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你說學佛有什麼好處,好處就是把諸法實相搞清楚了

2020-12-12 念佛清齋

再看下面第十三願,也是非常重要的,善導叫真實五願,第二願「光明無量」,光明是智慧。請看經文:【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右面這一章,「右章」,右章是第七章,這一章裡頭有兩願,第十三光明無量,下面這一願,第十四願,觸光安樂。我們先看第十三願。前面交代的,「千萬億倍」,「以上」,這個經文是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若有眾生以下,為第十四觸光安樂願。

第十三與第十五壽命無量願,淨影稱為攝法身願,以其攝法身成就也。《甄解》以此二願,為真報身之德,又謂此光壽無量二願為方便法身大悲之本」。我們往下看,「蓋無量壽則豎窮三際,佛身常住,眾生有依;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德用遍周,攝化無盡;故為大悲方便之本,報身之實德也」。我們就念到此地。  

第十三跟第十五,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都是善導大師講的,五種真實願裡面的兩種。《淨影疏》說得好,光明無量是攝法身願,為什麼?以其攝法身成就也,光明就是法身,照一切處、一切時,沒有它照不到的,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不能離開它。

這個體無法形容,古人難,現在有科學技術,這些東西就放在我們面前,電視的屏幕、電腦的屏幕,我們把它打開看到什麼?一片光明,再按它的信號,色像出現了。這一片光明就好比是常寂光,按上頻道就是能生萬法,萬法是假的,生滅法,剎那生滅,光明是真的,光明不生不滅。光明的生滅我們看不到,其實它也是生滅,我們把它比作常寂光,常寂光真的不生不滅,我們電視屏幕的光,它還是生滅法,但是不容易看出來,那個色像容易看出來。

生滅跟不生滅和合在一起,我們凡夫沒有能力分。誰能分?覺悟的人能分。覺悟的人分,知道是假的,不受它幹擾。凡夫不知道它是假的,受它幹擾,你看它笑你也笑,它哭你也哭,你就受它幹擾了,你就受它影響了,受幹擾、受影響就錯了。佛教我們修行,就在這個境界裡頭,從假相認識到本體,它有個不生不滅的本體,那是什麼?性。在哪裡?六根門頭。

《楞嚴經》上,世尊對波斯匿王的開示,那一段經文就講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很難講,說明什麼?我們身上是生滅相,但是裡頭有個不生滅的東西,那是真的。  

佛舉的比喻,你的眼見,見這個功能是真的,為什麼?它不生不滅,佛舉例子,問波斯匿王,你第一次看到恆河是幾歲?他說他三歲,母親帶著他去拜水神,經過恆河,第一次看到。佛就用這個做比喻,他說你這個十年,你十三歲看這個恆河,恆河變化了,相變了,你能見的那個見有沒有差別?波斯匿王講沒有差別,我能見。那麼再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到你現在,現在的年齡六十二歲,你看恆河這個見有沒有兩樣?沒有兩樣。

外面境界?外面境界不一樣了,年年都有變化。能變化的是假的,不變是真的。所以你這個身體是假的,你能見、能聽、能聞、能嗅、能嘗,這六根的根性是真的。為什麼?它不受外界的影響。

我們年齡大了,眼睛不管用了,看到外頭眼花,看不清楚了,那是什麼?那叫根,不是性,根出了問題,咱們戴個眼鏡不就清楚了嗎?這不是性的問題,性沒有問題,根它也隨著年齡產生變化。波斯匿王聽懂了,聽懂了很歡喜了,原來我不生不滅,我的身體有生滅,我,我的六根根性不生不滅。生滅的會壞,不生不滅的不會壞,他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來看,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知,這個六根的根性,就是真性,就是本性。如果要不被染汙,真正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六根的根性的能量,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它並沒有失去,只是眼前有障礙,障礙就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是對於真相不明了所產生的,不明了就是迷惑,迷惑就是沒有智慧,從這產生的。

由於這個迷惑,他就造業,業有染淨、有善惡。完全修淨業,遠離一切染汙,好!這就是菩薩,二乘。如果有了染汙,染汙裡頭有善惡,清淨裡頭沒有善惡,染汙裡有善惡,善,六道裡頭三善道,惡就造成六道裡頭三惡道。所以六道從哪裡來的?六道從染汙來的。誰染汙了?意染汙了,第六意識染汙了,末那染汙了。末那是染汙的根,染汙的本源,它影響第六意識,造業了。

所以末那叫染汙意,第七識,它染汙,它的本身是什麼?四大煩惱常相隨,意根是四大煩惱變現出來的。第一個是我,執著有我,有我就有我愛,我愛是貪;我慢,我慢是瞋;我痴,痴是愚痴,三毒煩惱,還有個懷疑,懷疑是什麼?懷疑是愚痴的根。  

我們修行要抓根,根找到了,從根上下手來得快,有效。不懷疑,你騙我,騙我也不懷疑。你們看老德和尚,有一段寫得很清楚,人家騙他,這石頭裡頭有佛,他是見佛就拜,沒有佛他不拜,人家說這石頭上有佛,叫他對著石頭磕頭,把頭磕了一個大包,就這麼個老實人;說牛糞,牛糞裡頭有佛,他把頭磕得一頭都是牛糞。

人就這麼呆!他真成佛了。他成佛也不可思議,都是預知時至,自在往生。往生兩年了,他們鄉下的人,有一天在漢口,路上遇到他,是在街道上(路上)遇到他,還跟以前老樣子,背了一個麻袋,就像布袋和尚一樣,背個袋子到處化緣。家鄉人就問他,都叫他老德和尚,老德和尚回頭看,他說你怎麼在此地?化緣!跟我一起回家好不好?你們先去,我過幾天再回去。

回到老家去,這些人把在武漢遇到老德事情講給大家,這就奇怪,老德兩年前過世了,怎麼可能?他不是一個人看到,好幾個人同時看到,真是他。再去挖開墳墓,墳墓裡頭人沒有了,說明他看到的不是假的,不是看花眼。這是什麼?不懷疑。不懷疑是他不愚痴,我們一般人看到好像痴痴呆呆,他不愚痴,他真有智慧。

別人認為他是呆和尚,常常拿他開玩笑來捉弄他,他完全當真。一生沒有懷疑過,一切人,一切事物,沒有懷疑。沒有懷疑就是真智慧,凡夫不知道,沒有傲慢就沒有瞋恚,瞋心,瞋的心就是傲慢,貪的中心點就是情執,所以斷貪瞋痴從哪裡斷?從情執上斷貪,從傲慢上斷瞋,從不懷疑斷痴。這個很重要。 

淨影稱為攝法身願,以其攝法身成就。《甄解》以此二願,為真報身之德,就是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這兩願,光明是智慧身,壽命無量是法身,法身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雖然沒有形相,能現一切形相,能現萬法。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得好,前面四句是形容法身的理體,後面一句是說法身的作用。作用,能生萬法;理體,清淨。

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一個清淨,第二個不生不滅,「本不生滅」,第三個「本自具足」,就是一切智慧德能相好,法身具足,不是外頭來的。所以大乘經上有一句話說,「心外無法」,這句話說得好,所有一切法都從心裡頭自然現前的。第四句「本無動搖」,這就是定,自性本定,它沒有動過,它沒有搖擺過。

這讓我們就想到了,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統統都修定,就是修個本無動搖,定到最後跟本無動搖相應,就是回歸到自性本定,這一句就是自性本定。你必須要回歸到自性本定,自性的智慧,自性的德能、相好就能現前,你就能得大自在,在十法界度化眾生沒有障礙,無論眾生問什麼你都能解答,這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神通無量無邊沒有障礙。

所以從這些經典裡面我們合起來看,就能體會到大乘佛法是以明心見性為學習的終點,明心見性就畢業了,就是帶你回歸自性。佛有沒有東西給我們?沒有,你見性所得到的全是自性本有的。佛沒有一法可以給人,佛所說的一切法,原來是自性本自具足,見性就開發了,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甄解》裡面講,光壽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方便法身就是報身,也能稱應化身,統統是方便法身,大慈大悲度眾生的本體,報身的實德。「故知願中自誓光壽無量,實為一切眾生悉皆光壽無量」,這一句意思講得很深。這兩願當中法藏發誓,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實在是為一切眾生做榜樣。

為什麼?他覺悟了,眾生沒覺悟,生佛是一體,生佛不二。佛的光壽無量,一切眾生光壽亦無量,沒有例外的,見到阿彌陀佛,就像見到自己的法身,萬德萬能,無法形容。什麼時候證得?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得。這能不去嗎?  

古大德,老一輩的善知識都教我們,提示我們,如果這一生不能生淨土,你能不能保住人身?保住人身是什麼?你這一生五戒十善都能夠達到六、七十分,你能得人身,八、九十分你能夠生天,欲界天,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得人天福報,你想想你還會不會迷惑?這是事實。如果得人之後又迷了,小的時候沒有好的緣分,沒有遇到佛法,你就墮落下去了。

人見思煩惱非常容易起現行,這六道凡夫,控制不住,身見,邊見,見取、戒取(中國人叫成見,成見是自以為是),邪見,能斷嗎?思惑,貪瞋痴慢疑,這個東西一染上了,造業,造的善,離不了三善道,造惡,離不了三惡道。三善道、三惡道都是消業的,三善道消福報,消善業,三惡道是消惡業。  

不能造業,不能造業這句話容易說,不容易做到。我們試問一問,能不能原諒一個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毀謗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就冤冤相報。一定要原諒他,為什麼要原諒他?他是凡夫,他不了解事實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假的。我、你、他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怎麼樣陷害,都陷害這個假身,不能陷害靈性。靈性是真的,靈性不生不滅,那是真我,它跟自性相應,這個身跟自性不相應。

八識五十一心所都不是真的,是迷失真性變成的幻相。誰迷的?自己迷的。換句話說,無一不是自作自受,你怎麼可以怪罪別人?你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了,對於一切陷害我的人,甚至於像歌利王割截身體,也付之一笑了之。忍辱仙人感謝歌利王,為什麼感謝?他幫他提前成佛了。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歌利王成就了釋迦牟尼佛,把釋迦牟尼佛成佛提前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發願,將來我成佛第一個度你。他就是世尊的弟子憍陳如尊者,佛說話算話,鹿野苑五比丘,佛說四諦法門第一個開悟,證阿羅漢果。

所以不能怪罪別人,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學佛這一關不能通過,你就難了!關關都要通過,真正像諸佛如來大慈大悲,憫念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迷失了自性變成這個樣子。像小孩不懂事,拿個小拳頭打你幾下,你還去跟他打一架嗎?你八十歲了,他才三歲,八十歲老人會跟三歲小孩打一架?不可能。

所以學佛的人跟不學佛的不一樣,學佛的人了解事實真相,這個高,這真徹底。世間人達到最高的境界,也就認識因果,不造罪業,我為什麼原諒他?免得以後冤冤相報,這是世間聖賢。出世間聖賢完全一體。牙齒咬到舌頭了,舌頭還要找牙齒算帳嗎?這不可能,為什麼?一體。

一體從哪裡看?就記住六祖一句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一體,萬法是全宇宙,從哪來的?自性生的。這個得要承認,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慈悲心是從自性流出來的,真愛,害我的人也真愛,非常可憐他迷得深,我比他迷得淺,我就得原諒他。

那他不原諒我,他還繼續來陷害,隨他去。害死了很好,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了,你看他做好事,把我早一天送到極樂世界。永遠只有感恩這個詞,沒有怨恨。你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感恩的心生起來。你說學佛有什麼好處?好處就是這個,真的把諸法實相搞清楚、搞明白了。

相關焦點

  • 淨空法師:學佛這麼簡單,為什麼不早說?
    正法閱讀推薦淨空法師微信號:jkfs777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大悲禪寺微信號:dbcs777
  • 淨空法師:我們學佛卻不懂佛,佛是什麼?
    我們學佛,佛是什麼?為什麼要學佛?學佛有什麼好處?這些問題如果不是搞清楚、搞明白了,對我們的修學會產生障礙。 學佛就是修心。真心就是佛,妄心就是凡夫。真心、妄心我們統統都有,但是現在我們只會用妄心,不會用真心,錯就錯在此地。
  • 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6.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
  • 淨空老法師: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 (第四集)
    第三條,從今天起,你看文字,無論是世法、佛法,沒有經過我同意不能看,這是第三個。有期限的,修學這個有期限,五年,五年之內一定要遵守。我就接受了。   確實接受之後,依照他老人家教導,三個月有效果出來,心清淨了。為什麼?很多東西不能看,不能聽,頭腦清楚,得這個好處。我向老師做報告,老師點頭。所以臺中求學,嘗到古時候的師生關係。以後沒有了。
  • 淨空老法師:北朝鮮的山神透露消息!
    常慧法師問他: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在世(他知道),為什麼你不親近佛陀跟他學佛?迷惑,不知道,現在想學佛遲了,找一個好的老師都找不到,就找到她。她說那天上怎麼樣?他說天上也不怎麼樣。在這個時候,學習佛陀教育,真正修行,這是大善,這不是小善,這是諸佛特別護念,龍天善神保佑你。這肯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能夠想像得到的。諸佛菩薩的用心,就是希望能全心全力幫助各類眾生,這個各類是九法界的眾生,速離生死,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不再墮五趣,五趣就是六道。實際上來講只有五道,六道是加個阿修羅。
  • 【發人省思】【章嘉大師對淨空法師的教誨精華】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6.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悟泓法師和星慈法師
    2、星慈法師說來也是緣分,在新加坡淨宗學會,有位法師說起佛教界的大德——已經往生的鄭頌英老居士,我有份《廣東佛教》發表的《善因自有善果——為法忘軀的鄭頌英老居士走了》正好拿來供養法師。聽說我是此文的作者,法師很感興趣,她說: 「我叫星慈,鄭頌英老居士一直給我通信,整整十八年呀,後來我沒時間回信,他還託同修捎話來問候呢!」
  • 淨空法師:憂鬱症的原因是什麼?
    請教老法師,第一個是,真的是現代人的抗壓性大幅度的降低,容易患此病症,或是有心人創造出這樣的病名,使人們必須長期依靠醫藥而獲取名利?因為這類的藥物需要長期服用,一旦中斷,精神會變得更糟。淨空法師答:我想這個原因是現代社會壓力造成的,種種不平衡,讓你身體、精神都受外面環境的控制,你自己做不了主,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原因。如果學佛,我相信不會得這個病,為什麼?
  • 佛教:念佛號,有什麼好處?學佛的人應該知道
    佛像為什麼如此說呢?佛寺關於念佛號的好處,《阿彌陀經》如此解釋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往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佛寺也就說念佛功德儘管無量,但是在這些無量的功德之中,就數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最為殊勝,換句話說,我們所謂的學佛修行,最大的目的,其實就是往生佛國淨土,也唯有往生佛國淨土,才可以解脫生死輪迴的束縛,才是究竟。
  • 佛門裡面培養弘法人才,就採取這個模式(淨空老法師)
    訓練你的定力、訓練你的謙虛,也就是決定不在老師講的上面加一個字。這就是什麼?老實,聽話。到什麼時候才能發揮自己意思?自己有悟處,開悟了。自己沒有開悟之前,決定遵守老師的,以前這樣嚴格。所以,世世代代出高僧、高人,這個方法真好!但是在今天,今天民主開放自由,就不能限制了。所以這一代出的人就少了,就比不上過去。為什麼?沒有那麼嚴格。它嚴格的好處在哪裡?
  • 《學佛答問》第68集|淨空老法師
    講經教學《學佛答問》第六十八集檔名|21-090-0068主講|淨空老法師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1.3.27【說明】老法師 2000年~2008年的《學佛答問所以,一個學講經的人,只要自己沒有講經,無論什麼人,乃至於初發心、初學的人上臺講經,我們都要去聽。這是我跟大家講了多少遍,這是跟講經的人結法緣,跟道場結法緣,跟聽眾結法緣,所以法緣才會殊勝。別人講經我不喜歡去聽,因果報應,我講經也沒有人來聽,這一定道理的。所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歡喜聽經,不管什麼人講都歡喜聽,你的法緣才殊勝。常隨佛學,就是不離開經卷,這個重要。
  • 佛陀教育 無上妙法——劉素雲老師二十年學佛的認識和體會
    所謂的低級層次,就是大眾化的教育目標,這個目標是解決社會問題,教誨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所謂的高級層次,就是對於特別有天分,志願大的,想追求真理的,就跟你講宇宙生命萬法的事實真相,就是諸法實相。目的是讓你明心見性,這個在佛教裡是高層次的,就是證得佛果。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是為了什麼?為了解決眾生知的問題,因為知難行易啊。眾生不知,怎麼能行?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什麼叫業、什麼叫障,要搞清楚,我們每個同修都覺得自己業障很重,想什麼方法去消業障。那麼什麼叫業,什麼叫障,什麼叫業障?這三個問題沒搞清楚,我相信你的業障是消不掉的。為什麼?業障沒搞清楚,你怎麼消法?你那個禮懺真的把業障消除了嗎?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不但沒消除,是愈拜業障愈多,業障在增加,沒消除。業是什麼?業就是造作。造作,起心動念就是造作,起心動念是意業;口裡面言語是口業;身體的動作是身業。
  • 淨空法師:知不知道我們有多大的福報?
    1.淨空法師:知不知道我們有多大的福報?我們今天在無比法門裡頭又遇到無比殊勝法門,那是什麼?夏老居士的會集本。等於說世尊在世,在不同的場所講《無量壽經》講很多遍,不同的時節因緣。夏蓮居老居士把各個不同講解裡面的重點核心節錄編成一本,就是這個會集本。我們連痕跡都看不出來,好像字字句句都是佛說的。是佛說的,沒錯,不是一時說的,不是同一個時候,不是同一個處所。
  • 教外別傳——諸法實相
    禪師常說,教外別傳。傳的是什麼?當然是「不立文字」——和任何語言文字無關的諸法實相——萬事萬物的實際、真相或說本來面目。
  • 淨空法師:佛法修學,你有多大的成就,完全看你用的是什麼心
    這五常沒有了,你看現在的社會,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怎麼得了!左丘明說,這孔子同時代的人,「人棄常」,一個人把五常丟掉了,沒有了,「則妖興」,這個人就不是人了,是什麼?妖魔鬼怪。換句話說,妖魔鬼怪在中國聖賢人的標準,就是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就妖魔鬼怪了。他說「人棄常則妖興」。古書多讀有好處,幫助你看到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
  • 淨空法師:法藏當年接受的就是視聽教學,這是最好的教學法
    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這是教學。法藏在世間自在王會下,聽經的時間是千億歲,這麼長的時間,他學的一定不少。佛給他講了多少?「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這是把一切佛從發心修行證果,教化眾生,全都說給法藏比丘聽了。
  • 淨空法師答問:學佛修道者,見異思遷的情形就很多,應如何避免?
    老師停了幾分鐘之後告訴我,他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所以我的課是在他家裡上的,學生就是我一個,在他家小客廳的小圓桌上上課,我跟他學哲學是這樣學出來的。到以後學佛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老師的苦心!中國諺語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是什麼?傳人,一個好的老師,一生唯一的目標就是找傳人。
  • 淨空老法師令人嘆為觀止的講經說法
    淨空法師講經,關鍵的地方重複說了很多遍,我們都幾乎能夠背誦。我們聽經的人,就算不能做到一部經反覆聽,那麼你只聽一部經,也可以發現重要的地方,因為你會聽到好多遍,絕不會遺漏重點。比如老法師把菩提心總結為10個字---真誠,清靜,平等,正覺,慈悲。
  • 真正修行人,惡鬼纏身也未必是壞事|淨空老法師
    老法師《學佛答問》精選 · 系列之044 《學佛答問》第二十九集|淨空老法師▼淨空老法師敬請在WIFI網絡下觀看他來跟我說這個情形,我說:「你還不搬家?」他說:「不必了。我覺得也不錯,這樣子逼著我非用功不可。我不念,他就要害我了。」這位居士聽說現在已經出家了,修行功夫相當好,非常難得。他是真有膽量,在一般人就是沒有法子。他說:「鬼的樣子非常難看,氣味是其臭無比。」又說:「他是我的善知識,是我一個好增上緣,天天跟他對立著,就是一心念阿彌陀佛。」你真誠心將念佛功德回向給他,他一定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