大陸的失敗逃往臺灣,延續了所謂的中華民國,到了現在,臺灣的遮羞布依然是中華民國這個殼子,有的人忍不住會問,為何原本雄踞臺灣的蔣家王朝到了現在卻是凋零的一塌糊塗?蔣介石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蔣家到了臺灣後,從蔣介石到蔣經國再到蔣家第三代的演變。
  • 愛國軍閥馮玉祥,一生倒戈8次,造就了部隊中的22個倒戈手下
    清朝滅亡之後也不例外,在北洋軍閥時期,中國境內誕生的大小軍閥不下數十個,如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等,其中最有特色的估計要數西北軍閥的馮玉祥。之所以說他最有特色,不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有多高,而是因為他本人兼具了革命精神和反覆的特色,他的一生與革命事業都可以扯上關係。
  • 臺灣「蔣家王朝」統治是怎樣結束的
    臺灣「蔣家王朝」統治是怎樣結束的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1.18 星期一     1月16日晚,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國民黨候選人敗選。
  • 臺灣黑幫大佬「白狼」張安樂返臺投案 曾靠江南案終結蔣家王朝
    在導致蔣介石孫子蔣孝武「謫放外地」,並終結了蔣氏家族統治地位的「江南案」中,張安樂扮演了關鍵角色。「江南案」終結蔣家王朝由於《蔣經國傳》內容記述蔣家內部與國民黨內部之派系鬥爭,被國民黨當局認為有揭蔣家隱私之嫌,視為侮蔑元首。1984年7月,當時國民黨情報系統由情報局長汪希苓經人介紹認識竹聯幫幫主陳啟禮,派陳啟禮和竹聯幫幫眾赴美國舊金山暗殺了劉宜良。事成後不久,汪希苓和陳啟禮均被國民黨當局逮捕,蔣經國承認政府情報人員涉及「江南岸」,下令取消「國防部情報局」編制。
  • 民國歷屆總統史——八位民國總統的悲喜人生
    1905年和黃興等建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平均地叔權,創立民國」的綱領和「民主、民生、民權的三民主義」。辛亥革命成功後,1912年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由於他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建立的豐功偉績,成為享有世界聲譽的偉大中國政治家。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寫了一部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1996年逝世
    很多人應該都看過一個段子:一人得到葵花寶典,打開第一頁,寫著「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為了成為天下第一,忍割「愛」了;結果痛暈過去,醒來後,翻開第二頁:「就算自宮,未必成功」,有點心痛;翻到第三頁,氣得吐血而亡,因為第三頁上寫著:「不必自宮,也能成功」。
  • 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他們分別是誰?
    導語: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他們分別是誰?清朝末年,國內形勢多變,國外又有虎視眈眈的殖民者和侵略者。清朝被推翻後,封建王朝不復存在,軍閥割據勢力興起,軍閥佔地為「王」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佔據一方勢力。民國時期出現了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四大軍閥勢力,你知道分別是誰嗎?東北王是張作霖,而他又是四大軍閥裡面勢力和聲望最高的軍閥統領。張作霖出身平凡,後來在協助清朝剿匪中有大功,因此被授予東三省巡閱使的職位。
  • 蔣家御林 南京衛士
    他們堅信,74師必將是最忠誠的蔣家衛士,在即將爆發的內戰中,整編第74師又必將是「國軍」的中流砥柱和共軍的「剋星」。人們說,蔣介石選74師為「御林軍」,除了74軍在抗戰中功高於眾外,還因為74軍的首任軍長是俞濟時,而張靈甫和74師又是俞精心培育出來的「蔣家鷹犬」。這話確實有一定道理。
  • 格林公式終結勇士王朝
    格林公式已經成為取代「斯嘉麗洗澡水」成為最能代表杜蘭特的象徵產物,但這顯然不如後者那樣充滿黑色幽默,更是非常典型的辦公室政治。不知道是由於什麼原因,主觀上格林需要大合同,客觀則由於格林的性格就是喜歡挑釁,於是杜蘭特心理受到一億頓打擊,開始抗拒起勇士,並最終理所應當地放棄續約,轉投籃網。
  • 蔣經國兒子不能接班,唯獨此人能撐起蔣家王朝,為何最終無緣總統
    由於當時臺灣政局動蕩不安,蔣經國又體弱多病,蔣家子弟又不爭氣,為了得以維繫蔣家在臺灣的利益,蔣經國只得不情願的把這個人選鎖定在了蔣緯國的身上,畢竟蔣緯國在軍隊門生遍布,將來一旦有變,也好關照蔣家的子弟。1980年,蔣經國任命蔣緯國為「聯勤總司令」,這個職務可不低,是臺灣國民黨陸、海、空、聯勤四個軍種的總負責人,屬於絕對的實權派。在旁人看來,蔣緯國極有可能會接蔣經國的班。
  • 民國順口溜「蔣家天下陳家黨」,它的下半句你知道嗎?
    民國有句順口溜「蔣家天下陳家黨」,想必大家都聽過,可是它還有後半句,那就是「宋家姐妹孔家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1926年5月,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通過蔣介石、譚延闓等九人聯名向全會提出排斥共產黨的《整理黨務決議案》。
  • 民國歷史人物——谷正倫
    第二天,一個戴著眼鏡、身穿藍色長袍的老先生把四十多個孩子集合在一起,就此訓話,最後狠狠打了谷十大板。谷正倫兩隻小手被打得又紅又腫,他含著眼淚卻沒有哭。1905年,谷正倫考進武昌陸軍中學, 學習三年畢業,這時,正逢清王朝選拔一批青年出國留學,他由此得以東渡日本。在「亞太」號船上,他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和一群時而低俯時而高翔的海鷗,心潮起伏,浮想聯翩。
  • CBA最成功大學生,10年賺1億大合同,攜手馬布裡終結廣東宏遠王朝
    縱觀在近地10年,如果說要評選CBA最成功逆襲球員,相信不想球迷會想起孫悅與北京首鋼籤訂的700萬年薪,但考慮到國字號背景,以及NBA湖人的青睞,本質上應該值得匹配大合同,只是在北京首鋼最後兩年飽受傷病困擾,管理層和教練組變動,致使他的職業生涯落到低谷時期,但他的昔日隊友李根就成為真正大贏家,從上海男籃出道,轉戰青島男籃嶄露頭角,再到北京首鋼的大合同,以及新疆男籃CBA頂薪合同,再次回到上海男籃與易建聯同一檔次超級合同
  • 民國時期四大家族之首蔣家,名下的財產有多少?宋美齡留下了這些
    民國時期,有四大家族,分別是蔣、宋、陳、孔,蔣家有天下,宋家有宋氏三姐妹,陳家有黨,孔家有財!後來也有歷史學家發聲蔣介石夫婦其實錢並不多,因為在宋美齡去世後,留下的只有12萬美金,而且蔣家也並沒有真正的達官貴族,那麼值錢估算的那麼多財產為什麼只剩下了12萬呢?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回憶皇宮:娘娘洗澡從不親自動手,必須小心翼翼
    孫耀庭: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這些底層的太監每天都過著又苦又累的生活,慢慢地隨年齡老去失去了工作能力他們就會被皇宮殘忍的拋棄在附近的寺廟內。許多朋友們紛紛好奇,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是誰呢?孫耀庭回憶:娘娘洗澡從不親自動手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父母最終決定將兒子送去當太監,年僅14歲的孫耀庭淨身入宮,在這期間大清王朝地位已經不穩,許多老太監為了謀求自己的利益,偷取宮裡的奇珍異寶。
  • 民國時期四大家族都是什麼結局?兩家去美國,兩家去臺灣
    大家都知道民國時期四大家族,是指20世紀上半葉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即蔣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當時就有「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的說法。蔣介石晚年一心培養自己的兒子蔣經國作為接班人,企圖蔣家王朝世代相傳。蔣介石死後,他的兒子蔣經國繼承了對臺灣的統治權,可是蔣經國死後,蔣家王朝不復存在。如今蔣介石的後代基本上沒有出現在政壇,大多數過著低調的生活。二、宋子文家族。宋氏家族長久以來被視為中國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力的家族。
  • 蔣孝嚴:因是蔣家後代而仕途受阻(圖)
    在他親自撰寫的《蔣家門外的孩子》一書中,講述了他的成長過程不僅沒得到蔣家的特別照顧,還曾因為他是蔣經國的兒子而仕途受阻。雖然一九七四年外派華盛頓,最後是獲得經國先生的同意,但一九七七年調回島內的事,他則完全不知情。錢復先生最清楚這件事,正是他在每年例行訪問華盛頓時,當面建議我回去接科長的,而且要快,他說,這個職位不能懸太久,是不等人的。經過深思,我毅然於那年秋天回到臺北。
  • 民國陳宋蔣孔四大家族,現在她們的後人何在?
    上個世紀的中國處於一種水深火熱的狀態之中,外有西方列強和日本的侵略,內有各地大大小小的土匪山寨作亂,可以說當時的百姓時生活在地域之中,但是雖然那個時代時戰亂頻繁,百姓生靈塗炭,但是依舊是有一些大家族存在的,他們有著雄厚的資金和家底,就算是在混亂的年代他們也是可以存活下來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民國的時期那四個聲名赫赫的大家族現在有過的是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