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下午1時,由長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主辦的「長春市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下學期英語學科集體備課」活動在長春南湖實驗中學體育館舉行。
長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楊爽老師、各區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及長春市八年級英語教師等近50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集體備課活動的主題是「基於支架式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探索」。
八年級下冊教材閱讀量和詞彙量增大,因此,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內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常規課堂教學設計將是重中之重。
本次集體備課活動展現了在支架式教學理論視域下設計初中英語常規課堂。
我校英語團隊楊寧旭老師、馬昊老師、於蕾老師、高天宇老師為參加備課的老師們展示了四節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堂。
每堂課上都環環相扣,為學生逐步搭建腳手架,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我校英語團隊「支架式教學」理念下的課堂展示為本次英語學科集體備課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校英語團隊教研組組長田家寧老師代表南湖實驗中學全體師生對參加本次活動的各位老師表示熱烈歡迎,並對「支架式教學理論」進行簡單介紹。
支架理論源於前蘇聯著名心理學Vygotsky(1978)提出的的「最近發展區」(ZPD)。包含範例支架,問題支架,建議支架,嚮導支架,工具支架,圖標支架等多種形式。支架式教學通常由五個環節組成,即搭腳手架,進入情境,學生獨立探索,協作學習,效果評價 。
楊檸旭老師的授課內容為八年級下冊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B視說課,從圖視入手,以視頻材料為工具搭建支架,為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急救提供直觀的幫助,展現了一節積極活躍的視說課堂。
馬昊老師講授了八年級下冊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聽說課, 通過創設情境,運用問題支架和範例支架引導學生描述自己生活中的煩惱並提出解決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口語表達熱情,新穎的口語作業為他的課增添新意。
於蕾老師的授課內容為八年級下冊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閱讀課,通過問題支架和範例支架引導學生總結新聞播報的六要素,讓學生親身實踐,做一名新聞播報小記者,同時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勇於質疑教材內容。
高天宇老師講授了八年級下冊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ies」 Section B寫作課,運用範例式支架教學為學生呈現了一節寫作課,課上環節緊扣,運用五個疑問詞who, what, when, where 和how ,搭建支架,總結出寫作框架。展現了一篇優秀學生習作。
「楊寧旭老師和馬昊老師的兩節課堂雖風格迥異,但都充分利用了支架理論。」具雪英老師就兩節課程設計進行了解讀,她說,支架理論的運用,增加了趣味性,降低了教學難度。
「支架式教學能將複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學生理解並逐步引向深入。」康偉老師針對於蕾老師的閱讀課堂設計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支架式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支架式教學強調課堂設計的邏輯性,連續性,並能回歸課堂本身,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田家寧老師區分了寫作課與作文點講評的差異。鼓勵教師在寫作課堂上幫助學生搭建結構支架,強調語言運用的邏輯性,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長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楊爽老師對本次「長春市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下學期英語學科集體備課」活動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對將支架式理論應用於常規課堂給予了高度評價。
楊爽老師強調,視說課將是未來英語課堂發展方向。口語將納入學生考試評價,因此口語課上能力培養尤為重要;閱讀課堂注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寫作課上引導學生總結寫作框架。四節課有深度,有廣度,並希望南湖實驗中學越辦越好。
我校小學部一實驗銀河小學和一實驗中海小學高學年段的英語教師們,為了豐富教學方式,呈現更精彩的教學課堂,同時為小學的孩子們能更快適應初中的英語學習,也來參加本次集體備課活動,了解和學習支架式教學理論。
本次教研活動將支架式教學理論運用到常規課堂,培養了學生語言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提升了英語課堂效率,優化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同時為教師在今後英語教學設計中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集體備課的成功舉行,不但展現了南湖英語教師的風採,更提升了英語教師團隊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