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第三季度淨利潤僅增3% 放寬賒銷額度應收帳款激增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10月23日早間,食品行業白馬股涪陵榨菜(002507,SZ)開盤後股價迅速跌停。

消息面上,10月22日晚間,涪陵榨菜發布了三季報,今年1~9月公司實現淨利潤(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6.14億元,同比增長18.47%。看起來不錯的業績背後,卻是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速放緩:第三季度涪陵榨菜實現淨利潤2.09億元,同比僅增長3.01%。

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速大幅放緩

涪陵榨菜主要從事榨菜、蘿蔔、泡菜、下飯菜和其他佐餐開味菜等方便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佐餐開味菜龍頭企業。根據公司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98億元,同比增長12.09%;實現淨利潤6.14億元,同比增長18.47%。

單季度來看,第三季度涪陵榨菜實現營業收入6.01億元,同比增長15.88%;實現淨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3.01%。如此看來,第三季度保持15.88%的營收增長之時,涪陵榨菜淨利潤增幅卻相對較小。不僅如此,相比上半年28.44%的淨利潤增幅,涪陵榨菜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速也明顯放緩。

就公司三季報相關問題,10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涪陵榨菜證券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相關人員正在出差,暫時不便回復。

開源證券最新研報分析稱,涪陵榨菜第三季度淨利率下行,主因是投資收益下降、毛利率下降以及銷售費用率提升。具體來說,一是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減少,三季度投資收益同比降0.17億元;二是毛利率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應是受到三季度使用2020年初收購高價青菜頭,成本上升影響;三是銷售費用率同比增加,可能與2019年第三季度費用率基數低,以及2020年第三季度疫情控制後,費用集中投放有關。

民生證券研報分析稱,涪陵榨菜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主要是青菜頭成本上升所致,而第三季度淨利率的下降,除毛利率下降之外,還與投資收益減少、銷售費用增加有關。其中,銷售費用率同比增加,預計主要是公司在渠道下沉及去化二批庫存導致促銷費用增加以及運輸費用增加所致。

擬定增募資33億元擴產

除了業績之外,涪陵榨菜的非公開發行也備受關注。今年8月下旬,涪陵榨菜公告稱,擬定增募資33億元,投向於涪陵榨菜綠色智能化生產基地(一期)及智能信息系統項目。具體包括40.7萬噸原料窖池、原料加工車間及設備、20萬噸榨菜生產車間及設備、園區智能物流中心及數位化智能工廠平臺等。其中,控股股東涪陵國投及董事長周斌全擬認購金額分別為13.50億元及不超過8000萬元。

涪陵榨菜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生產量為13.14萬噸、銷售量為13.85萬噸。相比2018年來說,生產量和銷售量分別同比下降9%和4.12%。此次擴產20萬噸榨菜生產產能,如此大規模產能未來能否消化?有投資者在8月份調研時也曾經提出相關疑問。對此,涪陵榨菜方面回應稱,「達產之後,榨菜(產能新增)每年20萬噸,我們考慮到建設期3年,達產期3年,一共6年,我們還是有信心的。渠道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我們在這些地方市佔率還很低,我們還是有信心可以消化產能。同時散裝榨菜未來會逐步減少,小包裝市場會慢慢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涪陵榨菜應收帳款為3880萬元,同比增長9949.73%。涪陵榨菜公告稱,主要原因是為加強新品銷售、增加空白市場和提高與競爭對手的競爭力,公司適度放寬了部分客戶的信用額度。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10月23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涪陵榨菜和整個榨菜行業已經進入「天花板」階段,公司如果沒有良好的創新升級和迭代,整體發展空間和利潤會受到一定製約。對於公司來說,當前需要兩手抓,一是主業方面加速創新和產品升級迭代;一是公司需要加強多元化布局,將其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

此外,10月21日晚間涪陵榨菜公告,因個人資金需求,公司董事趙平擬減持不超過2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291%;監事會主席肖大波擬減持不超過5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0633%。

相關焦點

  • 市值漲了200億後業績「變臉」,涪陵榨菜到底失誤在哪?
    近日,涪陵榨菜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收19.90億元,同比增長3.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6.05億,同比下降8.55%。簡單的數字背後,透露出了不簡單的秘密:涪陵榨菜為了轉型,近3年都不惜血本。有人感到困惑,涪陵榨菜不是「榨菜界」的茅臺嗎,為什麼如此不自信呢?
  • 放寬了賒銷額度,瀘州老窖一季度業績止跌
    財報顯示,一季度瀘州老窖實現營收19億元,淨利潤實現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99%和9.59%,過去兩年間,該公司的淨利潤一直負增長,營業收入最多只有不到2%的增長。方正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瀘州老窖2014年業績塵埃落定,呈現絕對的底部。
  • 拒絕賒銷,應收帳款瀟灑清零不是夢
    「應收票據」則像一個找好工作只等到單位報到的幸運兒。「應收帳款」更像待業青年,畢業後能否養活自己尚有幾分不確定。  應收帳款為什麼會存在呢?往前溯源,根本原因它的存在對購銷雙方都是有利的。對銷售方而言,放寬信用政策,可以刺激銷售,佔領更多的市場,進而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對購買方而言,可以延期付款,等於免費享用了一筆信貸資金。
  • 應收帳款佔比營收超六成 嘉和美康賒銷「兇猛」
    由於客戶多為大中型醫療機構,回款周期較長,嘉和美康對比客戶處於相對弱勢,公司應收帳款持續走高,賒銷情況嚴重,且已經出現了壞帳。同時,在實施承包醫院項目過程中,嘉和美康的主要子公司還屢次由於未履行合同義務而被起訴。  針對相關問題,嘉和美康證券部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部分問題與本次受理首輪問詢題目相關,近期公司將會提交上交所相關回復情況。
  • 應收帳款內部控制芻議
    長虹,作為中國彩電業的老大,有過年淨利潤25.9億元的輝煌,也創下了巨虧37億元的股市紀錄。長虹的衰敗始自1998年的囤積彩管,產品大量積壓,與APEX家電進口公司的合作和巨額應收帳款的產生。截至2004年12月,長虹應收APEX帳款4.675億美元,而根據長虹對APEX公司資產的估算,可能收回的資金只有1.5億美元左右。
  • 應收帳款日常管理方法
    應收帳款日常管理方法談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信用的推行,企業應收帳款數額明顯增多,對應收帳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重要問題。  應收帳款的跟蹤評價  應收帳款一旦形成,企業就必須考慮如何按時足額收回欠款而不是消極地等待對方付款,應該經常對所持有的應收帳款進行動態跟蹤分析。加強日常監督和管理,要及時了解賒銷者的經營情況、償付能力,以及客戶的現金持有量與調劑程度能否滿足兌現的需要,必要時企業可要求客戶提供擔保。
  • 企業應收帳款管理研究
    在目前,有許多企業因未對應收帳款採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後控制,導致企業的資金緊張,甚至陷入財務危機。為此,對企業應收帳款的管理研究已迫在眉睫。文章將從國內外應收帳款的研究狀況、應收帳款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意義以及應收帳款的管理辦法等方面對應收帳款加以闡述。
  • 應收帳款佔比持續增長 看是餡餅卻可能是陷阱
    2019年三季報已披露完畢,從上市公司應收帳款和營業收入變化對比情況看,3700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形成應收帳款5.543萬億,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16.4%;實現營業收入35.73萬億元,同比增長9.53%,應收帳款的整體增速明顯超過營業收入增速。表面上,應收帳款的大幅增長提升了企業營收規模,使得企業經營規模得到同步增長,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企業賒銷增長帶來的暫時繁榮。
  • 中小企業應收帳款管理問題的思考
    (2)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   中小企業賒銷行為,往往缺乏系統和有效的信用管理體系。就中國目前情況而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市場的競爭機制、誠信機制、監督機制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國的市場經濟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處於失調狀態,形成一種信用危機。很多賒銷僅憑口頭承諾或日常經驗。
  • 東方雨虹80億元定增的高位收割
    本刊記者 吳新竹/文 東方雨虹(002271.SZ)近年來營收規模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9.78億元,但期末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為94.84億元,應收款項融資為7.69億元,賒銷嚴重,且其他應收款暴增,異於同行,難以解釋。
  • 應收帳款及有息負債「三連跳」 新鄉化纖仍獲河南國資增持
    財聯社(鄭州,記者 張克瑤)訊,作為粘膠長絲和氨綸纖維行業龍頭,2019年新鄉化纖(000949.SZ)營收、淨利潤雙雙增長,但期末應收帳款和有息負債「三連跳」,也獲得了河南國資的增持。新鄉化纖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48.04億元,同比增長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14.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20.2%。粘膠長絲和氨綸纖維收入保持增勢。
  • 應收帳款管理:解析信用期30天與60天的判斷
    信用期過長,對銷售額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顧及銷售額增長而盲目放寬信用期,所得的收益有時會被增長的費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潤減少。因此,企業必須慎重研究,確定出恰當的信用期。應收帳款管理的目標發生應收帳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商業競爭。這是發生應收帳款的主要原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存在著激烈的商業競爭。競爭機制的作用迫使企業以各種手段擴大銷售。
  • 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應收帳款的質量│風雲課堂
    應收帳款是商品流通發展的產物,俗稱賒銷。《周禮》中,就已經有關於春秋戰國時期賒銷的記載,我國歷史上經濟最繁華的宋代,商賈販賣的慣例,也多是一年後付貨款。另一方面,應收帳款一直都是財報舞弊的重災區;而財報上大額應收帳款給閱讀者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增收不增利,兩種因素的疊加導致大家看到帳面大額應收帳款的公司就瑟瑟發抖。
  • 淺述企業實務中應收帳款的管理
    由於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而造成的應收帳款,不屬於商業信用。   3、應收帳款內部管理不力。企業缺乏商業信用意識,例如沒有認真履行合同約定的條款而違約或因質量異議未能及時處理,導致對方拒付貨款;因客戶惡意欺詐或銷售人員攜款潛逃,導致款項無法收回。企業信用管理不力,盲目地對信用不好的企業賒銷,加上追討欠款工作不力,導致貨款難以收回等   4、減少庫存,降低存貨風險和節約支出。
  • 應收帳款周轉率分析
    應收帳款是企業因銷售產品、材料、提供勞務等經濟活動而應向購貨方、接收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的款項。形成應收帳款的直接原因是賒銷。本節我們主要通過應收帳款周轉率深度剖析、應收帳款帳齡和應收帳款主要客戶分布對應收帳款成本的影響,進而對企業持續經營的影響來分析應收帳款。
  • 企業應收帳款風險管理如何在「變」中求勝
    IPO的提速,使得國內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應收帳款的總額也持續增長,對於應收帳款的管理考驗著上市公司的風控水平和公司治理能力。根據choice統計數據,A股上市公司2016年應收帳款總額為3.80萬億元;及至2017年中,A股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總額已經增長到4.29萬億元,而上半年淨利潤總額為1.80萬億元,A股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規模已遠遠超過了淨利潤規模。而近兩年A股上市公司應收帳款計提壞帳準備規模也重新擴大,逐漸回升至2013年前的高位。面對不斷擴張的應收帳款規模,上市公司需要為此應對的壞帳風險也逐漸累積。
  • 關於企業應收帳款管理問題的探討
    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結果顯示,企業間的「三角債」規模在2000年年末已累積至1.2萬多億元,其中超過3個月的拖欠已達0.8萬億元;截止到2002年6月末,企業應收帳款淨額1.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增幅比5月份提高了0.3個百分點。另外,國內一些企業日常對應收帳款的管理只限於數量方面,而對其帳齡、應收帳款成本、客戶信用等級等資料不予計算分析,使得帳齡超過3、4年的應收帳款大有所在。
  • 會通股份數千萬應收帳款逾期 數億元營業收入來源不明
    《紅周刊》記者翻閱招股書發現其現金流情況堪憂,近年來應收帳款逾期情況愈發嚴重,其中恐存以賒銷拉升營收之嫌。此外,由於原材料價格下滑,其產品大幅降價,而其庫存商品跌價準備的計提是否充足,也有待商榷。  數千萬應收帳款逾期  有靠賒銷拉升營收之嫌  會通股份的主業雖在不斷壯大,但其現金流的「健康」情況也不容忽視,因為在A股市場上,不乏因步子邁得太大,導致資金鍊斷裂的企業,而會通股份似乎就存在類似風險。
  • 明明榨菜命,卻能逆襲茅臺!一包涪陵榨菜何以撐起350億市值?
    「榨菜王」10年翻10倍數據顯示,上市10年來,涪陵榨菜淨利潤連續增長,在2016到2018年,更是連續3年淨利潤保持五成以上的高增長。股價受業績的影響, 10年翻漲10倍,從上市之初的4元/股左右漲到如今的45元/股,成為妥妥的大牛股 。
  • 面對賒銷帶來的壞帳、資金風險,您需要了解一下應收帳款智能管理
    也許您在處理應收帳款時,常會受到這些挑戰:1.應收帳款的流程複雜、核算效率低;2.內部和外部數據不足以支撐對信貸政策的實施;3.無法統籌整個信息流對帳單糾紛的處理;4.逾期帳款的協同溝通和監控……這些挑戰不僅影響了DSO(應收帳款周轉天數),無法改善營運資金,而且是降低壞帳率,節省公司資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