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下面第十三願,也是非常重要的,善導叫真實五願,第二願「光明無量」,光明是智慧。請看經文:【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右面這一章,「右章」,右章是第七章,這一章裡頭有兩願,第十三光明無量,下面這一願,第十四願,觸光安樂。我們先看第十三願。前面交代的,「千萬億倍」,「以上」,這個經文是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若有眾生以下,為第十四觸光安樂願。
第十三與第十五壽命無量願,淨影稱為攝法身願,以其攝法身成就也。《甄解》以此二願,為真報身之德,又謂此光壽無量二願為方便法身大悲之本」。我們往下看,「蓋無量壽則豎窮三際,佛身常住,眾生有依;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德用遍周,攝化無盡;故為大悲方便之本,報身之實德也」。我們就念到此地。
第十三跟第十五,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都是善導大師講的,五種真實願裡面的兩種。《淨影疏》說得好,光明無量是攝法身願,為什麼?以其攝法身成就也,光明就是法身,照一切處、一切時,沒有它照不到的,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不能離開它。
這個體無法形容,古人難,現在有科學技術,這些東西就放在我們面前,電視的屏幕、電腦的屏幕,我們把它打開看到什麼?一片光明,再按它的信號,色像出現了。這一片光明就好比是常寂光,按上頻道就是能生萬法,萬法是假的,生滅法,剎那生滅,光明是真的,光明不生不滅。光明的生滅我們看不到,其實它也是生滅,我們把它比作常寂光,常寂光真的不生不滅,我們電視屏幕的光,它還是生滅法,但是不容易看出來,那個色像容易看出來。
生滅跟不生滅和合在一起,我們凡夫沒有能力分。誰能分?覺悟的人能分。覺悟的人分,知道是假的,不受它幹擾。凡夫不知道它是假的,受它幹擾,你看它笑你也笑,它哭你也哭,你就受它幹擾了,你就受它影響了,受幹擾、受影響就錯了。佛教我們修行,就在這個境界裡頭,從假相認識到本體,它有個不生不滅的本體,那是什麼?性。在哪裡?六根門頭。
《楞嚴經》上,世尊對波斯匿王的開示,那一段經文就講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很難講,說明什麼?我們身上是生滅相,但是裡頭有個不生滅的東西,那是真的。
佛舉的比喻,你的眼見,見這個功能是真的,為什麼?它不生不滅,佛舉例子,問波斯匿王,你第一次看到恆河是幾歲?他說他三歲,母親帶著他去拜水神,經過恆河,第一次看到。佛就用這個做比喻,他說你這個十年,你十三歲看這個恆河,恆河變化了,相變了,你能見的那個見有沒有差別?波斯匿王講沒有差別,我能見。那麼再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到你現在,現在的年齡六十二歲,你看恆河這個見有沒有兩樣?沒有兩樣。
外面境界?外面境界不一樣了,年年都有變化。能變化的是假的,不變是真的。所以你這個身體是假的,你能見、能聽、能聞、能嗅、能嘗,這六根的根性是真的。為什麼?它不受外界的影響。
我們年齡大了,眼睛不管用了,看到外頭眼花,看不清楚了,那是什麼?那叫根,不是性,根出了問題,咱們戴個眼鏡不就清楚了嗎?這不是性的問題,性沒有問題,根它也隨著年齡產生變化。波斯匿王聽懂了,聽懂了很歡喜了,原來我不生不滅,我的身體有生滅,我,我的六根根性不生不滅。生滅的會壞,不生不滅的不會壞,他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來看,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知,這個六根的根性,就是真性,就是本性。如果要不被染汙,真正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六根的根性的能量,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它並沒有失去,只是眼前有障礙,障礙就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是對於真相不明了所產生的,不明了就是迷惑,迷惑就是沒有智慧,從這產生的。
由於這個迷惑,他就造業,業有染淨、有善惡。完全修淨業,遠離一切染汙,好!這就是菩薩,二乘。如果有了染汙,染汙裡頭有善惡,清淨裡頭沒有善惡,染汙裡有善惡,善,六道裡頭三善道,惡就造成六道裡頭三惡道。所以六道從哪裡來的?六道從染汙來的。誰染汙了?意染汙了,第六意識染汙了,末那染汙了。末那是染汙的根,染汙的本源,它影響第六意識,造業了。
所以末那叫染汙意,第七識,它染汙,它的本身是什麼?四大煩惱常相隨,意根是四大煩惱變現出來的。第一個是我,執著有我,有我就有我愛,我愛是貪;我慢,我慢是瞋;我痴,痴是愚痴,三毒煩惱,還有個懷疑,懷疑是什麼?懷疑是愚痴的根。
我們修行要抓根,根找到了,從根上下手來得快,有效。不懷疑,你騙我,騙我也不懷疑。你們看老德和尚,有一段寫得很清楚,人家騙他,這石頭裡頭有佛,他是見佛就拜,沒有佛他不拜,人家說這石頭上有佛,叫他對著石頭磕頭,把頭磕了一個大包,就這麼個老實人;說牛糞,牛糞裡頭有佛,他把頭磕得一頭都是牛糞。
人就這麼呆!他真成佛了。他成佛也不可思議,都是預知時至,自在往生。往生兩年了,他們鄉下的人,有一天在漢口,路上遇到他,是在街道上(路上)遇到他,還跟以前老樣子,背了一個麻袋,就像布袋和尚一樣,背個袋子到處化緣。家鄉人就問他,都叫他老德和尚,老德和尚回頭看,他說你怎麼在此地?化緣!跟我一起回家好不好?你們先去,我過幾天再回去。
回到老家去,這些人把在武漢遇到老德事情講給大家,這就奇怪,老德兩年前過世了,怎麼可能?他不是一個人看到,好幾個人同時看到,真是他。再去挖開墳墓,墳墓裡頭人沒有了,說明他看到的不是假的,不是看花眼。這是什麼?不懷疑。不懷疑是他不愚痴,我們一般人看到好像痴痴呆呆,他不愚痴,他真有智慧。
別人認為他是呆和尚,常常拿他開玩笑來捉弄他,他完全當真。一生沒有懷疑過,一切人,一切事物,沒有懷疑。沒有懷疑就是真智慧,凡夫不知道,沒有傲慢就沒有瞋恚,瞋心,瞋的心就是傲慢,貪的中心點就是情執,所以斷貪瞋痴從哪裡斷?從情執上斷貪,從傲慢上斷瞋,從不懷疑斷痴。這個很重要。
淨影稱為攝法身願,以其攝法身成就。《甄解》以此二願,為真報身之德,就是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這兩願,光明是智慧身,壽命無量是法身,法身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雖然沒有形相,能現一切形相,能現萬法。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得好,前面四句是形容法身的理體,後面一句是說法身的作用。作用,能生萬法;理體,清淨。
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一個清淨,第二個不生不滅,「本不生滅」,第三個「本自具足」,就是一切智慧德能相好,法身具足,不是外頭來的。所以大乘經上有一句話說,「心外無法」,這句話說得好,所有一切法都從心裡頭自然現前的。第四句「本無動搖」,這就是定,自性本定,它沒有動過,它沒有搖擺過。
這讓我們就想到了,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統統都修定,就是修個本無動搖,定到最後跟本無動搖相應,就是回歸到自性本定,這一句就是自性本定。你必須要回歸到自性本定,自性的智慧,自性的德能、相好就能現前,你就能得大自在,在十法界度化眾生沒有障礙,無論眾生問什麼你都能解答,這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神通無量無邊沒有障礙。
所以從這些經典裡面我們合起來看,就能體會到大乘佛法是以明心見性為學習的終點,明心見性就畢業了,就是帶你回歸自性。佛有沒有東西給我們?沒有,你見性所得到的全是自性本有的。佛沒有一法可以給人,佛所說的一切法,原來是自性本自具足,見性就開發了,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甄解》裡面講,光壽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方便法身就是報身,也能稱應化身,統統是方便法身,大慈大悲度眾生的本體,報身的實德。「故知願中自誓光壽無量,實為一切眾生悉皆光壽無量」,這一句意思講得很深。這兩願當中法藏發誓,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實在是為一切眾生做榜樣。
為什麼?他覺悟了,眾生沒覺悟,生佛是一體,生佛不二。佛的光壽無量,一切眾生光壽亦無量,沒有例外的,見到阿彌陀佛,就像見到自己的法身,萬德萬能,無法形容。什麼時候證得?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得。這能不去嗎?
古大德,老一輩的善知識都教我們,提示我們,如果這一生不能生淨土,你能不能保住人身?保住人身是什麼?你這一生五戒十善都能夠達到六、七十分,你能得人身,八、九十分你能夠生天,欲界天,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得人天福報,你想想你還會不會迷惑?這是事實。如果得人之後又迷了,小的時候沒有好的緣分,沒有遇到佛法,你就墮落下去了。
人見思煩惱非常容易起現行,這六道凡夫,控制不住,身見,邊見,見取、戒取(中國人叫成見,成見是自以為是),邪見,能斷嗎?思惑,貪瞋痴慢疑,這個東西一染上了,造業,造的善,離不了三善道,造惡,離不了三惡道。三善道、三惡道都是消業的,三善道消福報,消善業,三惡道是消惡業。
不能造業,不能造業這句話容易說,不容易做到。我們試問一問,能不能原諒一個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毀謗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就冤冤相報。一定要原諒他,為什麼要原諒他?他是凡夫,他不了解事實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假的。我、你、他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怎麼樣陷害,都陷害這個假身,不能陷害靈性。靈性是真的,靈性不生不滅,那是真我,它跟自性相應,這個身跟自性不相應。
八識五十一心所都不是真的,是迷失真性變成的幻相。誰迷的?自己迷的。換句話說,無一不是自作自受,你怎麼可以怪罪別人?你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了,對於一切陷害我的人,甚至於像歌利王割截身體,也付之一笑了之。忍辱仙人感謝歌利王,為什麼感謝?他幫他提前成佛了。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歌利王成就了釋迦牟尼佛,把釋迦牟尼佛成佛提前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發願,將來我成佛第一個度你。他就是世尊的弟子憍陳如尊者,佛說話算話,鹿野苑五比丘,佛說四諦法門第一個開悟,證阿羅漢果。
所以不能怪罪別人,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學佛這一關不能通過,你就難了!關關都要通過,真正像諸佛如來大慈大悲,憫念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迷失了自性變成這個樣子。像小孩不懂事,拿個小拳頭打你幾下,你還去跟他打一架嗎?你八十歲了,他才三歲,八十歲老人會跟三歲小孩打一架?不可能。
所以學佛的人跟不學佛的不一樣,學佛的人了解事實真相,這個高,這真徹底。世間人達到最高的境界,也就認識因果,不造罪業,我為什麼原諒他?免得以後冤冤相報,這是世間聖賢。出世間聖賢完全一體。牙齒咬到舌頭了,舌頭還要找牙齒算帳嗎?這不可能,為什麼?一體。
一體從哪裡看?就記住六祖一句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一體,萬法是全宇宙,從哪來的?自性生的。這個得要承認,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慈悲心是從自性流出來的,真愛,害我的人也真愛,非常可憐他迷得深,我比他迷得淺,我就得原諒他。
那他不原諒我,他還繼續來陷害,隨他去。害死了很好,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了,你看他做好事,把我早一天送到極樂世界。永遠只有感恩這個詞,沒有怨恨。你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感恩的心生起來。你說學佛有什麼好處?好處就是這個,真的把諸法實相搞清楚、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