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溼疹,生長緩慢,竟和腸道菌群有關?

2020-12-20 騰訊網

崔玉濤的育學園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腹瀉、便秘、生長緩慢等健康問題,如果經過醫生檢查排除了感染、飲食營養結構等問題,那麼這些症狀就有可能和腸道菌群紊亂有關了。這種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家長給寶寶做腸道菌群檢測,來了解腸道內菌群狀況。但很多家長朋友,對腸道菌群檢測還不是很了解,這裡我們就為大家再詳細介紹一下腸道菌群檢測是怎麼回事,以方便大家做決定。

首先,要先解釋一下腸道菌群的概念,我們的身體內外住著數以億萬計的細菌,其中絕大多數居住在我們的腸道內,這些細菌有上千種之多,它們組成了腸道菌群,與我們的免疫、消化吸收等功能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身體的健康狀況。

1.腸道菌群是怎麼影響我們身體的呢?

人是與大量細菌共生的,其中絕大多數的細菌,都生存在我們的腸道中。這些細菌中,不僅包括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還包括致病菌和中性菌。健康的腸道菌群中,益生菌佔主導地位,與其他兩類細菌的數量、比例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健康的腸道菌群以益生菌為主,它們不僅能促進營養素的吸收;還能軟化大便、促進排便。同時,健康的腸道菌群,能夠形成細菌和黏液組成的屏障,阻擋食物抗原直接進入血液,避免寶寶發生過敏反應。如果腸道菌群失衡,益生菌數量下降,致病菌數量增加,寶寶就會出現健康問題了。

2.腸道菌群檢測,為什麼要做?

寶寶有時會出現腹瀉、便秘等胃腸道症狀,這可能是病原體比如輪狀病毒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為寶寶飲食結構不合理等等,在排除了這些因素後,則說明有可能是寶寶腸道菌群出了問題,建議考慮給寶寶做腸道菌群檢測。此外寶寶過敏也常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也可以檢測一下腸道菌群。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寶寶腸道內菌群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寶寶腸道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如果能夠通過檢測弄清楚腸道菌群的狀態,有助於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3.腸道菌群檢測,查的是什麼?

腸道菌群檢測,查的是寶寶大便樣本中細菌的種類和數量,把檢測結果與正常標準比較,就能評估寶寶腸道菌群是否健康,並且根據結果,確定是否需要給寶寶補充益生菌,補充什麼益生菌。

(例:圖片來源於北京崔玉濤育學園診所)

(例:圖片來源於北京崔玉濤育學園診所)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況下做腸道菌群檢測結果會不準確,比如寶寶剛服用過抗生素就不宜做腸道菌群檢測。因此檢測前需要好好跟醫生溝通,講清楚寶寶的服藥情況。如果是寄送樣本來檢測,取便樣的時候耽擱太長時間也會產生很大誤差。

4.腸道菌群失調會發生什麼?該如何改善?

寶寶腸道菌群失調,往往表現為益生菌數量下降,致病菌數量升高,寶寶會因此出現腹痛、腹瀉、便秘和食物過敏等問題。如果食物過敏,寶寶還可能表現出嚴重溼疹、長期腹瀉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腸道菌群失調是這些症狀的原因之一,但也有很多其他疾病能引起這些症狀,因此大夫看診時會先排除感染、纖維素攝入不足等因素,之後才會建議給寶寶進行腸道菌群檢測。如果通過檢測發現寶寶確實是腸道菌群失調,那及時補充益生菌,往往能比較順利地解決這些問題。

(例:圖片來源於來自北京崔玉濤育學園診所)

5.寶寶服用的益生菌是怎麼起作用的?

腸道菌群檢測,如果發現異常,就可以根據結果補充益生菌。但這個過程並不是說哪種菌少了,吃下對應的菌補上就行。腸道菌群檢測,測的是人體的腸道菌群,裡面有上千種菌。而我們的益生菌製劑是具體到一個菌株,它跟腸道菌群並不是一個對應關係。益生菌製劑起作用的方式,是在路過腸道時,通過引導和佔位,起到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但吃下去的菌不一定會留在腸道裡。

6.是不是只有寶寶出現腹瀉、便秘或食物過敏的情況時,才需要檢測腸道菌群?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不只是腸道疾病,還有很多疾病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腸道菌群失衡,代謝產物的水平也常會失衡,這可能會引起一些代謝性疾病。比方說,失去平衡的腸道菌群,可能干擾內分泌,導致人的食量越來越大,容易患上肥胖症。不僅如此,腸道菌群長期嚴重失調,大量有害菌還可能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代謝產物。這些有害物質中有的甚至能通過血腦屏障,損傷大腦的神經結構和功能。研究表明,兒童的孤獨症、抑鬱症等神經系統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除此之外,腸道菌群失調,還可能會影響到皮膚、肺、肝臟等器官和呼吸、循環等系統。

總的來說,腸道菌群能夠通過影響能量吸收、營養素代謝和細菌毒素等機制影響人體的健康,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菌群健康與否,與人體健康與否密切相關。

-推廣-

相關焦點

  • 嬰幼兒過敏,大部分是腸道菌群在作亂嗎?
    嬰幼兒特別容易過敏,常見的以溼疹及胃腸道過敏為主,隨年齡增長支氣管哮喘、變應性鼻炎很多人認為過敏是外部因素造成的,但近年來糞便菌群分析及流行病學調查等研究提示,兒童期過敏性疾病與早期腸道菌群的定植有關。
  • 過敏竟和腸道菌群有關?抗過敏益生菌,幫你從根源緩解過敏
    lgE介導增多會引起過敏lgE介導是誘發過敏的主要原因,針對過敏患者血清當中lgE指數,是診斷過敏性疾病最直接的方式。變應原篩查,則是通過對已知過敏物lgE的診斷來確定過敏狀態,以及變應原的一種方法。lgE是造成過敏反應的一種介質,當變應原進入人體後會產生大量特異性lgE,在lg街道與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結合之後,就會導致機體進入致敏狀態。
  • 腸道菌群和食物過敏的聯繫
    在過去的十年裡,食物過敏和不耐受的發病率呈指數級上升。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的改變可能在這些問題的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那麼,腸道菌群的破壞是如何增加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的發生的呢?恢復腸道菌群是否對這些問題的治療有益呢?
  • 過敏常常反覆?居然和腸道菌群有關,說說抗過敏益生菌的作用
    其中過敏的產生,就和腸道微生態緩解的改變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微生物平衡可維持人體健康人體腸道當中寄居著多種多樣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以共同構成一個健康的微生態系統,其主要成員為益生菌,一旦益生菌比例下降,使腸道菌群失衡,就容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 調節腸道菌群,改善過敏體質,讓寶寶擺脫過敏困擾
    ,不同的食物成份會影響腸道菌群,腸道菌群的不良變化,易導致過敏等疾病。  腸道菌群失衡導致免疫應答異常  研究發現嬰兒初期,寶寶的免疫系統平衡時間是由腸道菌群的數量以及組成結構決定的,其在易過敏寶寶的過敏發生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雙岐桿菌和乳酸桿菌可以糾正Th1/Th2失衡,控制Th2數量增多,從而抑制lge數量上升,阻止組胺大量分泌,從而避免過敏發應發生。
  • 經常過敏和什麼有關?改善過敏,要從調節腸道細菌開始
    腸道菌群對於人體的消化吸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腸道菌群紊亂也是引起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但近幾年的研究當中發現腸道菌群紊亂還和人體免疫系統的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食物過敏就和腸道菌群失調有很大的關係。
  • 崔玉濤揭秘嬰幼兒食物過敏 康萃樂益生菌給寶寶腸道專業呵護
    寶寶過敏問題多發,除家庭遺傳因素和生活環境影響外,大多數還與寶寶腸道免疫系統和腸道屏障功能不成熟有關。  針對這一問題,11月26日,美國益生菌領導品牌--Culturelle康萃樂特邀到著名育兒專家崔玉濤來到深圳開設育學園講座專場,舉辦《如何進行科學餵養•揭秘過敏的秘密》主題講座,向寶爸寶媽們分享預防寶寶過敏的正確育兒法。
  • 腸道菌群——被遺忘的器官
    經過10年的發展,人類有關微生物組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3年12月,「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被列入Science雜誌報導的十大科學進展,腸道菌群已經成為近年來研究的最熱門領域之一。腸道微生物作為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微小生命體對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與肥胖、糖尿病、肝臟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腸易激症候群、炎症性腸病、慢性腎病、愛滋病、過敏性溼疹、消化道癌症、自閉症、抑鬱症及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相關,已經成為一系列代謝性疾病防控的新方向。下面就腸道菌群的分布、分類、功能與疾病關係等方面進行介紹。
  • 腸道菌群失衡的五大信號,您有麼?
    作者:寶寶知道 呼呼媽媽現代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廣譜抗生素的濫用、剖腹產、深加工的食物、與自然環境中多種多樣的微生物接觸不充分等等都影響著我們的腸道菌群,然而這些僅僅是改變我們固有菌群結構中很小的一部分原因。可以說,在當代工業化的社會很少有人擁有一個完全健康的腸道菌群。
  • 益生菌與嬰幼兒溼疹
    3.攝入食物性變應原:消化道攝人食物性過敏原,使體內發生Ⅰ型過敏反應。4.母體雌性激素影響:有些嬰兒,尤其在新生兒時期,由於母體雌性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以致新生兒皮脂增多,易致脂溢性溼疹。5.菌群紊亂:腸道菌群紊亂在溼疹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寶貝腸道菌群健康——不生病的秘訣
    寶貝體弱多病、溼疹等過敏問題其實都和飲食結構不合理以及過度餵養所導致的胃腸功能紊亂有關,那麼如何幫助寶貝建立健康的腸道呢?正常情況下,人體腸道內寄生著10萬億個細菌,腸道功能的正常源於菌群能夠保證腸道吸收和抵禦外敵入侵。腸道菌群依據數量分為優勢菌群和次要菌群,優勢菌群就是我們熟悉的益生菌,保證腸道吸收功能的正常進行,但是優勢菌群均屬於厭氧菌,而次要菌群的生長過程需要氧氣,我們在吞咽食物的過程中,空氣也會隨之進入腸道,次要菌群能夠消耗腸道中的氧氣,從而保證優勢菌群的正常生長。
  • 產前使用抗生素對嬰兒腸道菌群有影響,並可能導致某些疾病
    抗生素對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但較多研究顯示,母親生產時或新生兒期接受抗生素治療可延緩腸道菌群建立,並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圍生期接觸抗生素會增加遠期疾病如哮喘、肥胖、炎性腸病和其他過敏/炎性疾病的發生風險。產前、圍生期,以及產後抗生素的暴露,也被推測是新生兒6~12個月腸道微生物成熟延遲的原因。
  • 嬰兒腸道菌群失調表現,四大信號趕快留意一下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亨利福特醫療集團的研究發現,新生兒第一個月的腸道微生物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之後免疫系統的發展。那麼,如果疾病的起因是嬰兒早期的腸道菌群失調,我們是否可以在嬰兒體內重新創造健康菌群來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嬰兒腸道菌群失調表現有哪些。  1、免疫力低下,反覆感冒:人體的免疫系統有70~80%是分布在腸道內或者腸道周圍,而生活在我們腸道內的微生物在調節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寶寶經常食物過敏,到底是怎麼回事?可能是腸道菌群失調所致
    根據衛生控制和預防中心的相關報導了解到,美國孩子對食物過敏的趨勢明顯上升,而其他工業化國家的兒童過敏也在逐漸增高。寶寶食物過敏不一定和食品有關有很多科研人士認為,嬰幼兒食物過敏發作率的逐漸增長,並不一定是由於食品因素所致。
  • 過敏性溼疹難治癒?治療方法是關鍵,利敏舒益生菌讓你遠離溼疹困擾
    ,並且隨著近年來溼疹的發病率逐漸升高,不但會影響到嬰幼兒的正常成長,同時還會增加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因此患有過敏性溼疹之後,應儘早進行治療。   過敏性溼疹和腸道菌群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過敏性溼疹患兒與非過敏性溼疹患兒的腸道微生物菌群存在一定差異,並且腸道微生物菌群出現的變化早於過敏性疾病的臨床症狀表現。
  • 腸道菌群是如何控制免疫系統的?
    當我們的免疫系統不恰當地攻擊身體的健康組織時,就會產生自身免疫;而當免疫系統錯誤地對不構成威脅的東西(比如食物)做出反應時,那就是過敏。 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受我們腸道和腸道菌群的影響,因為人體70%的免疫系統位於腸道。那麼,腸道菌群是如何影響我們免疫系統的幾乎所有方面的呢?
  • 中風引起的腦血管異常與腸道菌群有關
    1、空氣品質影響大腦早期發育 2、中風引起的腦血管異常與腸道菌群有關 3、健康生活方式組合可減少阿爾茨海默病風險
  • 腸道菌群失衡危害大,身體出現什麼表現,說明腸道菌群失衡了?
    腸道對於人體的作用非常重要,可能很多人提到腸道,想到的就是排便,其實腸道的作用有很多,除了排便,它還有吸收營養、為人體提供營養、維持自愈力和免疫力等諸多的作用。而在我們的腸道中,有一個菌群,這個菌群是為腸道健康保駕護航的,因為菌群的存在,腸道才能夠保持健康的狀態,這樣身體才會健康。但是由於現在人飲食習慣和食物等諸多原因,很多人出現了菌群失衡的情況,而一旦菌群失衡,會引發肥胖、免疫下降等諸多問題,後果是比較重的。所以一旦發現了菌群失衡的情況,要及時的調理。那麼,腸道菌群失衡了,身體會出現什麼表現呢?
  • 黃圓媛說育兒:寶寶對抗過敏,吃益生菌有效嗎?
    隨著腸道菌群紊亂與過敏性疾病的關係得到證實,臨床上應用益生菌藥物治療和預防過敏性疾病受到廣泛的重視,今天黃圓媛博士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過敏與益生菌的關係! 腸道菌群紊亂與過敏有關 大量研究證實,過敏兒童存在腸道菌群紊亂情況,他們的腸道菌群組成與健康兒童之間明顯差異,這提示我們腸道菌群紊亂與過敏有密切關係。而研究也證實,新生兒早期腸道中缺乏雙歧桿菌、乳桿菌等益生菌,在後期可能發展成過敏。
  • 近期腸道菌群領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覽
    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健康的人類嬰兒供體的腸道微生物被移植到小鼠身上,能夠保護小鼠攝入牛奶後產生過敏反應,而從牛奶過敏的嬰兒移植的腸道微生物則沒有上述效應。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Nature Medicine》雜誌上。該研究結果可能為研究開發基於微生物組的療法以預防或治療食物過敏提供信息。科學家此前發現,對牛奶過敏的嬰兒與非過敏性嬰兒相比,腸道微生物的成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