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紅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11月14日晚,中國隊在世界盃預選賽客場不敵敘利亞隊,主教練裡皮在賽後宣布辭職。隨後,中國足協在其官方微博中用「差強人意」一詞來形容中國隊在比賽中令人失望的表現,並對此深表歉意。(11月15日 南都體育)
在本次世界盃預選賽中,中國男足以1比2的成績負於敘利亞隊,比賽期間中國隊多次出現失誤,甚至在比賽後程為敘利亞隊「貢獻」一記烏龍球,中國隊在本次比賽中的表現可謂讓人大失所望。然而,在賽後的足協官博中卻用上了「差強人意」來形容中國隊的表現,這一成語的出現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差強人意」,原意是「尚能使人滿意」。顯然,「差強人意」一詞用來形容這場比賽中國隊的表現,實在有矛盾之處。當然,「差強人意」一詞的意思也經常出現混淆,從字面上看,的確會誤解為不太令人滿意的意思。但足協官博這樣鬧出的成語「烏龍」實在不算是「差強人意」。
雖然足協官微這條微博的內容經不起考究,但足協對中國隊「戰敗」,隨後主教練裡皮辭職一事的反應十分迅速,幾乎在事件發生的同時,足協就在微博上做出了回應。可惜「欲速則不達」,恐怕事出緊急,足協官微還沒來得及多找找人來審核發布內容,就「趕鴨子上架」,匆匆忙忙對事件做出了回應。微博作為時效性極強的網絡社交平臺,成為了很多官方機構的新「話筒」,為了能夠及時、搶先發布消息,各大官方機構、媒體組織等都紛紛在微博上開通帳號。然而,內容的時效性與準確性卻存在矛盾——在時效性的搶奪中,往往喪失了對內容的考究;對內容反覆斟酌需要充足的時間,這又會使其喪失時效性。
當然,成語的錯用,也讓足協道歉的誠意打了折扣。從足協在官微上發布的微博來看,其實也算不上是一則公告,只是足協借微博這個可以快速發布的通道,向廣大球迷觀眾回應裡皮辭職一事,並就中國隊賽場上的失敗表現向球迷們道歉。雖然這則微博不算正式的文書,但足協官微也是足協向外發布信息的一個官方正式渠道,在微博內容中用錯成語,不僅讓球迷們感受不到道歉的誠意,而且這也同比賽中那一記烏龍球一般,成為中國男足的一大「笑柄」。足協能否重獲國民的期望,不僅僅是領導國家隊提出好成績,也要從官微消息發布此類的小事做起。
成語的錯用,讓足協官微的公告難以「差強人意」。官微作為正規的消息發布渠道,不可為了搶時間而忘了對消息內容進行把控,鬧出的「烏龍」往往讓表態效果適得其反。足協要做的也不僅僅是要把球踢好,消息發布這樣的常規工作還得多多上心,別再讓球迷們一次比一次失望。
文/楊蕻意(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