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解讀清明節的意義

2021-03-01 商洛和美陽光心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清明節,至少可以做兩大事情,發揮兩大意義:1、懷念祖先;2、親近大自然。

一、懷念祖先

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

懷念祖先的意義,可以引用《論語》:「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裡的「終」是指人的生命的結束,「遠」是指時間上的久遠。「慎終」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真誠、慎重地表現對已故親人的懷念、感恩。「追遠」是指不忘本,儘量遠的追溯、懷念自己的祖先。所謂「樹高千尺不忘根」。

活在世界上,我們必須回答這樣一個基本問題:「我是誰?」也就是「我從哪裡來?又向哪裡去?」這也是需要我們用一生來探索的問題。 「慎終追遠」有助於我們回答這一問題。

所謂「民德歸厚」指「慎終追遠」之後,我們的人生觀、我們內心的力量更加清晰,我們的行為也會變得更加明確,人的心靈逐漸變得充實、豐滿、厚實。從心理學來看,悼念、懷念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就是與他們心靈情感連結。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心是需要歸根的,每一個人在自己家族的鏈條上有其恰當的位置,家族、祖先是我們生命的發源地,是我們生命蓬勃生長的土壤。如果人心不能歸根,我們便會感覺自己的生命如同無源之水,不系之舟,便會心如浮萍,內心失去平衡感和力量。我們與親人,特別是父母,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您的父母有的已經去世,在清明節,與他們對話、通心,我們就能夠變得更加踏實、寧靜、清晰。

        如果您去世的父母或者任何已經去世親人,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舒服,包括悲傷、內疚、怨恨、無奈、生氣等,那麼您需要注意了。在生活中,您肯定不時有能量不足,力不從心之感。您需要進行心理調整。當您想到父母或者其他親人,不再有任何不舒服情緒,只是感恩,那麼,您的能量一定比較暢通了。

如果您的父母健在,那麼可以與父母一道,懷念爺爺、奶奶,以及外公、外婆,與他們通心。如果您沒有見過他們,這可是您的好機會。向自己的父母了解吧!他們會講一些故事給您聽。如果您是父母,不妨也多給孩子們講一講他們爺爺、奶奶以及外公、外婆的故事,這將對他們認識自己有所幫助

      已經去 世的親人雖然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但他們的影響仍然留在我們的心中。這些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也可以兩面皆有。這些影響可以是使您愉快的,也可以是使您不愉快的,或者兩種皆有。

心理學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已經過去的事情不可能發生改變,但是已經過去的事情對您的影響卻可以發生改變。您與去世親人的關係可以經過心理學的處理,可以增加正面的、積極的影響,減少負面的、消極的影響。

梨花風起正清明,在這草木萌生的季節,讓我們把對已故親人的感情通過祭奠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讓心中的哀思或者恩怨成為滋養生命的養料,承上啟下,讓生命之河暢通無阻地流向子孫後代。

二、親近大自然

清明節又一大意義是「親近大自然」。清明時節,大地回春,萬物生長,欣欣向榮。清明節也是與大自然融合之節、是人與自然心神交匯的季節」,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豐富與神奇。在大自然中,與樹木花草、江河湖海、高山平原,以及各種各樣的生命交流、通心,體會它們與人類的共同存在,體會它們存在的奧秘、樂趣。郊遊、踏青、放風箏,都是非常好的活動。當您到大自然中去,是否感受到了大自然那種生機勃勃、周而復始的力量了呢?其實,在您的身上,也有這種力量。因為您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印度詩人哲學家泰戈爾說:「人是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

在清明節體驗成長,乃是在道中運行。如果您能夠放鬆、放空地與大自然通心,您的心就能夠變得更加清明!

清明節體現了中華民族之正能量和陽光面!清明節祝您清明!

三、用「通心」豐富節日內涵

所謂「通心」,從心理學看,就是至少暫時地從小我中走出來,甚至超越自我,體會到其它的生命或者存在物。能夠進一步站在它們的角度,體驗它們的狀態,從而與它們同生共贏。

通心分狹義和廣義。狹義的通心是指一個活人和另外一個活人的通心。廣義的通心,是指把狹義的通心的含義加以推廣,從一個活人和另外一個活人的通心,推廣到一個活人和去世的人、與古人、與人與外的其它生物、與大自然等的通心。

中國有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從全人心理學的角度看,它們都可以理解為「通心節」。

春節,與在世的親人通心,與親戚、朋友、同事通心。

清明節,與去世的親人通心,與大自然通心。

端午節,與憂國憂民的屈原通心,與自己的事業通心。

中秋節,與在世的親人通心,與親密關係通心,與自己的感情通心。

傳統節日是一種風俗、文化,其節日的內涵,體現了這個國家、民族物質的、精神的生態。一個國家、民族對於節日的詮釋,是隨著其普遍人格發展上升和演變的。

隨著中華民族普遍人格的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的內涵也必然發生變化。

以前的傳統節日,在不少人的概念裡,就只有一個字:「吃」。

春節,吃大魚、大肉。

清明節,吃寒食。

端午節,吃粽子。

中秋節,吃月餅。

隨著社會的發展,節日的精神含量必將逐漸增加。

通心,其實就是人類在交往活動中自我實現的表現。通心的含義經過擴展,與不在世的人,與其他生物,與大自然也可以通心。

通心是道,人類的活動往通心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隨著人類的活動往通心發展,個體自身,人與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必將更加和諧。




商洛和美陽光心理諮詢中心

暨商洛市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

陝西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單位

陝西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衛生科普基地



機構現有專業諮詢師兩名,助理一名。


諮詢範圍:

親子關係,青少年心理健康,婚姻家庭,夫妻關係;焦慮症、抑鬱症等; 人際關係交往障礙,性格測試分析,職業策劃與諮詢


地      址:商州區南街12號二樓(區政府西隔壁)


添加以下微信號

即可隨時傾聽您的需求

石依:      15209187207
藍色季風:331544886

預約電話:
0914-2326862
15891366960(劉老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重視清明節?這背後的社會心理意義到底是什麼?
    清明節的本意在於緬懷先輩,行孝盡哀。心理學認為這是一個哀悼喪失的過程。還原和挖掘清明節背後的文化底蘊和社會心理,催生新的社會風尚,才是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的。移風易俗,不僅意味著要用鮮花果品替代紙錢鞭炮,也要增加文化韻味。近年來,有人選擇植樹獻花,讀寫家書的方式來傳遞哀思。
  • 從心理學、象徵意義、現實意義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的魅力
    《活出生命的意義》你第一眼看到這個書名是什麼感覺?雞湯小說,這是我的第一印象,但讀完小說之後發現我錯了,這是一部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小說。如果僅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此片,也許會過於局限,也很難詮釋出這部作品的真正魅力。因此,本文將從「心理學的三個階段、煙與酒、宗教與文化的象徵意義、和兩部作品共同的現實意義」這四個方面來為大家解讀。
  • 清明節特刊 | 說說這個不一樣的清明節
    一、哀悼活動的意義與心理學機制1、哀悼活動的重大意義是什麼?疫情期間,一切生與死之間的選擇,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基本責任擔當,更是國家作為民族集合體的承諾。哀悼有著重要的意義。2、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一看,我們每年清明節掃墓祭祖是清明節的傳統禮俗的意義。3、掃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讓我們與先人有一個連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批一線臨床心理工作者做「哀傷輔導」的工作,我們通常把它叫「創傷事件」後的心理輔導。
  •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意義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意義2017-04-04 12:39:5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清明節是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節日,其習俗活動豐富多彩,有祭奠與嬉遊兩類。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今天仍然是中華民族包括海外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在傳統社會中,清明節是一個特別盛大的節日。它不僅是掃墓祭奠、懷念離世親人的節日,還是踏青嬉遊、親近大自然的節日。
  • 從心理學角度看《星空》
    繪畫是神奇的,心理學更是神奇的,這倆學科合在一起就是奇上加奇——繪畫心理學。我是繪畫專業出身,大學時候心理學是必修課,畢業以後我也自學了一點心理諮詢方面的知識,這時我才發現還有這樣一門學問,正好我有繪畫理論方面的基礎,對於從畫作中分析作者的內心有極大的幫助。今天我想與大家聊聊梵谷,因為他實在傳奇了!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及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一覽
    2019年清明節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老年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不可能有統一的答案,但就心理學角度,可以把意義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自娛自樂型如今,隨處可見老年人一起騎行、打太極、跳舞,這類老年人就是所謂的自娛自樂型。他們享受當下這些群體活動帶給自己的快樂,生活積極向上,想要保持生命的動力。
  • 清明節之於我們有何意義?
    伴隨著一樹春景、細雨落花,清明節悄然而至。中國人歷來講究慎終追遠,清明節之於我們的意義,在於如何表達對先輩與歷史的尊重,保持對傳統的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從而找到當代人的心靈根底。對節日的感懷,實則來自對意義的追問。
  • 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清明節的祝福語,這些你有知道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學習清明節的一些正確的祝福語:清明時節,墓祭」之禮,是中華美德一、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清明節的祭祖習俗,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郊外踏青時舉行「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
  • 從心理學和哲學角度,解讀《月亮與六便士》中「斯特裡克蘭德」
    今天我們從《月亮與六便士》中典型人物形象「斯特裡克蘭德」分析入手,分別從心理學和哲學角度,看毛姆向讀者展示的人性深層次刻畫。從心理學角度,解讀「斯特裡克蘭德」的行為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動力論中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 踢蹴鞠、蕩鞦韆、碰雞蛋……這群孩子明白了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清明並不只與悲傷聯繫在一起,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踢蹴鞠、蕩鞦韆、碰雞蛋、插柳等習俗同樣賦予了清明節不一樣的意義。寄寓著人們對於生命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4月4日上午,杭州市康運幼兒園謝村園區小班的孩子們開展了以「梨花風起正清明 尋春懷古樂體驗」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小男孩》: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意義
    從心理學角度看,《小男孩》中爸爸對兒子的安慰是"羅森塔爾效應"一個十分成功的案例。在他人看來,只有爸爸一個人的安慰難以撼動孩子的整個人生,但是爸爸無私的愛和信念內化為了孩子心中積極的想法,這份小小的期待變為孩子成長的"助推器"。
  •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定義「情緒」?教你解讀面部表情的含義!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定義「情緒」?情緒是一系列主觀體驗的統稱,它是多種複雜的感覺、思維和行為表現綜合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狀態。表情和情緒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一種表情常常存在著多種解讀,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表達相似情緒的表情也可能存在細微差異。有時更複雜的情緒,我們會體現在「身體姿態和動作」上面。有時候,語言是很難準確表達情緒體驗的。
  • 有意義的清明節作文500字(精選4篇)
    篇一:有意義的清明節作文500字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之一。
  • 時尚的心理學解讀與營銷意義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講,時尚應歸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而上層建築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也就是說,一個地區的生產力越是發達,科技越是先進,文化越是開放,人們便更有空間去強調自我的生活理念和精神享受,時尚就成為人們所追求的文化符號了。如穿一件體面的衣服、看一部風靡的電影、玩一個最新的遊戲、或是上上網、用手機發簡訊等等,甚至探聽一下娛樂界最近的花邊新聞可能都是時尚的內容。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大盤點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上海清明節習俗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
  • 清明節的當代意義
    清明節融合了上巳節和寒食節禮俗內容的清明節是一個充滿懷念的節日,同時因為清明節氣的原因,清明節也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節日。應該說清明節既有祭奠親人的哀思,又有踏青郊遊的歡笑,是一個富有民族色彩的節日。
  • 疫情下的清明節:最美四月天,讀懂人生意義
    今年這個清明節,註定是不平凡的。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肆虐。今天,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凡此種種,使得這個清明節多了幾絲悲涼,也變得更加具有紀念意義。少年時,喜歡「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浪漫;感悟世事滄桑後的中年,更多的是緬懷故人,感嘆生命短暫。
  • 清明節到來,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它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清明節到來,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它的本質意義是什麼?大家都知道,農曆三月十二是我國的清明節,這個節日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了,意義十分重大,雖說如今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了,一些傳統思想也逐漸少了,可是對於一些傳統風俗人們卻依然十分重視。
  • 清明節「拜墳」的意義何在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寒食節等!至今流傳二千多年了。清明節是農業耕種繁忙的開始,此時,大地陽氣升高,寒氣慢慢隱退,在這春暖雨順溫調的季節裡,大自然的植物都開始了發芽生長,一年之際在於春,農業在一年之中的收成如何,很多時候取決於春天的播種耕作的規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