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子機構充值2.9萬元打水漂,孕媽氣暈娃兒早產

2020-12-22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如果沒有意外,金水區二胎孕媽呂女士將懷著高齡產子的喜悅迎來一個健康的小生命。然而因為在慈心園月子機構充值2.9萬元,一切都變了。春節以來,該機構先是失聯,後是申請破產,讓「大腹便便」的呂女士氣得暈厥送醫,嬰兒早產,僅4斤重。而遭遇慈心園預付式消費「窩心事」的共有百名孕婦,合計600萬元預付金至今無法兌現服務,而慈心園原址已改頭換面,店家失聯。

  【事發】2.9萬元打水漂,孕媽氣暈娃兒早產

  「我愛人現在不能提『慈心園』,一提就血壓飆升。充值2.9萬打水漂,小寶因此住ICU花了快9萬,這不就是『謀財害命』嗎?」

  4月29日,呂女士丈夫李家義(化名)越說越激動。李家義告訴記者,早產的是他家二寶,妻子本想過個舒心月子,用大寶原本準備上補習班的錢偷偷定了慈心園一個月的月子服務。4月3日妻子看到孕媽群裡在說「慈心園跑路」,於是就挺著大肚子去現場看,一看店裡人去樓空,「孕期中的她心裡極度委屈,去找了一天,勞累加生氣,血壓飆升,第二天就住進了鄭大一附院」。

  4月9日呂女士早產二寶,僅有4斤重,孩子生下來住進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一住就是14天。

  【回顧】疫情期間,30多名孕婦上街維權

  早在3月23日,大河客戶端就以《鄭州百餘孕婦維權,300萬元孕產服務要「打水漂」?》報導了鄭州未來路緯四路向南100米的慈心園月子機構前數十名孕婦挺著大肚子來此維權的事。後來持續統計受害孕婦預付金充值高達600萬元。春節之後,慈心園公司高管、銷售經理、銷售顧問「集體失聯」。大河報記者調查發現慈心園對外稱「響應政府防疫要求,暫時不開業」,對內則稱「遭遇經營危機」,不僅拖著百名孕產婦的600萬元預付金不給,連自己員工的錢也都欠著。

  金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未來路所所長李軍告訴大河報記者,已經受理此項投訴,也在想辦法聯繫商家進行調解。「如果找不到商家,或者調解不成,建議消費者走法律程序。」

  【現狀】慈心園申請破產,原址變成了醫美中心

  4月初,慈心園給員工發布內部信稱「公司申請破產,將在法院指示下履行應盡義務,敬請大家關注法院相關公告。」

  大河報記者從慈心園負責引進資方的律師朱小龍(音譯)處了解到,慈心園投資總額近4000萬元,債務總額初步估算約1300萬元,「雖先後帶領3家機構考察投資,但沒能引資成功。」

  4月29日,記者在慈心園原址看到,此地已被改成醫美中心,經營起了醫學美容的生意。

  【律師】孕媽及時關注法院公告並申報債權

  北京大成(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一級律師李煦燕告訴記者,破產清算簡言之,就是債務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所屬資產又不足以還債或者明顯缺乏還債能力時,由債權人或債務人訴請法院宣告公司破產並依照破產程序償還債務的一種法律制度。

  慈心園是否會進入破產程序,不能僅憑其發給員工的一封信得出判斷,而是需要由人民法院受理並宣告其破產才是標誌。如果慈心園依法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孕婦與其籤訂的合同將終止履行;關於孕婦們向慈心園充值繳納的預付款,她們將以債權人的身份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申報債權,並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參與財產分配,維護自身權益。

  【政策】《意見》要求三類卡必須備案

  4月8日,河南省商務廳官方網站發布《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大工作力度,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維護持卡人合法權益。

  4月29日,記者從河南省商務廳獲悉,按照相關規定,發卡企業大體分為四類,分別是:集團發卡企業、品牌發卡企業、規模發卡企業和其他發卡企業。這四類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行省市縣商務主管部門三級聯動,明確責任分工。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向其工商登記註冊地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備案,須經過所在縣(市、區)、市級商務部門提出意見後報省商務廳備案,備案企業日常管理由所在縣(市、區)、市級商務部門負責;規模發卡企業向其工商登記註冊地省轄市級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備案企業日常管理由所在縣(市、區)、市級商務部門負責;其他發卡企業向其工商登記註冊地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其日常管理由所在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負責。

  省商務廳市場秩序處高朝功提醒市民,建議預付式消費時不要衝動,可撥打12312及時查詢相關企業法人的情況,「提前摸摸底」。

  【聲音】因症施策把好預付卡「誠信關」

  慈心園事件並非個例。疫情發生以來,餐館、健身房、美容美髮店、教育培訓機構等服務行業受到較大衝擊,有的商家虧損倒閉;有的關門歇業,營業時間遙遙無期;還有的攜款跑路。此前種種優惠折扣吸引消費者充值辦理的會員卡,瞬間打了水漂。

  北京大成(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煦燕建議,對於當前預付式消費領域發生的糾紛,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藥,完善法律法規、明確監管職責、加強預付資金監管、建立信用評價體系。

  省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王忠勝建議,健全商家登記備案制度,對從事預付式消費商家的資質、規模、資金等方面進行備案,加強事先監管;根據商家的經營狀況和信用記錄,按照預付款項設定一定比例的風險保證金存入銀行,當出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情形時,保障消費者可以從風險保證金中優先受償。

  此外,對不誠信經營的行為及時向社會公開。建立失信黑名單,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對商家設置信用門檻,加大違法處罰力度。

  「個別不良商家藉此非法融資,只提供短暫少量服務便銷聲匿跡,以往類似糾紛,僅作為民事糾紛處理,導致違法成本太低,不良商家換個馬甲又可以再出江湖,繼續忽悠消費者。」王忠勝建議,針對這類商家,監管部門應當移送公安機關以涉嫌合同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未來應當在法律上明確,預付卡餘額所有權歸消費者所有,商家只是代為管理。即使商家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卡內餘額也不屬於破產財產,不能與其他債權人分享。

  【徵集】預付卡「窩心事」徵集

  疫情陰霾逐漸散去,你是否也開始拿出你家的健身卡、美容美髮卡等各種預付卡開始享受了?在使用過程中都還順利嗎?預付式消費存在於市場消費的方方面面,亂象頻生。如果你遭遇了預付式消費的「窩心事」,可以聯繫我們。熱線:96211。微信號碼:ysz15137779099(添加好友時請備註「吐槽預付卡」)


相關焦點

  • 在月子機構充值2.9萬元,差點兒要了這對母子的命
    然而因為在慈心園月子機構充值2.9萬元,一切都變了。春節以來,該機構先是失聯,後是申請破產,讓「大腹便便」的呂女士氣得暈厥送醫,嬰兒早產,僅4斤重。而遭遇慈心園預付式消費「窩心事」的共有百名孕婦,合計600萬元預付金至今無法兌現服務,而慈心園原址已改頭換面,店家失聯。
  • 什麼樣的孕媽易早產?有5類人群,最後一個你想不到
    孕37-42周出生的寶寶為足月兒,若是在37周之前出生的則被稱之為早產。據醫學臨床數據記錄,36-37周出生的早產兒存活率高達90%,而28周的早產兒存活率只有60%,時間越早出生存活率越低。並且早產兒由於身體各方面發育還未完全,免疫力低下,出生後很容易生病或有智力、語言、運動方面的障礙。因此,孕媽媽們在孕期的時候一定要按時孕檢,多了解一些孕期知識,避免早產的發生。
  • 容易早產的孕媽都有這些症狀
    所以,對於孕媽來講提前了解相關早產知識,預防早產是非常有必要的。引起早產的高危因素非常多,如果孕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早產的風險係數就會較普通孕媽要高一些。9. 營養不良或失調懷孕期間,孕媽營養不良或者失調,會造成貧血、供氧不足等,從而增加寶寶早產的風險。
  • 產後母嬰康復機構國標出臺,孕媽首選馨月匯月子會所
    >產後母嬰康復機構國標出臺,孕媽首選馨月匯月子會所2015-12-08 16:20:0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2015年11月4日,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正式對外發布《產後母嬰康復機構指南》,結束了產後母嬰康復行業無監管,無標準的狀況。
  • 孕晚期如何預防早產?孕媽做好以下防護,讓寶寶遠離早產
    有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17萬早產兒出生,其中,通過試管嬰兒和人工授精的孕婦,比正常懷孕的孕婦出現早產的機率更大。懷孕9個月孕婦忽然早產,原因是頻繁撫摸肚皮遙蕊懷孕剛9個月,再有一周胎兒就足月了,一家人都非常開心,就等著寶寶出生了。
  • 孕媽貧血到底該咋辦?
    孕媽貧血很常見,大約50%的貧血屬於缺鐵性貧血。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孕媽貧血到底該如何治療。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孕媽自身大腦缺氧症狀,頭暈、出虛汗等;供氧減少,影響胎兒大腦發育;孕中晚期貧血,會減少胎兒體內鐵儲備,增加孩子出生後缺鐵性貧血的風險。除此之外,孕期貧血常貫穿整個孕期,貧血嚴重程度越高,不良結局越顯著。
  • 月子中心哪家好?孕媽最看重醫療保障!
    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遇上猴寶寶、高齡孕媽等因素,深圳的月子市場再次掀起了預訂熱潮。近日記者走訪了深圳多家月子中心發現,起步價約5萬元的月子套房多數被提前預訂一空。面對琳琅滿目的月子套餐,注重品質感的孕媽們最看重的是月子中心的醫療保障,其次是服務、環境和價格。
  • 胎兒早產有先兆,孕媽做好這4點,讓孩子遠離早產
    其實有徵兆1、 腹部疼痛孕媽在孕29周,突然腹部疼痛,這種陣痛的感覺有點類似於痛經的,且還伴隨著腹股溝的持續酸痛,有些還可能會出現YD分泌物增加或是出血的情況,這些情況就是早產的徵兆,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
  • 23周胎兒早產,孕期有這一信號,孕媽別大意
    早產兒體弱也被扣上多病兒的稱號。寶寶的基礎沒有打好,在成長的道路可能會給家人帶來不少的麻煩,更有可能失去了寄生的能力了。 小艾在懷孕23周的時候出現了早產,而小艾是因為羊水早破的原因,導致胎兒宮內窘迫而早產的。但是胎兒出生後由於發育不全,胎兒的心肺基本沒有發育好,沒有存活能力。
  • 孕媽去美國生孩子需要如何選擇月子中心?
    現在到美國生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多,到美國生子的服務機構也在不斷增多,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月子中心,那麼想要美國生子的家庭要選擇什麼樣的服務機構?該如何選擇靠譜專業的服務機構?下面就為孕媽們深入分析一下。像我們就是這樣的直營月子中心,在中美兩國同一法人註冊,有自己的專業服務團隊,並有自己的固定辦公地點。孕媽在月子中心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反饋給中國總部,我們會第一時間解決孕媽的問題。
  • 重慶月子市場「新玩法」 孕媽要被寵上天!
    原標題:重慶月子市場「新玩法」 孕媽要被寵上天! 華龍網7月6日11時訊(記者 張小華)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重慶月子會所市場尤為火爆,因其行業準入門檻低,不斷有新的月子會所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入市場。但目前月子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戰國混戰階段,行業無標準、人力成本高、打價格戰等任何一個都可以成為壓倒月子機構的最後一根稻草。如何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 孕媽這兩種貧血,胎寶寶的智力會受到影響,甚至早產!
    孕期貧血是常見的問題,孕檢不及時或孕媽重視度不夠,都會對孕媽、胎兒產生危害,比如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等。定期孕檢很關鍵,以便及早發現問題,採取措施。對胎兒的影響: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出生低體重、胎兒智力低下、甚至死胎。對孕媽的影響:抗感染能力下降、出現眩暈、心悸、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等。孕早中期嚴重貧血會導致提前早產。
  • 這個月子機構要跑路?300萬「打水漂」?鄭州數十名孕婦憤怒維權!
    3月23日一大早,鄭州未來路緯四路交叉口向南100米的慈心園母嬰成長機構被數十名孕婦和該機構工作人員一股腦圍住。孕產婦及其家屬前來討要預付卡裡充值的300萬元,員工們則是來討要店家欠下的兩個月工資。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易讓胎兒早產的幾類食物,孕28周一到,孕媽就該乖乖戒掉了
    眼看懷孕已經到了9個多月,距離上一次吃小龍蝦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而接下來的幾個月內自己也別想碰了,於是讓老公再帶她去吃一次,可是這次,萌萌卻沒那麼好運了,小龍蝦剛吃完就進了醫院,早產了。聞訊而來的婆婆將其一頓埋怨,認為是吃小龍蝦導致的早產,禁止萌萌以後再吃小龍蝦了。
  • 赴美生子機構眾多,孕媽選擇哪個更好?
    對於孕媽來說在選擇赴美生子機構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機構總讓人眼花繚亂,其中也混雜著黑機構,使寶媽赴美生子弄得一波三折,而選擇一個靠譜的月子中心至關重要。可以為赴美的孕媽省去各種不必要的麻煩。下面為孕媽介紹幾招如何避免黑機構。
  • @孕寶媽咪們~金華新開的這家月子中心送萬元福利啦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哦~~1開業當天孕媽進店即送豪華禮!總價值:500元/份2孕媽剪彩「十全十美」大禮品《中國夢》抽獎萬元豪禮等你拿~A: 一等獎:1名 獲得48880元尊貴VIP月子房一間免費入住;B: 二等獎:2名 獲得蘋果X手機一臺與5000元產後康復一份
  • 赴加生子的孕媽如何在國內選擇好的生子機構?
    在去加拿大生子之前孕媽要為自己的整個行程做好周全的計劃,而選擇一家靠譜的加拿大生子機構是時間和效率 上最優的選擇。正規直營月子中心是中加兩地是同一法人註冊,合法納稅,同一運營團隊,全流程一對一專屬服務。孕媽前期在加拿大接觸的人員和後期在加拿大待產接觸的人員是同一公司,同一運營團隊,而且大部分都是熟悉的華人,不會出現失聯、語言溝通障礙等情況。熟悉感會讓孕媽待產有家的感覺,而且孕媽的個人資料不會交由第三方經手,而這一切都是加拿大生子中介沒有辦法做到的。
  • 月子中心疑似跑路,百名孕婦平均每人充值萬元,卻無處坐月子!
    月子中心,這一行業主要是針對孕婦的產後護理做全面的照顧和工作,可是,近日,卻發生了一件事,讓數百名孕婦無處坐月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原來,近日,鄭州一家大型的母嬰機構,突然失去了聯繫。這家母嬰機構在當地被很多孕婦選擇。
  • 孕媽請注意!造成早產的4個因素,孕媽別忽視,不然會傷害寶寶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媽請注意!造成早產的4個因素,孕媽別忽視,不然會傷害寶寶!孕媽應該保持愉悅的心情,不要天天害怕孩子早產,心思鬱結之後,很容易出現早產的情況。那麼今天蘿爸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孕媽請注意!造成胎兒早產的4個因素,孕媽別忽視,不然會傷害寶寶!
  • 吃火鍋才不會早產!真正早產的原因是這些,孕媽一定要學會早預防
    懷孕後的每一天,對於孕媽來說都是無比煎熬的。但孕媽最最擔心的還是寶寶不請自來,提前和家人相聚——早產。倒不是家人不想見到寶寶,而是早產兒生存能力較弱,還可能伴隨各種併發症,未足月就匆匆離開孕育他們的溫床,家人們更多的是擔心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