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和「元宵」都是過小年,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時候吃的。
之前我一直都以為「元宵」就是「湯圓」,那有啥不一樣?都是過小年吃的。看著都是圓乎乎地,吃著都是黏糊糊的,還都是有餡料的,會流湯的,都是要煮得,明明就是一樣的東西呀!
直到有一天我朋友告訴我「它們不是一樣的東西!」我都懵了!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它們確實不是一樣的東西。
由於南北方的習俗不同,所以表面上「湯圓」和「元宵」好像一樣,但其實差別還是蠻大的。
做法不同
老話說【北滾元宵,南包湯圓】
湯圓傳統的做法是包出來的,表面比較光滑、黏糯。
元宵的傳統做法是先做好每一份餡料,和上糯米粉,用工具「篩」,最後「滾」成球狀。
餡料不同
湯圓的餡料品種比較多。除了傳統的豆沙之外還有很多創新,比如水果味、鮮花味等。這也就使得它的選擇更多。
相對於湯圓來說,元宵的餡料就偏硬一點,而且偏甜,沒有太複雜的味道。最常見的也就是黑芝麻、豆沙的餡料。
製作工藝不同
他們兩者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區別:
湯圓大多都是煮著吃的,煮的時間比較短。一般3~5分鐘湯圓就可以漂浮上來,也就熟了,煮完之後湯還是清湯的狀態。
元宵還有炸著吃的吃法。另外如果是煮的話,通常要煮十分鐘以上,而且煮完之後湯就會變渾濁。
口感不同
湯圓的餡料一般比較豐富。而元宵一般都是甜的,餡料是硬的。
由於在製作過程中,元宵的皮是一層一層滾出來的,所以入口比較硬,易有飽腹感。而湯圓入口會更軟一些,但它糖分比較高一些。
保存不同
湯圓通常可以冷凍在冰箱裡,它的保質期是比較長的,容易儲存,所以在超市裡面就能買到速凍湯圓兒,很是方便。
元宵通常被冷凍後就會裂開,保質期會更短一些,所以純手工製作的元宵,往往都是當天做,當天賣。沒有辦法做到長期保存。
整體來看呢,「元宵」是我國北方人的普遍叫法,「湯圓」是南方人的普遍叫法。就像上文所說到的,「元宵」和「湯圓」不僅在製作過程中有所不同,所用到的原料也不同,保存方法也不同,所以千萬不可以把它倆混為一談喲!
好了,今天關於湯圓和元宵的區別就先說到這裡啦!
覺得長知識了的,順便給佳佳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