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首談「人口論」初衷:「鼓勵政府要鼓勵民眾生孩子」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11月19日,攜程董事局主席、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亮相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在發表演講時,他談及自己人口研究的初衷——「鼓勵政府要鼓勵民眾生孩子」。梁建章在斯坦福就讀時就曾預測,中國十年內有望加速追趕美國,而在更長的時間裡,中美之間的發展關鍵,將取決於兩個大國的人口與人才。

大國創新「命門」:中國人口政策能否革新、美國能否吸納移民

梁建章表示,短期來看,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經濟能力將繼續趕超美國。長期來說,大國創新競爭要取決於兩個變量:一是中國人口政策變化,二是美國能不能繼續保持開放、吸引移民的狀態。

創新有多重指標。科技創新依賴於市場的龐大和人口多寡。人越多,市場越大,規模效應在網際網路階段越來越強,人產生的數據也成為一種資源,更加劇這種規模效應。所以美國因為人口優勢變成強國,中國當然也因人口紅利而飛快追趕。

中美科研發展,兩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的投入尤為重要。中國追趕美國速度很快,中國科研人員人數已超過美國,但中國研發人員的成本上只有美國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梁建章認為,要重視未來中美人才競爭。

人才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小部分成功人士、頂尖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衡量指標,是博士生的數量、質量。質量怎麼看?就是這些最頂尖人才的池子有多大。如果一個小國家池子很小,頂尖博士生或者頂尖科學家的質量,也比不上一個大國選出來的最頂尖的人才。

當前,中國理工科博士人數已略微超過美國。我們從一個國家「每百萬人口裡有多少人被美國研究生院錄取」,來衡量該國人才池質量。中國是所有國家裡「每百萬人口去美國研究院讀博士」比例最高的,比歐洲國家高1倍。印度這點也尤為突出,但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中國大學生質量也高於日本。

中國人口:東北生育率極低 中國需要有更多孩子

人口數量問題,已成中國創新隱患。當前,中國生育率全球排名靠後。在論壇舉辦地東北,這片有上億規模人口的土地上,新生兒正在減少。中國人現在只生一個多點,每代人減半,而東北可能是每代人減三分之二的速度,下一代只有上一代人的三分之一,呈倒金字塔結果。

雖然暫時「人口慣性」並沒必要特別悲觀。一個小孩要25歲左右才能投入科研工作。所以人口政策變化,存在25年的延遲期。但長期來看,它是必然的結果。未來二十幾年的人口數量、工作人口中年輕人比例、各年齡工作人口分布,都已確定。我們只能努力改變25年以後的人口結構,前提是國家積極調整人口政策。

受「人口慣性」影響,未來的人口還會增加。但總體人力資源,要看其它兩個因素:一是年輕人口與年長人口的差異。25歲至40歲為年輕人口,這一段無論從創業、科研都是創造力最旺盛的。很多諾貝爾獎得主、企業家,也在這樣的年齡取得突破;二是近年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導致大學畢業生數量提升。綜合這兩個因素,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口現在是上升趨勢,一直到2040年左右達到頂峰,然後開始逐步下降,所以這是「慢性病」。

移民將放大美國人才池子1倍 梁建章呼籲改進生育政策

中國人口數量是美國4倍。暫時性的生育率下降,至少在一代人之間並不明顯。但美國有移民優勢。美國博士生、企業家裡,有一半來自外國移民。移民將美國的人才池子放大1倍。

由此可看出,中國的人才規模在近幾年快速追趕美國。但頂峰將在2040年到來,隨後有可能開始下降。中國創新能力已比肩歐洲一些國家,但人均收入只有這些國家的1/2、1/3左右。梁建章個人看好近期的創新,以及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短中期的前景。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中國如果每代人只生一個,到2050年以後我們會面臨很大挑戰。

如果中國每個家庭只生一個,每代人減半的話,美國繼續保持開放政策吸納移民,到本世紀末美國年輕人口就可能超過中國。甚至不用算移民,美國年輕人口就可能超過中國,所以中國的人口優勢只能維持百年。長期來看,生育也是全球性問題。近年很多人崇尚「不需要家庭」、「不需要結婚」、「不需要和異性結婚」等,這在全球範圍內凸顯。

中國正在面臨世界性難題,就是「怎麼樣鼓勵大家生孩子」。梁建章在論壇上表示,「不是我鼓勵大家生孩子,是我『鼓勵政府要鼓勵民眾生孩子』」。期待中國能推出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讓百姓都生得起小孩、都養得起小孩。

最後,梁建章提到春節旅行。他認為,今年是旅行的特別年,春節國內中高端旅行目的地會特別火爆。春節有出行計劃的人,最好及早預訂。

(責任編輯:王晨曦)

相關焦點

  • 梁建章:中國出生人口四連降毫無懸念 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迫在眉睫
    來源:新浪財經作者 梁建章 黃文政一、東亞國家和地區出生人口紛紛創下新低近日,一些東亞國家和地區相繼公布了上一年的出生人口數據:日本2020年的出生人口為84.8萬人,與2019年相比減少1.7萬人,降至1899年有該項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
  • 應對老齡化 波蘭鼓勵民眾「像兔子一樣多生育」
    參與互動    波蘭政府鼓勵民眾像兔子一樣多生育  人民網華沙11月9日電(記者 暨佩娟)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波蘭政府可謂煞費苦心。
  • 鼓勵生育迫在眉睫!但武漢的這屆年輕人,不想生孩子!
    馬上快過年了,又到了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催生的時候,可是在就是有些年輕人,不管長輩怎麼催,就不是不結婚不生孩子,於是某些專家看不下去了,各種鼓勵生育,這不,今年攜程創始人著名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公開發文稱鼓勵生育迫在眉睫。
  • 日本曾鼓勵生育,多生孩子有獎勵,但有一種人卻要被絕育
    全網追蹤】   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情,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政策,我國之前施行晚婚晚育的政策,能少生孩子就儘量少生,生多了還要罰款。這一切都是源於我國人口基數太大的原因。如今,政策已經放開,想要二胎的夫妻沒有約束了。但是,日本卻是完全相反,二戰時期,日本鼓勵生育,多生孩子還有獎勵,但是有一種人卻要被絕育。
  • 梁建章:放開二孩只是中國人口政策調整的開始
    「如果不能改變這種趨勢,那麼倒金字塔形狀的人口結構,將會成為中國經濟難以擺脫的沉重負擔,甚至形成一系列惡性循環的後果……有可能導致政府將主要的財政稅收負擔都強加在數量有限的年輕人身上,而在不堪重負的背景下,年輕人也就很難具備創新創業的條件,導致整個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有限,反過來又迫使政府只能提高稅率、加強徵收,進一步扼殺中國經濟的活力。」全面開放二孩究竟能否扭轉生育率持續下滑的局面?
  • 為了鼓勵生孩子,各國專家想盡了方法,就數法國最奇葩
    人性俄羅斯:專門設立「懷孕日」俄羅斯鼓勵生育,政府曾特意頒文,稱生育子女多的媽媽是「英雄母親」,以此提高民眾的生育積極性。硬核法國:不結婚也能生,想生就能生,生娃就給錢,多生多給2018年法國人口突破6700萬,成了歐洲生育率冠軍,這跟他們鼓勵多生的措施分不開。法國政府為了提高國民生育率,下了不少功夫。其中獎勵生娃父母是重要一項。
  • 梁建章:人口政策,是我們錯了還是世界錯了?
    哪怕當今社會,想要成為大國,也離不開足夠的人口數量。我國現在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在未來幾年,就將被印度超過。如今,我國社會正陷入老齡化和生育率低的兩重難題,這一結果的發生與我國的人口政策有相當大的聯繫,梁建章倒是語重心長的聊過:我國的人口政策,究竟是對是錯?
  • 韓國大力鼓勵民眾生育,這些政策中國也能用?
    根據聯合國以及各國統計局匯總報告顯示,全世界233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總數約在77.95億,其中約有13個國家人口過億。從目前的人口增長趨勢來看,每增長10億人,所需的時間從100年縮短到10年,或許速度會更快。也就是說,預計2025年世界總人口將超過95億,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達到16%。
  • 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不生孩子的蝴蝶效應 正在影響20年後的中國人
    人口數量作為人才儲備的分母,是考察一個國家人力資源的重要指標。作為最早開始研究人口經濟問題的企業家,在梁建章看來,中國家庭的「消亡」、年輕人生育意願的降低,將會逆轉中國在中美競爭中「全面趕超」的趨勢。  「二十年內,中國將保持強勁的態勢,中國的科技水平將繼續趕超美國;但在20年、50年之後還是這樣嗎?」
  • 發錢補貼、延長產假,國內像法國、日本這樣鼓勵生育你買帳麼?
    面對這樣的情況,現任攜程集團執行董事長、人口學專家梁建章表示,「大部分低生育率國家將GDP的2%到5%用於鼓勵生育,照此標準,中國至少要花2萬億來鼓勵生育」。GDP的2%-5%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了,海外的低生育率國家真的會花這麼多錢來鼓勵民眾生育麼?這些國家具體會以怎樣的方式來鼓勵生育呢?財經君帶大家來一起看一看。
  • 梁建章:人口政策,我們該不該繼續?
    在二胎政策實施不理想的這幾年,社會關於人口發展問題的討論越來越多。有人為國家全面統籌的難處辯解,有人為亟待出臺的新政策建言獻策,也有人則為人口發展的未來嘆息連連今年年中,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人口政策,是我們錯了還是世界錯了?我們不妨一起探討一下。
  • 梁建章,補貼生育的錢你出?
    文|漫天霾梁建章近年來一直在為鼓勵生育鼓與呼,在客觀上起到了讓人們反思計生制度、思考人口問題的積極作用
  • 劉志軍:鼓勵生育不如優生優育
    近日,「這屆東北人,不想生孩子」等熱文,引起公眾熱烈討論,全面放開和獎勵生育的呼聲日隆。直面這一社會輿情,人們應該靜下心來,依次遞進地思考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我國的生育率是否真的如此之低?二、是否已經低到危及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程度?三、是否需要鼓勵生育?
  • 世界缺「新生嬰兒」的國家,鼓勵生孩子給60萬元,且贈送國籍
    眾所周知,世界人口已達70億。可以說,與50年前相比,地球上的人口增長非常快。中國有14億人口,曾經實行過一段時間的「計劃生育」。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我國新生兒數量很少,所以前一段時間才開放二胎政策。然而,在世界其他國家,出生率非常嚴重,甚至該國的新生兒數量也在迅速減少。
  • 為了鼓勵生孩子,各國專家想盡了方法,就數法國的方法很奇葩
    而世界各國為了提高自己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可謂是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更是讓 各國的人口專家傷透了腦筋。這裡列舉幾國為了增加人口出生率,而採取的各種方法。這也算是很人性化的鼓勵生育的一種方式了。雖然這有點搞笑,但要知道,一頭伊比利亞小奶豬也是價值不菲,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至少比你生娃的費用要高出很多。所以,在這裡生娃還是很划算的。
  • 法國鼓勵生育堅持60年,每年補貼830億歐元……
    文章指出,各地的「二孩」鼓勵政策,不能畫餅充飢,而是要落到實處。文章甫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 人口紅利消失,經濟墜入泥潭,才引起決策層的關注。自1982年全面實施計劃生育以來,已使中國少生了4億多人。2015年始,逐漸放開二胎,但收效甚微。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生育政策面臨重大調整。人口問題事關國家興衰和民眾福祉,是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的命運和前景取決於人口,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視為國難。從形勢論,人口危機漸行漸近,成為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 梁建章:不生孩子的蝴蝶效應,正在影響20年後的中國人
    人口數量作為人才儲備的分母,是考察一個國家人力資源的重要指標。作為最早開始研究人口經濟問題的企業家,在梁建章看來,中國家庭的「消亡」、年輕人生育意願的降低,將會逆轉中國在中美競爭中「全面趕超」的趨勢。「二十年內,中國將保持強勁的態勢,中國的科技水平將繼續趕超美國;但在20年、50年之後還是這樣嗎?」
  • 梁建章:八評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多論——嚴重老齡化會帶來什麼問題?
    8月1日,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發表文章《人口「老齡化」不是危機,而是機遇》,回應我們此前的文章梁建章:七評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多論」。由於李鐵這篇文章重點是談人口老齡化問題,所以我們這篇回應文章也重點討論人口老齡化問題,包括老齡化的原因、老齡化的後果以及應對老齡化的辦法。
  • 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
    這背後,折射出一個無奈的社會現實,年輕人不願意多生孩子了。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在做客長盛時間時,提出了對於人口塌陷最為擔憂的一點,人口減少將導致中國創新力不足,這是最根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