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員」50萬內幕交易中色股份,證監會倒查發現隱秘獲利

2020-12-11 第一財經

內幕交易是證券市場三大典型違法之一,掌握內幕信息的高管及他們的「親朋好友」,往往是內幕交易的重災群體。但是,發生於2016年的一起內幕交易中色股份案中,交易者並非位居高位的管理層,而是一名財務檔案管理人員。

7月3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對李琳不服處罰狀告證監會一案做出判決,駁回李琳的訴訟請求,支持證監會的處罰決定和複議決定。

法院判決書,揭開了這起特殊內幕交易案的全過程——中色集團財務部的檔案管理人員李琳,在辦理會議編號提取過程中,看到中色股份2015年「10轉10送0.5」的利潤分配信息,於是以48.729萬買入股票,並之後以57.3182萬賣出,獲利8.3728萬。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起僅有50萬金額的隱秘交易,又是如何被查到的呢?了解案情的監管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起不易察覺的內幕交易案,是通過「倒查」方式發現的——先發現存在異常交易,然後倒查,看相關人員是否知悉內幕信息。

一次關鍵的編號提取

證監會的處罰,讓李琳有些措手不及。在她看來,兩年前,自己只是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色集團)財務部門一位普通員工,沒有因所任職務及履行職責而接觸到或獲取內幕信息,處罰沒有直接證據,是主觀推理,與事實嚴重不符。但是她的訴求,最終並未得到法院支持。

2016年3月21日,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色股份)向控股股東中色集團報送了201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計劃「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0.5元現金股利,並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10股」。集團財務部同意了分配方案,並由經辦人張某起草了《關於對中色股份201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審核意見》(下稱《審核意見》)。

第二天,中色集團總會計師武某批示同意上述《審核意見》,並要求提交集團黨委會暨總經理辦公會審議。3月28日,張某拿著《審核意見》找到李琳,提取會議議題編號。

李琳拿著文件在議題編號薄上抄下了該議題題目「股份公司2015年分紅審核意項」並編號。而值得注意的是,文件首頁即可清楚看到中色股份201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具體內容。

4月11日,中色集團黨委會暨總經理辦公會同意了方案,4月25日,中色股份披露了對方案進行了披露。

在上述整個過程中,李琳的角色並不引人注意。但是另一邊,李琳的私人證券帳戶卻在跟隨聯動。2016年4月8日,「李琳」帳戶買入「中色股份」3.7萬股,成交金額為48.729萬元;4月28日和5月31日賣出,成交金額57.3182萬元,實際獲利8.3728萬元。

調查發現,在此期間,「李琳」帳戶僅交易這一隻股票,且比歷史最大單筆買入成交金額10.1687萬元明顯放大。對於這一異常,李琳解釋稱,5年來一直沒有交易是因為家人去世造成了沉重打擊,除交易「中色股份」外,申請人還購買了其他理財產品,其資金轉入證券帳戶時間,與張某提取議題編號的行為沒有必然關係。但是這一理由並未被證監會接受。

內蒙古證監局認定,李琳在中色集團負責財務部的檔案管理工作,在方案審議過程中接觸到了內幕信息,並使用「李琳」帳戶買入和賣出「中色股份」,交易行為明顯異常且無合理解釋,構成內幕交易。決定沒收其違法所得8.3728萬元,並處以8.3728萬元罰款。

狀告證監會敗訴

面對內蒙古證監局的處罰,李琳表示不服,對於自己是內幕信息知情人這一身份認定並不接受。

隨後提出行政複議,但證監會做出的行政複議決定,並沒有推翻處罰決定的認定,李琳於是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7年6月5日,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最終法院判決李琳敗訴,駁回訴訟請求。

「李琳從事證券交易多年,可以根據文件題目及其抄寫內容清楚地知道議題內容屬於重大信息。」內蒙古證監局還提出,文件在題目下第一段就列明了利潤分配的具體內容,第一段一共7行,仿宋三號字體,李琳在抄寫標題過程中,有時間、也有條件看到中色股份2015年利潤分配方案的具體內容。

而且,李琳資金轉入證券帳戶時間,與上述事件的時間線也高度吻合。

為了證明自己不應被處罰,李琳當庭提交了部分錄音、簡訊、QQ聊天記錄等12份證據材料;而為了證明應當處罰,內蒙證監局在法定期限內向法院提交了5組共80項證據。

其中不僅包括中色集團總經理、總會計師、財務部主任,以及中色股份總經理、已退休的董秘、財務部經理、財務總監等等眾高管的詢問筆錄,還包括相關當事人的桌上型電腦信息、辦公電話信息、手機取證信息、各類資金帳戶流水等詳細證據。

「在公司中,除高級管理人員外,還有一些人員因所任職務及履行工作職責的關係,可以接觸或者獲取內幕信息,」內蒙古證監局稱,這些人員比如打字員、文秘、檔案管理員等。

最終法院法院駁回了李琳的訴訟請求,支持了證監會的處罰決定及行政複議決定。法院稱,如不服判決,當事人可以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相關焦點

  • 央企財務部檔案管理員涉內幕交易 借會議材料知曉「高送轉」方案
    不過,最終這位檔案管理員依然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因內幕交易不僅被沒收違法所得8.37萬元,並被處以8.37萬元罰款。之後這名員工藉此進行了內幕交易,在中色股份披露公告後再兌現利潤。誰知「東窗事發」,該員工因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罰款。這名員工名叫李琳,於2009年開始任職於中色集團財務部,但一直只是做財務部綜合性工作。最終,李琳「偷雞不成蝕把米」,因內幕交易不僅被沒收違法所得8.37萬元,並被處以8.37萬元罰款。
  • 新型內幕交易曝光,股民用木馬竊取基金公司交易指令,12年獲利180萬…一審判決竟多方不滿
    朱某海,從2004年到2016年12年間,利用高超的木馬病毒技術,入侵了2474臺電腦,獲取華夏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的交易指令,據此操作,獲利183萬餘元。此外,他還在2009年利用木馬病毒,從中信證券獲取多條內幕信息,獲利近2萬元。朱某海的行為,該怎麼定罪,引起了爭議。
  • 用「馬甲」炒股一樣抓 寶莫股份內幕交易牽出一串「老鼠」
    8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一項行政處罰,將寶莫股份(002476,收盤價8.14元)一場獲利豐厚的內幕交易詳情公之於眾。2013年底,原本寶莫股份準備做一項金額不足1億元的收購,但最後證監會連罰帶收,6個內幕交易者損失了7018萬元,其中還有一個被終身證券市場禁入。●一個收購引出內幕交易案事情要從三年前說起。
  • 王府井的內幕交易案是怎麼查出來的?
    王府井內幕交易案的相關信息,根據公告可知,吳某某等人在重大事件公告前獲取內幕信息並大量買入「王府井」股票,獲利數額巨大,涉嫌構成內幕交易,目前該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根據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信息,2020年6月9日晚,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交易監控發現部分帳戶在公告前大量買入股票,交易行為明顯異常。
  • 證監會科研站博士後內幕交易案曝光,800萬獲利換來5年半刑期...
    在獲知內幕信息後,這位博士後不惜將帳戶中原有的大量股票全部「割肉」賣出,並在短時間內大量購買了內幕信息所涉股票;買入股票多達207.97萬股,扣除交易費用後合計盈利805.5萬元。基於此,在一審中,瀋陽市中院以內幕交易罪判處洪某青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1000萬元。隨後,洪某青提起上訴,但被遼寧省高院予以駁回,維持一審原判。
  • 影視大亨聽內幕消息炒股,遭證監會重罰36億,馬化騰因酒局躺槍
    證監會再開天價罰單。6月24日,證監會網站公告一則處罰決定書,依法對汪耀元、汪琤琤內幕交易「健康元」股票案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項合計36億元。據悉,汪耀元、汪錚錚兩人為父女關係。證監會披露,汪耀元、汪錚錚在上市公司健康元實際控制人朱保國準備減持健康元第二大股東鴻信行期間,提前獲悉這一內幕消息,並通過21個帳戶大量買入該公司股票,合計獲利9.06億元。證監會相關公告顯示,汪耀元獲得這一內幕消息的來源十分隱秘。
  • A股驚現天價簡訊,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處罰,3個字罰款200萬!
    這本也不是一件大事情,畢竟公司之間的收購時再正常不過的了,但是這一次的收購金額已經達到了萬家文化審計資產總額比重的50%,構成了重大的資產重組。按照正常的程序,萬家文化應該儘早對外披露此時,但是萬家文化卻一直隱瞞不報,一直截止到2016年的6月18日萬家文化才正式向外披露。而相關人員發現,在併購期間,萬家文化的股票出現了異常波動。
  • 反內幕交易:美國月亮為什麼更圓
    針對內幕交易,美國法律堪稱世界最嚴厲: SAC資本因內幕交易獲利2.75億美元,被罰16.76美元,並被勒令退出基金行業;直接操作內幕交易員工被判9年刑期 根據刑事法律1934年《證券安全法案》和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之規定,內幕交易可構成證券欺詐罪
  • 同居伴侶偷聽董事長電話搞內幕交易,浮虧133萬還判刑
    文 | 華商韜略 安如山  2020年8月,一份法院的司法文書,披露了一項關於內幕交易的案件  犯案人成豔嫻與上海市天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宸股份)的董事長葉茂菁「共同生活,且育有多名子女」,犯內幕交易罪,近日被上海市一中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1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
  • 前董事長違規交易 松芝股份收2200萬元「紅包」業績「喜上加喜」
    據松芝股份10月23日晚披露的第三季度報告,公司第三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924.04%。在松芝股份的業績構成中,「沒收」陳福泉短線交易公司股票所得收益佔近半數的比例。2014年~2016年,時任松芝股份董事長的陳福泉控制多個帳戶短炒自家公司股票,觸犯短線交易及內幕交易。
  • 兩人內幕交易東陽光遭罰 董事長張寓帥舅舅虧損19萬
    2016年6月起至2017年2月16日,經多方協商,東陽光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向宜昌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東陽光藥業」)購買其持有的東陽光藥22620萬股內資股股份(佔東陽光藥股份總數的50.04%)。東陽光科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東陽光藥內資股股份事項屬於《證券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的內幕信息。
  • 1.77億內幕交易粵泰股份發生虧損 昔日私募大佬韓學淵被罰60萬
    來源:中國基金報1.77億內幕交易,發生虧損…昔日私募大佬被罰!昔日創投圈叱吒風雲的人物因內幕交易遭處罰。近日,證監會披露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由於存在內幕交易粵泰股份,時任諾遠資產、漢富資本、漢富城開的實際控制人,北京漢富美邦執行事務合伙人的「私募大佬」韓學淵,被處以60萬元罰款。
  • 東陽光科內幕交易細節曝光:董事長張寓帥舅舅虧了19萬
    來源:金融界網站日前,證監會兩份行政處罰決定書曝光了東陽光科(現東陽光)2起內幕交易案,均事發於2016年東陽光科籌劃收購東陽光藥內資股期間,內幕信息洩露者系東陽高科大股東內部人士,包括東陽光科董事長張寓帥。
  • 拷問王府井內幕交易案:除了吳某某還有誰?洩密源頭是誰?
    今年六月取得了免稅牌照的王府井身價一度水漲船高,但是證監會調查卻發現,吳某某等人在重大事件公告前獲取內幕信息並大量買入「王府井」股票,獲利數額巨大,涉嫌構成內幕交易。王府井在6月的公告表示,2019 年 4 月末,公司已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內幕知情人管理制度就該事項建立了內幕知情人檔案,並根據實際情況陸續調整內幕知情人檔案。
  • 中歐商學院「好同學」:老闆內幕交易 被罰沒近900萬
    來源:中國基金報又有「中國好同學」利用同窗情誼,打探上市公司併購消息並提前突擊買入,內幕交易曝光後,領了證監會罰單。2017年10月16日,A股上市公司神州數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前夕,一位名叫「王駕宇」的澳大利亞籍人士,通過實際控制的「王某莉」、「楊某」兩個帳戶先後買入神州數碼,短短一個月時間內賣出獲利200多萬元。王駕宇與神州數碼董事長郭某是中歐商學院同班同學,內幕信息形成後至公開前一共通話6次。
  • 吳某某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王府井」股票案被通報
    在關於吳某某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王府井」股票案的通報中提到,2020年6月9日晚,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易監控發現部分帳戶在公告前大量買入股票,交易行為明顯異常。我會迅速啟動立案調查程序,目前案件已調查完畢。調查發現,吳某某等人在重大事件公告前獲取內幕信息並大量買入「王府井」股票,獲利數額巨大,涉嫌構成內幕交易。
  • 內幕交易呈現四種類型
    據法治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017 年證監會公布的稽查執法案件中,證監會依法對 50 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內幕交易案 17 宗,佔比 34% ,操縱市場案 7 宗,信息披露違法案 11 宗,市場主體違規經營等其他案件 15 宗。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內幕交易已成投資者權益遭受損失的多發領域之一。
  • 威華股份稀土夢碎 大股東減持陷內幕交易疑雲
    從牽手到被否,威華股份與贛州稀土的一路走來,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兩場「腥風血雨」。復盤本次重組過程,部分投資者發現,重組存在令人生疑的重大問題。  證監會否決本次重組的最重要原因,即是贛州稀土部分資產未取得「稀土行業準入批准」。  上述行業準入條件由工信部制定於2012年8月。
  • ...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仍是「重災區」,專家建議築牢三大「防火牆」
    小編據證監會網站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8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共開出268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從處罰類型來看,在268張罰單中,涉及信披違規的共103張,涉及內幕交易的有89張,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罰單合計192張,佔比為71.64%,超過七成。
  • 蘇嘉鴻內幕交易威華股份案評析——兼議內幕交易認定中的證明標準
    基於上述事實,證監會認定威華股份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至遲不晚於2013年2月23日已經構成內幕信息,蘇嘉鴻在內幕信息公開前與內幕信息知情人員殷衛國聯絡、接觸,其交易時點與威華股份籌劃注入IT資產與收購銅礦事項的進展情況高度吻合,且上述三帳戶在此之前從未交易過該股,相關交易行為明顯異常,蘇嘉鴻沒有提供充分、有說服力的理由排除其涉案交易行為系利用內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