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買保健品成癮,兒女怒道「再亂買,就拿走你的工資和存款」

2020-12-19 西安新社區

#情感#

01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老人家都有渴求健康和擺脫寂寞的心理,加之老人家對保健食品缺乏了解。老人家很多都經歷過比較艱苦的生活,比較節儉,偶爾會喜歡佔點佔便宜。

很容易受騙上當。其實,不僅僅是老人家,很多年輕人也容易因為信息知曉比較少,也很容易上當受騙。

更有甚者,為了吸引老人多帶現金去所謂的健康講座現場,研究出了一種搖獎的遊戲,現場搖出的數字只要和身上百元鈔號碼後兩位相符就可以得到獎品。最高獎項為3元的醋,最低的是4角的手串。有些老人為了得到這些獎品,一帶就帶幾千上萬現金。

02

馬榮爸爸痴迷保健品長達十幾年了,而且天窩在家裡,不出去,專門研究保健品,有關保健品的書本,家裡到處都有。

現在80多歲了,多少親戚朋友,鄰居,同事,都勸他不要買不要吃,他不聽。馬榮媽媽本來老實善良的,從來沒有接觸保健品,但經過他爸不斷給洗腦,慢慢地也接觸保健品,倆人每月每月都在買,最貴幾萬,最便宜幾千。

如果吃了沒有效果,把沒吃完的就扔了,重新換別的保健品試試效果。後來他媽勞累過度,昏倒了。醫院搶救醒來,成了腦梗病人,經過在醫院幾個月的調理,漸漸地康復起來。

他爸從醫院把他媽接回家。又拿他媽的工資,依舊在買保健品。他媽的工資比普通人略高一些。他爸看中他媽有錢,不帶她鍛鍊身體,沒有餵她吃醫院藥,又不給她吃好五穀雜糧,豐富營養的飯菜,水果幾乎沒有吃。

省下來錢買保健品當飯吃。餵她吃,為的是希望她快點好起來,繼續拿她工資買保健品。他媽身體沒有得到好的調理,又再度腦梗,到醫院搶救,全身癱瘓,大小便失禁,不能吃飯,終身靠鼻飼。他爸竟然買了保健品,叫護工打給她吃。

這人怎麼瘋了?馬榮和他姐跟他爸爸說了,媽一次次變成這樣,就是保健品殘害的。

他爸爸不承認錯誤就算了,竟然變本加厲,繼續打電話買保健品,他媽的看病錢,保姆費,生活費花了不少錢,每月工資不夠花,沒有多餘的錢來買保健品,就動用存款。

馬榮姐憤怒了,如果存款錢用完了,萬一父母生大病,還不得向他們要錢。他姐下崗多年,馬榮收入偏低,哪有這麼多錢承擔高額費用。逼得沒辦法,他們再三要求他爸以後不要買保健品。

「保住存款的錢為以後看病養老之用,不然把保健品和聯繫電話統統銷毀,拿走工資和存款錢,免得你到處亂買」。可他爸憤怒了,與他們發生多少次矛盾,還動手打架。馬榮姐打110報警,讓公安教育老人。

公安說,他用的錢是他的錢,又不是用你們的錢。我們無權幹涉家務事。他爸理直氣壯地揚言說我們虐待老人。

天下怎麼會有這樣的奇葩老人。這樣的老人實在太難纏,馬榮不願意看他們的錢一步步被保健品騙子們侵吞了,到最後,存款錢和房子沒有了。

03

年紀大的人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固執,很多老年人性格固執不聽勸,作為子女肯定也會覺得非常的煩躁,不知道如何解決,甚至有一些子女會採用逃避的方式不理父母,這樣做肯定不對,下面看一下父母固執不聽勸怎麼辦?

應該尊重老年人自己的意願,年紀大的人會有很強的孤獨感,子女就應該有耐心的好好陪伴,即便是意見不同,也不要隨意頂撞,應該慢慢地講道理,好好的安撫,讓老人覺得受到了尊重。

可以多帶父母出去旅遊散心,很多老人整天悶在家裡面,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所以就會胡思亂想,子女有空的時候帶上父母一起出門旅遊,也可以讓老人多接觸一些其他的活動圈,有事做了情緒自然也會變好。

想要改變固執老人的想法,也應該讓老人多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讓他們與時俱進,融入到社會當中,可以約上其他的老年人一起看看報紙,看看書,不斷的接觸新的事物,一些觀點也能夠轉變過來。

相關焦點

  • 老人買保健品成癮起訴兒女要贍養費 法院調解喚親情
    老人買保健品成癮起訴兒女要贍養費 法院調解喚親情 2020-12-1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啥老人愛買保健品?兒女不可不知:父母買的是關心,花的是寂寞
    文/37度暖爸老人買保健品,好像成了一種日常操作,我不是健康專家,不知道這些保健品的功效如何,但我親身經歷的幾個故事,你看完後或許會明白箇中原因。老兩口月退休工資收入近1萬塊,生活不錯,也時常接濟兒子。買保健品,已經成了他倆的日常操作:聽課領雞蛋、免費旅遊。老吳在描述自己去免費旅遊的經歷時,眉飛色舞,說起推銷人員對自己的照顧,好像比親兒子還好。去了一趟雲南旅遊,花了將近2萬。故事二:遠房一個表親,癱瘓在床多年,兒女都在外地。時常有推銷人員上門推銷保健品,她基本來者不拒。
  • 老父親沉迷購買保健品,兒子無奈拿走他的存摺:有見過整車的買?
    父親周先生就要求兒子歸還他的工資卡存摺,他表示如今他想花自己的錢都不行,全被兒子限制了。話語剛落,老周的電話就響了起來,他掛掉了電話沒有接通。對此兒子小周表示,這一定是保健品的推銷電話,過一會一定會在響起來的。兒子小周說父親這幾年購買保健品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一輩子20多萬的積蓄都已經花完了,還到外面去借錢,上次給父親搬家時,整整兩車的保健品。
  • 杭州老夫妻花30萬買保健品 稱女兒不讓買是不孝
    杭州的範家三姐妹,最近在為父母買保健品的事發愁。從前年開始,二老接觸保健品,之後就是買買買。最近估計是沒現錢了,還打起了欠條。父母迷上買保健品,已花了30萬?範家二老住在杭州和睦新村小區,早上,母親出門了,父親剛散完步回家,正一步一步上2樓,範家老大說,父親81歲了,有帕金森病,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平時二老獨自住,三姐妹經常會來照看,前年,二老開始買保健品。
  • 老人沒錢寧賒狂買三無保健品 子女無奈報警求助
    直到民警上門,這位老母親嘴裡一直還在說「你們都不盼我好,你們才是騙人的……」  沒錢寧賒,老人狂買三無保健品  子女無奈,扣下母親工資卡無效  高女士的母親今年70多歲,家住祥符地區。老人因為患有高血壓,平時注重養生,子女們也會買一些保健品給老人。可老人家任性,不聽勸,還不吃不喝——她說子女買的這些東西都沒有保健功能。
  • 超5成中國家庭存款為0 佛說:消費成癮是貪嗔痴
    針對目前超五成中國家庭存款為0這種現象,我們不妨用佛教這種」戒、定、慧「方法來約束和規範自己這種行為。戒,是指一種有道德的、有規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行為標準,斬斷因為沾染喜愛外物而生起的執著貪心。我們不妨日常節約生活支出,不大手大腳地買一些沒必要的,甚至太昂貴不划算的生活用品。
  • 不要再鄙視老人買保健品了,還不是和你買各種網課、訓練營一樣?
    請問你家裡有熱愛保健品的老人嗎?不捨得吃不捨得穿但是買保健品一擲千金的那種。2.承認吧,你買網課和老年人買保健品是一樣一樣的看著爺爺上躥下跳想延年益壽買保健品,我突然覺得這和我上躥下跳買各種網課、學習班訓練營有什麼區別嗎?大家都是焦慮,只不過焦慮的點不一樣,但都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 買買買男子兩年花50萬 醫生診斷為「購物成癮」
    李華說,自己並沒有特別喜愛的一類東西,但只要看到不錯的,就想要把它買下來,「手機一定要買最新的,最瘋狂的那次一次性花了10萬塊,買了5臺最新款的手機和一堆沒用的東西。」李華說,許多衣服都是同一款買好幾套,很多都沒穿過,「如果想買東西時沒錢了,就把之前買的東西賣掉,再去買新的。」  有段時間李華喜歡上了釣魚,就一次性買了十幾套釣竿,自己用不了那麼多,就發給同事。
  • 老年保健品:健康與孤獨的撕扯 為買產品老人吃紅薯度日
    劉峰與父母、保健品之間的戰爭已有十年之久,他眼睜睜看著父母將數十萬元用於購買保健品,當他試著勸阻時,卻成了父母眼中的「不肖子」,即便把老人的工資卡收走,老人仍會吃紅薯省下錢去買回滿屋的保健品。唐珍的女兒在4月15日給父親買回了這款具有「調節血脂、耐缺氧」作用的「雙寶」,此前一年多的時間裡,唐珍的老伴痴迷於每天下午4點播出的「雙寶」電視講座,「電視上說可以治很多病,他看了想買。反覆念叨。」在唐珍的印象中,再往前追溯兩三年,她的老伴已經買過好幾種保健品了,基本都沒作用。「他一直認為我不捨得花錢給他買保健品,中間甚至偷偷找同學借錢買過。」
  • ...花光廿多萬積蓄買"保健品"-薛阿婆 保健品 推銷員 存摺 膠囊...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退休的高中英語教師,被保健品推銷員忽悠,幾年下來,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我高級職稱,每月退休金5800元,全扔在保健品上了,可以說現在『身無分文』。」昨天下午,89歲的薛阿婆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本報。薛阿婆說,買來的保健品一沒正規收據,二沒發票,如今回想起來,「上了大當了」!
  • 「老人痴迷保健品」父母掉入保健品騙局 兒女束手無策
    今天上午,羅湖區的林先生就打來爆料電話說,自己的父母因為身邊朋友的介紹,一步步陷入保健品的「泥潭」,任憑子女如何勸說,都無法動搖兩位老人買高價保健品的決心!林女士說,自己的父親今年七十多歲,偶爾會有一些頭疼的毛病,母親六十多歲,有輕微的哮喘,一到天氣變涼,總會咳嗽得厲害,兩個月前,在他們聽課的愛康美諾健康體驗館裡,幾位工作人員向兩位老人推薦了一款名為「膠原蛋白小分子活性肽」的產品,這些工作人員將該款產品的效果說的天花爛墜,林女士父母也對這款產品的效果深信不疑。
  • 老人花300元遊香港後 買回來2萬元三無保健品
    4月23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接到讀者投訴後經採訪調查發現,低價遊只是幌子,洗腦、聽講座、買保健品才是商家的真實用意。  爹媽買回保健品,都是三無產品  近日,一些老人的兒女發覺了父母的異常:他們隔三差五就去逛向工早市,一呆就是幾個小時。這背後藏著怎樣的貓膩兒呢?
  • 九旬老人砸200萬買保健品 遇上真誠的推銷員也下單
    梁奶奶說,她的保健品消費觀也從為了健康轉變成了獵奇和助人積德,看見新奇的保健品她就下單,遇上特別真誠的推銷員她也下單,「無論如何都要支持一下工作的」。就這樣,從2014年開始,在購買保健品這件事上,梁奶奶更加花錢如流水。「每次都是一兩萬付出去,一些好的保健品我都是成箱成箱買的。」梁奶奶說,最多的時候,買保健品一個月要花上七八萬。
  • 為什麼老年人對買保健品樂此不疲
    這些都屬於違法行為為什麼老年人樂此不疲保健品且不說人老隨著身體機能下降,不少人都更加渴求健康,就說現在不少老年人,都是空巢老人,兒女繁忙,自己退休在家沒事情做,需要很多事情來打發時間,也普遍缺乏親情關懷。
  • 「騙老人買保健品,我有幾十種方法」
    一個男人大力推開門,將保健品狠狠地甩在桌上。你要再敢來我家一次,我拆了你!說這句話時,男人正指著我鼻子。我認識他,是旁邊小區一位退休大爺的兒子,那套保健品價值 8000 多元。當別人問起他保健品好不好的時候,為了維護面子,老人一定會說好。沒有老人願意承認自己傻,「如果說不好,這不是打自己的臉麼?」我被公司洗了一遍腦,再被這些老人洗了一遍腦,對保健品的神奇療效幾乎深信不疑。
  • 買保健品,是年輕人最後的倔強
    以前賣保健品的套路是啥?電視機裡開一個小課堂,邀請幾位專家來站臺,繪聲繪色給你把腰酸背痛的原理講清,然後再請買了保健品的消費者,聲淚俱下地表示對品牌的感謝。這一套對於年輕人來說,當然過時了。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吳昕在睡前連嗑了9種保健品,裡面有美白口服液、阿膠、青汁、葡萄籽等。吃完之後,吳昕同款保健品就上了熱搜,幾個營銷號再寫點煽情文章,談談現代人生活壓力多大,多麼需要保健品帶來的安全感等。這很讓人焦慮,而花錢買保健品,多多少少能緩解一些焦慮。
  • 退休高級英語教師遭忽悠 花光積蓄買「保健品」
    「我高級職稱,每月退休金5800元,全扔在保健品上了,可以說現在『身無分文』。」昨天下午,89歲的薛阿婆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本報。薛阿婆說,買來的保健品一沒正規收據,二沒發票,如今回想起來,「上了大當了」!  廿多萬保健品無發票  薛阿婆是本市一所知名重點中學退休老師,沒有老伴、子女,她一直一個人生活。
  • 權健「保健品和傳銷公司」倒了,比他更「優秀」的「大魚」呢?
    2017年11月19日,四川省通江縣壁山東路,也就是廊橋對面某保健品門市,80歲的何阿姨本來一直身體挺硬朗,退休後子女也孝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把保健品當飯吃了,從120斤將到了80斤,整日精神不振,如著了魔一樣,不僅僅在保健品身上花了十多萬,還到處借錢買,最後兒女沒辦法了,只好報警處理,家裡的保健品堆積如山
  • 我奶奶又又又亂花錢買保健品了 | 葉黃素有用嗎?
    我媽告訴我,奶奶偷偷買了9000塊錢的保健品,還是我爸無意間發現的,我問奶奶怎麼回事,奶奶說這款保健品她以前也一直在吃,感覺吃了之後對眼睛有點好處,看得更清楚了。 比如我奶奶買的保健品,標誌性成分是花青素和葉黃素,它們在五顏六色的天然食物中含量很豐富,但是作為一個肌肉很少、熱量攝入不足,存在消瘦風險的老太太來說,這時候的重點更應該是保證熱量和蛋白質,而不是去吃大量的蔬菜、水果以期待給眼睛帶來一點點的益處。 所以這時候買合適的保健食品是個不錯的選擇。
  • 老人沉迷各種推銷保健品班,買好多沒用的保健品該怎麼辦?
    現在許多老人對保健品課、保健品試用啊很感興趣,上上課、試用試用就被推銷保健品的人員給洗腦了,把平時省吃儉用,不捨得花的錢都拿出來了。買回家後發現根本不是推銷員忽悠的那麼好,有些老人也知道上當受騙,但怕兒女知道,大多數老人家自己窩囊上火,這對老人的健康很不利。我的家鄉丹東也有這樣的推銷保健品的情況。我身邊也有老人上當受騙的那如何解決呢?1:平時多陪伴老人,老人空虛寂寞、沒有安全感、喜歡湊熱鬧,往往就被這種場景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