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開始英語啟蒙卻不能考高分,那是因為沒有學會兩條腿走路

2020-12-11 軟實力英語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78篇原創文章。

前兩天,有一位高中孩子的母親與苗爸私聊,說起孩子的英語成績。孩子從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英語,不但上了多年的英語課外輔導班,而且還讀過許多英文故事書,可是自從孩子上了高中之後,英語成績每次都是80分左右(滿分100分),很難再有進步,真的讓人著急。

在我20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生涯裡,遇到過許多這樣的情況,小時候父母抓得緊,英語聽說讀寫都不錯,上了高中之後,仿佛遇到了瓶頸,雖然也讀了許多課外英語讀物,看過許多美劇,但是英語成績就是很多突破。

苗爸經過認真思考和分析,發現問題主要在於大多數父母只注重了家庭英語啟蒙,而忽略了應試能力的訓練。

01

應試能力

現在人們一提到應試能力,就聯想到應試教育,就會想到「流水線」、「填鴨式教育」、「每天刷題」、「扼殺創造力」等負面的印象。

其實,其實,應試能力是孩子求學生涯中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通俗地說,應試能力差的學生是不可能考上名牌大學的。

一般來說,應試能力包括制定計劃、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審題能力、理解能力、計算能力、總結能力、提高效率、心理素質等要素。

所以說,不是說天天做題就能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而是應該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結合應試能力的各種要素,逐步提高自己的考試成績。

具體到英語學科,首先需要制定一個單詞背誦和閱讀訓練計劃。單詞先從1000高頻詞彙開始背誦,這樣孩子沒有壓力,在經過20遍左右背誦之後,再過渡到3500詞的背誦,因為有許多單詞已經背過,就比較有信心了。

閱讀訓練也需要循序漸進。現在高考英語閱讀選材多出自歐美外刊或網站,文章結構複雜,句子偏長,大多數孩子一下子很難適應。為了達到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要求,建議先從簡易的英文讀物開始閱讀,再逐漸過渡到歐美外刊的閱讀。

除了單詞和閱讀之外,學生失分比較多的題型為語法填空和改錯題,即考查基礎知識的題型。因為英語的基礎知識比較多,要想全部掌握需要數年時間。但是,為了應對眼前的考試,可以先從高頻考點突破,在熟記高頻考點的基礎上,再積累記憶其它的冷門知識,即先重點突破,然後再夯實基礎,這也屬於一種應試策略。

了解以上這些之後,你或許就會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孩子英語啟蒙比較早,但是上了高中之後,英語成績很難突破的原因了。

02

應用能力

雖然說應試能力能夠幫助孩子提高考試成績,考上一個理想大學,找上一份高薪工作,但是,應試不是學英語的目的,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在生活或工作中應用。

一般來說,家庭英語啟蒙的定位,是培養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除了日常交際之外,其通用性還體現在航空術語、計算機語言、國際交流等各個領域。此外,在國際上,重要的學術論文,85%以上都是用英語發表的。

因此,一個優秀的國際化人才,不僅僅是一名應試高手,也必須擁有較高的英語應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交流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英語應用能力,也是中國學生的一個薄弱環節。眾所周知,由於歷史傳統影響,中國人普遍性格內向,不願主動與人交往,更不敢使用自己都沒有掌握好的英語與外國人交流。

許多父母存在這樣一種思維,認為在中小學階段,先以學校的考試為主,等到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在突擊訓練英語口語。殊不知,比起兒童來說,成年人因為愛面子,更不敢開口說英語。所以,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英語口語能力的最佳階段。

口語能力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在初級階段,重點培養孩子的日常口語交流能力,從TPR親子互動開始,慢慢積累聽力詞彙和訓練日常口語表達能力。

北京四中老師的公益課中有一條:「多讀書,每天大聲朗讀,說出來的(知識)就是你的。」 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每天大聲朗讀,的確是一個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好方法。

第二,閱讀理解能力

現在英文原版的兒童讀物非常豐富,特別是英文分級讀物,極大地方便了中國兒童的英語閱讀啟蒙。與此配套的英語閱讀教學法也廣大自媒體的推廣宣傳,而被眾多父母們逐漸了解和使用。例如:高頻詞彙(sight words)、可理解性輸入、自然拼讀、聽讀結合等。

由此可見,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重點不是方法問題,而是堅持的問題。

第三,英語寫作能力

英語寫作一直是中國學生的一個痛點。大家為了應對考試,都是在想方設法找捷徑,希望通過背誦一些模板或範文,就能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結果寫出來的文章,高級表達方式和低級錯誤並存,一看就知道基本功不紮實。

好在現在有關美國和新加坡兒童英語寫作訓練的書也在不斷地被引入國內,中國孩子有了與歐美同步的寫作訓練資料。問題在於,寫作輔導的難度,特別是英文原版寫作教材的使用,對大多數中國父母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03

兩腿走路

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應試能力和應用能力都至關重要。隨著中國影響力的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國外大學開始認可高考成績,這使得我們的孩子又多了一條選擇。

但是,幾乎所有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國外高校,都不認可中國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換句話說,想要就讀國外高校,還需要參加託福或雅思考試。

當然,無論是否出國留學,都必須要學會兩條腿走路,即應試能力和應用能力一起抓。畢竟,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 (機會垂青於有準備的人。)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5)上了外教英語課就夠了嗎?帶孩子兩條腿走路才能應對萬變
    外教機構不能停,但應試學習也應一併考慮。帶孩子兩條腿走路,更能滿足目前大多數家長的需求。我們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有過重的功利心,但也不能沒有功利心,掌握好這個度,孩子才能夠應對萬變。不功利地說,跟外教系統學習,一定是學好英語的不二法則;功利地說,我們為了讓孩子在國內的各種英語考試中都能夠無往而不利,那應試教材的學習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帶孩子兩條腿走路,更能滿足大多數家長的需求。
  • 失去兩條前腿後 勵志貓學會了像霸王龍一樣走路
    兩年前,Able只有一歲的時候,不小心觸到了街上的電線,數百伏的電壓穿過他的身體,炸掉了他的前爪和尾巴。可憐的小傢伙仍然躺在地上動彈不得,7天沒有吃喝,受著重傷,但他仍活著。好心的Walai女士把小貓帶回家,一直呵護他照顧他,小貓漸漸恢復了健康,但失去的兩條前腿和尾巴已經接不上了。
  • 英語啟蒙:兩個體系的平衡
    家庭英語啟蒙和學校英語教育,是孩子英語能力發展過程中的兩條路,不是相向而行的兩條路,而是並向同行的兩條路。在很多地方,只要科學規劃,這兩個體系是可以互為補充的。我見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家庭英語啟蒙早的孩子,在學校的英語成績普遍都很好。反過來,有很多孩子,因為學校開設了英語課,為了獲得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在家裡特別配合父母安排的英語小灶。
  • 希望孩子從小學會說英語,應該從幾歲開始啟蒙?這裡有秘訣
    許多的人家長在自己的孩子小的時候便會幫助孩子去學習一些技能,語言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家長們時常會思考到底應該什麼時候開始讓小孩學英語,因為小孩接觸英語的環境是需要被刻意營造的,不像中文那樣,小孩一出生就要在一個大家都講中文的環境中長大。
  • 殘疾小狗學會兩條腿站立走路 生下4隻狗崽(圖)
    它的名字叫Faith(信念),它是一條狗,它是一條兩條腿、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的狗。」  在大同,同樣有一條失去雙腿的小狗。「信念」有兩條健全的後腿,大同這條名叫「四寶」的殘疾狗只有兩條前腿,兩條後腿是被列車車輪軋斷的。求生的欲望和頑強的意志,讓「四寶」艱難地活了下來,它不僅學會了用兩條腿「站」起來走路,一個月前,還奇蹟般地成為4隻小狗的媽媽。
  • 【必看】想要英語拿高分嗎?你必須掌握這些套路!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應試甚至是應用的基礎。比如,回答「學英語有什麼用?」這種白痴問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答案就是:「中考和高考都要考」。更有很多牛娃趨之若鶩的ket/pet/fce,其實也沒有脫離應試英語。英語應試和應用的關係,可以看做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縮影。從來沒有誰說,搞素質教育就不要應試了。
  • 英語早啟蒙——為什麼好的英語力是從小「聽」出來的
    而英語是必考的一門科目,可見它的重要性。我上初中時才開始接觸英語,那時覺得好難學,因為每天都要背誦單詞、語法、固定搭配……它對我來說完全是陌生的。背誦不要緊,考試得不了高分才是最要命的。因為每天都有新內容要學,必須當天就記住這些知識。如果不能及時掌握,生單詞越積越多,心裡就會產生無力的挫敗感,也就是「習得性無助」。
  • 雲南兩條腿走路「羊堅強」成「村紅」
    雲南兩條腿走路「羊堅強」成「村紅」 (1/5) "← →"翻頁
  • 小牛犢天生兩條腿 走路像袋鼠
    這頭小牛犢從一出生就只有兩條後腿,走起路來就像袋鼠一樣,非常堅強,一天能喝一箱牛奶。王世友介紹,幾天前,朋友告訴他一個養牛戶家的母牛生了一頭奇怪的小牛犢,想賣掉,讓他幫助賣了。他知道後就前去看了看,花了200元買了下來。王世友在農村從事「牛經紀」有10多年了,第一次看到這麼奇怪的小牛犢。
  • 不懂英語如何給孩子英語啟蒙?試試「浸泡式英語」,簡單又有效
    就不知道這孩子怎麼回事,想讓她學好英語的,就是難。你是用什麼方法的啊,你兒子是不是一直堅持上補習班啊。我回答:其實我是在家給我兒子用"浸泡式英語"的方法讓他接觸英語的,從小我就開始做了。從中可以看出家庭的啟蒙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 從小讓孩子學英語有什麼好處呢
    有的時候家長猶豫的地方,孩子不會猶豫,因為孩子想的不多,做就做,不做就不做。學少兒英語,學了之後家長應及時幫助孩子去消化,鞏固記憶,並不完全是重複的去背誦。啟蒙孩子學英語的時候,字母認知和發音是基礎,一般家長或者老師是通過卡片式道具來輔助孩子記憶字母發音,還有是通過可愛的幽默的肢體動作,比劃英語字母,並在比劃的同時來發音;這些方法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有很大幫助,有的時候字母模型,也可以幫助孩子記憶,用手指順著字母的模型去書寫,或者拿著筆去沿著字母模型去描,眼睛看到,心裡記住,耳朵聽到,感覺感到,嘴巴讀出來;逐漸地養成孩子學習英語的習慣
  • 英語啟蒙沒有必要?3歲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漢語說得怎麼樣?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同時也是我國小初高的必修課程,很多家長都意識到學好英語,對孩子以後的升學留學,以及生活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也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從小讓孩子開始學英語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 家庭英語啟蒙與學校英語教學分工明確才能提高孩子學英語的效率
    學英語的目的不同,得到的結果也自然不同。在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為目標的理念指導下,孩子的英語綜合能力就會得到提升。以應試得高分為目的作為學英語的唯一目標,那麼孩子的發展後勁會越來越小,與前一類孩子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 英語啟蒙:如何平衡口語和閱讀?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588篇原創文章。這兩天,因為一直在看《閱讀的力量》(Stephen D.大家在追逐口語流利的時候,滿口中式英語,而且語法錯誤百出,給人一種很low的感覺。雖然大多數時候,老外也能聽懂大意,但是卻無法進行深層次交談。究其原因,閱讀量太少。因為沒有足夠的英文閱讀量,所以缺乏文化底蘊,知識的廣度也不夠,自然導致思想認識比較淺顯,僅僅是學了英語這門語言,卻沒有深入了解這一語言所代表的文化。
  • 如何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了解這些從容啟蒙
    所以,本著這個小目標,也沒多麼深奧,就是不想讓娃跟自己一樣學了十多年,還是啞巴英語。而自己也想練練口語,即使最後孩子沒學會,自己能交流得也不錯。我就用我這三腳貓的英語「功底」開始跟3歲的娃一起學習了。一.英語啟蒙的越早越好嗎?
  • 走自然習得路線的孩子,英語考試能拿高分嗎?
    就說最受追捧的劍橋五級考試,報名盛況堪比雙十一,大城市的考位都是秒光,也有不少家長選擇帶孩子去異地考試。我住的小區周圍,原本一個劍橋英語班都沒有,可2年時間內,就有3家機構都陸續開了KET和PET的課。 看到這樣的景象,作為英語教育領域的從業者,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學英語和考試之間的關係。
  • 布丁同學的英語啟蒙
    前段時間認識到一個孩子,高一裸考託福116,問及怎麼學習的?答曰從1歲半就開始英語啟蒙,之後閱讀大量的英文書籍,考託福前就是做了幾套樣題,都基本覺得沒有太大難度。哇塞,真是太牛了!如果布丁也能夠這樣就太好了,因為布丁媽媽一向不太崇尚為了某個考試去培訓,總覺得本來考的就應該是自身的能力水平。於是乎布丁媽媽開始研究啟蒙英語,也開始了對布丁啟蒙英語的實踐。
  • 兒童英語啟蒙教育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父母英語不好,孩子照樣行
    很多80、90後都是在上小學,甚至中學之後才開始學習英語的,而且大多都是通過課本來學習英語。80、90後學了這麼多年英語,大部分人卻只會學會了怎麼考英語,沒有學會如何在生活中正確的使用英語。如今,80、90後大多已為人父母,自己身上的經歷斷然不想出現在下一代身上,80、90後父母再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重走英語學習的錯誤老路,而是要讓孩子從小就學習真正的英語,學習英美國家孩子日常使用的英語,讓孩子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英語對話,能說一口和英美國家孩子一樣的流利英語。
  • 聊聊孩子的英語啟蒙
    這自然不能跟一眾雞娃牛蛙們相比,但我們自始就有一個原則,就是不攀比不炫耀,因為我們深知每個孩子的特點和發育情況非常不同,孩子也不應該是父母攀比的手段和炫耀的資本,我們只堅持默默地陪娃成長,其餘就交給時間,靜待花開。為什麼要英語啟蒙?
  • 英語老師都沒有,這些窮孩子憑什麼拿高分?
    請不起英語老師,這些窮孩子憑什麼拿高分?任何一次成功,都是無數次努力所得,一個孩子考出好成績,大方向上一定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是晨露,一名平凡的執筆人,關注社會點滴,書寫人間正道,關注我,讓光照進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