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深響(ID:deep-echo),作者:婷婷,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TikTok一度風光無限,它以強勁的勢頭,在國際舞臺上成為Facebook、Snapchat、Instagram等海外頭部社交APP的巨大威脅——但在近日,TikTok已被置於烈火之上。
美國政府對TikTok的不友好態度早見端倪,在上個周末,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態度越發強硬,字節跳動不得不加速對TikTok美國市場業務的處理,微軟已經開始就收購事項與字節跳動進行協商。
據外媒消息,上周五,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出在美禁用TikTok的打算,第二日,字節跳動同意完全剝離TikTok在美國的業務。但很快,又有消息稱,川普表示反對由一家美國公司收購TikTok股份,微軟因此已暫停有關收購業務的談判。
8 月 3 日消息,在與白宮協商後,微軟表示將繼續就收購TikTok在美業務進行討論,商談將不晚於 9 月 15 日完成。微軟稱可能邀請其他美國投資者參與TikTok交易,交易還可能包括TikTok在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業務。
對以實現全球化為目標的字節跳動來說,出售TikTok美國業務,相當於自斷一臂。在國內外紛繁複雜的目光中,字節跳動承受著來自市場及輿論的雙重壓力。
8 月 2 日晚間近零點時,字節跳動在今日頭條上發出公告,稱自己「面臨著各種複雜和難以想像的困難」,並指出競爭對手Facebook對其進行抄襲和抹黑。 8 月 3 日,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發出公開信,信中寫道:「我們嘗試與一家科技公司就合作方案做初步討論,形成方案以確保TikTok能繼續服務美國用戶。」
字節跳動官方公告
為了保障後續TikTok全球業務的發展,字節跳動正在尋找新的盟友。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已經為字節跳動全球總部遷往倫敦一事開了綠燈。 3 日下午,英國國際貿易部的一位新聞發言人表示,「對於那些支持英國增長和就業的投資,英國都將是一個公平、開放的市場」。TikTok已經向媒體確定,它們的確在探討在美國之外設立TikTok總部的可能性。
靴子還未完全落下,由於川普政府的態度變化莫測,TikTok的未來依舊還不明晰。但可以確定的是,字節跳動一路高歌猛進的全球化進程,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
對此,「深響」選取並編譯了部分外媒報導,以提供更多的觀察視角。
微軟,一個新的社交巨頭誕生?
路透社認為,在收購TikTok的交易完成後,微軟將成為美國社交媒體巨頭的主要競爭對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TikTok的美國業務極大概率將由微軟接手,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已與川普就此事件進行討論並達成一致。在周日的一份聲明中,微軟表示將繼續進行收購TikTok的談判,並計劃在 9 月 15 日達成交易。根據交易提議,微軟表示將接管TikTok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業務。
微軟在聲明中稱:「微軟完全認同解決總統擔憂的重要性,我們致力於通過收購TikTok,接受全面的安全審查,並為美國(包括美國財政部)提供適當的經濟利益。」
這並不是微軟第一次在社交領域布局,它曾在 2016 年以 262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這被視為微軟從電腦軟體製造商轉變為更廣義層面上的商業技術服務公司的重要舉措,也是微軟在完成收購TikTok之前最大筆的交易事件。
收購LinkedIn後,微軟採取了「放養」政策,LinkedIn保持了獨立性,原CEO Jeff Weiner繼續掌權。一直到今年 2 月份,Jeff Weiner才在任職十一年後選擇讓位給其副手Ryan Roslansky。截至 2019 年底,兩家公司的業務整合進展緩慢,還有一些計劃尚未落實。
繼LinkedIn之後,微軟又一次將目光放在了社交賽道,在收購TikTok一事上表現積極。與只服務於職場用戶的LinkedIn不同,TikTok的受眾範圍更廣泛,且已經有了極好的用戶基礎。從微軟收購TikTok的動作中,可見這位軟體巨頭在社交領域的野心。
「微軟擁有專業的社交媒體網絡LinkedIn,在收購擁有一億美國用戶的TikTok後,它將成為Facebook和Snap Inc等社交媒體巨頭的主要競爭對手。」路透社的一篇報導中這樣寫道。
川普政府封禁TikTok
沒那麼容易
The Verge認為:「川普想要封禁TikTok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並不像川普、蓬佩奧(美國務卿)說得那麼容易。」
蓬佩奧將封禁TikTok的計劃與對華為、中興的打壓進行類比,措施包括將它們排除在政府合同之外。事實上,政府僱員的工作手機,以及美國軍隊成員的電子設備中,都是禁止安裝TikTok的,一些立法者還在試圖將這一限制範圍擴大。
但是,華為、中興與TikTok的情況並不相同。華為、中興的商業模式是向電信運營商出售實體產品,而這些電信運營商又是與政府合作的,因此政府的管制對它們會有更大的影響。TikTok是一個消費類應用產品,在美國大眾間流行,只是對政府僱員、軍隊成員的使用進行限制,並不是一個嚴重的懲罰。
印度政府採用的強硬手段,是直接切斷目標伺服器與印度用戶的聯繫。但這種做法在美國法律中是不被允許的,白宮不太可能建立這樣嚴格的網絡審查制度。
川普政府更有可能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來達成目的。但The Verge認為,CFIUS可能會讓TikTok進行重組,使其在美國的業務與中國業務剝離,甚至可以讓字節跳動賣出Musical.ly——不過,這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封禁」,並且這也無法適用於所有來自中國的社交應用。
另一種方式是,美國政府可以要求蘋果和谷歌切斷和字節跳動的聯繫,將TikTok從App Store和Play Store中下架。這將一定程度上抑制TikTok的增長,但是,用戶仍可以通過已下載的應用或者網頁進行訪問。
事實上,所有這些措施都無法對TikTok實現「封禁」。The Verge認為,川普封禁TikTok的想法,與他威脅關閉Facebook和Twitter的言論,都忽略了美國政府權力受到的真正限制,但即便如此,這仍是限制美國網際網路自由的令人不安的嘗試。
還有哪些類似事件?
在美國,由海外主體控制的企業或資產常常會處於CFIUS的密切關注下,對字節跳動,CFIUS還成立了一個由多個政府機構組成的調查小組,就其在 2017 年收購Musical.ly一事進行調查。「大多數公司都懶得反擊,但在極少數情況下,美國總統可能會親自下場。」路透社評論說。
類似的事件最早發生在 2012 年。當時,中國三一重工集團旗下的拉爾斯控股公司(RallsCorp)收購了俄勒岡州的風電場。但是,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拉爾斯放棄風電場,並且要拆除所有已安裝的設備,包括混凝土地基,此外,所有員工都不允許進入房屋。
歐巴馬阻止拉爾斯收購風電場一事,是 22 年來美國總統首次否決一樁外商交易。同年,拉爾斯向法院遞交訴訟書,將美國總統和CFIUS一起推向了被告席。 2014 年,拉爾斯二審獲勝,法院認為歐巴馬禁止拉爾斯進行風電場項目一事違反了程序正義,一直到 2015 年雙方終於達成和解。
歐巴馬卸任,川普接手總統事務後多次插手外資併購事件,如:
迫使崑崙萬維在買下同性交友應用Grindr三年後將它出售;
阻止螞蟻金服收購美國匯款服務公司MoneyGram;
要求北京中長石基信息技術公司出售酒店運營軟體公司StayNTouch。
目前,更加惡劣的環境下,有併購計劃的企業們不得不另做打算。據路透社報導,一家中國公司在出售時,為了避開CFIUS的審查,最終選擇了一位報價更低的美國買家,而放棄了報價更高的中國買家。
字節跳動只是一長串品嘗到Uncle Sam(山姆大叔)終極毒藥的中國公司之一,路透社評論說。
劫難恐怕尚未停止
在印度與美國之後,一些日本立法者也正在試圖限制TikTok以及其他中國APP的使用。
據NHK報導,這些律師計劃最早在 9 月份向日本政府提交提案,他們同樣是對TikTok的數據安全性存有疑慮。
日本被外國網際網路公司認為是最難攻克的一片土地,但TikTok在日本市場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日本App Store上,TikTok長期在娛樂應用榜單中排名第一,在總榜中排名前五。
日本也是除美國、印度之外,字節跳動全球化進程中另一個最重要的市場。去年 9 月消息,TikTok全球化對國家戰略位置有所調整,重點國家已從美、日、英、印調整為美、日、印。但僅一年時間後,TikTok的三大重點戰略市場的未來都不再明朗。
如果日本市場再次起火,對字節跳動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針對來自日本的審查,一位TikTok發言人在給TechCrunch的一份聲明中,重申了TikTok的數據安全性:TikTok有一位美國CEO,一位擁有數十年行業、美國軍事和執法經驗的首席信息安全官,以及一支致力於開發一流安全基礎設施的美國團隊,母公司五個董事會席位中有四個都是由最受尊敬的全球投資者控制的。
但是,在美國及印度事件的示範效應下,TikTok極有可能在日本等更多的市場中面臨相似的挑戰。
從外媒的報導可以看出,TikTok美國業務的命運牽動著各方關注,無論結果如何,這都已經成為年輕的字節跳動發展歷程中的一次劫難,如此劫難已經遠超單純的商業競爭範疇,對此,張一鳴坦誠了挑戰的存在,同時也再次強調了字節跳動的全球化願景。
在內部信中,張一鳴說道:「字節跳動要做一個值得信任的全球公司,始終沒有變化,在一個巨變的時代,也更值得為之努力。這本身也是一段有挑戰有意義的旅程。」
TikTok在海外市場遭遇的風波短時間內恐怕很難結束,字節仍在渡劫,但是在靠產品、技術等硬實力奪下海外市場之後,即便相關業務被「搶劫」,但字節跳動鍛造出的能力,終是無法掠走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