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古希臘有什麼影響?

2020-12-22 魅維斯

伯羅奔尼撒戰爭過程

伯羅奔尼撒戰爭過程從公元前431年開始經歷了二十七年結束,是歐洲雅典聯合同盟國和敵對聯盟的戰爭。這二十多年戰爭持續斷斷續續,最後是以斯巴達為首的聯盟國打敗了雅典,取得了勝利。

伯羅奔尼撒戰爭畫像

希臘在這個時期曾經歷改革,處於民主發展時代。雅典發展曾經達到了頂峰。但是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國家的實力,雅典由此開始衰敗。伯羅奔尼撒戰爭過程也是雅典由繁榮到衰亡轉折的過程。戰爭規模空前,所有的希臘城幾乎都被捲入了戰爭中,戰場範圍也擴散到所有使用希臘語的國家中。因此也被稱為歐洲大戰。它是第一次被詳細客觀的記載到資料中的戰爭,並且對希臘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場戰爭後希臘的民主政治改革模式也被羅馬帝國取而代之。

伯羅奔尼撒戰爭過程總共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雅典聯盟國和斯巴達聯盟陷入對峙階段,並且兩方籤訂了合約。第二階段戰爭主場變為西西里,斯巴達與波斯國結成聯盟,雅典雖然打敗了這個聯盟但是在後來的戰敗中透露出雅典經濟的衰退,最後的爭奪中向來以強大海軍著稱的雅典在羊河戰役中失敗,斯巴達成功取得了霸權,稱霸於希臘世界。

由於當時戰爭規模巨大,每一個成員國都必須選擇加入一方,戰爭場面激烈,所有參與者都傾盡全力加入戰爭。戰爭一定意義上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

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果

以雅典城邦為典型代表的民主政治體制之終結是波羅奔尼撒戰爭諸結果之一。而馬其頓人在這塊土地上建立霸權則是令各方勢力,包括遙遠的波斯人,倍感意外的結果。接下來筆者將為諸位讀者簡單介紹其他一些有關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果的情況。

伯羅奔尼撒戰爭圖畫

在雅典及其同盟諸城邦內部,該戰爭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公民數量的急劇銳減與參政情緒的低迷。按照城邦修改後的相關法律,只有成年的本邦男子才具有成為公民的資格,具體來說的就是父母雙方都必須是本城邦內出生的,且父親是公民者,才有成為公民的可能。而一旦確立資格,在享有各種權利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諸如兵役、參政、投票等義務。

各城邦混戰二十多年,雅典的公民兵役制度下必然損傷最多的就是公民。短時間內還可能用其他方法刺激或彌補,但是如此漫長的時間,雅典人根本沒有時間休養生息,恢復精力。因此才催生了職業軍人這個事物的出現。雖然這暫時解決了雅典人在戰場上人手不足的問題,但是城邦內部的矛盾依然存在。

一個合格的公民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內憂外困情形下的培養成果必然遜色於和平時期的悉心教導。且現實環境與新生代公民接受的教育完全背道而馳。民主政治下,人們並沒有得到和平與富足的生活,反而是連年戰火與節節敗退。這必然打擊新生代公民的參政熱情。

最後,當時雅典城邦內部貧富分化前所未有的劇烈,很多從前的公民為了生計,不得不淪落為奴隸。

這些都是伯羅奔尼撒戰爭之結果。

伯羅奔尼撒戰爭影響

伯羅奔尼撒戰爭影響是複雜而深遠的。在此筆者並不計劃對其進行宏觀的闡述,而是擬從軍事側面做微觀但具體的測繪。為諸位提供一個的橫剖面,以供各位管中窺豹,自己揣摩體會其巨大影響。

伯羅奔尼撒戰爭畫像

交戰前,雙方在軍事技術方面是各有所長的。一個是典型的陸地國家,雖然擁有強大的陸軍力量與陸地作戰經驗,但是對海上作戰卻可謂一竅不通。不僅沒有自己的戰艦,在風浪中甚至不能駕船前行。

一個是典型的海洋國家,擁有大量技術先進的戰船和豐富的海上作戰經驗。但是卻被斯巴達後來居上,在海上被擊敗。

軍事謀略方面,雙方的手段都是層出不窮的。雅典方面事先大量進行軍事移民,保全了土地、人員和其他裝備,是物資的戰略儲備。而斯巴達則是欲擒故縱,在輿論中佔盡上風,以民主和自由為口號發動戰爭。

就戰略方面而言,雙方都沒有提出特別有影響力的戰爭理論。更多的是戰術與作戰方法的革新。比如挖掘河道,引來海水淹灌城市,用烈火焚燒攻城,挖掘地道,這些都是這場戰爭中湧現出的新式作戰方法。期間湧現很多著名的案例,比如波斯與雅典採用密碼通信,但是被斯巴達人破譯等。

另外由於長達幾十年的戰爭,一方面士兵消耗嚴重,急需人員補充,一方面公民損失巨大,雅典的公民兵制無法繼續,導致職業軍人出現。

最後,波斯在這場戰爭中縱橫捭闔是最大的贏家。只是由於其內部原因,最終稱霸該地區的是馬其頓。

相關焦點

  • 伯羅奔尼撒戰爭使古希臘世界舊有的政治規則失效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古希臘世界,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爭霸戰爭。戰爭是在前431年3月份爆發的,一直持續到前405年的夏末,最終斯巴達獲得勝利。 這場戰爭中,發生了著名的打勝仗還要被處死的六將軍事件。
  • 人類歷史上第一篇歷史學論文《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他因撰寫人類歷史上第一本歷史學論文《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而聞名。今天,我要為大家推薦一本令我愛不釋手的書:《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由古希臘的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所著。不過在進入正題之前,我也想說說我最近的「大發現」。如今如果我們在 iPhone 的自帶輸入法中輸入「修昔底德」四個字,會發現聯想詞建議中增加了「陷阱」二字。
  • 雅典和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摧毀希臘的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其中雙方幾度停戰,最後斯巴達獲勝。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經典時代,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強烈地改變了希臘的國家。幾乎所有希臘的城邦參加了這場戰爭,其戰場幾乎涉及了整個當時希臘語世界。
  • 行走伯羅奔尼撒——古希臘歷史的重譯、考察與讀解
    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要讀經典》中,首先提到的名字,就是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希羅多德的《歷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關於古希臘的兩部史學巨著,對西方影響深遠。近日,重譯了《歷史》與《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譯者、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副會長、西南大學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長、希臘研究中心主任徐松巖教授做了一場名為「行走伯羅奔尼撒——古希臘歷史的重譯、考察與讀解」的講座,澎湃新聞經活動主辦方世紀文景授權發布以下講座內容。
  •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讀後感
    古希臘思想發展到修昔底德時期,已經開始有了自然唯物主義思想,尤其是修昔底德,不再將神話、神祗作為戰爭勝負的最終解釋,正是因為這個哲學出發點的改變,讓修昔底德的戰爭史確確實實更加關注戰爭雙方物質、人力、戰術等方面的分析,應該說是辯證主義和現實主義成為了這本書的主要思想,有了這個基礎,書籍就具有了相當的可看性。
  •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不可能之絕對客觀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古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創作的歷史著作,全書的主要講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幾乎涉及了當時整個希臘世界的戰爭被後世稱為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譯者在其序言中提到,在修昔底德的整個著作以及著作的演說辭中都有嚴密的邏輯性。從修昔底德的文字風格和組織形式上便可見一斑。
  • 伯羅奔尼撒戰爭對於希臘歷史的影響
    導語:伯羅奔尼撒戰爭是雅典歷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戰爭,因為它是雅典歷史的終結戰爭。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發生之後,雅典的歷史地位逐漸下降,雅典也逐漸變成一個非霸主地位的城邦。伯羅奔尼撒戰爭為雅典的歷史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後果,也導致了希臘各個城邦的衰落,包括雅典還有斯巴達等其他城邦,受到了慘重的損失,並且對以後的歷史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深刻影響了未來歷史的發展格局。這場戰爭對於整個希臘城邦的歷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不同的方面。
  • 列奧·史特勞斯視野中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史特勞斯學派的政治學者在解讀和評述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公元前460年至455年間—約公元前400年)筆下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Peloponnesian War)史時(相關內容在列奧·史特勞斯和約瑟夫·克羅波西主編的近90萬字的二卷本《政治哲學史》一書中被置於開篇第一章,李天然等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提出了一個異常深刻的問題:一個城邦對內的
  • 希臘史23:伯羅奔尼撒戰爭—古代世界大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期間雙方曾幾度停戰,最終斯巴達獲得勝利。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古典時代,也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強烈地改變了希臘的國家。幾乎所有希臘的城邦參加了這場戰爭,其戰場幾乎涉及了當時整個希臘世界。
  • 修昔底德陷阱:強國爭霸模式下,伯羅奔尼撒戰爭與希臘城邦的衰落
    但是這一典故最初是出自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同時也是國際關係領域現實主義鼻祖修昔底德的著作《伯倫奔尼撒戰爭史》一書。這一論斷僅僅只是為了解釋發生在雅典與斯巴達人之間的一場戰爭,也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體——伯羅奔尼撒戰爭,以及在此之後希臘城邦衰落的原因。
  • 讀《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重新思考修昔底德的陷阱
    什麼是修昔底德的陷阱?《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這本名著記載著公元前五世紀雅典和斯巴達兩大陣營間的戰鬥,作者是古希臘哲學家和歷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大約460-395BC)。當時,雅典是新崛起的大國,斯巴達是現存大國。這是一場爭奪希臘城邦霸權的長期戰爭,歷時30年之久。
  • 在伯羅奔尼撒做一名水手
    希臘地處南歐,緊鄰愛琴海,有了古希臘文明的支撐,這裡的節日在歐洲也是別具一格,具有海洋的藍色氣質。希臘最早被人們知曉的大概就是伯羅奔尼撒半島,在中學的課本中一篇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讓我們充滿了敬畏。伯羅奔尼撒半島在地理上位於希臘大陸的最南端。最初它是一個島嶼,但該地區強烈的地殼運動使它與希臘大陸兩次合併和分開。後來,海水的再一次退卻形成了科林斯地峽。
  • 修昔底德陷阱: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起源
    首先,修昔底德明確將戰爭的原因分為兩種,即他認為的最真實的原因和時人公開承認的原因。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第1卷第23章第6節,他說:儘管很少有人講,但伯羅奔尼撒戰爭「最真實的原因」(alēthestatē prophasis)是,雅典人發展壯大,激發了斯巴達人的恐懼,迫使他們走上戰場。
  • 希臘南部,伯羅奔尼撒半島,靠什麼打敗波斯?
    希臘半島與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結合部,大約只有6.3公裡寬,羅奔尼撒半島接近四面環海了。早在古希臘文明之前,伯羅奔尼撒半島上有亞加亞、伊利斯、阿卡狄亞、阿爾戈利斯、麥加尼亞、拉哥尼亞等民族。若按照我們東方的習慣,會在這個結合部修築一道長城。但半島並未統一成一個國家,再加上這些都有民族海洋屬性,不會認為修長城有多大意義。
  • 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認為是自己的勝利,卻被波斯帝國打臉
    從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失敗的原因說起,戰爭並非斯巴達的勝利而是雅典的失敗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公元前431年到前404年,古希臘世界內部發生的一場大規模的城邦戰爭。這場戰爭的主角分別是斯巴達和雅典,兩者都是希臘世界的主要同盟提洛同盟和伯羅奔尼撒同盟的領導者。這場戰爭一共持續27年之久,給整個希臘文明帶來了厄運。
  • 從伯羅奔尼撒戰爭,看強盛的雅典被迫謝幕,探究斯巴達得勝原因
    但是這個希臘的最強國卻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被斯巴達取而代之,是斯巴達日漸崛起還是雅典逐漸走向衰落?戰爭的勝利因素是複雜的,斯巴達成為伯羅奔尼撒的勝利者,背後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實力儲備並不是單純上的軍事較量,它包括的方面是很廣範的,比如糧草補給、戰略要術等等都是影響戰爭走向的重要因素。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這第一先來看看斯巴達的補給準備。因為希臘複雜的地形環境,所以各城邦之間的立國根基是有差異的。斯巴達具有較為有利的農業生產條件,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城邦,能夠滿足自身自給自足的糧食補給。
  • 伯羅奔尼撒戰爭:從內因與外因兩方面去探索斯巴達獲勝的真正原因
    導言:歷經27年之久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的失敗而告終,並給包括希臘在內的世界造成了巨大影響。雅典的失敗原因是複雜的,既有她自身政治體制的缺陷:如公民大會不負責任的態度,又有同盟漸趨解體,無法獲得同盟的有效支持。同時外向型的工商業經濟因長時間的戰爭的消耗難以為繼。
  • 串聯歷史8 猜疑和「民主」帶來毀滅,詳細分析伯羅奔尼撒戰爭
    上期我們講述了古代東西方第一次大規模的碰撞——希波戰爭,希臘諸國同仇敵愾,打敗了強大的波斯帝國,可就在共同的敵人退去後,希臘內部卻發生了分裂,這就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希臘半島上有兩個著名城邦,一個是雅典,實行民主制;一個是斯巴達,實行軍國制。
  • 防禦之殤:伯羅奔尼撒戰爭中伯利克裡戰略失敗的原因及啟示
    伯羅奔尼撒戰爭雖然我們討論的重點是戰爭開始後的應對戰略,但是為了保持論述的完整性,我們仍然要簡單地介紹一下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的原因。事實上,在古代,修建城牆本來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舉動。但是,之所以雅典修建的「長牆」值得分析「玩味」,是因為這一決定徹底改變了雅典的國防戰略,也決定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前半段的走勢。波希戰爭奠定了雅典的海上霸主地位不同於斯巴達,雅典的海軍始終是其引以為傲的國防支柱,這一點早在波斯戰爭中就表現了出來。
  • 希臘城邦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伯羅奔尼撒戰爭
    戰爭的一方是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另一方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由於伯羅奔尼撒同盟首先向雅典開戰,所以歷史上稱之為伯羅奔尼撒戰爭。一、雅典和斯巴達矛盾的產生雅典和斯巴達都是希臘半島上的城邦國家。雅典在希波戰爭後,大力加強海軍艦隊的建設,以維持自己的海上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