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寶寶來講,母乳是最有營養的食物了,可以提供一個嬰兒身體所需的所有營養物質,但是一定程度上,給孩子餵養母乳,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斷了,結果一位媽媽卻一直餵孩子到了7歲。
小林(化名)是一位7歲男孩的媽媽,之前因為備孕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懷上孕,所以對於兒子的到來特別的重視,幾乎在兒子成長過程中要什麼給什麼。
兒子喜歡吃母乳,家裡人就一直給小林準備下奶的食物,畢竟只有一個孩子,小林也總認為到了年齡孩子自然不喜歡喝母乳就會斷了。
到了孩子2歲多的時候,小林想要給孩子斷奶,結果剛斷沒兩天,孩子就十分的憔悴,小林在一旁也看著孩子不忍心,於是就讓孩子繼續吃母乳。
結果這樣一直持續到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孩子已經對母乳(母親的乳房)形成依賴了,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慢慢的這件事情已經成為了小林一塊心病。
之後小林沒有辦法,只能嘗試上網進行求助,網友知道小林這件事情之後,都對小林的做法議論紛紛,表示這樣教育孩子是有問題的,也紛紛譴責是小林對孩子的溺愛導致了孩子現在戒不掉母乳。
但是有的網友也表示,正常情況下,一個孩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會斷母乳,小林竟然給孩子拖了這麼久,結果現在孩子斷不了了,讓孩子以後怎麼辦。
而有的網友卻表示好奇,因為很多媽媽在給孩子餵母乳之後,正常情況下,媽媽的母乳都不會持續那麼長的時間,小林又是怎麼做到讓母乳持續那麼長時間的?
面對網上的議論紛紛,小林也對現狀作出了一番解釋,她表示現在母乳其實早就已經沒有了,孩子每次回家喝的都不是真正的母乳,而是孩子每次回家之後都像小時候喝母乳那樣對待小林。
一定程度上,孩子只是貪戀喝母乳的感覺,現在她想讓孩子改掉這種習慣,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面對小林的問題,網友們也表示沒有辦法,只是建議小林再利用給兒時給孩子進行斷奶的方式再進行嘗試一番,如果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改掉這個習慣,那就只能讓孩子和小林隔離一段時間了。
從媽媽的角度來看,專家表示產婦在生完孩子之後,乳房就開始進行分泌乳汁的狀態,而這一狀態是由母體內的神經體液調節機制進行調控的。
當媽媽在給孩子進行斷奶7天之後其實就不會再出現奶漲的情況,半個月後媽媽就不會再出現乳汁分泌了,之後即使孩子想要一直喝母乳,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母乳是無法進行一直分泌的。
媽媽想要給孩子進行戒掉母乳,其實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應該進行,這一段時期媽媽可以選擇給孩子進行添加一些輔食慢慢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之後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在一直想著喝母乳了,也就戒掉喝母乳的習慣了。
專家表示,如果家長過晚地給孩子進行斷母乳,不僅會導致孩子無法及時地獲取營養,還會使孩子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的速度遲緩。
因為後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母乳已經無法供應孩子所需要的營養了,同時孩子在後期還會容易患上各種疾病,造成對孩子身體上的危害。
並且專家認為,如果給孩子太過於延遲斷母乳,還會使母親的身體受到傷害,導致母親因為給孩子餵母乳自身的營養消耗過大而造成體力的超前透支,逐漸的無法實現自己身體內部所需的營養循環。
另外,如果給孩子過晚的斷母乳,除開對母親和孩子身體方面的傷害之外,還會使母親和孩子的心理都產生一定的變化,母親會對孩子擁有過多的控制欲,甚至想要讓孩子一直像嬰兒一樣待在自己的身邊。
而孩子因為長期食用母乳,也會逐漸的形成戀母情結,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父母愛孩子,則為之計深遠。每一個家長都是十分疼愛孩子的,但是也要注意到疼愛孩子應該選用什麼樣的方式,就像小林十分的疼愛孩子,但是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是一種溺愛的行為,並且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並不會起到任何的好處。
所以家長在愛孩子的同時,請選擇正確的方式對待孩子,不要一味地縱容孩子,這樣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