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編輯投票:維基百科將《每日郵報》列為「不太可信」的來源

2020-12-11 中文業界資訊站

據英國《衛報》報導,維基百科的編輯們已經過投票,將《每日郵報》列為「不可靠」來源。對於這家「線上百科全書」網站來說,此舉可謂非同尋常,因其很少全面抵制某份出版物。同時,維基百科仍保留了來自有官方背景的《今日俄羅斯》、《福克斯新聞》等機構的連結,儘管這兩者也引發了不少編輯的擔憂。

(配圖:維基百科的置頂推文)

維基百科表示:「徹別《每日郵報》的原因,是該機構貪慕聲譽而缺乏真相核查,譁眾取寵和竭力偽造」。

即使運營維基百科的維基媒體基金會,也不會對編輯過程橫加幹涉。其在一份聲明中稱:

至少從 2015 年初開始,維基百科的英文志願編輯們就已經在討論《每日郵報》的可信度了。

根據『來源可信度』板塊的評論請求,英文版維基百科的志願編輯們已經達成了共識,即 ——

《每日郵報》大體上並不可靠,禁止對其進行引用參考,特別是有其它更可靠的消息來源存在的時候。

換言之,這意味著《每日郵報》已經不被英文版維基百科認為太靠譜的消息來源,志願編輯們被鼓勵變更當前已引用的內容連結,轉而採用被社區認可的其它更可靠的消息來源。

對於媒體的評估和使用,維基百科一直秉承「常識和謹慎」的態度。

相關焦點

  • 維基百科不允許英媒《每日郵報》作為可靠消息源
    據界面新聞2月9日報導,被稱為自由的百科全書的維基百科於2月8日通過編輯投票,決定在英文版的維基百科中「拉黑」英國最暢銷的小報之一《每日郵報》,禁止使用《每日郵報》作為消息來源。 據Mashable和《衛報》報導,維基百科英文版的編輯志願者在討論後認為封殺是基於「《每日郵報》的事實查證不力、譁眾取寵和赤裸裸的編造新聞」。
  • 臺媒:維基百科封殺英國《每日郵報》 稱其「捏造新聞」
    臺灣《聯合報》2月9日報導稱,英文版維基百科編輯群8日就投票通過,以「普遍不可靠」(generally unreliable)為由,原則上禁引英國廣受歡迎的小報《每日郵報》(Daily Mail)為來源。
  • 外媒:維基百科封殺英國《每日郵報》稱其"不可靠"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導 外媒稱,維基百科網的編輯們把英國《每日郵報》歸入"基本不可靠消息來源",除非特殊情況,在編輯維基百科英文條目時禁止引用。據BBC中文網2月10日報導,負責這個百科網站運營的慈善機構維基媒體基金會宣布了這個非同尋常的決定。
  • 維基百科的編輯投票決定停止將極右翼網站Breitbart作為參考來源
    維基百科的編輯已經投票決定禁止Breitbart作為其中的事實來源。
  • 十問維基百科
    1.我可以隨意使用維基百科的內容嗎?當然可以,只要你在文章麼後標明內容來源是來自維基百科就行。
  • 維基百科可靠嗎?
    如在巴黎第八大學,一些教師甚至把在維基百科上編寫詞條作為學生獲取部分學分的可選方式之一——這無疑是對其權威性的一種肯定。相反,在一些初中,教師禁止學生使用維基百科,理由是那裡的信息來得太容易,導致學生不再學習使用其他信息源,同時維基百科提供的信息也不夠可靠。  確實,這部在線百科全書並非全無瑕疵。
  • 維基百科英文版將關閉24小時 抗議美國會審議相關法案
    環球網實習記者朱曉磊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7日報導,維基百科創始人威爾斯1月17日宣布,維基百科將在當地時間18日將關閉網站英文頁面24小時,以抗議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禁止網絡盜版法案》。威爾斯在聲明中說:「今天,世界各地的維基百科人對這部破壞性法律發出了反對之聲。
  • 維基百科英文網站將關閉24小時
    北京時間1月17日早間消息,維基百科本周將暫停英文服務24小時,以示對網絡反盜版法的反對。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此前表示,提議中的網絡反盜版法將影響了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
  • 拯救維基百科
    隨著移動用戶人數持續增加,潛在的維基百科編輯群可能會消失。在一個小屏幕上操作複雜代碼實在太難了。非營利性的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負責維基百科的運行,但不直接參與內容編制。該基金會正在研究解決辦法。現在的一些想法包括設置觸控螢幕工具,讓維基百科的編輯能在手機上仔細檢查信息並分享內容。不過資金籌集方面尚未受到影響。
  • 【設備百科】將紙箱業的「維基百科」加在蘋果樹DNA中,是否也能培育出《聖經》中的禁果?
  • 《經濟學人》雜誌:維基百科的岔路口
    維基百科是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同時也是用戶生成內容的最成功例子.到目前為止,志願者已經貢獻了250個語種的900多萬個詞條.不過,維基百科面前 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未來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它可以將人類知識的所有方面都包含在內,不管有多麼瑣碎;它也可以出臺更加嚴格的編輯政策,禁止有關瑣 事的內容出現,以確保自己作為一個可信、可靠參考來源的地位.
  • 維基百科創始人慾臨時關閉英文版網站
    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上午消息,據美國科技網站Digitaltrends報導,為抗議頗具爭議的《禁止網絡盜版法案》(SOPA),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
  • 維基百科資料
    正是這些特點使維基百科與傳統的百科全書有所區別:首先,維基百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包含人類所有知識領域的百科全書,而不是一本詞典,在線的論壇或其他任何東西。其次,計劃本身也是一個wiki,這允許了大眾的廣泛參與。維基百科是第一個使用wiki系統進行百科全書編撰工作的協作計劃。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維基百科是一部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內容開放的材料允許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
  •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是強調Copyleft自由內容、協同編輯以及多語版本一個的網絡百科全書項目,以網際網路和Wiki技術作為媒介,已發展為一項世界性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項目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相關的發展事宜。維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志願者們合作編撰而成,整個計劃已收錄了超過3,000萬篇條目,其中英語維基百科以超過450萬篇條目在數量上位居首位。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獨家
    ,實在太一般了!」雖然在今天聽起來,這和一個分享的谷歌文檔沒有什麼差別,但百科內容生產速度的巨大提升,卻為日後維基百科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這個改變了維基百科命運的點子,一開始差點被斃掉。在聽到 Wiki 這一系統的原理後,Larry 馬上跑回家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 Jimmy,「維基」這一新技術將是加快 Nupedia 運行速度的最好方式。
  • 在維基百科寫文言 | Further我們
    在本土百科類產品質量不佳、中文維基百科難以訪問的大環境下,文言版維基百科承載了某種象徵意義。作為文言版維基百科的業餘編輯者,北京師大附中高一 8 班學生王程可希望自己能一直為「這片淨土」堅守下去。身在理科實驗班卻熱愛古文辭賦的他,如同在追趕流量的網際網路中始終默默無聞的維基大典,在不能掉隊的年代做著看似不合時宜的事情。
  • 弗朗西斯科 | 西方國家網絡平臺上中國國際形象的非真實性 ——基於義大利維基百科中國詞條信息來源的分析
    如果還希望有點起碼的可信度的話,維基百科上的絕大多數關於中國的頁面都需要使用中國的信息來源。義大利人對當代中國是如何陳述的呢?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啟動了一項對義大利維基百科的調查。維基百科是一個基於用戶生成內容的開放性網絡百科全書。據《連線》雜誌報導,2017年,維基百科在訪問次數最多的網站中排名第六,而且它始終是谷歌查詢的第一個結果。這意味著中國在義大利的形象受維基百科相關頁面的影響較大。
  • 為信息自由奮鬥:維基百科20歲了,靠的是4000萬理想主義者
    同時,他們也滿足於將海量信息有序分類,根據文獻、圖書把每個詞條修改到最精準狀態的愉悅感和使命感。只是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有時也充滿了他人的不理解甚至戲謔。史蒂文圖源:《華盛頓郵報》比如說,史蒂文37歲了,單身,至今仍和父母共同居住。雖然當今社會提倡多元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但他身邊的朋友仍然認為,史蒂文這種將幾乎所有私人時間都放在編輯電子百科全書上的狀態,不妥。
  • 維基百科和創始人吉米·威爾士:聞所未聞的糾結歷史
    曾經,歷史由勝利者書寫,而維基百科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歷史的書寫中——那麼,你又了解它的歷史嗎?吉米·威爾士,維基百科的創始人。來源:The New York Times維基百科上的相關詞條顯示,「坦帕國際機場」是一個位於佛羅裡達州希爾斯伯勒縣坦帕(Tampa)市中心西面六英裡的公共機場。
  • ...新版權法案,「捍衛網絡自由」的維基百科暫停了三種歐洲語言服務
    北京時間 7 月 5 日晚,歐洲議會成員(MEPs)以 378 票反對、278 票贊成和 31 票棄權的投票結果,否決了這一新版權法案。不過在 9 月舉行的下一次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將繼續對該案做表決,在此期間,該法案將在議會內部進行全面重新審議和辯論,「維基百科們」與這一版權新規的角力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