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9周及20周(1月8日&1月14日),我校英語教研組青年教師共同體的五位青年教師就「聚焦微環節,提升思維力」為主題,在納海6-401微格教室進行了公開課的成果展示。初中各年級英語老師積極參加,青年教師各顯本領,推動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首先,陳慧珍導師組的周慧慧老師以8A M12U2 Stay away from windows and heavy furniture為課題,為我們帶來了一節思路清晰、引人入勝且意義深刻的閱讀課。周老師通過對閱讀材料的解讀,將材料分為地震時室內和室外的防護方法為主線,貫穿整節課。在情境中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並討論地震前和地震後能做的事。隨後,周老師跳出情境,從本校學生常見的颱風和火災入手,分組進行災難科普海報的製作,並分組進行匯報和表演。最後,周老師以藏頭詩的形式——Hopeful、Effective、Learn、Prepare幾個關鍵詞傳遞在災難中救人救己(Help)的理念,傳達了互相幫助的價值觀。
第二節由林穎潔導師組的吳奧納老師為我們展示。吳老師的課題為EIM U8 Kate’s hair looks great。這是一節充滿活力、構思巧妙的聽說課。教師以髮型為主要線索,引出本課的主要詞彙和句型,為後期學生的聽做足了鋪墊。隨後,吳老師通過兩張圖片和兩個問題,請學生對聽力的內容和發生的故事進行猜測,為學生的聽做足了準備。在聽力之後,吳老師巧妙的安排了答案核對環節,在核對答案的同時進行語音語調的模仿,為學生大活動的語音語調和情感提供了有力的支架。層層鋪墊,環環相扣,最後以學生成功的小組故事模仿結束了本節課。
第三節課由陳剛導師組的鄭婷婷老師進行展示,開課的課題為EIM U5 Sally or Palau?這是一節生動愉快,又令人耳目一新的閱讀課。鄭老師以一個講述大猩猩的歡快的視頻開啟本節閱讀課,明確本節課的主角之一——大猩猩Sally,快速進入話題。隨後,鄭老師通過學生對人類和大猩猩的異同的討論自然過渡到所要閱讀的文章,並以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作為線索,引導學生閱讀全文,降低了文章的閱讀難度。隨後,鄭老師通過幾則新聞片段突出了DNA的作用,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人類黑人大猩猩異同原因的理解。最後,鄭老師以the secrets of DNA 為題,通過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對DNA的內涵和功能等進行了討論,並邀請各個小組進行了小組展示。
1月14日第一節課由姚建平導師組的李超然老師帶來以「Learn to be a guide!」為主題的讀寫課。在導入環節,李老師以Memory challenge的複習形式來激活孩子對文章的記憶以及通過對所學內容的填空形式來引出本課話題。隨後,李老師指引學生閱讀文章並結合文章內容學習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導遊。本堂課中,李老師創建了豐富的情境供學生操練,從所學文章中的美國華盛頓到讓學生介紹他們所熟悉的溫外校園,最後由小組合作的方式來介紹溫州市區的旅遊路線。學生在這一系列的情境中表現活躍,頗有主人翁意識,並隨著情境難度的提升不斷突破自我。
第二節課是由黃立偉導師組的張璞老師帶來的一堂聽說課,課題為8B M6U1 Do you collect anything?。本課由讓學生們頭腦風暴「收藏物」導入到利用豐富的活動來聽讀理解對話。聽後還進行了模音,這不僅讓學生鍛鍊了語音語調,更是讓學生體會了其情感及說話者意圖。在課堂中,張老師對學生進行層層有效追問,循循善誘並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和捕捉新信息。最後,張老師創設了新情境,讓學生圍繞該主題以採訪者和被採訪者角色進行訪談,通過整堂課的步步鋪墊,學生出色地完成了此活動。本堂課可謂是「平臺隨時搭建,思維隨處體現,幫助隨時出現」。
14日下午,共同體成員以「基於文本的有效拓展」為主題,分別對以上五堂課進行評課和分享集體研磨過程,以及對該話題各抒己見。
首先,第一組的周含笑老師和邵銘銘老師發言。周含笑老師指出同組周慧慧老師的該堂展示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老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來思考和抒發觀點以及同伴之間互相學習討論。邵銘銘老師認為「基於文本「是指基於立意和現實意義;「有效」應服務於目標以及體現為「學生能輸出效果」;「拓展」則可以在話題和情境,思維能力以及情感和價值觀等各方面。
接著第二組的陳純捷和蔡純潔分享了觀點。陳純捷老師指出同組開課吳奧納老師從初稿到展示課的最大變化是教學目標越來越清晰以及學生意識越來越明顯。蔡純潔老師結合自己上次的閱讀課,她認為基於文本的有效拓展,不僅要立足於課內,還要延伸至課外。課內可以利用課堂由淺層至深層的提問,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理解文本的含義,課外可以利用身邊其他教學資源,例如原著和報紙等。
第三組郭樂丹老師稱同組鄭婷婷老師的課堂高效利用文本來拓寬學生的思維和文化意識以及設置高階思維類問題和活動調動學生的思維發展。陳奕璇老師向大家介紹了「ACTIVE」閱讀教學策略——激活背景知識,培養詞彙知識,傳授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備選合適材料,驗證閱讀策略,評估學習效果以及提高閱讀動機。
第四組施一偉老師結合布魯納認知學習理論來對同組李超然老師的該課進行了點評。周志爽老師針對讀寫整合課提出了兩大問題:鋪墊和輸出時間分配 (讀、寫、評)和輸入和輸出一致性問題,並針對李超然老師的課進行了分析。
最後一組孫欣然老師分享了同組張璞老師的課件從初稿到終稿中的細節設計的調整,如從導入部分圖片直排式地呈現,到以話題為中心而圖片分散式地呈現,這有利於學生形成話題意識以及方便記憶。黃邵偉老師結合自己的閱讀拓展課開課經歷,給大家分享原著內容以及閱讀完原著後的心理變化,從而也對自己曾糾結的問題有了答案,給自己的本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活動最後,我校初中英語教研員葉菁芳老師對本學期英語組青年教師共同體活動進行了總結,肯定了本學期以來青年教師的進步,對共同體的導師們,各個年級組的備課組組長們和各位老師們表示了感謝。她稱英語組一直是個大家庭般的存在,相信在大家庭般的英語組通力合作下,青年共同體一定能繼續發光發熱。最後葉老師對未來進行了美好的展望,願英語組各位老師能——Work cheerfully and live happily!
· END ·
圖文 | 李超然、周慧慧
編輯 | 沈珈卉
審核 | 丁樂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