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醫院要求的待產包物品(每個醫院的要求不同——
產婦用的——
產褥墊(20-30 片):
很重要!!!最好準備 60*90 的,因為60*90 正好符合產床&病床的尺寸。(產褥墊買多了也絕不會浪費,帶回家剪一剪,給娃換紙尿褲的時候可以墊著。)
剛生完的時候人非常虛弱,產婦身上有傷口,還要輸液和排惡露,即使是順產,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床上躺著,產褥墊就能幫大忙了。
衛生巾:
我準備了夜用加長型衛生巾、安心褲、產婦專用的衛生巾。
(但不知道剖腹產的朋友們能不能穿,會不會碰到傷口。產婦專用衛生巾我個人以為沒必要,特別厚,不如普通的超薄夜用好用。建議買 42-45cm 的那種。)
內褲:
剛生完的第一周安心褲最好使,穿完直接扔掉就可以了。
等到惡露的量開始變少,可以穿一次性內褲+衛生巾。
吸奶器:
我帶的是雙邊電動吸奶器,但是等到第三天生理性漲奶的時候才發現,不知道怎麼用……最後是在護士們的幫助下學會了。建議待產的朋友們可以提前學習一下……
臉盆:
醫院要求帶的,可我沒用上。
洗漱用品:
我都帶的自己平時出差用的洗漱包。月子牙刷月子牙膏月子拖鞋之類的一概沒準備。
抽紙:
帶了一包。到了醫院又買了 2 包。抽紙比較好買,不用帶很多去。
寶寶用的——
口水巾:
準備了 2 條小方巾、2 條三角巾、2 條圍兜,後來發現剛出生的娃娃三角巾和圍兜都圍不了……
小帽子,小襪子:
由於不知道性別,帽子買的藍色,襪子買的粉色(我真是一個機智的母親!)
紙尿褲:
建議根據最後一次產檢時孩子的估重適量買,有些小孩剛出生就 8 斤,那 NB(新生兒) 的紙尿褲基本也用不了多久了。
溼巾(擦屁屁用):
生娃的時候正趕上疫情,只允許一個家屬陪產,不允許帶月嫂 or 陪護,而我和老胡(papi醬老公)兩位新手完全不會給娃洗屁股,只能用溼巾先擦一擦將就一下了。
嬰兒用洗髮水&沐浴液:
我準備的旅行裝,住院那幾天夠用了,放在待產包裡不佔地兒。
護臀霜 1 支。潤膚露 1 支。撫觸油 1 瓶。
出院時的衣服:
生娃是 3 月初,準備了稍厚的連體褲&抱被(娃在醫院期間穿的都是醫院的衣服。
以上是醫院要求準備的待產包,以下是我自己另外準備的一些物品——
巧克力 & 能量飲料:網上好多人建議要準備,但生的時候根本沒顧上吃,sad。
刀紙:根據網友推薦準備的,也沒用上,基本都鋪的產褥墊。
吸管:順產 or 剖腹產的產婦都需要。躺床上喝水比較方便。
奶粉、奶瓶、儲奶袋:如何泡奶粉和使用儲奶袋也都是在護士們的指導下學會的,建議待產的朋友們也可以提前學習一下。
乳頭膏:救命的東西啊……
防溢乳墊:配合哺乳 bra 使用。
安全提籃:我看人家出院時都提個提籃,很時髦的樣子,然而我也沒有用上……
撕裂 or 側切傷口的冷敷貼:朋友推薦的,剛生完的前幾天可以緩解一下疼痛。
身份證件:為了以防萬一,身份證、結婚證等等都提前裝在包裡了,但最後有沒有用到我忘了……出生證明啥的都是老胡去辦的。
除此之外,papi醬還強調了一個最重要的準備:
最重要的是——
準備一個靠譜的丈夫
讓他做好沒時間睡覺的心理準備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
我生娃那會,絕大部分醫院都只允許一個家屬陪護,他既要陪伴產婦,又要照顧新生兒,還得跑上跑下辦手續、繳費、找護士等等。會很累很累很累。
以上就是我生娃時的待產包。生小孩真的太痛苦了,不過生完之後才發現,更苦的日子在後面……
ps. 個人建議,在生娃前提前學習一下生娃之後的事情。
我生產前的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學習孕晚期知識、生產知識(比如拉瑪澤呼吸法)。
老胡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緩解我的產前焦慮上,我倆都忽略了生娃之後會遇到的種種問題。
剛生完的時候,我們倆都有一種「大功告成」的鬆懈感,卻不知道真正的麻煩還沒開始……
所以當孩子餓了拉了尿了哭了的時候,我們完全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無力到只能跟著孩子一起哭……
現在想想當初要是學習一些新生兒知識的話,應該會好點。
pps. 如果想找育兒嫂的話,一定要提前找起來~不然就會像我現在這樣,四處尋覓靠譜育兒嫂而不得,苦不堪言……
準媽準媽們
看完papi醬的分享後
待產包裡要準備什麼
是不是更有數了?
來源:知乎日報(zhihuri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