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丨總書記記憶中的涪陵榨菜,今年發展得怎麼樣?

2020-12-17 上遊新聞

今日關注:

涪陵榨菜

今年收成:

鮮銷純收入 11.24億元,農民人均增收1742.5元

今年春天,涪陵青菜頭豐收。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的審議,憶起涪陵榨菜。

總書記說,自己十幾年前去過涪陵,記得涪陵榨菜。

總書記記憶中的涪陵榨菜,如今發展如何?今年收成怎麼樣?

來自涪陵的「答卷」:今年春天,涪陵青菜頭種植銷售純收入11.24億元,農民人均增收1742.5元。

一個小小的青菜頭,已從涪陵的田間地頭走上了世界舞臺:目前涪陵榨菜已銷售到了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種植青菜頭

她家一年收入3萬元

這個季節,涪陵漫山遍野的青菜頭苗圃已發出新芽,扛著鋤頭的農戶們奔走在田間地頭,來年的收成如何,眼下育苗是第一步。

10月12日,在百勝鎮新河村4社,村民楊顯會正在自家土地的邊坡處鬆土。她說,「邊邊角角」都要種滿,多種一些就多一些收入。

在該村,種植青菜頭的農戶們都有這樣的意識。

百勝鎮是榨菜重鎮,8.8萬畝耕地,青菜頭種植面積達6.5萬畝。

楊顯會家的種植面積接近8畝,苗圃移栽也是種植過程中最繁忙的一步。儘管她行動不便,仍堅持把移栽做好。

楊顯會已經脫了貧,光是種植青菜頭,去年她家的收入約3萬元。「用這些收入,我們把房子翻修了,不再漏水了。」

種植青菜頭已成當地農民最基礎的收入。新河村黨支部書記張韜介紹,村裡3000多畝地都種滿了青菜頭,村裡原來51戶114人現只剩下1人因病未脫貧。

通過生產便道的建設,讓農戶告別了人背馬馱,對於困難家庭還免費發放青菜頭種子。

青菜頭是百勝鎮主導產業,該鎮有青菜頭半成品醃製加工戶約1200戶,成品加工企業17家,基本上在鎮內就能實現自產自銷。

2018年,百勝鎮青菜頭產量16萬噸,其中外運鮮銷4.7萬噸,實現產值1.19億元。

有了保底價

菜農收入一算就明白

收益有保證,農民種植青菜頭才有底氣。

況小華曾是種植大戶,現在他的身份是萊和榨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也就是「榨菜經紀人」。

今年,他從負責的幾十家農戶手中收了近千噸鮮菜,每噸780元,全部賣給了涪陵榨菜集團。

2、3月份是榨菜收割期,大約有20天,農戶們忙著收砍,自行銷售人手緊張,而且時間也不允許。況小華說,種植戶不再一點一點拉出去賣,今年合作社跟榨菜集團籤訂了銷售合同,發展、鼓勵農戶種榨菜,並給予技術指導,農戶的青菜頭不愁賣。

比如,百勝鎮中心村種植大戶方建軍,約80噸鮮菜全部由況小華來收,直接收入5萬多元。

方建軍說,靠種植榨菜,他已在涪陵城區買了房,靠今年的銷售收入,「裝修錢也有了,今年準備把房子裝了。」

況小華說,從他對接的幾十戶農戶來看,不少都已在城裡買了房。

在涪陵,為了保證菜農們的利益,當地已建立起了收購「保底價」。明年初的收購「保底價」目前也向農戶們宣傳到位,鮮菜800元一噸,加工過的1528元一噸。

按此價格來算,農民一畝地的毛收入保底有3000多元,一年的最低收入,一算就明白。

講好榨菜故事

把外國朋友的生意做好

別小看一個青菜頭,涪陵卻做出了「大文章」。

目前,涪陵榨菜已從田間地頭飛向全球餐桌,涪陵榨菜的國際範也越來越足。

涪陵綠陵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坤林做榨菜出口已經20多年,今年近萬噸榨菜出口到東南亞以及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他說,出口銷量每年都有所增長,在20%左右。

榨菜上餐桌,不僅美味,故事也夠得講。

今年在韓國首爾的餐桌上,周坤林見韓國朋友吃起了榨菜,他饒有興致地講起了涪陵榨菜從1898年誕生並推向市場、走向世界經歷的百年滄桑。

「涪陵榨菜與歐洲的酸黃瓜、德國的甜酸甘藍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目前,涪陵形成了涪陵青菜頭、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四大系列100餘個產品品種,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及縣鄉市場,並出口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進一步打開國外市場,講好涪陵榨菜故事是塊敲門磚。在周坤林看來,這件事情需要出口企業、政府形成合力來做。

綠陵實業出口榨菜,半數是到日本市場。周坤林說,日本客戶對生產工藝、產品質量,還有管理要求都比較高,他們希望「買最好的東西」,客戶為此常常到廠考察。

「不過今年來得少了。」來得少了,不是合作沒了,而是他們已經肯定了當地生產的榨菜的質量,有了信任感。

周坤林認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涪陵榨菜的市場。

但涪陵榨菜志不在此,還要做外國朋友的生意。因此不少出口榨菜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以符合當地口味。「比如在日本,被改良為榨菜絲,做成休閒食品,就非常受歡迎。」

產值衝150億

力爭建成世界榨菜之鄉

臘月,青菜頭填補了秋冬蔬菜空白,遍山都是綠。如今涪陵榨菜已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的收成怎麼樣?

涪陵區榨菜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陳林輝介紹,今年青菜頭收砍面積72.58萬畝,總產量160.3萬噸,種植銷售純收入11.24億元,全區農村人口人均純收入1742.5元。

「這只是鮮銷部分,青菜頭加工銷售等還在持續過程中,還沒統計。」

今年,涪陵區出臺了《涪陵區榨菜產業提升行動方案(2018-2020年)》,計劃到2020年,建成集「品種選育、生產加工、文化旅遊」於一體的世界榨菜之鄉,全區青菜頭種植面積達73萬畝,總產量達到165萬噸,榨菜產業總產值達150億元。

在科技創新方面,涪陵已與中國農科院達成共建「國家蔬菜改良中心涪陵榨菜研究中心」合作協議,進一步改良青菜頭品種、提升榨菜產品品質,破解榨菜廢水治理難題。

今年以來,涪陵新規劃建設1000畝榨菜智能化生產加工基地,審定青菜頭優質新品種1個,推廣綠色防控技術1套,引進應用智能化控制、鹽水二次循環利用、膜分離和MVR蒸發等加工技術4項。

今年,涪陵還被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單位。根據規劃,到2020年,園區青菜頭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基地面積達到16萬畝,年產量達43萬噸,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佔比及綠色食品認證面積比例分別達到75%、60%、65%以上。

涪陵榨菜走上「清潔致富之路」

「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

靠榨菜致富,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在涪陵,已經深入人心,深得民心。

家裡來了客,最多住一天就走,一度讓百勝鎮新河村村民們很沒有臉面。究其原因,是長江支流紫竹溪散發的榨菜廢水臭味。

新河村1社村民張魚的家距溪邊僅幾十米,惡臭一直困擾他的生產生活。他說,過去溪中是看不見魚的,這水用於灌溉、餵牲畜都是不行的,更別說洗衣服。

百勝鎮水汙染的主要來源是榨菜廢水。

今年以來,該鎮取締了轄區內涉及流域且無法整治達標的榨菜企業14家。並在紫竹溪流域建成13公裡榨菜廢水收集管網,免費對紫竹溪流域太平市村、新河村200餘家榨菜加工農戶的1萬餘立方米榨菜加工池生產廢水進行有效接收處理。

一年來,紫竹溪由五類水質變為了三類水質。

涪陵全面執行「收榨菜原料必須收廢水」,各級都有廢水臺帳,從農戶出原料到企業收原料都有記錄。全區利用榨菜醃製鹽水生產榨菜醬油達5萬噸左右,醃製鹽水利用率達30%以上,創收近8000萬元,實現了環保與效益雙贏。

半成品收運車輛行駛在村路中,貨車駕駛員錯車時主動指揮錯車路線,不讓醃製榨菜的鹽水灑出來。

一家家農戶靠榨菜致富,不破壞環境,乾乾淨淨也可以把錢掙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翔 孔曉渝

相關焦點

  • 明明榨菜命,卻能逆襲茅臺!一包涪陵榨菜何以撐起350億市值?
    中報業績的增長,國盛證券認為是疫情刺激終端銷售,渠道下沉效果顯著。 此外,涪陵榨菜的成本略增,所以毛利率下滑,費用縮減為其創造了盈利空間。除了亮眼的業績之外,涪陵榨菜的另一個利好消息是其披露的33億定增計劃。
  • 涪陵榨菜:做道德產業,樹百年品牌
    涪陵榨菜集團總部前身為川東軍區榨菜廠,在1988年整合涪陵各大榨菜廠所組成的涪陵榨菜集團,被冀於歷史的厚望,其品牌「烏江牌」更是肩負帶動榨菜產業發展的重任。由於經營不善,涪陵榨菜集團的發展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 涪陵榨菜天價榨菜作坊內蛛網叢生 或涉嫌消費欺詐
    1  ·實地探訪·  天價榨菜的誕生之路  被討論得沸沸揚揚的涪陵天價榨菜,早在2007年3月已上市,因當時涪陵榨菜並非上市公司,關注度遠不如現在。  沉壇「烏江」實為農村堰塘  6月29日正午,出重慶城,沿著長江邊的公路一直向東,車行約3小時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抵達聞名全國的榨菜之鄉——涪陵。然後,順著蜿蜒的山路,在丘陵中穿越兩小時,最終抵達一處名為新村鄉群星村的山頭。公開資料顯示,2200元的榨菜的青菜頭原料就是在這裡種植、採集和風乾的。
  • 涪陵榨菜給臺灣節目寄榨菜:大陸吃不起?那給你寄一箱吧
    #涪陵榨菜給臺灣節目寄榨菜# 據海外網,臺灣「名嘴」黃世聰在節目中聲稱「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引發網友群嘲。對此,烏江涪陵榨菜在其官方微博,貼出一張寄往臺北的包裹照片。此前,在臺灣談話節目《關鍵時刻》中,「財經專家」黃世聰發表的一番「高論」,逗樂了一眾大陸網友。他說大陸有隻股票叫「涪陵榨菜」,品牌旗下的榨菜在大陸人心目中堪稱「泡麵搭檔」。
  • 涪陵榨菜憑什麼敢一直漲價?原來是青菜頭說了算
    而且涪陵榨菜的提價還經常是間接提價,同樣的價格減少了重量——但像我這種去超市買東西掃一眼價格抓了就走的人,怎麼會注意到今天買的榨菜比昨天的少了幾克呢? 無疑,涪陵榨菜的提價是成功的,具有提價能力的消費品公司可都不簡單。那麼涪陵榨菜憑什麼敢一直漲價呢?原來是青菜頭說了算。
  • 大陸人吃不起榨菜?涪陵榨菜給臺灣「名嘴」寄了一箱
    此前,臺灣「名嘴」黃世聰在節目中聲稱「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引發網友群嘲。近日,烏江涪陵榨菜公司安排寄送一箱榨菜給黃世聰,並告訴他「我們吃得起」!日前,在一檔名為《關鍵時刻》節目中,臺灣財經「磚家」黃世聰一本正經地稱:「由於經濟不景氣,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了。」他還在節目中錯把「涪陵」的「涪(fú)」讀成了「péi」。
  • 涪陵榨菜還香嗎?激進擴張引質疑
    以重慶市涪陵區為例,根據涪陵區榨菜管理辦公室統計,當地榨菜企業從2007年的102家減少至2019年的37家, 2008-2019年,包裝榨菜行業CR5從46.15%提升至72.2%,而涪陵榨菜更是在這一過程中快速的搶佔市場。2008 年,涪陵榨菜的市場份額為21.28%,第二名的市佔率為9.56%,到2019年的時候,涪陵榨菜市場份額已經高達36.4%,比第二名的魚泉榨菜高出25個百分點。
  • 財說|涪陵榨菜又變相提價14%,這次還靈嗎?
    自2008年以來,涪陵榨菜至少進行了12次產品提價。今年6月份,涪陵榨菜再度變相提價,其將主力產品的規格從每袋含量80g減少至70g。然而,涪陵榨菜的三季報並沒有體現出提價的好處,反而業績不及預期,引發了股價大跌。截至發稿,涪陵榨菜股價為42.85元/股,距離9月份時的歷史高點已經回調了17%。
  • 「大陸人吃不起涪陵榨菜」的真相是什麼?
    他呢,連「涪(fu,第二聲)陵榨菜」都念不對,直接就下結論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哈哈哈,先容我笑三分鐘,給大家看一下這個搞笑的視頻。涪陵榨菜為什麼下跌他都沒搞清楚,就盲目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真想拿300包榨菜扔到他臉上,堵住他的嘴!不過話說回來,涪陵榨菜當初號稱「食品中的茅臺」,為什麼今天跌成了這樣?
  • 市值漲了200億後業績「變臉」,涪陵榨菜到底失誤在哪?
    或許,正如產品「榨菜」一樣,涪陵榨菜在榨食材,也在榨著消費者的耐心,經過幾輪漲價,消費者好像已經不再關注購買的是誰家榨菜了,因為調味品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新中產」 都有了自己舌尖的「小歡喜」。
  • 【調研快報】涪陵榨菜接待遠雄人壽等5家機構調研
    涪陵榨菜2019年08月23日發布消息,2019年08月22日公司現有產能約為18萬噸,未來產能規劃包括眉山5.3萬噸榨菜生產線建設項目(新增4萬噸,置換1.3萬噸)、涪陵1.6萬噸脆口榨菜生產線項目以及東北5萬噸泡菜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公司產能的規劃與投放將與需求相匹配。6、公司現有窖池容量及未來規劃。
  • 小小青菜頭「闖」出了大舞臺 涪陵榨菜四海飄香
    中新網重慶涪陵5月6日電(李歡)兩江福地、神奇涪陵,榨菜在這裡起源,成為當地著名特產和城市名片。  重慶市涪陵區依託「全國最大的榨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這一金字招牌,在新常態下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積極搭建電商銷售平臺,「網際網路+榨菜產業」的雛形已基本形成,促進了榨菜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 涪陵榨菜的(涪陵)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為什麼有人把涪字讀錯
    涪陵位於中國西南部,重慶市的轄區。提起涪陵唯一能快速想到的就是(涪陵榨菜)畢竟涪陵榨菜的名氣早已傳遍大江南北,那麼涪陵這個「涪」字到底怎麼讀,今天就來說一下。下面就來講一下涪陵這個地方為什叫「涪陵」涪陵在重慶市中部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地,千裡烏江在這裡匯入長江(還被稱為千裡烏江第一城)是兩江環抱的城市,烏江古稱「涪水」所以就有了這個涪字,涪陵,在春秋戰國時期作為巴國國都,巴國國王的王陵很多都埋葬在這裡,所以就有了陵這個字,兩個字合起來就叫做(涪陵)
  • 涪陵榨菜庫存商品與庫存量之辨析
    2 意外:涪陵榨菜 接下來我們再看更熱門的榨菜企業涪陵榨菜(002507.SZ),這裡我們添加了營業收入與銷售量的比值,以及各年淨利潤數據,以下是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9年情況: 以下是四類數值的作圖,淨利潤採用右側坐標軸
  • 水晶球名博訪談——瘋狂的裏海:買入身邊熟悉的公司,持有涪陵榨菜...
    水晶球財經網:你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涪陵榨菜的?關注的理由是什麼? 瘋狂的裏海:我曾經在涪陵讀了高中,因此一直知道這家公司,涪陵榨菜就是涪陵的名片,很出名,所以從上市第一天開始就有關注,而且一直都關注著,偶爾看看,前幾年榨菜業績不好,所以也沒怎麼深入研究。
  • 涪陵榨菜:榨菜龍頭 毛利為60% 淨利潤增長率達20% ROE為20%
    榨菜是調味品中的一個細分品類,2019年行業規模約為80億,該股是榨菜行業的龍頭。該股,今年在資本市場上表現搶眼,成為股民口中消費升級與降級的一個熱議話題時,我們可能想知道,公司有什麼特別之處,把小小生意做成榨菜界甚至消費界的一門好生意?公司該公司再次宣布榨菜漲價,而公司之前也有過多次漲價的歷史,這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什麼?通過榨菜提價提高公司業績是否已到天花板?
  • 臺灣榨菜哥收到榨菜,當初自我解嘲留下地址,真收到兩箱涪陵榨菜
    臺灣電視「名嘴」黃世聰前段時間在節目中聲稱「大陸人吃不起榨菜」,他在節目中嘲笑大陸人吃不起「涪(pei)陵榨菜」,引起一片熱議。黃世聰在政論節目《關鍵時刻》中所發表的「榨菜論」,在大陸主流社交媒體引發了4.6億次閱讀,有超過16.5萬人參與評論。
  • 說「大陸吃不起榨菜」的臺灣主持人求網友送,涪陵榨菜:寄了一箱
    據華龍網報導,日前,在一檔名為《關鍵時刻》節目中,臺灣「財經專家」黃世聰一本正經地稱: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了。」這番言論在網上引起熱議後,黃世聰在社交平臺上開玩笑道:「請叫我:榨菜哥或榨菜聰。」「講錯的涪陵發音,本人也表達歉意。」
  • 涪陵榨菜第三季度淨利潤僅增3% 放寬賒銷額度應收帳款激增
    消息面上,10月22日晚間,涪陵榨菜發布了三季報,今年1~9月公司實現淨利潤(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6.14億元,同比增長18.47%。看起來不錯的業績背後,卻是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速放緩:第三季度涪陵榨菜實現淨利潤2.09億元,同比僅增長3.01%。
  • 小小青菜頭變身美味 涪陵榨菜用小而美決勝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在諸多公司以大談概念、創新商業模式為手段獲取融資的時候,始終有一批堅守主業、踏實做產品,不斷刷新各項經營業績指標,堅持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涪陵榨菜就是其中的代表。不斷分紅回饋股東 作為小而美的消費品公司及榨菜龍頭,涪陵榨菜因具備高度的競爭優勢深受投資者關注和追捧,涪陵榨菜也用每年良好的分紅回饋了股東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