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地震應急預案,做好信息公告、應急防範和搶險救災準備

2020-12-24 中國蚌埠網

一、人員準備情況

地震應急救援隊伍保障

武裝部、派出所、民政辦、衛生院、電信局等部門是抗震救災的骨幹力量。鎮人民政府和各有關單位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增加裝備資金投入,配齊配強應急裝備,建立協調聯動機制,組織開展搶險救援隊伍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鎮人民政府要建立社會力量動員機制,動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志願者等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抗震救災;充分發揮民兵預備役部隊在抗震救災中的突擊作用。

二、搶險救災物資

地震應急物資保障

黨政辦要做好地震應急物資儲備的綜合管理工作,會同民政辦、財政所等部門和單位,建立健全地震應急重要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儲備、補充、更新、調撥、配送和監測、監管、預警等工作體系和機制;完善地震應急物資調集、供應工作流程;積極利用市場體系落實各項應急物資的儲備,保障地震應急物資供應。

相關焦點

  • 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
    由國土資源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省地震局、省氣象局、省安全監管局及有關部門組成。  省地震局負責密切監視震情發展趨勢,及時通報餘震信息,指導有關部門、單位做好餘震防範。  省氣象局組織開展災區氣象監測,及時通報重大氣象變化,為災區地震應急處置工作做好氣象服務。
  • 山東出臺地震應急預案!
    3 應急準備3.1 資金與物資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等部門以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安排地震應急救援資金預算,建立救災資金投入機制。省民政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以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政府有關規定儲備抗震救災物資,建立救災物資調用機制。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地震應急預案》的通知
    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主要職責:啟動應急預案,收集震情、災情,確定應急工作方案;部署和組織市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縣(市)、區對受災地區進行緊急援救;協調駐通部隊迅速組織指揮部隊參加搶險救災;及時將震情、災情向省政府匯報,並傳達落實上級抗震救災指示;指導和協調縣(市)、區抗震救災指揮部開展工作;配合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做好善後和災後重建工作;承擔其他有關地震應急和救災的重大事項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吉安市地震應急預案及吉安市突發...
    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對可能產生危險、危害的設施採取緊急處置措施;因地震災害導致生產事故發生,應及時啟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負責做好帳篷、棉被等救災物資儲備、調撥及協助災區政府做好災民的緊急轉移、安置工作;做好查災、核災、報災及中央、省救災資金的申請工作;負責或協助災區政府組織接受國內外社會各界的救災捐贈及做好救災捐贈款物的管理、發放工作。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4個...
    (2)預警信息發布後,預警區域內的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立即將有關預警信息告知地質災害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受威脅人員;並根據預警信息等級,協調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3.3 應急處置  3.3.1 信息報告  (1)報告時限。事發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規定報告地質災害災情險情。
  •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濟南市防汛應急預案的通知
    (4)後勤保障組:負責防汛搶險所需應急物資調集、供應;通信、電力、油料等保障;搶險人員生活後勤保障;應急資金保障等。  (5)救災善後組:負責實施移民安置、衛生防疫、災後重建等工作。  2.4市防指成員單位職責  市防指成員單位按照市防指統一部署,在做好本部門、本行業防汛工作的同時,認真執行市防指防汛和搶險救災指令,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共同做好全市防汛工作。
  • 盱眙縣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江蘇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淮安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淮安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及國家有關救災工作方針、政策和原則,制訂本預案。建立健全救災物資採購和儲備制度,按照實物儲備和能力儲備相結合的原則,健全應急採購和供貨機制。
  • 關於印發贛州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函
    、級別,按照權限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並做好排澇的有關準備工作。、防洪工程,與有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共同組織實施應急預案,並向上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報告,請求指導與支持;市防指加強值班和宣傳,每天在市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發布《汛(旱)情通報》,報導汛(旱)情及抗洪搶險、抗旱措施;市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災救災工作。
  • 關於印發《贛馬鎮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
    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
  • 地方應急丨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開展2020年自然災害系列桌面演練
    當前,森林草原防火期逐漸進入高火險期,加上全省汛期的日益臨近,河北省應急管理廳加緊組織開展春季自然災害風險綜合會商與防災減災救災系列桌面推演,提前研判,著眼實戰,全力做好應急作戰準備。
  • 關於印發《廣元市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3.3.2  預警行動 預警信息發布後,電力企業要加強設備巡查維護、運行監測和故障搶修,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相關應急救援隊伍和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動員後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準備,並做好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和設備等應急保障準備工作。
  • 縣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如東縣氣象災害應急預案(2020修訂版)》的...
    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和應急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全面加強應對氣象災害的應急體系建設,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預防為主、科學高效。實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結合,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和防禦標準。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項應急準備,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依法規範、協調有序。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職責,做好氣象災害的防範應對工作。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當發出某個地區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預警預報後,當地政府要依照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定,立即將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該區域內的群眾,各單位和當地群眾要迅速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地質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後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範措施等,並根據地質災害處置情況做好後續發布工作。特大型、大型由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省政府新聞辦審查,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指揮長籤批,後由省政府新聞辦向外發布。中小型由相應的地市級、縣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或屬地成立的新聞發布工作組,統一組織新聞發布工作。
  • 關於印發《廣元市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修訂)》的通知
    3.3.2  預警行動 預警信息發布後,電力企業要加強設備巡查維護、運行監測和故障搶修,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相關應急救援隊伍和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動員後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準備,並做好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和設備等應急保障準備工作。
  • 定遠縣大橋鎮2020年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工作執行及落實情況
    特別是今年年初的低溫雨雪天氣和夏天的防汛抗洪期間,我鎮迅速組織相關部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科學應對,充分發揮了應急管理工作在處置突發事件和搶險救援中的組織、指揮和協調作用。2、應急預案體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 唐集鎮應急管理總體預案
    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幹作用、武警部隊與公安幹警的重要作用和人民群眾的基礎作用。3、平戰結合,高效運轉加強應急管理和應急準備,強化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救援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 平江縣中型及重點小(一)型水庫應急預案
    編制水庫防洪應急預案是針對因突發事件導致水庫面臨重大險情威脅,影響水庫防汛安全,為有效防止和減輕災害損失、保證水庫安全而預先制定的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搶險救災應急預案。編制水庫防洪應急預案,有利於防汛指揮調度。由於幹部的輪換,使得目前防汛一線的指揮和防守人員新手多,很多人沒有經過大洪水,對怎麼防汛、怎麼搶險、怎麼救災,沒有經驗,胸中無數。有了預案,可以儘快熟悉指揮操作流程,增加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計劃性、條理性和連貫性,有利於提高指揮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
  • 涼城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按照條塊結合、資源整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明確不同類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的牽頭部門及其責任和權限,加強協同配合;建立健全駐軍、武警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的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基層幹部隊伍的作用;1.7.5平戰結合。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隨時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
  • 山河農場開展防洪搶險應急演練確保汛期安全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張善民、蔡文波)在即將進入汛期之際,根據上級部門的統一要求和部署,近日山河農場在第四管理區舉辦了《四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和《汛期調度運用計劃》演練。今年這個農場高度重視水庫防洪搶險工作,及早動手,成立防洪搶險組織機構,做好防汛物資和人員準備,制定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和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及時上報嫩江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嫩江市水務局給予批覆,為應急演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 蒼溪縣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修訂)
    堅持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的原則,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隊伍準備、物資準備、培訓演練和隱患排查治理。應急狀態下實行特事特辦、急事先辦。 1.5.3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