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建築師藤本壯介的「直島小提琴」,成了直島宮浦港海濱的新地標。
這個小型公共藝術裝置,從遠處看像一顆半透明的鑽石。一塊塊三角形的純白色穿孔金屬板拼接在一起,像是一件摺紙作品中被翻折過的紙面;在陽光充足的天氣裡,整件裝置因為穿透了陽光,看上去的確像一件摺紙作品那樣輕盈。
這個為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創作的作品,想要在構成直島的 27 座島嶼之外,建起「第 28 座島嶼」。作為一件藝術品,這座「小島」呼應了直島的「藝術之島」之名,因為外觀輕盈通透,展現出了一座漂在水面上的浮島所擁有的輕快感。
和位於附近由妹島和世設計的「海之驛站」、大竹伸朗設計的「直島錢湯」一樣,「直島小提琴」也很親民,人們可以進入裝置內部,隨意地走動或坐下休息。
「想要創造建築與自然之間的空間」的理念,又被藤本壯介運用在了這個裝置中。這個半透明的結構將走入其中的人和外部世界暫時隔離,卻讓光、風、聲音和氣味自由地穿入;習慣用視覺去感受自然的人們,因此擁有了更積極地調用其他感官去體驗世界的機會。
類似的設計在藤本壯介更早的裝置作品「雲」中,也曾出現。這個在 2013 年為英國蛇形畫廊設計的作品,和如今矗立在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外的「遠景山丘」一樣,用白色的鋼柱搭出了一個半透明的亭子。藉助人造的建築體,人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光線隨柱子分布密度和觀察角度的改變而產生的變化。只是在「直島小提琴」中,更通透的設計,對人們感官體驗的調動力更強了。
題圖和文內圖來自 goo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