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講經雷動九天,玉帝如來為何都沒察覺?看樵夫說了什麼

2020-12-27 爆品的歷史

玉帝是三界的主宰,世間萬物都歸他統治,稍微有點大的動靜,他都能立即知道,就像孫悟空破石而出的那一剎那,立即就會有人稟告發生了何事。而如來作為萬佛之祖,早已修的慧眼如炬,無論多遠的距離,都能看得清發生了什麼。要不然孫悟空當年也不會用了兩個筋鬥雲,都飛出如來掌心二十幾萬裡路,還是被他壓在了五行山。這說明整個三界都在他倆的嚴密監視之下。既然這樣,為何他倆卻對菩提祖師一無所知?畢竟這樣一個有能耐的人,凡是上位者,應該都會據理力爭的將他拉到自己陣營的吧。

雖說菩提祖師很是低調,隱居在深山裡,不願被塵世所打擾,就算玉帝如來他們請不出人家,但也一定會有所關注,可事實上,他們是真的對於菩提祖師一無所知。也許有的人說那是菩提善於隱藏,可是一般人隱居,就是為了不受束縛,可以自由自在,隨性而為,就會不在乎一些細節,如果這樣的話,一定會留下一些蹤跡。可是他卻什麼都沒有,這樣的話豈不是要過的小心翼翼,違背了初心,可看菩提的樣子也不像啊。

書中關於菩提的講述雖然不多,但卻也可窺見一斑。他隨性灑脫,功力深厚,座下弟子眾多,也沒有專門去做一些什麼隱藏自己的蹤跡。從這段話中就可以看出:「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箇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

菩提祖師不僅沒有因為要隱藏蹤跡選擇低調行事,反而還挺張揚,講經的時候,雷震九天。按理來說,這麼大的動靜,玉帝如來應該會在第一時間察覺,可他們卻毫無察覺,這是為何?難不成是看不上菩提的本領,所以才不去關注?不應該呀,如來連孫悟空都極盡拉攏,菩提作為他的師父,豈不是更厲害,更受重視。玉帝就更不用說了,他手下的那麼多大將,都抓不住一個孫悟空,何談的看不上菩提。既然這樣,為何這麼大的動靜,玉帝和如來都沒察覺到?看那個指引孫悟空拜師學藝的樵夫說了什麼。

還記得當年孫悟空與樵夫初相遇,樵夫唱了一首歌,裡面的有這樣一句話:「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說的是菩提祖師那裡沒有陰謀詭計,勾心鬥角,不在乎世俗榮辱,生活寧靜安穩,跟他打交道的不是神仙就是得道高人,許多人在那聽他講經。這麼多人要住,肯定也需要很多的房間,菩提祖師所在的洞府,也的確有不少的房間。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

那看上去並不大的斜月三星洞,裡面卻閣樓層疊,亭臺無數。在佛教中有一種說法叫須彌納芥子,說的是一個小小的芥子裡可以裝下一個大大的須彌山,其實暗含的就是心有多大,就能裝下多大的東西。而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其實是一個謎語,謎底就是心。也就是說菩提祖師存在於人的心中,達到了超出三界五行的境界,不在玉帝如來管轄範圍之內,所以不用刻意隱藏,他們也發現不了。

相關焦點

  • 菩提和如來住在一座山,如來為何沒察覺?聽聽方寸山樵夫說啥
    西遊記中須菩提的住所寫道: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前半句話指位置,點頭結尾就是靈山,靈山?這不就是如來佛祖居住地嗎?那為什麼如來佛祖沒有發現須菩提呢?原來答案就藏在樵夫的話語之間。說來也巧,孫悟空正欣賞風景的時候樵夫唱著歌出現了,歌詞裡提到了: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這不就是悟空苦苦尋覓的神仙嗎?那樵夫對悟空說,這深山處的仙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性格方面使然,導致須菩提不為眾人所熟知,那麼為什麼連法力高深的如來都不知道呢?我們來看一下後來如來封孫悟空為鬥戰勝佛時說的話:收服這潑猴費了我好大的氣力。
  • 菩提法力通天,為何樵夫卻不拜他為師?你看樵夫真實身份是啥?
    在《西遊記》中,有很多的大神,除了太上老君、玉帝、如來外,還有一位不世出的高手。儘管他在文中從未出過手,但從他徒弟身上,便可以看出他的實力有多恐怖。這位高手便是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孫悟空正是因為有他教導,才從一個一無所知的猢猻,變成了叱吒風雲的齊天大聖。
  • 菩提祖師與樵夫到底是什麼關係?說出來你信嗎
    文/解析西遊故事西遊中的菩提祖師是一位神秘的人物,從頭到尾,只現身一次,就是教會孫悟空後,離開了三星洞,再也沒有出現過,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讓很多人認為菩提就是如來佛,其實仔細想想,菩提是如來的可能性不高,為什麼呢?
  • 如來佛祖沒上榜,第五名竟是玉帝
    在西遊記中確實如來的「表現」要比玉帝好很多,甚至玉帝憋屈的被孫悟空打到了桌子下面,但是轉過頭一想就會發現事情不對,玉皇大帝就拿修煉時間來算,甚至超過了天庭的創立時間,那可是上萬億年。而如來也就區區千萬年,論修煉時間,如來還不及玉帝的百分之一,一般自身實力是和修煉時間掛鈎的,玉帝怎麼也不會輸給一個小輩,但是為啥玉帝不敢動孫悟空呢?大家接著往下看就明白了!
  • 靈臺方寸山下的樵夫身份是什麼?腰間的一把斧頭說明了真相
    但說起《西遊記》,大家想必都不會忘記,不少人甚至會說「西遊記誰沒看過」「西遊記多經典」這之類的話,而剛剛說起的靈臺方寸山就是西遊記裡的一座山,它是世外仙人菩提祖師的居住地,就隱居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裡。那你們又該問了,誰是菩提祖師?你們難道忘記孫猴子是誰了嗎?當年孫猴子身懷絕技大鬧天宮,什麼七十二變啊,筋鬥雲啊,隨隨便便一使出來那都是千變萬化的既視感。
  • 菩提祖師的蹤跡,為何三界罕知?你看看他藏在了什麼地方
    文/金寶講故事關於菩提祖師的謎團,一直以來都是許多網友討論的話題。菩提祖師的的確確神秘無比,不僅他的真實身份讓人捉摸不透,就算在西遊世界裡,三界諸神一樣無法跟蹤到菩提祖師的蹤跡。此刻的玉帝正在靈霄寶殿和眾仙卿議政,玉帝知覺敏銳,他見下界金光焰焰,這才叫了千裡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由此可見,這麼細小的兩道光玉帝都能捕捉到,為何他自始至終都察覺不到菩提祖師的「雷霆動九天」?
  • 菩提祖師授課動靜大,為何如來未曾察覺,你看通臂猿猴說了啥?
    (蝸牛看西遊第4373期)文/蝸牛西遊裡有一所神秘的學校名為菩提學院,這所學院裡的老師信奉的準則是:只要到這個學校來,無論什麼領域的學生都培養,不管你想朝著儒釋道哪邊發展,亦或是只想精通百家知識,只要你到這個學校來就有名師菩提祖師授課,但是我們都知道菩提祖師開班授課時動靜還是蠻大的,為何沒有引起如來的重視呢?
  • 樵夫為何對菩提祖師的不老之方沒興趣?原來作者是這個意思!
    文/姜子說書圖/《西遊記》相關電視劇《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能夠找到菩提祖師的道場,多虧了山中樵夫的指引之恩,這個樵夫,孫悟空一度以為他是個神仙。樵夫告訴孫悟空,他有個鄰居,見他家事勞苦,日常煩惱,傳了他散心解困的方法。孫悟空聽完很納悶,反問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那麼問題來了:樵夫為何對菩提祖師的不老之方沒興趣?原來作者是這個意思!
  • 西遊記裡的樵夫為何不願拜菩提為師?你看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方寸山下的樵夫,是西遊記裡一個很神秘的人,當初孫悟空到處尋訪高人拜師的時候,怎麼都找不到神仙。最後還是被樵夫的歌聲吸引,這才找到了方寸山,並且順利拜在了菩提祖師門下。但是這個樵夫自己卻並沒有拜菩提祖師為師,這又是為什麼呢?
  • 《西遊記》中,花果山是誰的道場,為何玉帝和如來都不敢踏足?
    從這段描述來看,花果山可以說是歷史久遠了,從鴻蒙初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並且還是一座寶山。這樣的寶山理所當然會被神仙用作自己的道場,可花果山的主人卻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那麼它是屬於無主之地嗎?自然不是,花果山裡有個水簾洞,水簾洞在孫悟空進駐之前就已將有著各種生活用具,這證明水簾洞是個有個前主人的,而這個前主人同樣也可以說是花果山的道場之主。不知讀者們有沒有留意,花果山有四隻非常聰明的通臂老猿,他們似乎無所不知,提議跳進水簾洞就能稱王的是他們,提議孫悟空出海求學的也是他們,告訴孫悟空龍宮有寶物的還是他們。
  • 如果菩提是如來,那佛祖為何會道家秘術?竟和九齒釘耙有關!
    (六石映像第581期)六石曾在以前的文章裡反覆論證,孫悟空的授業恩師須菩提祖師就是如來沒毛病是如來為了和玉帝推行反制老君的計劃幻化須菩提祖師教孫悟空本領的。那麼問題來了,原著對須菩提祖師的描述,說他會很多道教的功夫以及秘術,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如來作為佛教大佬怎麼會道教的秘術呢?咱們且看原著:西遊記第二回,須菩提祖師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然後問孫悟空要學什麼。
  • 菩提祖師是什麼精得道成仙,他是大覺金仙為何擔心被孫悟空連累?
    木仙這樣逆天的存在自然是天庭不願看到的,因為木仙若在天庭大量出現的話,王母的蟠桃會就會形同虛設,老君煉製的長生仙丹也就沒了什麼市場,天庭網羅三界精英的能力便會大為下降,所以木仙必須被消滅。詩中「方寸」指的是元神的居所,綜合起來看這「靈臺方寸」說的就是元神的修行學府。
  • 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是誰?為何與如來徒弟名字只一字之差?
    對此,我們有了諸多的猜想,他是不是如來的馬甲?但為何與如來十大弟子之一的須菩提只有一字之差?(原著中也提到過菩提另一個名字叫須菩提,但卻沒說是如來徒弟)。或者他是不是觀音的化身,只是為了把這個猴子引到西天的正途之上?或者他本來就是一個處於歸隱的大boss。
  • 三界為何只有如來對玉帝稱大天尊?太上老君為何不這樣稱呼?
    之所以要做這個測驗,是因為不斷有人問蝸牛,如來與玉帝誰更牛,他們之間究竟什麼關係。只要讀過蝸牛文章的,都知道孫悟空並沒把玉帝打在桌子底下,那只是央視86版《西遊記》裡的橋段。其實孫悟空連玉帝的辦公室都沒進,就被保安王靈官擋在了門口。
  • 玉帝的師傅究竟是誰?為何玉帝能統領三界,全憑他師父的實力
    現實中拼爹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而在西遊記中同樣有著拼爹、拼師傅的傳統。就像是孫悟空,如果不是拜在菩提祖師門下,恐怕也不會被那麼多的大佬看重,甚至連玉帝都對孫悟空百般容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三界能否橫著走,要看師傅牛不牛。那麼穩坐三界之主的玉帝,他的師傅又是誰呢?他又憑藉什麼,被師傅看中,選擇讓他坐上三界之主的寶座呢?
  • 安天大會時三清為何要向如來低頭行禮,你看玉帝是怎麼說的!
    在孫悟空被如來佛祖成功鎮壓之後,天庭為了慶祝這個大魔頭終於被搞定了,所以特地舉辦了一場盛會,名叫安天大會。這場大會的舉辦人就是我們的玉皇大帝這位老爺子了,主要的參與人員還是蟠桃會那一批人,不過這次多了一個如來佛祖(之前蟠桃會雖然邀請了如來,但他一直都是不參加的)。
  • 連太上老君、七佛之師都喊玉帝「陛下」,為何唯獨如來不叫?
    整個天庭又委託玉皇大帝作為管理者,他高高地坐在靈霄寶殿正中央統領三界,就連三清都要朝他行禮稱臣。作為三界主宰,各路神仙是怎麼稱呼玉帝的呢?是不是跪在玉帝面前叫他「玉帝」?我們一起到原文中看一看吧。當孫悟空出了八卦爐打得滿天諸神丟盔棄甲的時候,玉帝叫人喊來了靈山的如來過來幫忙。此刻的如來正在靈山的課堂上課,他聽聞了旨意後,對著滿教室的學生是這麼說的:「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 難怪如來讓猴子吃銅丸子喝鐵汁,你看看菩提祖師是怎麼說的
    孫悟空如來為何這樣安排呢?其實如來有三方面考慮,一方面,猴子大鬧天宮,攪得天庭不寧,那麼多神仙都沒有擒拿住猴子,無疑讓這些參與徵討猴子的天兵天將心懷嫉恨,萬一有人來報復,那猴子豈不是悲催了。所以如來安排人手,要保護猴子,避免猴子受到傷害。
  • 《西遊記》四巨頭和石猴故事——玉帝為何讓他掌管蟠桃園(一)
    在《西遊記》裡,有四位至高無上的巨頭,分別是玉帝、太上老君、如來佛祖和菩提祖師,且都跟一隻石猴發生過不得不說的故事。先說玉帝。在道教體系裡,他根本就不是什麼老大,在玉帝之上還有一連串的大神。但《西遊記》裡,玉帝則被安排在天地老大的地位之上。
  • 指引孫悟空去拜師的樵夫,真實身份是誰?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西牛賀洲的海外之山中,他遇到了樵夫,樵夫指引他找到了菩提祖師。一個砍柴的人,唱著神仙歌,還給孫悟空指引了路,讓他找到了菩提祖師。這麼快,樵夫好像很不簡單啊!基於此,所以很多讀者對樵夫的真正身份開始猜想。有人認為,樵夫是菩提本人,有人說樵夫是金頂大仙,還有人說樵夫是如來佛祖,甚至還有人猜是盤古、菩提的弟子或者其他。